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娟
(重慶市酉陽第二中學校 重慶 409800)
摘 要:地理課程是高中學業(yè)的重點課程,也是難點課程,其成績對于整個高中學業(yè)以及高考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然而由于地理課程所包含的內容豐富、范圍廣泛,很多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缺少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觀念,所以導致了他們的地理成績很不理想,甚至有些學生因此氣餒,放棄了地理課程的學習。
關鍵詞:高中地理;地圖;學習興趣;師生關系;日常生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378-01
要想讓學生學好地理課程,首先就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自覺主動學習的觀念。另外,老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勤動手等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也要要求自身的不斷進步,使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充分的利用地圖、多媒體等教學工具進行教學。和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及時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地理學習。關于高中地理課程教學的探究,本人結和自己親身所得的實踐經驗以及具體的學生學習情況總結出以下幾個觀點:
一、在地理課程學習中要讓學生勤動手
在地理課程學習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勤動手的良好學習習慣,這樣方便學生加深記憶與理解,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通常在地理學習過程中,老師講一遍,學生自己研讀教材一遍,就是很多學生所獲得的大部分知識的來源,只是這樣草草的學習,通常不用幾天時間就會忘記。然而在學習過程中動手寫一遍,無論是認真做好課堂筆記,還是將所學的知識內容大體的掌握之后默寫出知識體系框架,這都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讓所學的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方便學生的吸收理解,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自然地理部分很多知識都是圖文并茂的,一些地理位置以及具體的地貌地形,學生很難記憶,然而通過動手畫圖,例如畫一些山脈、河流、交通線的走向及具體位置,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在日常的地理學習過程中,勤動手的過程就是勤記憶的過程,幫助學生養(yǎng)成這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提高地理學習效率,加深學習的印象,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
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有時候還會有一些學生很難想象出來的地理事件,這樣不方便學生的學習與記憶,所以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制作地理模型。例如在學習地質構造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就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用橡皮泥制作背斜、向斜以及褶皺。學生要想制作出正確的地理模型,首先就要熟記課本、鉆研教材,客觀上就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同時通過地理模型的制作,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具體的看見向斜背斜的彎曲方向,從而反過來又促進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所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勤動手,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地理課程。
二、充分利用地圖進行地理教學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地理教材的組成部分,又是日常教學的重要工具。地圖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知識光有文字表述是不夠完善和準確的,只有圖文結合,才能更加豐滿的表現出地理知識內容。使用地圖教學,將地理知識鮮明的展現在同學的眼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的記憶與學習,所以學生在學習地理課程的時候,不僅要將文字知識掌握好,還要掌握好地理中的圖表知識。使用地圖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樂于學習地理知識,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地理學習過程中經常閱讀地圖,使用地圖進行學習,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總結概括歸納的思維能力。
三、激發(fā)學生對待地理課程的學習興趣
很多學生認為地理課程是枯燥無聊的,地理知識文理兼?zhèn)洹D文結合,對于有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和接受的。地理課程的知識性比較強,要求也比較嚴格嚴謹,并且地理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難免會有學生覺得比較乏味枯燥。要想改變這種狀況,老師就要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首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來進行地理教學,更加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媒體課件多播放一些圖片、音頻、視頻等,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鮮明直觀的學習地理知識,還有利于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讓學生對地理學習充滿興趣,這樣學生才能自覺主動積極的學習地理知識。
其次,營造良好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通過課堂提問、小組討論等方式都可以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有很多老師擔心課堂提問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適當的課堂提問不僅不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還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斗志,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如果回答問題回答的比較完美,還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所以適當的課堂提問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方式之一。譬如,我通常是一節(jié)課準備兩三個具有引導性的問題,首先在正式進入知識內容講解之前先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究,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可以方便進行新課程知識的導入,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老師一定要重視每節(jié)課程的知識導入。其次在講解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再提出一個問題,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集中精神專心聽講。最后在知識內容講解完的時候,大部分學生已經可以掌握這節(jié)課的知識,這樣就可以再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去解決,這樣可以方便學生反饋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白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較好,或者哪里的知識還有欠缺的地方,不僅可以獲得學習反饋,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
課堂討論的情況也是如此,正確的組織課堂討論不僅不會浪費時間,反而會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課堂提問和課堂討論都能影響課堂氣氛,在課堂上形成濃厚活躍的學習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
四、保持和學生之間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習的過程是老師和學生兩個主體相互配合的過程,老師要教好學生才能學好,同時學生學的好才能激勵老師更加認真的教學。所以在日常的地理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保持和學生之間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保持融洽的師生關系,老師才能做到盡心盡力的教學,學生才能在學習生活中不懂就問,及時解決學習難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面對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產生的不同問題,作為地理老師,我們必須及時想辦法幫助學生學好地理課程,提高學習效率,提高他們的地理成績,以上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