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
(西安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0)
太極八法融入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可行性研究
袁野
(西安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0)
太極是中國武術領域一顆耀眼的明珠,中國古典舞是舞蹈領域中重要的一顆仙葩。筆者發(fā)現(xiàn),太極和古典舞在諸多方面存在異曲同工的妙處。本文通過文獻研究、實地訪談等多種研究方法,對太極八法及中國古典舞身韻進行了交互研究;找出了二者之間的融通之處,闡述了將二者交融的可行性,并指出將太極八法融入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具體策略。以提高中國古典舞表演的技術水平,為其注入新的活力。
太極八法;中國古典舞;身韻訓練
目前,國外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幾乎沒有,國內(nèi)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些優(yōu)秀的相關研究。但是這個領域的研究多集中在太極與中國古典舞身韻的關聯(lián)與相互影響及發(fā)展歷史上,很少有對二者的交融可行性,以及具體的發(fā)展策略進行系統(tǒng)性研究的文獻。所以本次研究從新的思路源頭,對這一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tǒng)性研究。
2.1 研究對象
以太極八法融入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可行性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本課題研究采用文獻分析方法。通過調(diào)查,2005年的研究文獻最少,只有6篇;2013年的文獻最多,共68篇;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對比或融合的研究仍表現(xiàn)出逐年遞增的趨勢。但是,從文獻的整體數(shù)量來,兩者的結合研究在各自領域的占比較小。
(2)問卷調(diào)查法。以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藝術系的54名學生為調(diào)查對象,以太極八法與中國古典舞的相關要素設置問卷問題,收集相關專業(yè)學生對本文研究問題的主流認識與看法。
(3)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統(tǒng)計分析主要是對問卷調(diào)查獲取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通過分析對比相關數(shù)據(jù),獲得相關專業(yè)學生對本文研究內(nèi)容的理解與認識,進一步拓展本文研究思路、把握正確方向。
3.1 太極八法與中國古典舞的概念簡述
(1)太極八法的概述。太極一詞在英文中被直接音譯為“tai chi”,可見,太極是一項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形式。太極不僅是一門關于人體陰陽的學問,同時還蘊含著養(yǎng)生保健、武術技巧、中國古典哲學等諸多元素。本文并不深入探究八法的經(jīng)緯,只求了解八法之理念,以為中國古典舞發(fā)展尋求新的思路。概括說來,太極八法是太極拳的提綱挈領之法,太極拳“順逆和化”“陰陽統(tǒng)一”“形神互融”“剛柔相濟”等精髓都能透過太極八法體現(xiàn)出來。
(2)中國古典舞身韻的概念?!吧眄崱奔础吧矸ā迸c“韻律”的總稱①。中國古典舞是一門講求形神兼?zhèn)涞乃囆g,這里所說的“形”“神”,亦可稱之為“身”“韻”,“身”即身法,是外化的動作技法,屬于外部的技法范疇;“韻”即韻律,是舞蹈深層的內(nèi)涵,屬于藝術的內(nèi)涵神采。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中國古典舞的情趣及風貌才得以真正呈現(xiàn)。中國古典舞的“身韻”講解“形神兼?zhèn)?,身心并用,?nèi)外統(tǒng)一”,身法與韻律的有機結合是中國古典舞的主要標志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靈魂所在。
3.2 太極八法與中國古典舞的相融元素
在對相關文獻分析的基礎之上,梳理總結出太極八法與中國古典舞相通的四個元素:虛實意境、哲學思想、動作理念、氣息運用,并展開調(diào)查研究。通過對54名舞蹈專業(yè)學生做關于“最高相融性元素”的問卷調(diào)查,從多個層面分析太極八法與中國古典舞的契合之處,尋找兩者結合度最強的層面。
(1)二者蘊含相似的哲學思想。太極八法中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古典唯物主義哲學原理,太極大師常說“松著練,松著打”這里所說的“松著”,不僅僅是指肌肉放松,更是強調(diào)靜下心來,使自己融入大自然,由此可以窺見太極文化中所蘊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此外,太極還包含著“圓”的哲學,太極八法從意到力、由內(nèi)及外,皆為“圓”的運動,而圓的一切運動又皆以離心力和向心力為基礎,在太極八法中,“捋”為離心力的典型功法,講究向外出力,“捋實不捋虛”;與此相反,“擠”最能代表向心力,講求擠虛不擠實,如此一來,八法行功之時便可陰陽平衡,粘黏連隨,這就表現(xiàn)出太極八法中陰陽相生的哲學原理。
從歷史演進的縱向流程和中國古代舞蹈文化的整合經(jīng)歷來看,中國古典舞始終貫穿著“中和”的審美追求和“太極”的宏觀旨趣。首先,中國古典舞亦講求渾然天成的哲學,例如中國古典舞《武當和韻》通過“問道武當,妙悟人生”的方式,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表里如一的樸素的唯物自然觀,在不知不覺中表現(xiàn)出“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是合一的,“天人合一”本應這樣是一種自然的、自覺的選擇;其次,中國古典舞與“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用“萬變不離其圓”來形容中國古典舞毫不為過,無論是新敦煌學派的“反彈琵琶”這種舞蹈造型,還是古典舞的運動軌跡,節(jié)奏處理,都是在演繹“圓”。如果這樣還無法體現(xiàn)中國古典舞的“圓”哲學,不妨將其與西方古典舞淺較一番,西方古典芭蕾追求修長的審美意趣,與之相較,中國古典舞著實為一門劃圓的藝術。
中國古典舞的哲學內(nèi)涵、動作外化等層面上均強調(diào)“中和、相生”的旨趣追求,與太極八法存在著異曲同工之妙。
(2)二者具有相同的動作理念。太極八法的動作理念。太極八法中也有許多動作巧妙地運用逆勢。比如“捋”這一招式,在太極中,以揉手化解來力,取為掤將的拳法稱為捋,當對方以右手打來,按照常理,應該立即避開這股力量以免受傷,然而,太極之道卻主張通過將右手及右胳膊捋向我方的途徑,化解敵人的沖擊力。再比如,運用“按”勁時,當對方雙掌向胸部推來,我方不必運力抵抗,只需放空所有勁力,給對方一個空松陷阱,按規(guī)范將雙掌扶在對方臂膀上,那么對方就只能落得雙腳發(fā)飄的下場。
中國古典舞與太極八法在動作理念上有著較為明顯的相通性。例如太極八法中反其道而行之的動作理念,與中國古典舞中“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現(xiàn)后”的動作原則互為和應。
4.1 兩者具備融合條件。中國古典舞和太極八法在哲學理念、動作意境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處,在“氣、力、神、形”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相通性,這些共性條件也為兩者相融提供了可行性。
4.2 融合方式類型多樣。在注重古典舞技巧功法與感情表達的基礎上,可進一步在古典舞身韻表達上融入太極八法的相關元素與理念。
注釋:
① 袁禾.中國舞蹈意向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42)
J70-05
A
1671-1602(2016)24-02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