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力
外語詞匯教學有個基本原則,就是把單詞放在語篇中來教和學。
新詞呈現階段,學生對詞義的感知理解應該結合語篇進行;接下來的保持階段,經過語義和形式的各種聯想和強化,音形義就在學習者大腦記憶中形成較深印象。詞匯要想長期保持、快速提取、靈活運用,還需要一個記憶鞏固的環(huán)節(jié)。嘗試在“自編語篇”中使用,是鞏固詞匯記憶和有效提取的簡便易行、效果顯著的好方法。
具體做法是,每學完一個單元的新詞,在多數學生能基本掌握詞的音形義之后,教師提供一個語篇模板,這個語篇模板圍繞學生剛剛掌握的單詞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填入個人信息。填寫完畢后,教師檢查核對,確保內容完整無誤,然后讓學生根據模板內容,通過反復閱讀熟悉它的內容。自習課、早讀或上課前的幾分鐘,找?guī)讉€學生進行展示,鼓勵學生盡量不看文本,嘗試獨立說出模板內容。
比如,學完Myself/My family/My day/My school等話題后,教師提供一個語篇模板:Hello!My name is Wang Tao.I’m a boy.I’m ten years old.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my family,my mum,my dad...and I.Igo to schoolatNo.1 Primary School.I get up at six every morning. I have breakfast at half past seven in the morning.I go to school at eight.I have four classes in the morning.I learn Chinese,English...I like Maths best.I have lunch atschool.Igo home at five in the afternoon.After supper, I do my homework and watch some TV.I go to bed at ten...
這僅是個示例,教師可以根據所用教材和所學單元的話題句子來組織自己的語篇模板。語篇語言的復雜程度也需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調整,要確保多數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能順利完成模板內容填寫。
“自編語篇”活動有兩個關鍵點:一是語篇中的細節(jié)信息與學生個人情況緊密關聯,二是隨著所學單元的話題不斷地前后循環(huán)。目前各版本小學英語教科書中的單元話題選擇大同小異,都是依據課程標準來組織。不外乎數字、顏色、動物、食品飲料、身體部位、學習用品、個人情況、家庭成員、日常起居、學校生活、周末活動等。這些話題多是小學生很熟悉的,非常方便他們在語篇模板中填寫個人信息。因語篇中的具體信息與學生自身的學習或生活緊密相連,易于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也愿意去主動記憶,只要把相關句子熟悉一下,脫稿表達并不難。隨著單元話題的不斷積累,學生不斷把所學詞語編寫進新的語篇模板中,這樣在語篇中不斷循環(huán)復現,不僅可以有效防止遺忘,也能加深學習者對詞義的理解,進而提高詞匯運用能力。隨著學習的推進,積累的話題也越來越多,語篇越來越長,這時可以把前面重復多次的話題刪去一兩個。到期中、期末復習時,教師再適當調整單元話題的順序,提供必要的過渡句,把不同單元話題的語篇重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更長的“學期語篇”,讓學生讀熟后在小組內相互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