◆孫 山
(吉林省四平盲童學校)
特教強化三種教育,促進學生素質提高
◆孫 山
(吉林省四平盲童學校)
特殊教育學校辦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和培養(yǎng)盲童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具有一技之長,能夠自食其力,使他們將來走向社會能夠真正成為殘而不廢的有用之才。加強德育工作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需要,注重德育工作,才能保證盲童身心健康發(fā)展,抵制不良行為的影響。
特殊教育 價值觀教育 辯證唯物觀教育 文明禮貌教育
盲童由于喪失或部分喪失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給他們整個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帶來巨大影響,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受視力的局限,很豐富的思想難以表達和溝通,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缺乏分辨是非能力,缺乏文明禮貌行為,主觀意識強。針對諸如此類問題,德育工作應充分發(fā)揮德育工作者的作用,強化的三種教育,促進學生素質提高。
盲童是一類特殊的群體,身體缺陷原因自卑心理使他們個性孤僻,缺乏奮進精神,自暴自棄。學校要通過各種教育渠道宣傳黨和政府對殘疾人的關懷,教育盲童樹立殘而不廢,自強拼搏的奮斗精神,通過各種活動激發(fā)學生自強不息的信念。在殘疾人運動會期間,組織學生們觀看轉播,當殘疾人手舉獎牌,國歌奏響、國旗升起時,學生都不約而同的歡呼,他們看到了人生價值。在校趣味運動會上,我們也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正確對待成敗,在運動場上激發(fā)學生拼搏進取的精神,去實現(xiàn)自我價值。
盲童的視力障礙,減弱了社會、集體的教育和影響,導致其知識貧乏,抽象思維差,認識事物片面,是非判斷力水平低,主觀意識占上風,固執(zhí)己見,容易受外界的誘發(fā)做出不道德的行為。罵人打架、破壞公物、撒謊、懶、偷等行為是常遇的問題,學校要加強辯證唯物教育,要求學生對事物、事件能客觀判斷,實事求是。對學生從灌輸宣傳入手,贊揚什么,反對什么,愛什么,不能怎樣等,讓學生腦中有一個正確的觀念。班主任和德育工作的人員要上好晨會、班會及升旗儀式等時機,針對違紀行為及時教育,根據(jù)學生行為提醒、點撥學生,進行自我解剖,自我反省,讓學生客觀評價自己的行為。
有些盲童文明意識薄弱、自私、猜疑心重,在校常喧鬧打架,違反紀律,破壞公物,小偷小摸等行為屢教不改。盲童的思維偷與拿存在片面性,拿別人錢是偷,而偷吃別人食物、偷玩具等,偷與拿的概念就分不清了,原因是道德觀念低,文明意識差。因此,學校應把文明禮貌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糾正學生不良行為習慣,使人人講文明、個個守紀律,學??梢猿闪⒓o律、衛(wèi)生、違紀檢查小組,開展文明班級評比活動。加強法制教育,聘請民警到學校作報告,引導學生守紀律,做文明守紀的好學生。
盲童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一顆愛心和一雙洞察孩子心靈的慧眼;有心發(fā)現(xiàn)、用心教育,頑石也能點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