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文龍 郭鳳荷(通訊作者)
(山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婦科 山西 太原 030012)
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指由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失調而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青春期功血則是指女性在青春期發(fā)生的功血。該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月經周期延長或縮短以及陰道的出血量增多,部分患者還可伴有頭暈、乏力、食欲不振、心悸、貧血或失眠等臨床癥狀。中醫(yī)認為,青春期功血屬于“崩漏”的范疇,其病機主要為脾虛和腎虛。近年來,我院使用加味舉元煎治療該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探討用加味舉元煎治療青春期功血的臨床效果,我們對近年來我院婦科門診收治的36例青春期功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間我院婦科門診收治的36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guī)定的青春期功血的診斷標準,均因經血淋漓、日久不絕而前來就診,且均伴有經血清稀、四肢不溫、神疲氣短、便溏納呆、面色?白、舌苔淡紅以及脈細弱等臨床癥狀。在這些患者中,排除患有生殖系統(tǒng)器質性病變和全身性疾病的患者。這些患者的年齡為13~21歲,平均年齡為(16.65±2.12)歲,其病程為10天~2年,平均病程為(6.29±0.65)個月。
我院對這36例患者均使用加味舉元煎進行治療。加味舉元煎的藥物組成和制用法為:黨參、黃芪、升麻炭、煅龍骨、炒山藥、熟地、煅牡蠣、烏賊骨、艾葉炭、姜炭、杜仲炭、山茱萸、炒白術、補骨脂。在此基礎上,為腰痛的患者加入寄生和川斷,為小腹疼痛的患者加入元胡、益母草、五靈脂和炒蒲黃。為食欲不振的患者加入山楂、麥芽和雞內金。用800ml清水對這些藥物進行煎煮,去渣后取藥汁400ml,每天為患者服用1劑,分早晚兩次空腹溫服。
我院參照《中藥新藥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規(guī)定的青春期功血的療效評定標準將這36例患者治療的效果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四個等級。痊愈:患者在停藥3個月后,其月經周期與月經量均為正常。顯效:患者在停藥3個月后,其月經周期基本規(guī)律,其月經量接近正常。有效:患者在停藥3個月后,其月經周期與月經量均有所改善。無效:患者在停藥后病情即復發(fā),或其在停藥3個月后,月經周期與月經量無改善。治療的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觀察并記錄這36例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這36例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治療結果為痊愈的患者有10例,為顯效的患者有18例,為有效的患者有5例,為無效的患者有3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高達91.67%。這36例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李某某,女,13歲,于2013年11月23日因“陰道淋漓出血近3個月”前來我院就診。該患者在12歲時月經初潮,既往月經基本規(guī)律,其月經周期為28~35天,經期為3~8天,經量適中,其經血顏色淡紅且夾有血塊,并伴有下腹隱痛的癥狀,其末次月經的時間為2013年8月27日,然后淋漓不凈。該患者在10月13日于院外就診,口服“補佳樂”治療21天后其陰道出血仍未停止,于11月12日開始服用“地屈孕酮”進行治療,治療10天后其陰道出血仍未停止。該患者來我院就診時的臨床癥狀主要為陰道少量出血,且血質清稀,血色淡紅,夾有血塊,同時伴有下腹隱痛、面色淡白、頭暈、氣短、神疲乏力等癥狀。我院對該患者進行盆腔B超檢查顯示無異常。我院對該患者使用加味舉元煎進行治療,加味舉元煎的藥物組成及制用法為:黃芪、黨參、炒白術、杜仲炭、補骨脂、烏賊骨、熟地、炒山藥、山茱萸、益母草各15g,炙甘草3g,艾葉炭、姜炭各6g,升麻炭9g,煅牡蠣、煅龍骨各30g,用800ml清水對上述藥物進行煎煮,煎至400ml,每天囑患者服用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續(xù)治療7天。該患者于11月30日來我院復診,其陰道出血基本停止,但仍伴有頭暈乏力、氣短神疲、面色淡白等癥狀。我院在為該患者使用上述加味舉元煎的基礎上加減幾味藥物對其進行治療,具體的藥物組成及制用法為:黨參、白術、茯苓、炒山藥、山茱萸、炒扁豆、黃精、女貞子、旱蓮草各15g,炙甘草3g,黑姜6g,用800ml清水對上述藥物進行煎煮,煎至400ml,每天囑患者服用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續(xù)治療7天。該患者于12月7日來我院復診,其陰道出血已停止,其氣虛癥狀明顯改善,我院叮囑其繼續(xù)服用7劑加味舉元煎進行鞏固治療。此后,該患者未再來我院復診,對其進行為期半年的電話隨訪,得知其病情未復發(fā)。
按語:舉元煎藥方出自《景岳全書》,主要用于治療亡陽垂危、氣虛下陷以及血崩血脫諸癥。我院根據該病例的臨床表現及舌象脈象診斷其為氣虛血淤型崩漏。氣虛則沖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血不歸經,阻于沖任,新血不安,故經血淋漓不盡。氣虛血衰,不能化赤為血,故經血質清稀,色淡紅。沖任淤阻,氣血運行不暢,故夾有血塊。加味舉元煎方中的黃芪具有補中益氣之功效,為君藥。黨參、白術、炙甘草具有健脾益氣、補益中氣之功效,為臣藥。升麻炭具有升陽舉陷、固脫攝血之功效,為佐藥。益母草具有化淤止血之功效。山茱萸、炒山藥、熟地黃具有養(yǎng)血滋陰之功效。煅牡蠣、煅龍骨、烏賊骨具有收斂止血之功效。杜仲炭、姜炭、艾葉炭具有溫陽攝血之功效。諸藥合用可共奏健脾益氣、化淤止血之功效。
崩漏之病名首載于《素問·陰陽別論》中:“陰虛陽搏謂之崩”。該病泛指一切下血勢急之婦科血崩證。李東垣在《蘭室秘藏》中曾提出:“腎水陰虛,不能鎮(zhèn)守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中醫(yī)認為,腎-天癸-沖任-胞宮功能的嚴重失調是引發(fā)崩漏的關鍵。沖任受損,經血得不到制約,非時而下,是崩漏發(fā)生的主要病機。導致崩漏的主要病機為虛(腎虛、脾虛)、淤、熱(虛熱、實熱),三者可單獨致病,又可協(xié)同致病。西醫(yī)認為,青春期少女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尚未完全發(fā)育成熟,加之其學習壓力過大、體育運動或勞動負荷過重,因此可導致其卵巢功能失調,進而引發(fā)青春期功血。西醫(yī)治療青春期功血的原則是止血、調整月經周期以及促進卵巢排卵,因此,常使用促凝血藥物和性激素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患者在使用上述藥物進行治療后,其病情易反復發(fā)作,且這些藥物會對其下丘腦和垂體前葉產生較強的抑制作用,從而影響其卵巢的正常功能。本研究通過使用加味舉元煎對患者進行治療,有效地起到了健脾益氣、化淤止血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青春期功血的目的。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這36例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治療結果為痊愈的患者有10例,為顯效的患者有18例,為有效的患者有5例,為無效的患者有3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高達91.67%。這36例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梢?,用加味舉元煎治療青春期功血的臨床效果顯著,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