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蕓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引領社會風尚的一面旗幟,是貫穿教育發(fā)展的一條紅線。小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主體意識逐漸形成的階段,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以班主任工作為依托,充分利用班主任工作中的育人因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班主任工作;融入
中圖分類號:G62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7-0244-02
2011年8月,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召開,提出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覺融入中小學教育中。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對促進教育事業(yè)科學發(fā)展,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后繼有人,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學生的愛國情感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加強素質教育,堅持思想道德建設與身心健康發(fā)展相統(tǒng)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做好和諧文化建設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是教育系統(tǒng)建設“和諧校園”的關鍵所在。當代小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價值觀正處于啟蒙、形成和發(fā)展階段,因此,加強對當代小學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關系到我國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實現以及中華民族的振興與騰飛。
班主任之所以區(qū)別于其他學科教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班主任要全面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利用各種途徑和策略讓班集體成為孩子的精神家園。長時間以來,學校領導組織我們全面抓好“三個倡導”教育普及活動。以“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為基本內容,編寫校本教材,融入課堂教學,抓好背誦熟記,引導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慢慢品味,細細琢磨;運用電子屏、宣傳海報、主題班會等載體廣泛宣傳“三個倡導24個字”,形成濃厚的社會氛圍;通過開展教學活動、國旗下的講話、“三字經”誦讀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觀念、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作為一名從教將近20年的老教師,應努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班主任工作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到日常行為和教學工作中。
一、引導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育學生的關鍵是引導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小學生是處于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兒童,主體意識淡薄,應該說只是一個發(fā)展中的主體、待開發(fā)的主體。因此,在尊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同時,要有目的地鍛煉和提高其自主、自理、自控、自治的能力。在班級里,教師可以把“相信自己,尊重他人,我能行”作為班級座右銘,激勵每個孩子樹立自信。在管理班級事務中,采用競賽方式,及時指出學生得失原因,引導他們朝正確的方向努力。利用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意識,讓他們明白團隊合作的真諦,隨時捕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予以肯定和發(fā)揚光大。
此外,注重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每天早讀時間,教他們直起腰板,大聲朗讀,同時培養(yǎng)小干部的早讀組織能力,及時講評。下午上課前有十分鐘的練字時間,利用這段時間給學生進行詞語聽寫,全對的學生可在本上畫一朵花,可將之稱為“奪花比賽”,把這段時間叫作“奪花練字時刻”。每天聽寫的詞語不多,主要是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寫好字,夯實基礎知識。看到自己本上的紅花越來越多,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也會越來越強!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曾提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教育理念。從一年級起,教師就應該開始培養(yǎng)班級學生,除班級所需的班干部以外,有專門負責開門的“門長”,負責班級圖書角的“圖書管理員”,負責澆花護花的“護花使者”,負責整理講臺辦公桌的“老師助理”,負責白板和白板筆正常使用的“班級技術員”、負責檢查桌套和提醒同學帶桌套的“桌套檢查員”,負責監(jiān)督學生不追跑打鬧的“安全員”,負責及時關燈的“節(jié)電員”,負責放學路隊的“隊長”和“邊隊長”等,讓學生的責任心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
二、用愛心打動學生
我國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之不能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熱愛學生是班主任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真誠地關心、幫助和愛護學生,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工作。
愛學生,首先必須尊重學生。教師要一直鼓勵學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相信自己在真正努力后一定會有收獲,樹立自信心。要求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如上課時認真傾聽他人發(fā)言,尊重他人勞動成果,不亂扔垃圾等。尊重別人,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其次,關心理解學生。一方面,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感受生活的快樂和苦惱;另一方面,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他們有話愿意跟教師說,有事愿意找我們商量,遇到困惑愿意讓他人幫忙。另外,班主任對家庭有特殊情況的學生要付出更多的愛,給予更多的理解,這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很有幫助。
班里曾有這樣一個學生,待人接物都很有禮貌,學習也很刻苦努力。可是有一段時間,孩子突然變得性情孤僻暴躁,作業(yè)完成馬虎了事。筆者感到迷惑不解,便急忙和家長溝通,才得知,孩子兩歲時失去媽媽,一下子就明白了。那段時間,我們正在學習有關歌頌母愛的文章。失去母愛孩子的內心,是非常脆弱的!他在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他是多么渴望地擁有母愛!那天下午放學,筆者把他留了下來。當教室中只剩下我們兩個人時,在輕輕地告訴他會像媽媽一樣關心他,愛護他時,他一下子撲到筆者的懷里痛哭起來,這讓人哽咽無言,任由淚水從臉頰滑落……從那以后,開始格外關注這個孩子,教他跳繩,教他朗誦,教他如何和他人相處。孩子家長非常感激,說孩子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正是這些點點滴滴,讓作為教師的我們意識到關注孩子精神成長的重要性。
再次,愛學生必須嚴格要求。教育離開嚴,便不會成為完整的教育。對學生的錯誤要堅持原則,該批評的一定要批評,絕不姑息容忍。批評時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指出錯誤,但不能全盤否定,應該在誘導方面多下功夫,激勵學生上進。
最后,愛學生,應該對學生多一份鼓勵和贊揚,這是班主任教師愛學生的長遠目光。班主任不要吝惜對學生的鼓勵與贊美,其實這是促使學生進步的助燃劑。
三、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
作為班主任,每天都要與班上的幾十位學生打交道,處理大大小小的各種事務。那么,如何能讓自己在煩瑣的工作中保持一份愉悅心情呢?應該多笑?!靶Α笔且环N胸懷,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笑對人生可以讓我們充滿生活的勇氣,積極進取,品嘗到更多人生的快樂與意義。
教師應該經常這樣教育學生:“人世間有什么?有陽光,有鮮花,有正義,有善良,有勤奮,有自強,有開朗,有快樂。人世間還有陰云,有懶惰,有自卑,有狹隘,有憂慮。生活中原本有快樂,善于尋找,善于站在快樂的一方,便是快樂的人。”教師健康快樂,學生會更加健康快樂。尤其是班主任,更應該積極樂觀,笑對人生,才容易使學生耳濡目染,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tài)。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潤物細無聲;要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策馬揚鞭,思想先行。作為班主任,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實很簡單,就是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用愛心點亮孩子們的心燈。
班主任工作是一個不斷學習、多次檢驗、反復修正的過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達給學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是班主任肩上責無旁貸的重任。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教育工作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關注,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價值觀。同時,需要學生主動加強自我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班主任,應該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具體地融入學生學習成長的全過程,營造有利于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和諧環(huán)境,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引導師生成長的旗幟和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