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梅(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下車中學)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高梅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下車中學)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極其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把復雜的歷史情節(jié)變成簡單的歷史故事,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將歷史故事融入課堂中是非常有實際意義的。結合相關理論,論述了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價值所在,并闡述了歷史故事選擇的原則以及歷史故事應用策略。
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
回顧歷史是更好地了解過去,“以史為鑒”,為以后的道路指明方向。通過對社會和人類文明的學習,培養(yǎng)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樹立良好的價值取向,歷史教學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并且也影響著青少年的世界觀形成。初中歷史教學中,通過引入歷史故事,化復雜為簡單,滲透一種思想,這樣的探討是很有現(xiàn)實價值的。
1.講故事符合初中生的口味
故事是一種口頭傳播的形式,在歷史故事中也能傳遞民族的文化,在形式上與歷史記載是有一定區(qū)別的。一般來講,故事比書本上的記載更加生動形象,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尤其是初中生,這種教學方式也與他們的心理特點相協(xié)調,初中生求知欲旺盛,記憶能力也比較好,通過故事教學,學生能在短時間內記住相關的歷史情節(jié),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2.講故事能化繁為簡
通過敘述事件發(fā)展的過程,描述相關的歷史細節(jié),把一些復雜的歷史關系線索變成簡單的小故事,把不便于記憶的時間、地點等融入故事情節(jié)中,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變得更加具體,從而便于學生理解,讓學生重現(xiàn)當初的場景,加深對歷史的認知。
1.符合歷史事實
教師在選取歷史故事之前,要認真查閱相關的參考文獻,比對相關資料,盡量選取真實的歷史故事,不能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偽造故事或篡改歷史真相。對于一些野史,或者是真相還有待考證的傳奇故事,一定要查閱文獻,經過鑒定后才能使用,不能只是一味追求故事的趣味,而對歷史故事私自添加傳奇色彩。
2.選擇與教學有關的歷史故事
初中的歷史課時是有限的,教師在選擇歷史故事時要尋找與課程教學相關的故事來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如在北師大版教材《夏、商、西周的興亡》一課中,就有關于嫦娥奔月、夏柴和商封、姜太公和周厲王的暴政引發(fā)暴動等四個故事。教師則舍去第一個故事,對后幾個歷史故事進行講解即可,使學生更加有針對性地學習歷史。
1.合理地處理故事情節(jié)
如果歷史故事充滿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當然,這個情節(jié)還必須合理,符合歷史事實。一般來說,教師在講解歷史故事時,如果開頭就有趣味性的故事情節(jié),內容上也比較豐富,每一個情節(jié)都互相竄在一起,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該詳細講的地方就要鋪開來講,在故事結尾的時候,要與開頭互相呼應,或者留下一些懸念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必要的處理。
2.通過故事引入新課
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就必須通過起伏的故事來導入新的課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講《伐無道,誅暴秦》一課時,教師可以將秦始皇“掃六合”,一統(tǒng)天下,成為世界上的封建強國作為開頭,然后設置懸念,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秦始皇的學習上來。通過故事導入新課,并設置懸念,學生會對這個故事產生相關的疑問,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課程講解,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也更容易把握歷史知識的方向。
3.課末設置歷史故事
一堂課要想完美收官,必須有好的結尾,這同樣也適合于初中歷史教學。在歷史教學臨近課末的時候,通過設置歷史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強化歷史故事意識,為下節(jié)課埋下伏筆。這樣一來學生就會主動學習,對教師講解的故事進行分析,也是對下一節(jié)課的預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注意歷史故事的語言表述策略
教師在講解歷史故事時,要考慮是否正確運用語言來表達,并要學會使用一些語氣詞來營造一種探討的氛圍。因此,教師必須學會運用語言表達技巧,在充分熟悉歷史學科內容后,才能揮灑自如;其次,教師的語言表達要精練,做到沒有錯誤的用詞,把一個故事在有限的時間內講述完;另外,教師的語言要有靈氣,有飽滿的情感,為學生講述有趣的歷史事實,引導學生以史為鑒,吸取經驗教訓。
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故事來增加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現(xiàn)在北師大版本的歷史教科書越來越理性化了,更加嚴謹,避開了一些主觀上的認識,歷史本來就是一種敘事思維,而通過講解故事就能滿足要求,也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接受歷史。另外,歷史教師也必須有扎實的語言功底和表達能力,把歷史故事講好、講精彩。
[1]徐波.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1.
[2]劉麗紅.歷史故事在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09(Z2).
[3]宋積新.運用歷史故事激發(fā)學習興趣[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6(S1).
·編輯韓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