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三伏灸療法的理論與實踐*

      2016-03-10 03:40:10洪亞群唐克樂
      光明中醫(yī) 2016年17期
      關鍵詞:天灸白芥子施灸

      洪亞群 唐克樂

      ?

      【經典溫課】

      淺析三伏灸療法的理論與實踐*

      洪亞群唐克樂

      三伏灸,屬于“天灸”的一種,是傳統(tǒng)中醫(yī)學中一種非常具有特色的治療手段。近年來,臨床上通過在三伏天對病人進行相應穴位的中藥貼敷等手段使三伏灸療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治療和防病保健的效果?,F主要從三伏灸療法的理論依據、臨床應用(施灸時間、施灸部位、施灸藥物、施灸范圍)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希望對三伏灸療法的臨床應用和科學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三伏灸;冬病夏治;天灸

      三伏灸療法是將中醫(yī)學“冬病夏治”“治未病”理論與“天灸”結合,在夏季三伏天施行天灸,用以治療和預防虛寒性疾病的一種外治法。天灸,是一種非火熱性灸法,又名發(fā)皰灸、冷灸等,是指將某些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的藥物敷貼于人體的穴位,致使穴位局部皮膚充血、發(fā)泡甚至化膿,對疾病起到“外惹內效”之功的一種外治法[1]。三伏灸療法首載于明末清初的醫(yī)家張璐的《張氏醫(yī)通》:“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應有不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獲效”[2],并在書中記載了治療冷哮的經典方“白芥子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麝香半錢,姜汁調涂”,此法傳之后世,廣泛應用。本文試就三伏灸療法之理論依據、實際應用、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努力的方向,開展比較深入的探討,以饗同道。

      1 “三伏灸”療法的理論依據

      1.1三伏灸療法與“冬病夏治”理論“冬病夏治”的理論基礎源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3]?!岸 本褪呛冒l(fā)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某些虛寒性疾病,如哮喘、痹癥、體虛感冒等。這些慢性疾病,纏綿難愈,易感易發(fā),中醫(yī)學認為其根源在于“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繼而認識到這些“冬病”的“根本”在于內在正氣、陽氣之不足,故易在冬季人體陽氣相對虛弱的時候發(fā)病?!跋闹巍狈ㄓ凇疤烊讼鄳敝?,四季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變,人也應順應自然界之變化“春夏養(yǎng)陽”,也就是在夏季之時應四時陽氣之盛,借自然界陽氣生發(fā),予以人體溫陽補益之法,乘勢而治之,對于虛寒性疾病多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冬病夏治”也就是順應四時的變化特點,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之時,予以人體溫補之法,治療好發(fā)于冬季的虛寒性疾病的一種思想。而三伏灸療法正是這一理論思想的具體實踐。

      1.2三伏灸療法與“治未病”理論中醫(yī)“治未病”的思想始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后世醫(yī)家在此基礎上進行不斷的研究、闡釋、發(fā)揮形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瘥后防復”的“治未病”體系。三伏灸之于“治未病”則是三伏天節(jié)氣順應天人相應的理論,通過施以灸法作用于人體穴位,調整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的功能,使人體陰陽平衡,從而達到預防疾病、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4]。

      2 “三伏灸”療法的臨床應用

      2.1施灸時間臨床上現在廣泛開展的三伏灸療法一般選取每年三伏天的頭伏、中伏、末伏開始的第一天進行,這也是順應了中醫(yī)天人相應的理論,借助一年中自然界陽氣最旺之時協(xié)助人體之陽氣生發(fā),從而達到祛除病邪的效果。但是,相關研究表明[5],三伏灸療法的治療時間可以不僅僅局限在傳統(tǒng)的三伏開始的頭一天,在整個伏天都可以進行三伏灸的治療。三伏灸療法的應用是否拘泥于這僅有的幾天,在其他的時間進行的三伏灸治療是否與傳統(tǒng)時間進行的三伏灸治療在療效上有很大的差別,值得進一步開展深入研究。

      2.2施灸部位臨床在運用三伏灸治療疾病時多采用辨證選穴,辨病結合辨癥選穴,分期、分病程選穴等選穴原則。宋福學等應用三伏灸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將患者辨證分為肝郁脾虛、脾胃虛弱和脾腎陽虛三個證型,結果表明脾腎陽虛、脾胃虛弱證療效優(yōu)于肝郁脾虛證[6]。路懷忠等用穴位貼敷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慢性咳喘,選取雙側膏肓、肺俞、百勞及大椎、膻中、靈臺,共9穴為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基本方;肺氣腫在慢支9穴上加雙側腎俞、命門;肺心病在肺氣腫12穴上加雙側膈俞和心俞;支氣管哮喘取雙側膈俞、心俞、膏肓、肺俞、定喘、風門以及大椎、膻中、靈臺和天突[7]。賴新生等在運用三伏灸穴位貼敷治療過敏性哮喘時,發(fā)作期取肺俞、風門、定喘;緩解期取肺俞、膏肓、腎俞[8]。

      2.3施灸藥物《張氏醫(yī)通》中載:“方用白芥子凈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姜汁調涂肺俞、膏肓、百勞等穴。”此為張氏治療冷哮之用方,后世“三伏灸”所用之藥也多在此方基礎上加減而得,并無一定之規(guī)。房繄恭等通過對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相關文獻數據的研究發(fā)現,白芥子、細辛、甘遂和延胡索可以作為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的基本藥物,主要加減配伍藥物有生姜汁、麝香、麻黃和肉桂[9]。在藥物劑型上,臨床多采用將藥物粉碎后用生姜汁或者蜂蜜調敷的傳統(tǒng)方法。也有一些運用現代藥物及手段對藥物劑型進行拓展的報道,宋南昌等采用外用透皮增強劑50%二甲基亞礬調成軟膏后貼敷的方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10]。

      2.4施灸范圍臨床上“三伏灸”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際容易反復發(fā)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頑固性肺系疾病[11]。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變應性鼻炎等。隨著對于三伏灸療法研究的發(fā)展,其他系統(tǒng)疾病的研究和應用也多見于報道之中。劉英明等研究發(fā)現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病、復發(fā)性風濕癥等疾病偏寒證型有很好療效 ,對關節(jié)疼痛、關節(jié)腫脹均有明顯的緩解作用[12]。宋婷婷等研究發(fā)現三伏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療效[13]。黃捷等通過對90例慢性脾胃病患者的三伏灸治療療效觀察發(fā)現,中藥穴位敷貼對秋冬季節(jié)容易復發(fā)的慢性脾胃病起到了防治結合的作用[14]。謝德娟等研究發(fā)現三伏貼治療原發(fā)性痛經效果較好[15]。

      3 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過對“三伏灸”療法進行的深入研究,本文發(fā)現三伏灸療法雖然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但是,尚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研究:①不該統(tǒng)一的統(tǒng)一,有悖中醫(yī)辨證施治:如貼敷處方統(tǒng)一(白芥子散)、穴位統(tǒng)一(大椎、肺俞、定喘、天突、膻中等)。②該統(tǒng)一的不統(tǒng)一,貼敷時間各不相同:有在初伏、中伏、末伏第一天各貼敷1次,共3次;有在三伏中每一伏的頭三天連貼3次,從夏至之日起也要連貼3次;有每伏連貼3天,三伏共貼敷9次。③循證醫(yī)學證據缺失:“三伏灸”療法已經開展了很長時間,每年都有數十萬患者來貼敷,而相關循證醫(yī)學的研究卻鳳毛麟角;穴位貼敷療法之所以能起作用,依靠的是藥物經皮吸收,但經皮吸收的一般是小分子藥物,像中藥多是由一些有機大分子組成,貼敷后患者真正能吸收多少成分尚需驗證。以上諸問題,本文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通過多學科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和方法,采取更加廣泛和深入的研究,早日揭開三伏灸療法神秘的面紗,讓這一中醫(yī)學的瑰寶得以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1]楊君軍,賴新生.天灸療法的臨床應用及機理研究概況[J].上海針灸雜志,2003,22(2):41-43.

      [2]張璐.張氏醫(yī)通[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5:85.

      [3]萬力生,范紅霞.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的機理探討[J].中醫(yī)研究,2001,14(1):3-4.

      [4]袁慧,李忠仁.針灸治未病的應用及展望[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13(7):167-169.

      [5]陳靜,鄧桂珠,陳芳,等.三伏天與非三伏天穴位貼敷對變應性鼻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比較研究[J].中國針灸,2012,32(1):31-34.

      [6]宋福學,張榮華.三伏灸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4例[J].中國針灸,2011,31(2):153-154.

      [7]路懷忠,馬世民.“冬病夏治”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4,20(2):46-47.

      [8]賴新生,李月梅,范兆金,等.穴位敷貼治療過敏性哮喘療效分析[J].中醫(yī)雜志,1999,40(11):663-665.

      [9]房繄恭,周雪忠,劉保延,等.冬病夏治穴位貼敷基本藥物和穴位的研究[J].中醫(yī)雜志,2009,50(9):794-797.

      [10]宋南昌,熊潤賢.天灸膏穴位敷貼對100例慢性支氣管炎冬病夏治的治療觀察[J].江西中醫(yī)藥,1996,27(4):40.

      [11]中國針灸學會.“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臨床應用指導意見(草案)[J].中國針灸,2009,29(7):541-542.

      [12]劉英明,王榮.觀察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對風濕痹病的臨床療效[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6(11):91-92.

      [13]宋婷婷,武躍華,劉頤,等.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7):816-817.

      [14]黃捷,藍嬌娜,李星嬋.三伏灸治療慢性脾胃病90例療效觀察[J].右江醫(yī)學,2013,41(5):746-747.

      [15]謝德娟,張春霞,晉獻春.痛經三伏貼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3,29(7):575.

      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資助項目(No.2011B337)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針灸骨傷學院(武漢 430065)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7.008

      1003-8914(2016)-17-2470-02

      (本文校對:陳澤斌2015-11-24)

      猜你喜歡
      天灸白芥子施灸
      居家艾灸提升免疫力
      天灸
      揚子江詩刊(2022年4期)2022-10-29 07:23:21
      白芥子(李源恒)《人間有味是清歡》《暫放塵心游物外》
      藝術學研究(2022年5期)2022-10-29 02:35:32
      天灸
      揚子江(2022年4期)2022-07-04 22:23:49
      “天灸”溯源及潛在應用價值探析
      古代文獻中天灸療法的選穴及用藥規(guī)律
      《辨證奇聞》中白芥子的運用規(guī)律探討
      中暑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應
      艾灸的煙氣對人有害嗎?
      西乌珠穆沁旗| 铜山县| 祁连县| 始兴县| 云林县| 安义县| 新竹市| 郴州市| 沙河市| 淄博市| 石屏县| 翼城县| 全南县| 平果县| 台北市| 萨嘎县| 吕梁市| 玉门市| 太原市| 伊春市| 阿巴嘎旗| 石狮市| 汶上县| 达孜县| 黎平县| 师宗县| 崇礼县| 杭锦后旗| 体育| 兴文县| 阿坝县| 惠州市| 淮南市| 新民市| 柞水县| 都匀市| 徐水县| 大渡口区| 韶山市| 闻喜县|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