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大話西游》中的臺詞解讀唐僧形象

      2016-03-07 09:19:47陳山青肖潔芳
      關(guān)鍵詞:佛性俗人大話西游

      陳山青,肖潔芳

      (湖南工業(yè)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

      從《大話西游》中的臺詞解讀唐僧形象

      陳山青,肖潔芳

      (湖南工業(yè)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大話西游》是一部后現(xiàn)代經(jīng)典喜劇電影,藝術(shù)成就卓越,其突出之處在于運用臺詞藝術(shù)實現(xiàn)了對唐僧原有經(jīng)典形象的解構(gòu)與顛覆。文章通過對《大話西游》臺詞的研討,挖掘出大話語境下唐僧 “人性”“佛性”“現(xiàn)代性”三重合一的新形象,并在此基礎(chǔ)上探討了上世紀90年代香港人的情感世界與身份認同感。

      《大話西游》;唐僧;臺詞;人物形象

      劇本是電影的靈魂,好電影依靠優(yōu)秀劇本來支撐。臺詞是劇本的基石,沒有臺詞,就不能生成劇本。作為幫助觀眾快速了解并融入影片的工具,臺詞有著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塑造鮮明人物形象等功能。

      影片《大話西游》是1995年由劉鎮(zhèn)偉編劇、導演,周星馳主演的一部后現(xiàn)代主義電影。影片以經(jīng)典神話小說《西游記》為藍本,講述孫悟空為贖前世罪孽轉(zhuǎn)世成為至尊寶,歷經(jīng)愛恨情仇后放下塵世一切,義無反顧地走上取經(jīng)之路的故事。劉鎮(zhèn)偉憑借該片獲得第2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編劇獎和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提名。影片的成功,除一眾主演的精彩演繹外,主要是編劇巧妙運用臺詞對《西游記》文本進行了無厘頭解讀?!洞笤捨饔巍忿饤壛藗鹘y(tǒng)的線性敘事模式,采用回環(huán)式套層結(jié)構(gòu),以“月光寶盒”這一時空穿梭道具為媒介,構(gòu)建出一個影像時空被模糊化、無序化的超現(xiàn)實空間。在此空間內(nèi),編劇通過夸張的人物語言與無厘頭的臺詞對劇中人物性格進行塑造與再塑造,以“陌生化”的美學處理方式實現(xiàn)對《西游記》文本的徹底解構(gòu)與顛覆?!澳吧笔嵌韲问街髁x文論的核心范疇和理論,由俄國形式主義主要代表什克洛夫斯基在《作為手法的藝術(shù)》中提出:“藝術(shù)的目的是為了把事物轉(zhuǎn)換為一種可觀可見之物,而不是可認可知之物。藝術(shù)的手法是將事物‘奇異化’,把形式艱深化,從而增加感受的難度和時間。因為在藝術(shù)中感受過程本身就是目的,應(yīng)該使之延長。藝術(shù)是對事物的制作進行體驗的一種方式,而已制成之物在藝術(shù)之中并不重要?!盵1]《大話西游》就是利用“陌生化”的處理方式,通過臺詞將劇中人物形象進行異化處理,使電影呈現(xiàn)出無厘頭的喜劇效果。下面以劇中經(jīng)典人物形象唐僧為例,來探尋臺詞對其形象進行成功塑造的過程。

      一 唐僧的人性

      什么是俗人?其定義主要有三:《荀子·儒效》說“不學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俗人者也”,這里俗人是指不學無術(shù)、沒有道義、唯利是圖的人;《老子》中“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認為俗人只是普通的凡人;從佛法上論斷,俗世與空門相背離,故俗人應(yīng)當同出家人相對,為入世之人。我們采用后面的說法,即俗人是生活在塵世中的人。

      《大話西游》中的唐僧是一位典型的俗人。影片顛覆了唐僧在《西游記》文本中被程式化的圣人形象,通過臺詞對唐僧形象進行“陌生化”處理,將他改造為一個婆媽啰嗦的小人物。當觀眾無法在影像中尋找到以往熟知的唐僧影像時,他們對于新的唐僧形象就會產(chǎn)生陌生感,這樣一個“陌生化”的過程將遏止觀眾的思維慣性,引起觀眾的注意,恢復他們的感官能動性,使故事變形,從而產(chǎn)生無厘頭的效果。[2]這種“陌生化”美學的處理方式增強了電影的趣味性,為解構(gòu)、顛覆原有文本奠定了基礎(chǔ)。在《大話西游》中唐僧俗人形象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世俗稱謂。《大話西游》中,唐僧的第一句臺詞是“悟空,你怎么能這么跟觀音姐姐說話呢。”在《西游記》中,唐僧面對觀音一直尊稱為觀音菩薩或者觀音大士,強調(diào)觀音崇高的地位和自己對觀音的敬意?!洞笤捨饔巍分刑粕畢s反其道而行之,稱觀音為“姐姐”?!敖憬恪蓖ǔJ菍Υ笥谧约耗挲g的家庭、親戚中的女性成員以及關(guān)系親密的女性成員的稱呼。唐僧將“姐姐”這樣平易、親切且極具人情味的俗稱來稱呼觀音菩薩,目的是要顛覆傳統(tǒng)神話中神仙法師莊嚴神秘高高在上的形象,同時也帶給觀眾這樣的形象定位:觀世音儼然是世俗之人,唐僧則完全是血肉凡胎。

      再如,唐僧問看管自己的小妖:“你媽貴姓???”在傳統(tǒng)禮教中,人際交往一般使用敬稱,故稱呼對方父母多為“令尊”“令堂”。在對《西游記》原文本的查檢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唐僧對女性長輩的稱呼多為“女菩薩”“老婆婆”等?!洞笤捨饔巍分刑粕Q呼小妖母親為“你媽”,更像是尋常百姓間的隨意攀談,這讓觀眾在感受到電影詼諧幽默的同時,還巧妙地塑造出唐僧的俗人氣質(zhì)。

      2.世俗平民。影片中,唐僧用了不少生活化臺詞來展現(xiàn)他的俗人氣質(zhì)。例如他在孫悟空將月光寶盒失手掉落在地的時候所說的一段話:“悟空你也太調(diào)皮了,我跟你說過,叫你不要亂扔東西,亂扔東西這么多......你看我還沒說完呢,你把棍子又給扔掉了!月光寶盒是寶物,你把它扔掉會污染環(huán)境。唉,要是砸到小朋友呢,怎么辦?就算沒有砸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對的呀!”這段臺詞的主要意思是唐僧勸誡孫悟空不要亂扔東西?!皝y扔東西”是生活中常見的不道德行為,卻從未有人將此行為套用在神仙身上。在傳統(tǒng)的觀念中,神仙是超凡脫俗、無所不能的存在,在對于與神仙相關(guān)事物的詮釋中均充滿了圣潔與贊美的意味。唐僧的這句臺詞,打破“神是美好的”這種被固化的觀念,將神拉下神壇,使神平民化。類似臺詞還有“小心?。〈蚶卓?!下雨收衣服啊”等?!笆找路币彩抢习傩丈钪械膽T常行為,將這種行為與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聯(lián)系在一起時,會讓觀眾對角色產(chǎn)生“陌生感”,使觀眾拋棄對角色原有形象的感知,重新構(gòu)建新的形象——俗世中的小人物。這無疑打破了傳統(tǒng)唐僧溫和儒雅的圣僧形象,賦予其新的靈魂。

      3.世俗缺陷?!洞笤捨饔巍分械奶粕蜗笥兄S多俗人共有的缺陷,例如婆媽啰嗦、膽小懦弱等。其中,他最眾所周知的缺陷就是啰嗦,也正是這個缺陷導致孫悟空生出弒師的想法,從而引發(fā)后面的故事情節(jié)。影片運用反復、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對唐僧“啰嗦”的缺陷進行了詮釋。反復修辭是指同一語言單位反復出現(xiàn),作用是表現(xiàn)強烈的思想情感,強調(diào)主題思想。[3]《大話西游》中的唐僧臺詞經(jīng)常用到反復,不過其目的只是編劇為契合一種現(xiàn)代化的口語節(jié)奏而刻意為之,并不具備表達情感、強調(diào)主題思想的功能。例如:“你想要???悟空,你想要的話你就說話嘛,你不說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雖然你很有誠意地看著我,可是你還是要跟我說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嗎?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難道你真的想要嗎?”這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你想要嗎”,編劇卻煞費苦心地將這句話不斷反復以達到對唐僧俗人形象的夸張演繹,讓觀眾在不斷“磨耳根子”的過程中直觀感受到唐僧婆媽啰嗦的性格。除了反復修辭手法外,影片還運用比喻和夸張來強化唐僧“啰嗦”的弱點。例如孫悟空在描述唐僧如何“啰嗦”時的臺詞:“哈哈哈哈哈!大家看到啦?這個家伙沒事就長篇大論婆婆媽媽嘰嘰歪歪,就好象整天有一只蒼蠅,嗡……對不起,不是一只,是一堆蒼蠅圍著你,嗡…嗡…嗡…嗡…飛到你的耳朵里面,救命??!所以呢我就抓住蒼蠅擠破它的肚皮把它的腸子扯出來再用它的腸子勒住他的脖子用力一拉,呵——!整條舌頭都伸出來啦!我再手起刀落嘩——!整個世界清凈了?,F(xiàn)在大家明白,為什么我要殺他!”《修辭學發(fā)凡》將夸張定義為“說話上張皇夸大過于客觀的事實,名為夸張辭格”,其作用是通過對某一事物做出超常規(guī)的描述以收到突出形象、渲染感情等效果。[4]在這里,至尊寶將唐僧比喻成蒼蠅,并試圖將“蒼蠅”肚皮擠破扯出腸子,然后用腸子勒住脖子。顯然,這種行為帶有明顯的夸張色彩,因為“蒼蠅”本身極其微小,拿蒼蠅的腸子勒住其脖子,甚至割掉蒼蠅的舌頭,在正常情況下是無法完成的行為。孫悟空的這句臺詞,旨在通過夸張的修辭手法,將他對唐僧啰嗦的厭惡具象化,以達到強調(diào)唐僧“啰嗦”缺陷的目的。除此缺點外,唐僧還懦弱膽小。如影片中唐僧看到黑山老妖時驚慌逃竄、對孫悟空唱起“背黑鍋我來,送死你去”的歌來,等等。這些臺詞通過運用得當?shù)男揶o手法,將唐僧塑造成為一個有缺陷、有弱點的俗人。

      二 唐僧的佛性

      《六祖壇經(jīng)》有云:“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狈鹫撸褪菗碛谐绺哂X悟的學者,在對探索宇宙與自然的過程中不斷得到精神的升華,領(lǐng)悟人生的真諦。[5]《大話西游》雖費盡筆墨將唐僧人性塑造得豐滿生動,但作為以《西游記》為文化載體改編的影視作品,其主旨核心依然是責任與救贖。對于唐僧形象的塑造,無論編劇如何夸張描述其俗態(tài)以達到無厘頭的喜劇效果,也只能停留在對唐僧肉體軀殼與性格氣質(zhì)的調(diào)侃上,佛性才是唐僧形象的主導。影片中唐僧佛性形象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高深佛理。在孫悟空欲從監(jiān)牢中救出唐僧時,唐僧毅然拒絕道:“悟空,你盡管捅死我吧,生又何哀,死又何苦,等你明白了舍生取義,你自然會回來跟我唱這首歌的!南無阿彌陀佛……”“生又何哀,死又何苦”的字面意思是活著沒有什么好傷心,死了也沒有什么好痛苦。但從佛理的角度卻是闡述了人間生與死、苦與樂之間的輪回關(guān)系。《虎禪師論佛雜文二續(xù)》中指出“學佛之旨,在使無生無死之心,不隨有生有死之身輪回轉(zhuǎn)世?!盵6]佛教根本宗旨是引導人擺脫生死的羈絆,從世間重重幻想中把握生死的本質(zhì)。世間萬物均有終點——即肉體的死亡,但不能因為對死亡產(chǎn)生畏懼而意志消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相反,自然界生與死的存在,旨在透過死亡這把“尖刀”提醒世人生命的可貴,使人們在死亡中領(lǐng)悟到生的真諦,探索出生命的意義,從而勘破生死觀,放下內(nèi)心的執(zhí)念。

      另外,這句佛偈還包含著對“苦與樂”的禪理,佛陀四圣諦中的第一圣諦即為苦諦。可見苦是人類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佛教《阿含經(jīng)》列舉了八苦,對人生之苦的展現(xiàn)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但在苦的基礎(chǔ)上,它又指導人們?nèi)ふ医饷摽嗟姆椒?,在苦中找尋樂趣。因此佛教認為在人類“二十二根”中,既有“苦根”,也有“樂根”,[7]沒有絕對的苦,也沒有絕對的樂,苦與樂能夠隨時互相轉(zhuǎn)化,為人生增添滋味。因此,“生又何哀,死又何苦”的佛偈實際是唐僧告誡至尊寶(孫悟空的前世)世間萬物皆為空相,應(yīng)當放下對世俗的執(zhí)念。這說明唐僧已經(jīng)具備佛性,能夠超脫時空的束縛,悟到生命的本質(zhì)意義。

      2.慈悲佛心?!洞笤捨饔巍分?,唐僧的臺詞雖然無厘頭,但我們依然能從中感受到他慈悲為懷的精神世界。例如在影片開頭,五百年前的孫悟空頑劣兇殘,在護送唐僧西天取經(jīng)時與牛魔王勾結(jié)意圖殺害唐僧。面對想取自己性命的劣徒,唐僧在觀音欲除孫悟空時不惜以自身性命作為交換,向觀音請求饒恕孫悟空:“請姐姐跟玉皇大帝說一聲,貧僧愿意一命賠一命!正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求姐姐你體諒我這樣做,無非是想感化劣徒,以配合我佛慈悲的大無畏精神??!”盡管孫悟空欺師滅祖,妄圖以唐僧肉來換取榮華富貴,但唐僧以德報怨,通過犧牲自我來拯救劣徒,這種舍己救人的行為傳達了唐僧善良慈悲的內(nèi)心世界,體現(xiàn)出唐僧心中的佛性。再看唐僧在勸誡孫悟空不要亂扔東西時的話語:“……要是砸到小朋友呢,怎么辦?就算沒有砸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對的呀?!逼渲校靶∨笥选睘閯游?,“花草”為植物,二者均是所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較為弱勢的群體,唐僧對孫悟空的勸誡體現(xiàn)了他對包含“小朋友”“花花草草”在內(nèi)的世間萬物生命的尊重,與佛教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思想相契合。這些都表明唐僧擁有慈悲為懷的佛心,是唐僧佛性的體現(xiàn)。

      3.度世佛行?!斗鹫f無量壽經(jīng)》有云:“普欲度脫一切眾生?!薄捌斩缺娚币恢笔欠鸾痰暮诵乃枷?,所謂“普度眾生”,是佛家認為大眾營營擾擾,如溺海中,佛以慈悲為懷,施宏大法力,盡力救濟他們以便登上彼岸。[8]佛家認為自身得道只是小道,若要成大道必須幫助眾生得道,在佛教中也稱為“度”,度至彼岸,彼岸與此岸相對,是佛教認為脫離塵世煩惱、取得正果之處。佛家的任務(wù)就是幫助眾生“度”到彼岸。在《大話西游》中,唐僧作為佛的化身,在臺詞中也處處顯現(xiàn)著“普度眾生”的佛性行為。如唐僧被牛魔王綁在絞刑架上時與看管小妖的一段對話:“你有多少兄弟姐妹?你說話呀,我只是想在臨死前多交一個好朋友而已?!痹诔H艘回炚J知中,妖物是邪惡化身,對于魑魅魍魎之輩應(yīng)當畏而遠之,影片中二當家、瞎子等人在得知春十三娘與白晶晶是妖怪后嚇得魂不附體四處逃散的情形,就是凡人面對妖魔鬼怪時的正常反應(yīng)。雖然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曾經(jīng)在面對黑山老妖時也有著懦弱膽小的俗人姿態(tài),但在絞刑架上命在旦夕之際,他還是抑制住內(nèi)心的恐懼,以朋友的方式與小妖溝通意圖“度化”小妖:“做妖就像做人一樣,要有仁慈的心?!薄洞蟀隳鶚劷?jīng)》中認為“一切眾生(包括一闡提)皆可成佛”,在唐僧眼中,妖與人一樣,均是眾生中的一份子。佛家認為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唐僧向小妖宣揚佛家“慈悲”思想,就是想通過言語感化小妖,激發(fā)其內(nèi)心的佛性意識,以達到“度”妖成佛的目的。另外,影片中唐僧通過舍身救徒,使孫悟空重返正途的行為,也正是他將孫悟空“度”至彼岸的善果。無論孽徒孫悟空還是無名小妖,唐僧始終堅持以“仁慈”感化眾生,以實際行動普度眾生,這種度世佛行也是唐僧佛性的體現(xiàn)。

      三 唐僧的現(xiàn)代性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以“大話”形式顛覆、解構(gòu)經(jīng)典與歷史的模式逐漸興起,[9]《大話西游》(1995)、《東邪西毒》(1994)等電影均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個時期內(nèi),經(jīng)典與歷史任人戲謔,故事與情節(jié)夸張荒誕,劉鎮(zhèn)偉通過對生活化臺詞的得當運用,以“大話”手法將現(xiàn)代人的思維語言戲仿性地拼貼在古代經(jīng)典人物形象身上,[10]這種“無厘頭”式表述下的唐僧,被烙印上新時代的印記。

      1.思想現(xiàn)代化。細究《大話西游》中唐僧的臺詞,可以發(fā)現(xiàn)他具備一定的現(xiàn)代意識。在觀音欲收服孫悟空時,唐僧說:“姐姐,這是你的不對了,悟空要吃我只不過是個構(gòu)思,還沒成為事實。你又沒有證據(jù),他又何罪之有呢?不如等他吃了我,你有憑有據(jù),再定他的罪也不遲啊?!痹谶@里,講事實、擺證據(jù)是現(xiàn)代人典型的法治思維,所謂法治思維,是將法治的諸種要求運用于認識、分析、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以法律規(guī)范為基準的邏輯化的理性思考方式。在觀世音欲對孫悟空進行處罰時,唐僧對觀音的行為提出質(zhì)疑,并強調(diào)未構(gòu)成事實、無證據(jù)的行為不能構(gòu)成犯罪的言語,體現(xiàn)了唐僧現(xiàn)代化的法治意識。除法治思維外,唐僧還具備平等思想。譬如影片中觀世音責備唐僧沒有用金剛?cè)χ品O悟空時,唐僧說:“哎,那個金剛?cè)Τ叽缣睿爸睾筝p,左寬右窄,他戴上去很不舒服,整晚失眠會連累我嘛。他雖然是只猴子,但你也不能這樣對他啊,官府知道會說我虐待動物的。去年我在陳家村認識了一位鐵匠,他手工精美、價錢又公道、童叟無欺,干脆我介紹你再定做一個吧!”在原著《西游記》中,金剛?cè)Φ拇嬖谑怯^世音賦予唐僧束縛與管教孫悟空的權(quán)力,以往觀眾在閱讀原著時,雖知曉孫悟空因金剛?cè)Τ员M苦頭,卻鮮少質(zhì)疑這一行為是否合理,因為潛意識中,孫悟空原型為猴子,野性難馴,此圈就是馴服這頭野獸的利器,是引導他接受文明教化的工具。但《大話西游》中,唐僧無視了金剛?cè)ο笳鳈?quán)力的意義,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孫悟空,并以孫悟空的真實感受為基準。在意識到金剛?cè)O悟空造成不適后,他立即停止使用,還意圖重新定做一個更舒適的金剛?cè)Α_@些行為,雖不利于唐僧對孫悟空的引導與管教,但他從精神上理解孫悟空,尊重孫悟空的主觀意愿,以現(xiàn)代化的平等意識重新定義了他與孫悟空之間的關(guān)系。就這些新意識而言,唐僧已經(jīng)徹底脫離原有形象的束縛,再結(jié)合90年代的香港深受西方文化影響、“法治”“平等”意識尤為強烈的大背景看,唐僧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現(xiàn)代香港人書寫自身的符號和縮影。

      2.語言現(xiàn)代化。唐僧在《大話西游》里戲份不多,但語言較于其他角色具有鮮明的特點。首先,唐僧的臺詞夾雜著中、英等多國語言,例如那首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Only you——!能伴我去西經(jīng);Only you——!能殺妖和除魔;Only you能保護我,叫螃蟹和蚌精無法吃我;你本領(lǐng)最大,就是Only you——!Only you——!別怪師傅嘀咕;戴上金箍兒,別怕死別顫抖;背黑鍋我來,送死你去,拼全力為眾生!犧牲也值得,南無阿彌陀佛!”這首歌脫胎于50年代著名黑人樂隊Platters演唱的英文流行歌曲《Only you》。僧佛本該唱梵音,唐僧卻唱流行歌曲,本身就是對其形象的顛覆。再加上典型的西方語言“Only you”,使唐僧的語言極具現(xiàn)代感。其次,他的臺詞摒棄了語言的邏輯性與內(nèi)涵,旨在制造一種婆媽啰嗦的現(xiàn)代化口語節(jié)奏。如“你想要???你想要說清楚不就行了嗎?你想要的話我會給你的,你想要我當然不會不給你啦!不可能你說要我不給你,你說不要我卻偏要給你,大家講道理嘛!”和“我叫你不要亂扔東西,亂扔東西是不對的。哎呀我話沒說完你怎么把棍子扔掉了?月光寶盒是寶物,亂扔它會污染環(huán)境,砸到小朋友怎么辦?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嘛”等,此類言論中使用了反復修辭,但并不具備傳統(tǒng)反復修辭的作用,在這里反復的運用只是為了契合這種現(xiàn)代化口語節(jié)奏,以達到顛覆唐僧傳統(tǒng)形象的目的。再如“人和妖都是媽生的,不同的是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等,這些臺詞在電影中沒有過多實際內(nèi)涵,對故事情節(jié)的推動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當唐僧用這種獨特的頗具現(xiàn)代感的口語節(jié)奏與人進行交談時,其現(xiàn)代化的形象就深深根植于觀影者的腦海之中了。

      《大話西游》中的唐僧形象之所以經(jīng)典,是因為唐僧擺脫了原著中干癟蒼白且模式化的圣僧形象,成為了有個性,有缺陷的人。[11]電影通過對臺詞的分解與重組,將人、佛、現(xiàn)代這些多元化的元素糅合在唐僧身上,使觀眾在強烈的反差感官刺激中能夠更好地把握住唐僧的人物形象。在對唐僧人與佛形象的詮釋中,編劇并非將兩種極端的個性刻意區(qū)分描述,相反,唐僧的每一句臺詞都是人性、佛性的雜糅,在人性中蘊含著佛理,在佛性中顯露著人本。同樣,唐僧的現(xiàn)代性也并未脫離其人性與佛性而獨立存在,它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貫穿于整部電影之中,譬如唐僧所唱的現(xiàn)代歌曲中蘊含著佛性和人性,而佛理和人本又通過具有現(xiàn)代風格的世俗語言來呈現(xiàn)等等。

      由于政治原因,90年代的香港社會經(jīng)濟呈現(xiàn)低迷狀態(tài),移民潮、金融風暴等因素強烈觸動著香港的神經(jīng),香港市民自我身份得不到認同,對香港前途及自身未來的發(fā)展也焦慮不安。這種迷茫、焦慮的情緒被當時的香港導演帶進電影當中?!洞笤捨饔巍分械娜宋镄蜗髱в忻黠@的“反英雄主義”傾向,通過臺詞,唐僧、孫悟空、觀世音等神話人物被戲謔嘲弄,身份地位無法在言語中得到確認,這說明香港民眾在90年代末期對自身身份定位呈現(xiàn)出茫然狀態(tài)。同時,唐僧雖在劇中舍身救悟空,卻又在后續(xù)故事中以貪生怕死的俗人形象再次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顛覆了中國傳統(tǒng) “仁義孝禮”的價值觀念。這種相互矛盾又肆意而為的臺詞,是港人對傳統(tǒng)價值觀念與倫理道德的反抗與顛覆,也是他們在前途未卜的香港局勢面前徹底的情感宣泄。影片最后,編劇對唐僧形象進行了“再解構(gòu)與再顛覆”,別出心裁地塑造出言語簡潔、行動迅速的“嚴肅版”唐僧形象,使故事與情感得到烏托邦式的回歸,傳達了香港人在復雜社會局勢中對未來寄予的美好愿望。

      [1] 維·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論[M].北京: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10.

      [2] 趙憲章.文藝學方法通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328-329.

      [3] 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61.

      [4] 向?qū)W春.試論電影《大話西游》的夸張語言藝術(shù)[J].電影文學,2008(3):58-59.

      [5] 韓鳳鳴,李 勇.本質(zhì)與詮釋:論禪宗對“本質(zhì)”的解釋進路[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50.

      [6] 張懷承.佛教的生命價值論[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3(11):8.

      [7] 陳 兵.佛教苦樂觀[J].法音論壇,2007(2):5-7.

      [8] 阮文程.成語佛源[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2006.

      [9] 涂 鴻,劉世強.香港娛樂電影的后現(xiàn)代主義體驗[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7(6):37-39.

      [10] 房偉.文化悖論時空與后現(xiàn)代主義,電影《大話西游》的時空文化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1):83.

      [11] 漆良蜜.電影的反諷修辭淺析:以“發(fā)條橙”和“大話西游”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2010.

      責任編輯:李 珂

      The Analysis of Tang Priest's Image from "A Chinese Odyssey" Dialogues

      CHEN Shanqing, XIAO Jiefa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The "A Chinese odyssey" is a modern classic comedy film for its outstanding artistic achievement, which realized deconstruction and subversion of the original image by using the classic Tang’s art line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A Chinese odyssey" lines, it mined the multicultural context Tang "humanity" and "Buddha" and "modern" these three coincidence of a new image and discussed the new image of the emotional world and a sense of identity in 90s for Hongkong people as well.

      A Chinese Odyssey; Tangseng; lines; figure image

      10.3969/j.issn.1674-117X.2016.05.019

      2016-09-13

      陳山青(1968-),女,湖南汨羅人,湖南工業(yè)大學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漢語方言及影視語言文化; 肖潔芳(1992-),女,湖南衡陽人,湖南工業(yè)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影視語言文化。

      J905

      A

      1674-117X(2016)05-0103-05

      猜你喜歡
      佛性俗人大話西游
      金城寺
      文史雜志(2023年2期)2023-05-30 14:21:32
      大話西游
      做一個俗人
      大話西游之品玩騏麟4K悟空播放機心得
      佛性青年不拂性
      拜佛
      文學港(2018年1期)2018-01-25 12:47:04
      大話西游之沙塵暴
      俗人
      晚晴(2016年2期)2016-05-30 23:26:08
      活得累,全是因為“裝”
      東方女性(2016年4期)2016-04-28 16:36:27
      《大話西游》喜劇色彩遮蔽下的悲劇意蘊
      林周县| 承德县| 徐闻县| 浦江县| 沙河市| 东乡族自治县| 五大连池市| 古蔺县| 利津县| 女性| 布尔津县| 广西| 自治县| 柘荣县| 伊金霍洛旗| 裕民县| 丰顺县| 徐水县| 黄平县| 云南省| 伽师县| 孝感市| 哈密市| 五河县| 犍为县| 侯马市| 鄂托克旗| 合作市| 周口市| 曲阜市| 宝丰县| 抚顺市| 遂平县| 蒙阴县| 韶山市| 蚌埠市| 远安县| 株洲县| 阳谷县| 保康县|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