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銀柳
(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馬田鎮(zhèn)中心學校)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
向銀柳
(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馬田鎮(zhèn)中心學校)
在初中教育教學階段,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對其整個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學生的思辨能力就是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也可以認為是認知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判斷能力等能力的綜合形式。由于語文課程是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基礎課程,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然而,在當前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仍然存在影響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本文圍繞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展開分析,進而探討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夠促使學生思辨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初中語文 語文教學 思辨能力
隨著中國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開展,中國教育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也可以成為批判性思考能力。在這方面,羅素、黑格爾等人都對其進行了深入的討論?,F(xiàn)階段,我國教育界也開始關注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在初中教育教學中,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下面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進而為其對策的提升提供重要依據。
現(xiàn)階段,根據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看出大多數學生在認知事物方面較為片面,邏輯思維不夠縝密,思辨能力較為薄弱。造成這一想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歷史文化方面、教師知識素養(yǎng)積累方面以及教學考核方面存在問題。
1.歷史文化因素
在我國傳統(tǒng)教育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和主體地位,最為常見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課程知識,學生在下方聽講、抄寫筆記,課堂互動性較差。同時,儒家思想自古以來一直影響著我國的教育,使得“尊師重道”的思想深深植入我國學生的腦海中,導致學生對教師產生強烈的敬畏感。現(xiàn)如今,素質教育理念逐漸融入到我國教育教學中,然而,教師的權威性以及教材的權威性仍然使得學生對教師言聽計從,在思維培養(yǎng)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響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1]。
2.教師知識素養(yǎng)因素
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和知識積累量直接影響課程教學效果。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若是教師具有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和豐富的知識儲備,那么無論是在課文講解方面,還是在事物認知方面,都對學生產生較為積極的影響。在課文講解的過程中,具有豐富知識儲備和扎實科學理論基礎的教師能夠促使學生的視野得到充分拓展,促進其思路得到拓寬,并且在教師以獨特的視角對某些事物進行分析時,學生可以通過了解教師的思路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形成獨特的見解。然而,若是教師的知識儲備不夠豐富,文學素養(yǎng)較為有限,那么對其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造成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和益智性,進而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成為影響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因素之一。
3.考核因素
除了上述兩種因素,教學考核也是影響初中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的主要因素?,F(xiàn)階段的閱讀理解中,大多數閱讀理解內容與大愛、勵志有關,寫作題材也具有一定的范圍[2]。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多以統(tǒng)一標準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使得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局限于試卷的評判,難以凸顯思維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
若想促進學生的思辨能力得到充分培養(yǎng),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積極主動的豐富自身知識儲備,鼓勵學生以辯證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認識問題。同時,還應該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利于其辯證思維意識培養(yǎng)的氛圍,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思辨能力的訓練。
1.豐富教師知識儲備,鼓勵學生進行思考、辨析
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努力豐富自身知識儲備,進而結合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視野,開闊學生的思路,使其對待事物形成一定的辯證思維[3]。例如,在《孔乙己》課程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心理學知識、倫理學知識以及歷史學知識等納入教學中,充分分析《孔乙己》文化價值和其中的文化內涵。
2.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
課堂氛圍對教學效果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拓展自身思維,大膽進行猜想,進而進行辯證思考,最終得到較為客觀、真實的結果。這一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客觀辯證理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并且通過這個過程也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更趨向于成人的價值觀念[4]。因此,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輕松、利于其辯證思維意識培養(yǎng)的氛圍能夠調動學生進行辯證思考的積極性,為其思辨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促使學生進行思辨能力訓練
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有效、先進的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辯證思維和邏輯思維,促使其思辨能力得到充分培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取小組討論的方法和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分成兩組圍繞某一話題進行辯證,在辯證的過程中既能夠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又能夠促使其客觀、公正的看待問題[5]。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階段,語文課程教學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理解等訓練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為了解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教師應該積極主動的豐富自身知識儲備,進而豐富課程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同時,還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較為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另外,初中語文教師還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以辯證的思維來認識問題。
[1] 王妍妍.淺析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C版,2014(10):200-200,201.
[2] 楊會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5,31(10):40-44.
[3] 寇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關愛明天,2015(7):59-60.
[4] 蘇慧.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J].大觀周刊,2013(4):158.
[5] 王連選.淺談語文教學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