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勞倫斯詩歌中死亡意識的嬗變

      2016-02-28 03:10:26馬若飛
      學(xué)術(shù)論壇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勞倫斯意象詩人

      馬若飛

      勞倫斯詩歌中死亡意識的嬗變

      馬若飛

      勞倫斯詩歌創(chuàng)作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涉及愛情、自然和死亡等多重主題。死亡意識貫穿勞倫斯詩歌創(chuàng)作的始終,而且在每一個階段呈現(xiàn)不同的特點。根據(jù)勞倫斯詩歌中貫穿始終的死亡意識及內(nèi)涵,按照勞倫斯詩歌創(chuàng)作的三個主要階段,從死亡美學(xué)的角度探析勞倫斯詩歌中死亡意識由初期的萌芽到中期的茫然、再到晚期的向死而生的嬗變過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其詩歌的豐厚內(nèi)蘊。

      死亡意識;嬗變;勞倫斯;詩歌

      勞倫斯(D.H.Lawrence)是英國頗具爭議的小說家,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由于小說一度遭受查禁,勞倫斯的詩歌也遭到株連,長期以來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帕金斯曾經(jīng)說,若勞倫斯只寫詩歌而不創(chuàng)作小說,那他一定會被看成是最重要的英語詩人之一。勞倫斯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05-1919年,主要有《愛情詩集》《阿摩斯》《瞧,我們走過來了》《新詩集》和《海灣》等五部詩集,其中《海灣》雖然在1919年問世,但主要的創(chuàng)作是在1917-1918年完成的。這一時期的詩歌主要以愛情主題為主,卻也呈現(xiàn)出死亡意識的萌芽。第二階段:1920-1927年,主要詩集有《烏龜》和《鳥·獸·花》,這一時期勞倫斯的詩歌主題以自然為主,兼及對死亡的思索。第三階段:1928-1930年,主要有《三色紫羅蘭》《最后的詩》等詩集,涌現(xiàn)出大量直抒死亡的詩歌,其中尤以向死而生的主題為盛。因此,縱觀勞倫斯一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死亡意識歷經(jīng)三次嬗變而貫穿始終。

      一、影響與萌芽:勞倫斯早期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死亡意識

      勞倫斯早期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死亡意識,與其早期所接觸與經(jīng)歷的死亡事件密切相關(guān)。1901年,勞倫斯的哥哥死于肺炎,從此母親便將全部的精力傾注在勞倫斯身上,這對他影響頗大。第二件事是1910年勞倫斯的母親得了癌癥,而母親是勞倫斯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之一,由此勞倫斯心理世界的上空便飄起了死亡的烏云。另一件事情是1911年,勞倫斯經(jīng)歷了第二次肺炎,與死神擦肩而過,可謂是對死亡的直接體驗。維根斯坦認為,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事件,一個人并不是活著去經(jīng)歷死的。死亡給早年的勞倫斯帶來了可怕的經(jīng)歷。在勞倫斯寫給母親的詩歌《新娘》和《童真的母親》等詩歌中寫出了他對母親強烈思念的感情,述說著與母親的深情,我們可以看得出他的悲切和傷感。如詩歌《喪親之痛》體現(xiàn)了詩人生命中難以承受的“死亡”之重:

      ……有時候我的胸爆裂出來,

      撕開疼痛的傷痕,

      特別是夜幕降臨之時,

      當我看見藍空變得昏昏沉沉。

      我母親的雙眼多么湛藍,

      她臨死時藍卻逐漸暗淡,

      我無法承受她向我投來的目光……[1](P30)

      勞倫斯特殊的成長經(jīng)歷,他與母親異常的情感糾

      結(jié),促成了他在母親去世后自己不知所歸的強烈心態(tài),讓他低沉在死亡的陰影之中。然而在經(jīng)歷了親人死亡的體驗、面臨一次次悲痛之后,勞倫斯的死亡意識逐漸發(fā)生轉(zhuǎn)向。他開始思考死亡,甚至對死亡產(chǎn)生了些許依賴與渴盼,以圖無懼愛情之變幻與生命之無常?!霸铝痢边@個在勞倫斯筆下一貫美好與歡快的意象也因此變得“蒼白”了,甚至也稍稍流露出詩人在極度痛苦之中對死亡的隱約向往:

      ……自我失去你,天空來到我眼前,

      我在其中,耀眼的小星星就在身邊,

      蒼白的月亮走在中間,像白色漿果之間的白鳥。

      像一只鴿子飛離教堂的圓拱,

      消失在朦朧的蒼穹;我情愿向你投奔,

      與你一起從視野消失,向泡沫一般消融。

      把我尚存的生命,我的愛人,拋落到

      你消失之地,像輕風(fēng)中呼吸一聲……[1](P85)

      只有在死亡面前,主體才能夠意識到生存的真正意義,才意識到生存是依附死亡而存的。[2](P49)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說,勞倫斯面對死亡的體驗讓他對生命有如此的認識。他在《金魚草》中發(fā)出內(nèi)心的呼喊:唯有死亡才能為我將它熄滅;但我知道,世間的死亡勝于不降臨塵世[1](P82)。這樣的詩行與意識,只有從一個特別的視角才能獲得,正如海德格爾所言:“死不是一個事件,而是一種須從生存上加以領(lǐng)會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意義與眾不同。”[3](P289)通過死亡,勞倫斯領(lǐng)悟到了生存的艱辛和對生命的尊重,才有了后期對死亡的進一步思考和作者內(nèi)心死亡意識的進一步爆發(fā)。

      在勞倫斯的早期詩中,情感表現(xiàn)異常豐富,而且往往是一致性與矛盾性共存,愛情與憎恨、興奮與恐懼、激情與冷酷等相對立的因素常常聯(lián)接成一體,充滿了矛盾與神秘[1](P8)。但又正是這些兩極的共存,使得勞倫斯的心理世界搭建起生與死的轉(zhuǎn)換平臺?!皭鄣母叻弩w驗或性的高峰體驗是和死亡的體驗相似的,極度的快樂又極度虛無。在性愛的高峰瞬間,心理的感覺欲仙欲死,強烈的肉體與精神的震撼使人有魂飛魄散之感?!保?](P221)由此看來,勞倫斯的激情詩歌中不斷地出現(xiàn)死亡意識就不足為怪了,許多看似的對立和矛盾在勞倫斯的詩歌中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在《所有的魂靈》中:

      他們在吟唱,為眾靈,

      以及墓地外的鄉(xiāng)民。

      聽——除了那些與死抗爭的人們,

      憔悴中伸手,卻不能觸及。

      我是你裸身的蠟燭……

      直面天堂而向你燃燒,

      生命的火焰,從今以后,直至盡頭。[4](P233)

      人將自己比喻成一只裸身的蠟燭,在大片的墳?zāi)骨叭紵?,卻始終凸顯出自己與墳?zāi)怪g的距離,從而暗射出詩人死亡意識的左右徘徊。在《農(nóng)場之戀》中,鷭鳥藏起了優(yōu)雅的臉,死寂般地躺下,兔子驚恐地逃竄,舉起的手如同利劍指著女人的胸膛,咄咄逼人的目光,散發(fā)兔皮氣味的手……女人覺得被抓進了陷阱,被美好的繩索繞在喉上……女人覺得一股甜蜜的火浪掠過全身,在火浪中慢慢死去,并發(fā)現(xiàn)死是件美妙的事情。勞倫斯通過一系列的意象,表現(xiàn)了情欲的高峰與死亡感受的共通性。這一點在勞倫斯的小說中同樣有體現(xiàn)。誠如馬斯洛所言的高峰體驗:“高峰體驗似乎莫名其妙地近似(美妙)死亡,似乎在最強烈的生活之中具有預(yù)期矛盾的渴望或意愿——死亡。”[5](P102)在基督教中,從死中獲救就是解救,從而使人重新建立與上帝與自己的關(guān)系,讓我們能生能死,因為能生包含著能死,反之亦然[6](P114)。由此可見,勞倫斯晚期詩歌中頻繁出現(xiàn)的死亡主題不是偶然的,而是在青年時期就埋下了“死亡的種子”,也是勞倫斯詩歌中死亡意識的萌芽。

      二、茫然與思索:中期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死亡意識

      一戰(zhàn)結(jié)束后的1919年,勞倫斯離開了英國,開始在世界多地漂泊。在勞倫斯早期的小說中作者鮮明地表達了對工業(yè)文明的不滿與批判。隨著對勞倫斯最重要的女人的離去,相比勞倫斯早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情欲的表達,到詩歌創(chuàng)作的中期,勞倫斯把創(chuàng)作的主題轉(zhuǎn)向了自然界,企圖寄情于物,擺脫現(xiàn)實。于是,詩歌描述了作者在世界各地所見到的各種動植物——水果、樹木、爬行動物、兩棲動物與猛禽野獸等。詩集《鳥獸花》便是這是時期的代表作。作者通過詩中這些動植物的意象來表達自己沉浸于大自然而又對生與死思考不已的復(fù)雜心緒。在很多詩歌中,作者表面上在描寫動物的繁衍與果樹的豐收,實則是表達了作者生死兩茫然的情緒。詩人在《枇杷與山梨》中寫道:

      我愛你,腐爛,

      可口的腐爛。

      我喜歡將你吮吸出皮外

      如此的褐色和柔滑,

      又如此病態(tài),如意大利人所言。

      多么罕見、誘人和讓人追憶的味道

      在你墜落腐爛的過程中流溢而出:

      源源不斷。[4](P280)

      詩人描寫了成熟的枇杷與山梨的可口腐敗,果汁既柔情又充滿病態(tài),讓人追憶的味道在腐爛中流溢而出。詩人似乎在很自然地描寫秋天枇杷與山梨成熟直至腐爛的正常自然景象,然而其中那些極具反差、有違常理的意象,實則是作者在表達自己對生死的茫然情感——成熟之后必然腐爛,是生還是死?這部詩集里一系列詩歌在對生與死的追問中深深切入到人存在的哲學(xué)問題。詩人在《無花果》一詩中也有類似的描寫:

      在那兒,一切事情的發(fā)生都是不可見的,

      開花、授粉、結(jié)果,

      都在你的“你”的內(nèi)部,眼睛什么也看不見,

      直到它完成,你過于成熟,突然綻開,泄露出你的幽靈。

      待到成熟的汁向外滲出,一個年頭也就結(jié)束了。

      所以它破裂開來,于是你透過裂縫看到了鮮紅。

      無花果完敗了,一年結(jié)束了。

      無花果就是這樣死亡。

      女人也是這樣死亡……

      綻開的無花果也留不住嗎?[1](P143-148)

      在這首詩中,作者描寫了無花果的開花、授粉、結(jié)果,再到果子成熟,出現(xiàn)裂縫看到鮮紅,無花果完結(jié)。女人也是如此,熟透、腐爛,成熟的無花果是留不住。作者通過創(chuàng)造這些潛沉意象表面上是在寫秋天的收獲,但秋天果子成熟也是生命的終結(jié),接下來就是完結(jié)和腐爛。作者意識到了由生向死的必然過程,這是無法阻止的完整生命的進程。此詩中最后一句“綻開的無花果也留不住嗎?”(And bursten figs won’t keep?)顯示出了作者在探尋死亡過程中的思索與迷茫。在勞倫斯的詩歌中,“秋天”與“成熟”既是生命的意象也是死亡的意象,具有雙重性。在其著名的詩歌《蛇》中,勞倫斯集中表達了自己的矛盾心理。這首詩中的“蛇被想象性地轉(zhuǎn)化為一個象征,一種神秘力量,于是,混合起來的擔(dān)憂、歡樂、迷惑、驚恐、崇敬不僅引向了蛇類,而且也引向了交織在詩中的黑暗、死亡、下界、愛情、神性的聯(lián)系和內(nèi)涵”[1](P12-13)。

      在詩集《鳥·獸·花》中,我們不得不提到“烏龜”詩組,尤其是《烏龜?shù)暮艉啊芬辉姡?/p>

      臨終之時的烏龜

      我們?yōu)楹伪会斣谑旨苌希?/p>

      發(fā)出微弱的呼喊,發(fā)出尖叫,

      非常響亮,

      從他粉紅的、裂開的老人的嘴里,

      放走靈魂,

      或在圣靈降臨節(jié)發(fā)出尖叫,接待神靈……

      十字架,

      首先打破我們沉默的旋轉(zhuǎn),

      性,擊碎了我們的完整、我們單獨的神圣……[1](P166-171)

      這首詩既表現(xiàn)出詩人一定程度上基督教視野中的終極思考,更表現(xiàn)了詩人讓死亡在十字架的映照下呈現(xiàn)出的神圣色彩。從《幼小的烏龜》到《烏龜?shù)暮艉啊罚髡叻磸?fù)提及十字架、交配中烏龜?shù)暮艉啊⒘验_的老人的嘴、放走靈魂、迎接神靈等,旨在突顯死亡在大自然中和神圣性中的輪回轉(zhuǎn)化。因為在基督教中,耶穌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后而復(fù)活的。作者通過這些潛沉意象一方面表達了原始本能和強大的生命力,同時通過這些意象表達出了性的高峰體驗和死亡體驗的相似性。性擊碎了我們的完整、神圣和沉默,同時又呼喚整體,分散的部分又通過宇宙找回整體?!盎糜X的快感的視角來歌唱死亡意象,死亡把精神帶到最高的美感,帶到極度快樂的王國,它排斥了苦痛,驅(qū)逐了絕望和孤獨,而走向精神的最大自由與解脫?!保?](P233)由此,作者晚期詩歌創(chuàng)作中向死而生、死而復(fù)生的意識初見端倪,并逐漸明顯。

      三、向死而后生:勞倫斯晚期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死亡意識

      自1923年完成《鳥·獸·花》到1929年出版《三色紫羅蘭》6年的時間內(nèi),勞倫斯沒有創(chuàng)作過任何詩歌。在此期間,1924年勞倫斯的父親去世,1925年勞倫斯自己被診斷患有肺結(jié)核,這也加速了勞倫斯后期的創(chuàng)作。勞倫斯死后才出版的《最后的詩》集中體現(xiàn)了勞倫斯的死亡意識,但這種死亡意識截然不同于以往兩個階段。如果說勞倫斯前兩個時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只是對死亡的探索的話,那么勞倫斯晚期詩歌對死亡的描寫則深刻得多。作者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不斷為自己尋找“出路”。在《落葉》一詩中,作者描寫飄落在大地的樹葉在大地的磨坊上碾成碎片,化為沃土;《命運》一詩中,作者描寫樹葉一旦掉落就不能夠返回樹身,只有通過漫長的分解過程,并經(jīng)過冥河才能再次溶進生命之樹的流動的汁液。死亡是生命的總結(jié),是對新生命的鑄造,是生命新的起點,更是人類精神家園不可或缺的存在。詩人憑借死亡既實現(xiàn)了自己靈與肉的終結(jié),又實現(xiàn)了自己靈與肉的重生。

      詩人在《死亡的歡樂》一詩里,表達出經(jīng)過沉重的痛苦的死亡體驗之后呈現(xiàn)出新生的愉悅,在死亡給予的多維視域中,新生的愉悅將讓綻放成自然中不謝的花朵。在《死亡之歌》里,

      唱死亡之歌吧,唱吧!

      沒有死亡之歌,生命之歌

      便蒼白無力。

      唱死亡之歌,這最長的旅程。

      歌唱黑暗的中心,靈魂

      終將在其中完全沉靜。[4](P723-724)

      詩人歌唱誘人的死亡、黑暗的核心和絕對的湮沒,從而讓靈魂最終得以完全的安靜。詩人希望通過死亡而實現(xiàn)自由,通過肉體與精神的超脫而重生。這就迥異于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死亡意識了,可以說這是勞倫斯在運用隱喻而達到對死亡藝術(shù)的一種極致的描繪[7](P99)。在《鳳凰》一詩中作者借助鳳凰這一意象,通過鳳凰的浴火重生,來實現(xiàn)自己的再生,如此生死往復(fù),實現(xiàn)自己的“永恒”。在《艱難之死》一詩中,詩人甚至盼望死亡:

      死亡不易,唉,

      死而亡之不容易。

      因為死亡隨心而來

      并不遂我們所意。

      我們或許臨死之際

      渴盼完全死去,

      然而死亡偏不來臨……[4](P720-721)

      為此,詩人借《圣經(jīng)》中的諾亞方舟創(chuàng)造了靈船這一意象,因為靈船可以讓靈魂飄向黑暗的湮沒,讓超脫的生命仍然成為我們的組成部分。死亡是人的最高限定,是生命歷程的終點,又往往是精神運動的最高點和情緒波潮的巔峰[2](P46-47)?!鹅`船》一詩可以說是詩人死亡意識的終點和高潮的凝聚。

      蘋果墜落如大顆露珠

      砸裂自己找到出口。

      該向自我告別了,

      從那一個出口,

      從裂開的自我。

      你造了自己的靈船,是嗎?

      寒霜將至,蘋果即墜,

      雷鳴般沉墜于堅硬的大地。[4](P716-717)

      詩中通過秋天的蘋果和靈船做為意象。秋天蘋果的掉落象征著生命的隕落,掉落下來蘋果能夠為自己打開一個出口,留下種子,那么借助造好的靈船就可以走往漫長的路程,達到湮沒。這樣,就可以擺脫舊的自我,創(chuàng)造出新的自我。詩人借“靈船”來表達自己對死亡的感懷,因為死亡既是終點又是新的起點,而且死亡能夠讓舊的自我走向新的自我,從而構(gòu)建生命的又一次輪回[8](P87-90)。

      四、結(jié)語

      勞倫斯一生坎坷,死亡意識貫穿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始終,死亡意識的嬗變構(gòu)成了他生命價值最終的一個象征。從早期詩歌中母親死亡帶來的巨痛,以及通過情欲頂峰達到與死亡的聯(lián)結(jié),到中期階段詩人寄情于物,借助潛沉意象表達對死亡意識的思索與茫然,再到最后階段,詩人在自己行將死亡之際,仍竭力采掘死亡的深度,為黑暗尋找光明,寄希望于靈船而復(fù)生,以超越死亡而實現(xiàn)一種永恒的輪回,勞倫斯的死亡意識呈現(xiàn)出由淺而深、由悲而喜、由具體而抽象等不同的特點。勞倫斯一生獨特的經(jīng)歷和思想,使其詩歌中的死亡意識實現(xiàn)了從萌芽到茫然再到向死而生的最終嬗變,從而使得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美學(xué)內(nèi)蘊得到了進一步深化。

      [1]吳笛.靈船-勞倫斯詩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顏翔林.死亡美學(xué)[M].上海:學(xué)林出版社,1998.

      [3]海德格爾.時間與存在[M].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87.

      [4]PINTO,VIVIAN DE SOLA&WARREN ROBERTS.The complete poems of D.H.Lawrence[C].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1971.

      [5]馬斯洛.存在主義心理學(xué)探索[M].李文湉,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6]E·云格爾.死論[M].林克,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5.

      [7]HAGEN,PATRICIA.Metaphor's Way of Knowing:The Poetry of D.H.Lawrence and the Church of Mechanism [M].New York:Peter Lang,1995.

      [8]馬若飛.勞倫斯詩歌與小說的互文性探析[J].惠州學(xué)院學(xué)報,2014,(5).

      [責(zé)任編輯:索原]

      馬若飛,惠州學(xué)院外語系副教授,碩士,廣東惠州516007

      H06.2

      A

      1004-4434(2016)01-0131-04

      廣東省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十一五”規(guī)劃項目(GD10XWW02)

      猜你喜歡
      勞倫斯意象詩人
      撫遠意象等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40年后《阿拉伯的勞倫斯》片頭為編劇正名
      電影(2018年8期)2018-09-21 08:00:00
      詩人貓
      勞倫斯·許:我是個“造夢師”
      金色年華(2016年7期)2016-02-28 01:39:12
      詹妮弗·勞倫斯大好時光
      電影故事(2015年47期)2015-09-06 03:55:21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玉人”意象蠡測
      万荣县| 永宁县| 小金县| 商洛市| 洪湖市| 会理县| 常熟市| 兴山县| 上林县| 南京市| 外汇| 平阳县| 华阴市| 杭锦旗| 阳新县| 九龙坡区| 长寿区| 稷山县| 岱山县| 镇沅| 双牌县| 三门县| 巴彦县| 象州县| 修水县| 凌源市| 龙州县| 淅川县| 菏泽市| 寻乌县| 武宣县| 清原| 花莲市| 无极县| 剑阁县| 内乡县| 曲麻莱县| 渝中区| 敦煌市| 高尔夫| 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