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是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英語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開發(fā)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留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并展開想象,充分發(fā)揮其在英語學習中的主觀能動作用。
筆者以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第二課時教學為例。本課教學語言目標是掌握“Is there...?”“Where is...?”以及“There is/are...”等句型。筆者設計了知識鞏固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學生邀請朋友來家里做客的場景,這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對練習。在進行show time 的時候,有兩名男同學就這一場景表現了一段很精彩的對話:
A: Tom,Im happy to see you.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home to play computer games with me?
B: I would like to. Where is your home?
A: My home is on Zhongshan Street. Its across from the bank. Do you know it?
B: Is there a supermarket near there?
A: Yes, there is one behind my house.
B: Thank you very much. I will find it.
A: Youre welcome. We will have a great time.
【教學總結】
在對話即將結束的時候,學生還能自然地以“We will have a great time”來表達對這次活動的美好祝愿,堪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思維拓展。這并不是一次生硬完成教學任務的表演,而是學生在體驗情境中有交際感的對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創(chuàng)設多目標、多形式的有效交流情境,鼓勵學生拓展思維。
一、交流學習,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
發(fā)散思維是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橫向拓展思路、逆向反復比較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它是圍繞某一確定問題設想出多種解決方式的思維過程。對于同樣的一個問題,不同的個體會有不同的質疑,同學之間相互啟發(fā),彼此思維的嚴密性與靈活性都會得到發(fā)展。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找到可以引發(fā)學生思考的思維發(fā)散點,預測學生思維發(fā)散的方向、深度和廣度,有效篩選之后,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不同的交流情境中閃現思維的火花,鼓勵學生從新的角度看問題,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當學生在對話中回答“Is there a supermarket near there?”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局限于“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要廣開思路,置身于情境之中,在作肯定、否定回答時,附加不同的句子,這樣才會得到富有生活氣息的回答:“Yes, there is one behind my house.You can go with me.”
《英語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發(fā)現、合作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能通過設定話題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因此在教學中尤其在教學的重點難點處,教師要善于組織學生集體合作,使教學收到“1+1>2”的效果。教師要合理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采用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真實的、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語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合作探索,在交際中展現集體智慧。學生通過合作討論,相互啟發(fā)和借鑒,思維由集中到發(fā)散,又由發(fā)散到集中,形成立體的、交互的思維網絡,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逐步優(yōu)化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針對話題“What can we do to help protect our earth?”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出各種解決辦法:“Save the water.”“Dont cut down the trees.”“Drive the car less.”“Recycle the things.”
二、注重評價,建立和諧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信任和鼓勵會直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進而產生創(chuàng)造力。積極的評價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消極的評價則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中學生是一個需要肯定和褒揚、需要體驗成功的群體。為了小組的榮譽,每名學生都不甘落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理解信任、耐心鼓勵、熱切期盼都可能促進學生自信的提升,使其不怕犯錯,對知識產生渴求,進而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敢于創(chuàng)新。教師只有以信任和鼓勵的態(tài)度來肯定學生的發(fā)現,尊重學生,寬容地對待學生,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反應及學習結果給出積極的評價,學生才能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中,勇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筆者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上還做了其他嘗試,如:在教材的處理上,抓住“重點”對教材進行延伸和拓展;對課文的學習上,抓住“難點”進行發(fā)散性聯想;在練習訓練中,有效組織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積極評價??傊?,在新課程標準下,英語教學對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要合理地、有計劃地進行多目標、多形式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成為交際性英語人才。◆(作者單位:南昌市育新學校)
□責任編輯: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