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作福
(山東省青州市實驗中學)
高中歷史教學之方法論
梁作福
(山東省青州市實驗中學)
我國的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歷史教學改革也已經(jīng)處在一個關鍵的時期。而要想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就必須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教學方式、教學理念、教學行為上等作出新的改革和必要的調整,重新開辟歷史教學的新天地。
高中歷史;方法;原因
高中歷史教學的目的不是純粹為了給學生傳授歷史知識,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我們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合格公民,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歷史學科被邊緣化已成為事實。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中,往往存在一言堂形式、滿堂灌模式的情況,這就致使課堂教學沉悶死沉,沒有活力,學生學習起來沒有一點興趣。因此,我們要改變這種教學態(tài)勢。
1.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歷史學科的重視不夠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國的歷史教學一直走在學校教學的邊沿,被視為副科。在課程設置上,歷史學科的教學時數(shù)有限,但是教學任務卻非常繁重,教師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這么多的教學任務,于是老師便直接給學生講解歷史知識點,教學形式也是非常直觀,一言堂的形式成了普遍的教學模式。甚至有些學校進行了文理科分開,這樣就過早地讓學生對歷史的學習簡單化,學生的歷史成績相對低下,歷史知識掌握得就非常少。
歷史老師在歷史教學模式上,方法簡單,一般都是采用直接告白式的教學,學生死記硬背歷史知識,只要完成歷史教學任務就萬事大吉。
2.對歷史教材使用不恰當,學生缺乏質疑意識的教育
高中歷史教師一般是為了讓學生應付高考而教學的,而對歷史教學未有深刻的研究,在教學中沒有質疑一切的教學精神,教師一般都是直接講解式地告知學生歷史知識,而非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老師一般不允許學生去質疑,而是直接讓學生去背會那些歷史知識,課堂效率和課堂方法一概不談。
3.教學評價模式單一化
為了應付高考,教師對學生的歷史學習評價非常單一,只要學生成績好,其他都是最好的。至于在學習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興趣、創(chuàng)造性都不考慮,學生的歷史綜合素質也無從談起,教師以歷史成績?yōu)樽罡摺?/p>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歷史教學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根據(jù)教學內容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我們要重視歷史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信仰的個體。歷史教學同樣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重新認識我們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發(fā)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善于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善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師語言的幽默,解釋的風趣,活動的多樣化等都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發(fā)揮。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組織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這些活動包括課堂上的、課外的,如我們可以率領學生到歷史古跡進行考察,也可以讓學生自編歷史劇本等,這些都可以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歷史興趣得到提高,使學生的歷史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現(xiàn)代的教學媒體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利用各種多媒體手段提高教學效率?,F(xiàn)代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就必須善于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多媒體就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方式能夠逼真地把歷史事件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通過多媒體了解到更多的歷史事件,提高教學效率。
3.建立多元評價體系
歷史教學作為高中教學中一門主要的學科,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讓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以及各種素養(yǎng)得到綜合提高。在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體制,使學生的評價渠道得到拓展,不能把學生的成績作為對學生評價的唯一標準。從對學生的歷史知識,根據(jù)歷史材料的處理能力,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對歷史知識的運用上進行全方位的評價。
歷史考試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知識考試,而向能力考試進行轉變。由閉卷考試向開卷考試進行轉變,向答辯形式進行轉變,由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向對歷史知識的運用上進行轉變,這些都是對學生能力考查的一個方面。在這樣的考查形式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得到激發(fā),他們能夠重新找到自我,獲取信心。
歷史學科是一門提高國民素養(yǎng),培育民族性格的必修課程,在今天應受到高度重視。高中歷史教學不是為了培養(yǎng)歷史專業(yè)研究的人才,而是要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意識和人文素質,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這是高中歷史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最終的歸宿。所以,在教學中不應僅局限于對知識的掌握,更應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及關心自身發(fā)展和人類命運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馬儷源.淺談高中歷史的有效學習方法[J].中華少年,2016(11).
[2]金海亮.談高中歷史互動式課堂教學[J].吉林教育(綜合),2014.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