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完善

      2016-03-06 19:46:28田清輝
      關鍵詞:未成年人犯罪

      田清輝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研究生院,北京 100038)

      ?

      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完善

      田清輝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研究生院,北京100038)

      摘要:附條件不起訴制度豐富了我國少年司法制度,它給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它不同于成人刑事司法制度,含而不露,隱而不發(fā),對于打破現(xiàn)階段刑事司法體系,形成獨立的模式具有導向作用。然而現(xiàn)階段我國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在實踐操作中面臨著很多問題,既有制度設計層面的硬傷,也有不符合現(xiàn)實的情況。因此,通過借鑒國外成熟少年司法制度的做法,結合我國具體實踐,完善現(xiàn)階段我國附條件不起訴制度,以便更好地推動我國少年司法的進步。

      關鍵詞: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犯罪;少年司法

      一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概述

      2012年新刑事訴訟法確立了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制度,①從2013年實施至今已有兩個年頭,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確立既體現(xiàn)了我國司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符合“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也體現(xiàn)了少年司法的進步,與國際社會秉持“兒童利益最大”原則相接軌。在這兩年中,附條件不起訴制度既取得了一些成就,符合當初立法者的初衷,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需要我們解決。

      二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意義

      1.符合教育、感化、挽救方針。

      新刑事訴訟法確立的附條件不起訴制度適用對象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由于年齡尚小、智力發(fā)展不成熟、社會判斷能力差等特點決定了對于同種犯罪需要給予特殊照顧,這既與我國自古堅持的“恤幼”思想相銜接,也與國際通行的原則相吻合,堅持教育為主,秉持感化、挽救方針體現(xiàn)的是國家對未成年人的關愛,對于未成年人犯罪能不起訴就不起訴,能用非監(jiān)禁刑絕不用監(jiān)禁刑,國家堅持以最大的讓步來換取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以使未成年人在接受最輕的懲罰之后能盡快地融入到社會。

      2.符合兒童利益最大原則。

      《兒童權利公約》作為世界上簽字國最多的一個國際公約,它所確立的兒童保護準則得到了世界上最廣泛國家的認同。國家作為最高的監(jiān)護人,對于未成年人犯罪在給予相應處罰的同時也要承擔一部分的社會責任,履行國家監(jiān)護的職能。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在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礎上,結合他的心理特點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能不起訴就不起訴,以最小的懲罰達到教育的效果,這對處于敏感時期的未成年人后期成長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和指引作用,更有利于他們從自身的錯誤中走出來,更好地面對生活。

      三附條件不起訴存在的問題

      新刑事訴訟法加入附條件不起訴制度是我國少年司法的一大進步,尤其是以專門章節(jié)的形式確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是對傳統(tǒng)刑事模式的突破,也是對少年司法的重視,但新的制度由于不成熟在實踐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1.適用條件不清晰,范圍過窄。

      新刑事訴訟法271條于附條件不起訴適用條件做出了具體規(guī)定。①此類犯罪在實踐中所占的比例不僅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對于一些過失犯罪、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符合少年法庭審判的未成年人犯罪都沒有納入到附條件不起訴的范圍。過窄的適用范圍,對犯罪客體的嚴格規(guī)定,限制了附條件不起訴在實踐中的運用。尤其對于我國傳統(tǒng)起訴模式之一的酌定不起訴,更沒有做出具體的區(qū)分,對于兩者都適用于罪行較輕犯罪的相同點,但在實踐操作中具體該如何適用,沒有做出明確的劃分,這給檢察機關的實踐操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到底是選擇酌定不起訴還是選擇附條件不起訴,需要進行權衡。

      2.考驗期過長,實踐中被放棄。

      附條件不起訴制度規(guī)定的考驗期是半年以上一年以下,過長的考驗期導致在實踐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犯罪未成年人及其監(jiān)護人主動要求判刑的情況,這在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的是早期制度設計的不足。附條件不起訴的考驗期不僅具有考察功能,更有相應的懲戒功能,過長的考驗期在實踐中不亞于管制、緩刑的執(zhí)行,所以被處罰人及其監(jiān)護人更愿意選擇直接判刑。更何況對于適用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不僅規(guī)定應當從輕或者是減輕處罰,而且現(xiàn)行的刑事訴訟法又規(guī)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②這更增加了他們選擇直接起訴的可能性。再進一步講即使起訴大部分未成年人犯罪也可能會被判處緩刑,這和附條件不起訴的效果差不多,這就解釋了在實踐中他們會直接選擇判刑而不愿接受那么長時間考察的原因所在。

      3.剝奪了犯罪嫌疑人的異議權。

      新刑事訴訟法271條第三款規(guī)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異議權。③筆者認為它是對犯罪嫌疑人異議權的剝奪,由于法律規(guī)定得過于死板,對于在實踐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果確實提出了屬于絕對不起訴或者存疑不起訴的情況,檢察機關對于顯而易見存在的事實證據(jù)不予理睬還要堅持起訴嗎?可見此條規(guī)定過于原則,沒有考慮實際辦案中的靈活性,需要進一步完善。

      4.考察主體不適格。

      檢察機關作為附條件不起訴的責任主體,從專業(yè)性和權威性來說,毋庸置疑,是最好的選擇,在我國司法體系中檢察機關不僅承擔著檢察控訴職能,更是國家監(jiān)督的直接執(zhí)行者,讓檢查機關充當責任主體更便于執(zhí)行,但是檢察機關本身的職責性也限制了它的作用,它的優(yōu)勢在于辦案,而這種親力親為的考察義務可能會讓其力不從心,更需要具備相關專業(yè)知識的人員參與,這也是少年司法制度比較成熟國家的普遍做法,比如說在少年法院內部設立專門的看護人員對犯罪的未成年人進行考察。

      四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完善

      刑司司法的基本特征是:刑罰為本,教罰并重。它不僅注重一般預防,更側重特殊預防,追求對犯罪人的準確定罪量刑,用刑罰實現(xiàn)對他們的教育之路,是刑事司法典型的特征。少年司法則相反,它的定位是:福利為本,以教代罰,用最小的懲罰換取最好的教育效果,它更側重于關注未成年人之后的健康成長,在看到他們行為危害性的同時,更考慮到這是社會和國家的責任,如何讓他們加強自身的保護,更好地回歸社會,做到不惹事、不犯事,值得深思。

      1.擴大適用范圍。

      當前附條件不起訴的適用范圍太窄,只適用于可能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的犯罪,而且對犯罪客體嚴格限制在四個方面,這在實踐中只占到未成年人犯罪很小的比例,根本無法達到立法者預期的效果,也與當初的試點改革不相符。筆者建議擴大附條件不起訴的適用范圍,具體來說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放寬年齡。最高院司法解釋對少年法庭的審理范圍做出了具體規(guī)定,④筆者認為對于附條件不起訴的年齡范圍應該相應放寬,擴大到20周歲,做到與少年法庭的審理范圍相銜接;其次,擴大宣告刑。把宣告刑擴大到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因為在實踐中此范圍內刑罰才是未成年人犯罪判罰的主體,除了一些暴力性犯罪和再次犯罪的情況,大部分未成年犯罪人犯罪后由于表現(xiàn)良好、積極悔罪、可塑性強,而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這與現(xiàn)階段我國緩刑的適用范圍相銜接,豐富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處理模式,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最后,擴大適用范圍。把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過失犯罪和在校大學生犯罪納入到附條件不起訴的范圍,這既是對他們社會危害性不大的考慮,也是對在校大學生處世不深的照顧,既有利于他們改過自新,也有利于體現(xiàn)刑法的謙抑性。

      2.縮短考驗期。

      現(xiàn)階段法律規(guī)定附條件不起訴的考驗期是6個月以上1年以下,根據(jù)考驗期本身的性質,筆者認為時間過長。因為考驗期它不僅具有考察功能,更有相應的懲戒效果,過長的考驗期導致未成年人長時間處于一種被懲罰的環(huán)境下,它的影響不亞于管制、緩刑的執(zhí)行。這也是實踐中許多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選擇放棄附條件不起訴,而請求法院直接判刑的原因,對他們來說選擇直接判處相應的刑罰(多數(shù)情況下是緩刑)要比經(jīng)過半年多的考驗期再作出不起訴的決定要容易得多,那也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解脫。所以筆者建議把考驗期縮短到3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這既是對未成年人特殊心理的照顧,也是教育、感化、挽救方針的體現(xiàn)。

      3.完善考察主體。

      新刑事訴訟法把附條件不起訴的考察主體定位為檢察機關,筆者認為這是值得商榷的。當然檢察機關本身的權威性和專業(yè)性毋庸置疑,筆者認為這也是立法者賦予檢查機關的原因,但是檢察機關本身的屬性決定了它的優(yōu)勢在于辦案,對于這種親力親為的考察則會顯得捉襟見肘。沒有充足的時間是一方面,對未成年人的考察更需要相關的專業(yè)人員參與,比如說心理學家、教育專家、專業(yè)社區(qū)等等??疾觳皇呛唵蔚亩ㄆ谌ノ闯赡耆说淖∷飭枂栕罱南嚓P活動和具體表現(xiàn)、有沒有異常舉動、是否對之前的錯誤有足夠的認識,而是需要相關人員不定期的對未成年人及其監(jiān)護人進行走訪和調查,研究和摸索未成年人的心理,根據(jù)具體的表現(xiàn)分析和總結之前相應的考察建議,有的時候更需要相應的心理評估。所以說對于考察主體筆者建議責任者界定為檢察機關,而具體考察行為的實施則由相關的專業(yè)人員實施,可以聘請相關的心理專家、教育專家參與,同時對于條件成熟的少年法院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可以設立專門的觀護人員進行考察。對少年的考察不僅是一份責任和義務,關乎到他們未來的成長,更體現(xiàn)的是國家對他們的照顧,本身行為的公益性。

      4.賦予犯罪嫌疑人異議權。

      附條件不起訴的程序要件要求檢察院在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之前,應當聽取公安機關、被害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的意見。而對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附條件不起訴有異議的,檢察機關應當作出起訴的決定,筆者認為此條規(guī)定不但沒有賦予犯罪嫌疑人的異議權,而且剝奪了他們本來具有的權利,更加劇了控辯雙方的不平等性。異議權本來是法律賦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維護自身合法權利的應有權利,由于法律規(guī)定的過于原則,在實踐中反而不利于被追訴方的行使。所以在實踐中檢察機關對于被追訴人提出的異議權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再作出是否提起訴訟的決定,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對于被追訴方提出的異議權檢察機關要區(qū)別對待。如果是屬于法定不起訴或者是存疑不起訴的情況,檢察機關要及時進行審查,作出是否屬于不起訴的法定情節(jié),屬實的話直接退回公安機關處理,而不需要再提起訴訟浪費司法資源。對于犯罪情節(jié)較輕存在被害人的案件,檢察機關可以組織雙方進行協(xié)商,及時修復被害人受傷的心理,同時積極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批評教育,讓其認識到自身行為的危害性,盡量達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而對于情況復雜,無法進行有效協(xié)調、定罪量刑存在分歧的案件,檢察機關可以啟動附條件不起訴制度進行追究,以實現(xiàn)司法資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要完善異議權提出的相關程序,也就是異議權提出的時間和期限。新刑訴法只是規(guī)定了相應的異議權,但對于這一權利該如何行使和怎樣行使并沒有做出規(guī)定,筆者認為這一權利需要進行細化,才能確保異議權的有效行使。相對不起訴與附條件不起訴存在很多的相似之處,法律對相對不起訴中只規(guī)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申訴權而不是異議權,所以筆者認為對于附條件不起訴,檢察機關應當制定包括異議權在內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權利義務告知書,在檢察院受案之日起三天之內告知權利義務書,被告之人收到三天之內給予答復。而對于異議權的提出必須采取書面的形式,由檢察機關制定統(tǒng)一的法律文書,這既可以保證程序的嚴肅性,又有利于文書的規(guī)范性。

      形成少年司法與刑事司法的二元體系是當前國際少年司法改革的基本動向,對于未成年人犯罪要適用一種不同于成年人的刑罰,而專屬于他們自身的刑罰體系,打破以往把他們看成“小成年人”的錯誤傾向,在觀念和實踐中形成兩種不同的處理程序,才能更有利于少年司法的發(fā)展,我國的少年司法改革正是朝著這個方向,如犯罪記錄封存制度、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等。雖然在前進中會出現(xiàn)許多問題,但前途是光明的,披荊斬棘的過程才會讓世人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成果。

      注釋

      ① 《刑事訴訟法》271條: 對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規(guī)定的犯罪,可能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符合起訴條件,但有悔罪表現(xiàn)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檢察院在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以前,應當聽取公安機關、被害人的意見。

      ②《刑事訴訟法》第275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③《刑事訴訟法》 271條 第三款規(guī)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人民檢察院決定附條件不起訴有異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起訴的決定。

      ④《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第四百六十三條 下列案件由少年法庭審理:

      (一)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人民法院立案時不滿二十周歲的案件;

      (二)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人民法院立案時不滿二十周歲,并被指控為首要分子或者主犯的共同犯罪案件。

      其他共同犯罪案件有未成年被告人的,或者其他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是否由少年法庭審理,由院長根據(jù)少年法庭工作的實際情況決定。

      參考文獻

      [1]顧永忠.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必要性和正當性芻議[M].人民檢察出版社,2008.

      [2]張智輝.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研究[M]. 中國檢察出版社,2011.

      [3]郭菁.我國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2012(6).

      [4]葉成國.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實證研究——溫州市檢察機關附條件不起訴試點工作調查報告[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1(5).

      [5]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公訴課題組.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實證研究[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9(6).

      Class No.:D925Document Mark:A

      (責任編輯:鄭英玲)

      The Perfection of the system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for Minors

      Tian Qinghui

      (Graduate School,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enriches our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it gives juvenile suspects a chance of rehabilitation,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adult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which forms an independent model. However, the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is facing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legal practice. The system design does not meet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Learning from foreign matur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combining them with our own practices, we should improve our present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our juvenile justice.

      Key words: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juvenile delinquency; juvenile justice

      中圖分類號:D9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6758(2016)04-0062-3

      作者簡介:田清輝,在讀碩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

      猜你喜歡
      未成年人犯罪
      關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政策的適用探究
      法制博覽(2017年3期)2017-04-07 08:32:11
      關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學思考 
      法制博覽(2017年2期)2017-03-13 19:44:01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未成年人法律保護制度探析 
      法制博覽(2017年2期)2017-03-13 18:34:39
      從少年法庭到少年法院
      由各國校園暴力案例淺談未成年人犯罪處理
      法制博覽(2016年12期)2016-12-28 19:07:48
      孝道教育在涉罪未成年人幫教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論女性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特征與預防
      學校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策略初探
      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措施
      中國市場(2016年18期)2016-06-07 06:20:14
      論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審查起訴機制的重構
      长宁县| 壶关县| 彰化县| 太康县| 保定市| 三亚市| 台安县| 湟中县| 遂宁市| 得荣县| 陆丰市| 建昌县| 石河子市| 莱芜市| 奇台县| 含山县| 新疆| 襄垣县| 洪泽县| 凤冈县| 莱阳市| 革吉县| 柳林县| 扎囊县| 石家庄市| 南漳县| 英吉沙县| 天镇县| 长泰县| 晋宁县| 新丰县| 威海市| 江阴市| 禄劝| 绵阳市| 寿宁县| 包头市| 潼南县| 泰宁县| 馆陶县|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