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毛奇齡對《春秋》經(jīng)文的考訂

      2016-03-06 14:37:08馬洪良
      關(guān)鍵詞:公羊傳莊公通假

      馬洪良

      (河南師范大學 圖書館事業(yè)與文化發(fā)展研究中心,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論毛奇齡對《春秋》經(jīng)文的考訂

      馬洪良

      (河南師范大學 圖書館事業(yè)與文化發(fā)展研究中心,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左傳》《公羊》《谷梁》三傳記載的《春秋》經(jīng)文互有異同,毛奇齡所著《春秋簡書刊誤》以《左傳》記載的《春秋》經(jīng)文為依據(jù),對其中的人名、地名、文字不同之處做出了考正,訂正了《公羊》《谷梁》所記載《春秋》經(jīng)文不少失誤之處。毛奇齡使用的考據(jù)學方法在《春秋》經(jīng)傳的研究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毛奇齡;春秋;經(jīng)文考訂

      《春秋》經(jīng)文依《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而存,但三傳所記載的《春秋》經(jīng)文有差異,至于三傳所載《春秋》經(jīng)文何者最為確切,一直以來難有定論。毛奇齡說:“《漢藝文志》有《春秋》古經(jīng)十二篇,先儒目之為簡書,即圣經(jīng)也,其分十二篇者以春秋十二公每公得一篇,則十二篇也,苐其書不知亡于何時?唯三傳傳經(jīng)則各有經(jīng)文載于其中,漢初行四家之學,有《公羊》《谷梁》《鄒氏》《夾氏》,而鄒、夾無傳,只《公》《谷》二學早立于學官,而諸生傳之。顧兩家杜撰目不見策書,徒以意解經(jīng),故經(jīng)多誤字。而《公羊》且復(fù)以里音市語讕謱其間,其所存圣經(jīng)己非舊矣。及《左傳》行世,則始知有簡書正文冠策書首,故當時《左》《公》《谷》三傳俱著竹帛,而《左》之為傳先于《公》《谷》,漢人亦稱左氏為古學,《公》《谷》為今學,而其如左氏晚出,《公》《谷》立學反先于左氏,是以治古學者雖有張蒼、賈誼、張敞、賈逵、服虔輩不下于董仲舒、公孫弘輩之治今學,而諸生膠固競立門戶,即加以前漢劉歆后漢韓歆,兩歆之爭必不能救左氏膏肓之目,而策書、簡書無聞焉。夫左氏之傳即是策書,左氏之經(jīng)即是簡書,故夫子筆削只襲魯國之簡書以為之本。”[1]卷一在毛奇齡看來,《左傳》所記載的經(jīng)文就是孔子《春秋》,可據(jù)此以明三傳文字的異同。《春秋簡書刊誤》卷一桓公十五年“公會宋公、衛(wèi)侯、陳侯于袲伐鄭”條:“《公》《谷》作異,總不出人名、地名、字形、字聲之間,至最狡獪者,則列國盟會次第稍一顛倒,亦原無可考。”[1]卷一據(jù)此可知,毛奇齡《春秋簡書刊誤》所作的考訂工作主要從人名、地名、字形、字音四方面來進行,試舉例說明之。

      一、考訂《春秋》地名

      《春秋簡書刊誤》共分兩卷,卷一:隱公16條,桓公16條,莊公28條;卷二:閔公1條,僖公32條,文公22條,宣公15條,成公15條,襄公37條,昭公44條,定公21條,哀公11條。兩卷合計總共是258條。據(jù)筆者統(tǒng)計,毛奇齡考訂《春秋》經(jīng)文地名的有80條,其比例占全部258條的31%,將近達到三分之一。

      毛奇齡對于《春秋》地名的考訂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考訂地名正確之例

      例如,隱公十一年“夏,公會鄭伯于時來。時來,《公》作祁黎”條,毛奇齡說:“時祁同音,來黎聲轉(zhuǎn),總是謬誤,即來原可讀作黎,如商國萊侯即黎侯,吳人伐州來即楚州犂之采類。然《公》之讀犂則仍是里音,如‘如棠矢魚’,傳以得利為登來,云齊人口語如是,其非史文瞭然耳?!盵1]卷一在這里,毛奇齡正確認識到時祁同音,來黎聲轉(zhuǎn),只是出于其一貫批駁《公羊傳》的態(tài)度,認為《公羊傳》所載《春秋》經(jīng)文異文是里音口語。

      又如,哀公三年“季孫斯、叔孫州仇帥師城啟陽”,毛奇齡說:“啟,《公》作開,此漢儒避景帝諱而未改復(fù)者。”[1]卷一此處,毛奇齡敏銳地察覺到《公羊傳》之所以把“啟”寫為“開”,是在西漢由口語寫定在竹帛上時為了避諱漢景帝劉啟的名諱。

      (二)僅標注經(jīng)傳地名異同

      例如,閔公元年:“公及齊侯盟于落姑。落,《公》《谷》作洛。”[1]卷二

      莊公九年:“公及齊大夫盟于蔇。蔇,《公》《谷》作暨?!盵1]卷一

      僖公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緡《谷》作閔,后同。”[1]卷二

      文公十二年:“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鄆,《公》作運,后同?!盵1]卷二

      文公十六年:“公子遂及齊侯盟于郪邱。郪《公》作犀。”[1]卷二

      (三)考訂地名疏漏之例

      例如,隱公八年“公及莒人盟于浮來”,毛奇齡說:“浮來,《公》《谷》作包來,不可解?!盵1]卷一楊伯俊認為:“包與浮古音近,可通假?!盵2]57

      又如,隱公九年“公會齊侯于防。防《公》作邴”條,毛奇齡說:“防,又作邴,不可解。祊是鄭邑,防是魯邑,邴是宋邑,并未相通,據(jù)舊注魯防邑在瑯琊華縣東南,臧武仲據(jù)防,豈得據(jù)他國之邑,此皆無足道者?!盵1]卷一楊伯俊說:“防,《公羊》作邴,從方聲之字與從丙聲之字,古音多同(方、丙二字古音同屬邦母陽韻),故防、邴得通假。”[2]63本來,毛奇齡認為此處異文不可解,只是小的失誤,但他卻還要強為之解,反而是錯上加錯了。

      再如,桓公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鐘:鐘,《公》作童”。桓公十二年:“公會杞侯莒子盟于曲池:曲池《公》作毆蛇”。毛奇齡說:“夫童、毆蛇不可考?!盵1]卷一對此,楊伯俊說:“鐘,《公羊傳》作童,童、鐘兩字可通假?!?,《公羊傳》作毆蛇,《紀年》作區(qū)蛇。區(qū)、毆與曲為平入對轉(zhuǎn),蛇與池古音亦同?!盵2]130-133

      二、考訂《春秋》人名

      據(jù)筆者統(tǒng)計,毛奇齡考訂《春秋》經(jīng)文人名的有87條,其比例為全部258條的33%,達到三分之一。毛奇齡對于《春秋》人名的考訂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考訂人名正確之例

      例如,隱公二年“紀裂繻來逆女”條,毛奇齡說:“裂,《公》《谷》作履,履裂聲轉(zhuǎn)?!彪[公二年“紀子帛莒子盟于密”條,毛奇齡說:“裂,《公》《谷》作履,履裂聲轉(zhuǎn)。”杜預(yù)注解《左傳》認為裂繻為紀國大夫,子帛乃裂繻之字。毛奇齡同意杜預(yù)的說法,并進而加以考訂說:

      許氏《說文》明曰:繻、帛俱是繒。而徐注以繻為傳符之帛,謂關(guān)門傳符,當用帛邊以為信。則繻名帛字,在杜注原自可據(jù)。況經(jīng)字有必不可易者。不讀《漢書》乎?終軍出關(guān),關(guān)吏予軍繻,而軍棄之。舊制,凡關(guān)吏譏察出入,必書帛為符,裂而分之,曰裂繻。則此一裂字,在左氏受簡書時,必不豫知有終軍之事而改此文;而終軍在漢武朝,亦并不知《春秋》之更有左氏,而故造此事以求陰合于簡書之字。此則“履”之必為“裂”“帛”之必不可為“伯”有斷然者。[1]卷一

      經(jīng)過毛奇齡以上考證,則《春秋》經(jīng)文當如《左傳》所載的“裂繻”“紀子帛”,誠可謂是不刊之論。

      又如昭公元年“叔孫豹會晉趙武、楚公子圍、齊國弱、宋向戍、衛(wèi)齊惡、陳公子招、蔡公孫歸生、鄭罕虎、許人、曹人于虢。弱,《公》作酌。齊惡,《公》作石惡。罕,《公》作軒。虢,《公》作漷,《谷》作郭”條,毛奇齡說:

      衛(wèi)石惡即石碏之后,以上卿屢與盟會,前五年衛(wèi)人討寧氏之黨,因出奔晉,經(jīng)于襄二十八年書“夏,衛(wèi)石惡出奔晉”是也?!豆颉返牡孛?、人名以見異,而石惡又屢見盟會,遂改作“石惡”。但不知于數(shù)年前之經(jīng)何以漠然不一觀也。吾故曰《公》《谷》、胡氏皆全然不知《春秋》為何物者,非妄語也。[1]卷二

      又如昭公七年“叔孫婼如齊涖盟。婼,《公》作舍,圣經(jīng)時本皆因此致誤,今改正”條,毛奇齡說:

      “叔孫婼即叔孫昭子,叔孫豹之子也?!洞呵铩凡邥蚍Q婼,或稱昭子,或稱叔孫氏,并不名舍。其得名舍者,或叔孫武叔之子叔孫舒,舒、舍轉(zhuǎn)音,可以別出。然其人不見于《春秋》,惟哀廿六年《左傳》附錄有之,此時未能與國事也?!豆颉泛米鳟?,誤取武叔之子作昭子,而胡氏圣經(jīng)則又誤襲《公羊》本,而自元迄今,遂至簡、策二書絕不相對者凡七,經(jīng)亦慘極矣。今逐一改正,真一快事,后不再贅”。[1]卷二

      經(jīng)過毛奇齡的上述考證,《公羊傳》經(jīng)文失誤的地方以及為什么錯誤都變得一目了然了。

      (二)僅標注經(jīng)傳異同之例

      例如,莊公十年:“荊敗蔡師于莘,以蔡侯獻舞歸。舞,《公》作武?!盵1]卷一

      莊公十七年:“齊人執(zhí)鄭詹。詹,《公》作瞻,后同?!盵1]卷一

      僖公四年:“齊人執(zhí)轅濤涂。轅,《公》《谷》作袁,后陳轅頗亦同。”[1]卷二

      文公元年:“楚世子商臣弒其君頵。頵,《公》《谷》作髠?!盵1]卷二

      文公五年:“王使召伯來會葬。召伯,《谷》作毛伯。”[1]卷二

      文公六年:“晉侯驩卒。驩,《公》作讙?!盵1]卷二

      文公七年:“晉人及秦人戰(zhàn)于令狐,晉先蔑奔秦。蔑,《公》作昧?!盵1]卷二

      宣公二年:“晉趙盾弒其君夷臯。臯,《公》作獋?!盵1]卷二

      襄公元年:“晉韓厥帥師伐鄭,仲孫蔑會齊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厥,《公》作屈?!盵1]卷二

      襄公二十七年:“叔孫豹會晉趙武、楚屈建、蔡公孫歸生、衛(wèi)石惡、陳孔奐、鄭良霄、許人、曹人于宋。奐《公》作瑗,后同?!盵1]卷二

      三、考訂《春秋》經(jīng)文文字異同

      據(jù)筆者統(tǒng)計,毛奇齡考訂《春秋》經(jīng)文文字的有32條,其比例為全部258條的12.4%。毛奇齡對于《春秋》人名的考訂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考訂字形、字音相近文字之例

      例如,隱公六年“鄭人來渝平。渝《公》《谷》作輸”條,《谷梁傳》解釋說:“輸者,墜也;平之為言以道成也。來輸者,不果成也?!薄豆騻鳌返慕庹f大體與《谷梁傳》相同,毛奇齡傾向于作“渝”,他給出的理由是:

      此不過字形之誤,雖異詁,而義實可通。渝者,變也;輸者,納也。按,隱公為太子時,魯惠曾與鄭戰(zhàn)于狐壤,而隱公見獲,未經(jīng)通好,至是鄭始來求成,是變怨為好,所謂更成,亦所謂輸成也。但更而后輸,更可包輸,輸不可包更,則渝盟勝矣。若《公》《谷》改“輸”而仍解作“渝”,曰輸,墮也,且又以“墮成”為“不果成”,則不特字義乖,即事實亦變,總由不見策書而憑臆卜度,故至此。[1]卷一

      毛奇齡認為“渝”“輸”乃是因為字形相近而失誤,雖然二者意思可以互通,但相對而言用“渝”字要更為恰當。

      又如,僖公九年“春王正月,宋公御說卒。正月,《公》《谷》作三月”條,毛奇齡說:

      正、三字形之誤?;蛑^是年夏,齊桓葵邱之會,宋公子襄公新立,而經(jīng)稱宋子,以宋公未葬故有是稱,則必會期與葬期相近,似須三月。不知諸侯五月始葬,雖春正至夏未晚也,周制天子諸侯未葬皆可以改服行事,晉平之改服會湨梁亦猶此也。觀此,則蘇軾之據(jù)晉平必不改服,因以責康王冕服非周公之禮,真無狀矣![1]卷二

      毛奇齡不僅指出“正月”“三月”是因為字形相近而導(dǎo)致的失誤,并且根據(jù)相關(guān)禮制規(guī)定進一步論證了只有“正月”才是正確的。

      再如,成公八年“天子使召伯來錫公命。錫,別本作賜”條,毛奇齡說:

      “此簡書原是錫字,惟胡傳本圣經(jīng)誤作賜字,反將《左傳》本俱改作賜,而以錫為別出字,謬矣!按莊元年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文元年天子使毛伯來錫公命,皆是錫字。周制,諸侯即位天子頒以命圭,使朝時合瑞謂之錫命,此八年始錫,故杜氏謂之為緩,然其禮則昭然者?!豆攘骸?、胡氏不知禮,并不知《春秋》,一曰不正,再曰不王,總是妄說,見文元年”。[1]卷二

      此處毛奇齡首先指出《春秋》經(jīng)文本來就是“錫公命”,但是反而因為胡安國傳本經(jīng)文誤作“賜公命”導(dǎo)致了《左傳》本也寫成了“賜公命”,接著毛奇齡聯(lián)系《春秋》全經(jīng),舉出兩例均為“錫”字,最后,他又從周朝禮制再次確定應(yīng)以“錫”字為確。

      以上三例均為毛奇齡對字形相近文字的考訂,下面看一例他對《春秋》經(jīng)文字音相近文字的考訂,僖公二十六年“楚人滅夔,以夔子歸。夔,《公》作隗”條,毛奇齡說:“隗本狄族,赤狄之以國為氏者,晉叔隗、季隗是也,若夔本蠻國,與楚同姓,皆祝融之后,故此策書以不祀祝融滅之,而又改作隗,謬矣!”[1]卷二楊伯俊說:“‘夔’,《公羊》作‘隗’,蓋通假字。”[2]438楊先生用了一個“蓋”字,可見他并不十分確定。誠然,即使如楊伯俊所說“夔”“隗”二字可以通假,但聯(lián)系到二字的確切意義,毛奇齡的解說似更為恰當。

      又如,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麋。麋《公》作圈”,毛奇齡說:“麋本蠻國之有名者,策書稱麋子,其國在下雋、巴陵諸地,與卷讀圈之在河南郡者大別?!盵1]卷二

      (二)《春秋》經(jīng)文異文不可考之例

      例如,莊公十五年“宋人、齊人、邾人伐郳。郳,《公》作兒”條,毛奇齡說:“郳,即前郳黎來之郳也,《公》前作郳,此作兒不可解。”[1]卷一

      莊公二十年“齊人伐戎”,毛奇齡說:“戎,《谷》作我。無傳,不可考?!盵1]卷一

      莊公三十二年“冬十月己未子般卒”,毛奇齡說:“已,《公》《谷》作乙,無考?!盵1]卷一

      僖公九年“甲子晉侯詭諸卒”,毛奇齡說:“甲子公作甲戌;總不可考,此非長歷所能推者。”[1]卷一

      (三)僅標注異文未作解說之例

      屬于這種情況的有:

      莊公四年,“夫人姜氏享齊侯于祝邱。享《公》《谷》作饗。”[1]卷一按,楊伯俊說:“‘享’《公羊》《谷梁》作‘饗’。享、饗兩字古音相同,古書用此兩字,各有條例,說詳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及其《經(jīng)韻樓集》?!盵2]162

      莊公二十九年,“春,新延廐。廐,《公》《谷》作廏?!盵1]卷一

      僖公四年,“公子友如齊涖盟。公子下《谷》多季字;涖《公》《谷》作蒞,后同?!盵1]卷二楊伯俊說:“《谷梁》作‘公子季友’。僖十六年經(jīng)亦書‘公子季友卒’,杜注云,‘稱字者,貴之’,則友字季友,亦猶公子遂字仲遂,晉之羊舌肸字叔肸,字與名同,惟加一行次。”[2]285

      僖公十年,“冬大雨雪。雪《公》作雹。”[1]卷二楊伯俊說:“《公羊》作‘大雨雹’。臧壽恭《古義》曰:‘《漢書?五行志》于雨雪類別出《公羊》經(jīng)曰大雨雹,正以經(jīng)文不同?!盵2]332

      僖公十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三月,《谷》作正月?!盵1]卷二

      宣公八年,“楚人滅舒蓼。蓼《公》作鄝?!盵1]卷二楊伯俊說:“‘蓼’,《谷梁》作‘鄝’,蓼、鄝同從翏聲,故得通用?!盵2]694

      宣公十六年,“成周宣榭火。榭,《公》《谷》作謝,火,《公》《谷》作災(zāi)?!盵1]卷二

      以上毛奇齡考訂三傳所載《春秋》經(jīng)文地名不同、人名不同、文字異同是《春秋簡書刊誤》的主要內(nèi)容,此外,還有一些不能歸入以上三類但也十分精辟的考證,如魯昭公十四年《春秋》經(jīng)有“衛(wèi)趙陽出奔宋”,“衛(wèi)”字《公羊傳》《谷梁傳》都寫成“晉”,對此,毛奇齡考證說:“趙陽,衛(wèi)大夫趙氏名陽者,以其黨于公叔文子之子公叔戌,故衛(wèi)侯并逐之。杜氏謂趙陽即趙黡之孫,而《正義》據(jù)《世本》,謂‘懿子(即趙黡)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是顯有明據(jù)。而《公》《谷》極陋,只知晉有趙氏,他國未必有,遂奮筆改此。此與前‘齊欒施來奔’改‘晉欒施施’同一笑話。只前《谷》不改,而此即同改,鶼鶼有異翼與!”[1]卷一由毛奇齡考證可知,《公羊傳》《谷梁傳》錯把“衛(wèi)趙陽”當作了“晉趙陽”。

      不可否認,毛奇齡《春秋簡書刊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毛奇齡所做的是初創(chuàng)性的工作,所以難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沈玉成、劉寧認為:“毛氏所說的聲轉(zhuǎn)之誤,有些是古音通假,有些是方音之誤,情況比較復(fù)雜,毛氏統(tǒng)稱為聲轉(zhuǎn)之誤,似乎還不夠細密。”[3]290正是由于毛奇齡在音韻訓詁方面不夠?qū)>?,?dǎo)致他有時把一些古音通假的正?,F(xiàn)象也看成是《公羊傳》《谷梁傳》的錯誤,有時又對一些古音通假識別不出,無從下手,便認為是不可解,比如“大眚”作“大省”“浮來”作“包來”,這些毛奇齡認為不可解的古音通假,到了精通音韻訓詁的乾嘉學者手里變成了迎刃而解的小問題了。但考慮到毛奇齡所處的時代,能夠意識到從聲音考證文字之誤的方法,已屬難能可貴,所以對他不能過于苛責。

      盡管《春秋簡書刊誤》存在著不可回避的一些問題,但該書對考據(jù)學方法在《春秋》經(jīng)傳研究中的確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乾嘉學者在??薄洞呵铩方?jīng)傳方面能夠取得輝煌成果,毋庸諱言,毛奇齡確實有篳路藍縷之功。

      [1] 毛奇齡.春秋簡書刊誤[M].四庫全書本.

      [2] 楊伯俊.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0.

      [3]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責任編輯:李曄)

      On Mao Qiling’s Textual Research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MA Hongliang

      (Library Cause and Cultural Undertaking Research Center,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

      There were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similarities in the scripture ofZuozhuan,Gongyang, andGuliang. Mao Qiling’sCorrectionofSpringandAutumnAnnalsamended the mistakes in the books ofZuozhuan,GongYang,GuLiangaccording to the scripture ofSpringandAutumnAnnals. The textual research method played positive role in the study ofSpringandAutumnAnnals.

      Mao Qiling;SpringandAutumnAnnals; textual research

      2016-06-20

      河南師范大學博士科研啟動項目“毛奇齡《春秋學》研究”(11177);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度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出土文獻與《詩經(jīng)》研究”(2013qk57);河南省社科聯(lián)課題“《詩經(jīng)》與周代中原禮樂文明”(SKL-2015-991)

      馬洪良(1977—),男,河北定興人,河南師范大學圖書館事業(yè)與文化發(fā)展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博士,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與經(jīng)學史。

      K207

      A

      1008—4444(2016)06—0150—04

      猜你喜歡
      公羊傳莊公通假
      基于通假研究上古等類的可行性及方法
      怎樣識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秘訣勝齊國
      衛(wèi)伯考(下)
      《公羊傳·隱公元年》“漸進”釋義新詮
      哲學評論(2018年1期)2018-09-14 02:34:34
      以《公》解《穀》之謬
      中州學刊(2018年4期)2018-06-16 09:13:58
      鄭莊公形象討論
      文化學刊(2018年3期)2018-03-07 20:12:35
      經(jīng)典詮釋與制度重建
      社會科學(2017年3期)2017-04-14 00:13:41
      《洛神賦》“清陽”詞義訓詁
      魯迅《鑄劍》的復(fù)仇倫理
      文學教育(2015年7期)2015-06-18 09:21:49
      盈江县| 杭锦旗| 莎车县| 潞城市| 雷山县| 乐业县| 安新县| 英山县| 石泉县| 瓦房店市| 涪陵区| 堆龙德庆县| 龙口市| 青铜峡市| 石首市| 永登县| 汉寿县| 四川省| 玉树县| 伊吾县| 江油市| 玉林市| 当阳市| 长汀县| 武城县| 颍上县| 安徽省| 河南省| 绥芬河市| 苏尼特左旗| 鲁山县| 尤溪县| 大连市| 杭州市| 东光县| 财经| 梧州市| 昂仁县| 昆明市| 武邑县|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