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良(廣東省東莞市麻涌中學)
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習興趣
鐘偉良
(廣東省東莞市麻涌中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高中物理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的重點學科,也是難點學科,學生只有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從而學好、用好物理。而良好的教學方法會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進而有助于構建高效高質的高中物理課堂。那么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簡單談談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教學方法;興趣
高中物理不僅知識點繁多,其大部分的理論知識都需要進行分析與推導,對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能力的要求很高,而且物理習題的類型很多,變化復雜,若是學生沒有真正掌握物理知識便難以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科特點使得學生難以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來學習。因此,如何優(yōu)化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學好物理知識,是物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探究的主要問題。
物理實驗是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實驗的直觀性與可操作性能夠大大地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巧妙利用物理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到物理學習的樂趣,感受到學習物理的價值與意義。
比如“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這個實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親身的實驗操作,學生按照實驗的步驟一步一步進行實驗,為了減小誤差,學生就要通過多次實驗來進行驗證,肯定自己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體會到物理知識的嚴謹性與科學性。而且,學生親身操作得出了結論會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
由于有些物理實驗是很難讓學生親身操作的,那么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并掌握這些知識與原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實驗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了解實驗原理,掌握知識。比如,光的“單縫衍射”現象,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學生無法進行實驗,教師若僅僅讓學生看教材的內容,學生會覺得物理學習枯燥乏味,而教師利用視頻為學生將實驗的過程展示出來,學生就會跟隨著這個進度一起進行學習,從而對實驗結果的產生不再茫然,也會對物理學習充滿興趣。
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外小實驗,比如,指導學生利用反沖的知識自制小火箭等,這樣的趣味實驗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因此,對于不同的物理實驗,教師要采取合適的方法,讓學生能最大化地獲取知識,能夠在學習中積極地探究并學習物理知識。
情境教學是新課標教學背景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指的是教師根據課堂學習的知識內容對學生提出疑問,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探索來解答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還能夠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發(fā)掘自己的潛力,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從而提高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運動學中“參考系”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各種圖片,其中運動的圖片有奔騰的河流、飛翔的鳥兒、搖動的樹葉、行駛的車輛、運轉的機器等;通常認為不動的物體,像房屋、橋梁、高山等等。然后讓學生思考這些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為什么?為了加深學生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增加這樣一幅圖片及問題:行駛的火車上的乘客認為自己是靜止的,而在車廂里走動的乘務員是運動的,這種想法對嗎?
由于很多學生都會自然而然地以大地為參考系,這就會使學生的想法過于單一,思維難以發(fā)散。因此,為了增加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探究方式,小組成員經過思維碰撞,就會產生新的思維火花,從而使得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得出問題的答案:即選取的參考系不同,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也會有所不同,對于火車上的乘客來說,以行駛的火車作為參考系,乘客是靜止的;但是若以大地或是乘務員為參考系,則乘客是運動的。
學生通過這樣的思考與學習,能夠體會到物理學習的趣味性,并且將物理知識與生活中的常見現象聯(lián)系起來,使得學生在潛意識中認識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從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善于觀察、善于分析的能力。
很多教師都對學生說“勤能補拙”,對于一般性的知識,學生的勤勞努力確實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成績。而對于物理學中的大部分知識來說,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并將其熟練運用,才能夠學有所獲,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使他們在學習上獲得成功,在心理上得到滿足,產生一種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和研究的興趣。
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加以指導。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列好預習提綱,布置學生要預習的任務,以督促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其次,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多提問題,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索、討論,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指導學生做好課堂上的聽課筆記,讓學生能夠合理支配并高效利用時間;再次,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課外輔導,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及時地進行復習與鞏固;最后,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學習交流會,讓學生取長補短,探尋出有效的學習方法,并且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與必要的解題思維。通過對學生進行這些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物理學習中形成自己的學習模式,從而在學有所成的基礎上慢慢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
教學評價是完整的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高效課堂的有效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學習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彌補自己的不足,有效地進行知識的學習。但是,教師在評價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既要著眼于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提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又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進行評價。
對于基礎稍差的學生,教師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肯定他們在學習上的點滴進步,引導他們同自己的過去作比較,增強他們學好物理知識的信心;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的評價則要中肯,既要肯定他們的努力,又要提出適當的改進措施,讓他們在教師的激勵下更加發(fā)奮學習,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
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將分層教學的思想應用到教學評價中,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比如,在學習了“勻速圓周運動”后,教師可以按照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布置不同難度的練習題,然后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分層評價。比如,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勻速圓周運動的定義,以及線速度、角速度與周期間的關系,在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要對學生給予表揚,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信心;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做一些簡單的練習題,然后對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更熟練地掌握解題技能。
因此,教師巧用教學評價,可以有效地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動機與興趣。
開展課外活動是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學生通過參與課外活動,可以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的用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就會得到大大的提高。另外,課外活動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探究心理。
成立物理課外活動小組是開展課外活動的基礎,學生在課外實踐中能夠將課內所學的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比如,游樂場的過山車利用了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論;空中飛椅涉及了勻速圓周運動的知識;冬季從保溫瓶里倒出開水蓋緊瓶塞后,經常會看到瓶塞會跳一下。這是因為在倒出開水時,保溫瓶里進入了一些冷空氣,當把瓶塞塞緊后,瓶中的冷空氣就會受熱膨脹,使得瓶內的壓強增大,推開瓶塞。這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都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
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所學的物理知識,利用生活中的小物品進行創(chuàng)造,像根據力學的知識,用礦泉水瓶制成機器人等,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能夠深刻體會到物理學習的樂趣。
高中物理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而良好的教學方法與學習興趣是保證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的基礎。因此,在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不斷地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了興趣,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在物理學習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而使自己成為適應社會發(fā)展要求的人才。
[1]張琪.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穆洪偉.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課程整合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延邊大學,2015.
[3]周英杰.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師,2015(6).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