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克雙
讓語文閱讀插上隱形的翅膀
趙克雙
閱讀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是把視覺材料變成聲音,后達到對視覺材料的理解。閱讀教學是一種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標準》中對閱讀的定位就是從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開始的,要讓閱讀教學真正落到實處,必須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方智范教授曾對閱讀的目標指出:學生面對的文本具有整體性,從閱讀對象看,是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從閱讀動力看,是理解、情感、理智、評價等與文本一個交融的過程;從閱讀的基礎看,是調動一個人的經驗積累、人生感悟、思想認識的過程。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整體感知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的能力,首先要依賴于老師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在教學實踐中,當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那么教學的過程就不能完全按預設進行,因為各種情況都會發(fā)生。教師對文本有了整體的把握,就能夠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適當?shù)囊龑Ш忘c撥,就能做到游刃有余。假如教師心中總想著文本中的詞語、段意、中心、寫作特色等等,那么就會淡忘學生這個主體。陶淵明提出的“好讀書,不求甚解”的讀書方法,就是要求關注整體的感知,有些局部的、小處的、無關緊要的“甚解”可以放棄,但是重要的是對文本的整體感知。
誰去讀?讀什么?如何去讀?這些提法,都在要求語文教學要把學生作為閱讀的主體,讓學生選好作品,用他們自己的心去理解、體會、揣摩作品?!稑藴省逢U釋的“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教學建議強調的“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都要求閱讀教學中倡導讓學生自己去領悟。在過去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傾聽教師的分析和思考,識記教師給出練習的答案;或在教師的啟發(fā)下,讓學生來復述那些分析好的答案。時間久了學生便失去了自我的話語權,也不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這種填鴨式的閱讀,缺少了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語文是門具有開放性的課程,初中生對文本的閱讀和理解,存在著許多差異,這反映在對文本的多元解讀方面,所以我們要引領學生借助自己的經驗積累和知識結構進行真正建構。在解讀的過程中,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質疑,從而對文本做出自己的評判;進而與各種觀點相互碰撞、融合、交流。學生的疑惑、反思,必然會對文本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釋,這些解釋又對文本的整體性做出重要的補充。同時多元的理解也體現(xiàn)了文本自身具有的結構的開放性和意蘊的豐富性及不確定性。
誦讀是一種傳統(tǒng)的閱讀方法,通過反復誦讀達到熟練的程度。誦讀注重眼到、口到、心到,而不是機械地反復朗讀死記硬背。誦讀有助于學生從作品的聲律氣韻入手,逐步加深理解和體驗,體會文本豐富的內涵和感情,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誦讀的過程中,積累了語言材料、積累了形象,還積累了情感。誦讀與形成積累、獲得語感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豐富的積累與良好的語感是提高學生素養(yǎng)的關鍵。
語言的積累不僅僅是課內范文的背誦,學生就是把這些范文都讀得滾瓜爛熟,所得必竟有限。大家都知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道理,因此積累還包括大量的課外閱讀,一定量的課外閱讀是形成高效閱讀能力的基礎和保障。只有課外積累“量變”增多,才能實現(xiàn)課內閱讀“質變”的升華,這與“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提法不謀而合。在平時的點滴積累中逐漸內化吸收,在大量的誦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不斷的積累、感悟、遷移中形成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文本中字詞句進行理解與揣摩,對字詞句的理解揣摩又不能脫離語境孤立地進行。但現(xiàn)實狀況卻不像這樣,往往是以語言的抽象性犧牲了言語的具體性,以語言的普遍性犧牲了言語的特殊性,以語言的公眾性犧牲了言語的私人性。因此閱讀教學不僅要關注文本在言語方面的具體性,更要關注它的特殊性和私人性。具體表現(xiàn)在要緊扣文本,吃透文本,要在引導學生感受形象、品味語言、注重情感體驗上下功夫,在教學中盡量避開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脫離語境、架空分析的錯誤做法。
課本中所選的文本很多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我們知道文學是語言藝術,作家將自己創(chuàng)造的形象轉化為文學語言,讀者再將文學語言轉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這一轉化過程應該靠學生自己去品味、鑒別、賞析來完成的。我認為對語文課來說,首要關注的是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最終落實于語言層面,而不能由教師講解來代替學生閱讀,更不能脫離文本進行空洞的說教。
總之,過去的閱讀教學,是學生被動地、機械地接受各種閱讀訓練,因此突出閱讀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廢止煩瑣分析與練習,打通課內外,構建開放的閱讀平臺等,都是重視閱讀實踐的好措施。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應該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形成,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閱讀,同時還要養(yǎng)成終生閱讀的習慣,如何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更要在長期的閱讀中養(yǎng)成。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歡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