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東縣賓山小學(226400)朱海燕
?
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構建探究型課堂
江蘇如東縣賓山小學(226400)朱海燕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努力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而構建一個理想的生態(tài)課堂。我們要打造民主和諧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營造主動探究的氛圍,讓學生形成探究學習的技能;引導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促使其探究素養(yǎng)的形成。
[關鍵詞]有效情境探究課堂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很多問題:學生不愿讀書、不肯回答問題、不會質疑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探究的動機,也沒有掌握探究學習的有效方法。因此,我們要努力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而構建一個理想的生態(tài)課堂。
(一)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要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在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經常使用這樣的語言:“今天這堂課我們會一起分享學習收獲,交流學習經驗,解決存留的問題,請打開各自的《悅讀日記》?!薄白x了這段話,你感悟到了什么?你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悟表現出來嗎?”這樣使學生感受到課堂的安全氛圍。
(二)留給孩子質疑的時間
疑是追求新知的開始,是創(chuàng)新的萌芽。引導學生質疑解疑,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合作探究的學習中來。教師要消除“學生提不出高質量的問題”等不正確的認識。從一年級開始,我就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引導他們從課題、詞句等小范圍提出不懂的問題。學生在學《小池塘》一課時,提出了“為什么要把小池塘比作明亮的大眼睛?”,在學《春到梅花山》時提出了“梅花山怎么會成為歡樂的海洋?”等有較高質量的問題。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激勵學生質疑解難,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還能使學生由一個被動者變?yōu)橐粋€主動探索者,把學習潛能充分開發(fā)出來。
(一)學習目標自主確定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習慣于為學生確立各種各樣的目標,然后千方百計引導他們去達到這個目標。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以一個標準來要求不同的學生。我們應把確立學習目標的權利大膽放給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并要求學生積極開展預習,并嘗試自主確定學習的目標,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對有價值的問題,我讓學生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并花力氣研究解決。最后,通過梳理,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標,真正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自主選擇
1.學習途徑的開放。
學習的途徑不僅是書本和教師,還可以利用學校、社會、自然的各種資源來解決問題;可利用圖書館、網絡了解各種相關的知識。如,教學《云雀的心愿》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各種途徑收集環(huán)境污染的事例及有關數據,收集有關環(huán)保的廣告。在收集這些資料的基礎上,進行資料匯報,讓學生把保護環(huán)境轉化為自覺的內心意愿。
2.學習方法自選。
學習方法的選擇必須尊重學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課文特點來確定。如,在教學《公儀休拒收禮物》時,有表演天賦的學生,愿意合作表演來體驗人物的特點;有朗讀特長的學生,愿意用感情朗讀來體悟……在各種學習方法中,學生大多數愿意選擇小組合作的方式。這種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利于思維和交流,也有利合作技能的形成。
(一)多給予鼓勵表揚
教師評價應多一些表揚、鼓勵,哪怕學生的答案是錯的。只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的過程,教師都要給以肯定??捎谩澳愕睦斫獗M管不全面,但主動思考的精神應該表揚”“你看,他比以前肯動腦筋了,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多好啊”這些語言,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感。
(二)多元評價,體驗成功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自評、互評中,體驗成功。在語文教學中,應多設計練習,給學生評價的機會,讓他們在評價中自悟自得、自信自強。放手讓學生自我評價已成為我課堂的一種基本模式:無論是課堂上的感情朗讀、閱讀分析,還是各種作業(yè),學生都要先自己作出評價,然后請其他同學當“裁判”,對自己的評價進行再評價。特別是課文的朗讀、理解是學生評價的用武之地,教師應加以利用,以促進學生探究性學習素養(yǎng)的形成。
總之,我們要創(chuàng)設一個愉悅、動態(tài)的有效情境,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打造高效的探究型課堂。
(責編韋雄)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6)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