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一開春,防旱要跟上
小麥植株在冬季有較強的持水能力,能耐受相當程度的干旱;但在早春萌動后,如果干土層較厚,返漿上來的水分達不到分蘗節(jié),則麥苗易因不能及時展葉進行光合作用而呼吸消耗過度導致衰竭死亡。在我國北方麥區(qū),開春后一般風多、雨少,隨著氣溫的逐漸回升,土壤開始解凍,水分大量蒸發(fā),容易形成冬春連旱,使麥苗干枯死亡。在生產(chǎn)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冬春連旱。
1.鎮(zhèn)壓。經(jīng)過凍融的土壤常有掀聳現(xiàn)象,使小麥分蘗節(jié)裸露。早春鎮(zhèn)壓可以使經(jīng)過凍融的表土層沉實,使土壤與麥苗根系密接,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減少水分蒸發(fā),還能防止小麥早春受凍。
2.耙地。在土壤夜凍晝消、化凍深度達2厘米、土壤下層尚有冰凌的情況下進行耙地(俗稱“頂凌耙地”),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并有增溫、滅草等多重效果。
3.澆水。對有灌溉條件的麥田,適時灌水是解除旱情的根本途徑。但灌水一定要因苗制宜:晚茬麥田春季以促為主,故早春不宜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生長;壯苗麥田春季要促控結(jié)合,土壤肥力較差或一般的地塊可在起身期澆水,土壤肥力較好、群體相對較大的麥田不提倡澆起身水;對于水源無保證的麥田,可適當早澆水;旺長麥田春季以控為主,土壤肥力較差的地塊可在起身期澆水。
王玉堂山東省東平縣龍山大街19號2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