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欽秋
(日照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圖書館,山東 日照 276826)
高職院校加強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思考
孫欽秋
(日照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圖書館,山東 日照 276826)
本文以“中國夢”引領(lǐng)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這個新課題,分析了實現(xiàn)“中國夢”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探討了“中國夢”與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度融合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yǎng)成教育的對策。
大學生;中國夢;價值觀
2012年11月29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在全社會引發(fā)共鳴的話題,“中國夢”成為中國走向未來的鮮明指引,成為激勵中華兒女團結(jié)奮進、開辟未來的一面精神旗幟。“中國夢”回答了“樹立什么樣的理想、怎樣實現(xiàn)理想”、“實現(xiàn)什么樣的目標、怎么實現(xiàn)目標”的問題。引出了以“中國夢”引領(lǐng)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這個新課題,為青年學子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精神坐標。
1.1 “中國夢”塑造了共同的價值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卮鹆舜髮W生價值觀的選擇,鼓勵大學生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中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它是擎天巨柱,促使大學生選擇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價值取向。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大學生精神世界的核心,它決定著大學生成長、發(fā)展的方向?!爸袊鴫簟弊鳛橹腥A民族的奮斗目標,也必然是每一個大學生的價值目標,像旗幟昭示著大學生前進的方向,“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碧栒佟皬V大青年要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身體力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薄爸袊鴫簟痹诨靵y中樹立了一個嶄新的價值體系,重構(gòu)大學生的精神家園,是一項鑄魂工程。
1.2 “中國夢”指明了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途徑
“中國夢”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把國家、民族和個人利益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對大學生有引導、激勵和凝聚作用?!爸袊鴫簟睂⑷松鷥r值中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相融合,就是“創(chuàng)業(yè)夢”、“成才夢”、“報國夢”,青年學子“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要有堅定的信念與明確的個人目標。中國夢是一種信念,是我們共同奮斗就能實現(xiàn)的信仰。要將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結(jié)合起來,以持之以恒的做事態(tài)度,努力學習和工作,為實現(xiàn)夢想而奮斗。
2.1 讓“中國夢”成為價值觀的主流
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大背景下,“中國夢 ”是一種向心力,是社會價值觀的主流,規(guī)定和約束了大學生的價值觀方向。通過在校內(nèi)、在社會中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滿足大學生追求進步的價值取向?!皬V大教師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容和要求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之中,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jīng)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祖國下一代心中生根發(fā)芽真正培育起來?!?推動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進教材、進課堂、盡學生頭腦。
2.2 正確認識個人與國家、民族的關(guān)系
“中國夢”歸根結(jié)底是人民的夢。向大學生傳遞了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爸袊鴫簟钡某晒侨嗣翊蟊娝蚕淼?,大學生的個人夢想與國家民族的夢想融合在一起,大學生為“中國夢”奮斗的同時也會實現(xiàn)自我夢想?!爸袊鴫簟迸c大學生的個人夢想同屬于一個過程。用偉大的“中國夢”統(tǒng)一思想認識,“中國夢”的共同愿景拉近了社會與個人、國家與個人、民族與個人的關(guān)系,大學生自覺的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同祖國的興衰結(jié)合起來,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是與祖國共奮進共努力的進步過程??倳浿赋?,“中國夢的本質(zhì)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這個夢想,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表達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在“中國夢”的背景下,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具有一致性,并有機統(tǒng)一在“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高校要充分發(fā)揮“兩課”主渠道的作用,教育學生正確認識三者的關(guān)系,“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青年學子應該牢固樹立的人生信念。
2.3 “以人為本”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
信念是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因此,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高校要開展系列“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如“與信仰對話”、 “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紅色影視劇展播、唱紅歌、征文等,將“中國夢”與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合,重視大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角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加強學生參與“中國夢”主題教育的深度和廣度,突出活動是為滿足學生成長、對理想信念的需求,增強學生對理想信念教育的認同感。通過開展社會公德專題教育或者開設社會公德實踐活動,如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做青年志愿者到社區(qū)基層等引導學生了解社會、奉獻社會,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將理想信念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不斷超越自我并實現(xiàn)自我,自覺養(yǎng)成社會公德意識。
[1] 趙文英.“中國夢”視域下大學生價值觀多樣性問題及教育對策[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2).
[2] 課題組.“中國夢”與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報告[J].2015,(1)
孫欽秋(1964.12—),女,山東臨沂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地球科學、圖書管理研究。
G711
A
1671-1602(2016)24-01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