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柏玉
摘 要: 本文介紹了多動癥幼兒的特征,并根據(jù)其特點提出了幼兒家長和教師應該如何對多動癥幼兒進行管理的策略,希望幼兒表現(xiàn)的多動行為可以得到矯正。
關鍵詞: 多動癥幼兒 幼兒教育 管理方法
近年來,多動癥幼兒的數(shù)量逐漸增多,每一學期我們都會在幼兒園中發(fā)現(xiàn)有幼兒患有多動癥,這些幼兒給幼兒教師的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需要對多動癥幼兒進行管理和矯正。筆者對多動癥幼兒的管理進行了如下研究。
一、多動癥幼兒的特征
如果幼兒患有多動癥,課堂上就不能長時間坐在座位上,還會經(jīng)常干擾周圍學生的學習;不能集中注意力,當周圍有聲響發(fā)生時,就會東張希望,將注意力轉向發(fā)生聲響的位置;行動不受大腦控制,在一些事情上表現(xiàn)得極沖動,從來都不考慮后果;有的幼兒還表現(xiàn)出非常霸道、沒有紀律性、喜歡撒謊、較狂妄、非常固執(zhí)等問題;學習成績較差,在識字、語言表達和記憶力方面存在障礙;患有多動癥的幼兒在人格方面存在缺陷,趨向于病理人格[1]。
二、教師應該對多動癥幼兒進行的管理
(一)對作息時間進行合理制定理
譬如:每天當幼兒到幼兒園后,可以讓他們幫助教師打掃衛(wèi)生,然后在早操時間、上課時間、午睡時間等按時對他們進行提醒,同時要叮囑他們多喝水、上完廁所后要洗手,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午睡時,幼兒教師可以給幼兒講故事、哼唱兒歌等,讓幼兒快速入睡,且保證好的睡眠質(zhì)量。
(二)構建一個好的學習氛圍
因為多動癥幼兒沒有較強的自律能力,不能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教師可以把一些自控能力非常強的幼兒安排在多動癥幼兒身邊,同時在課上及活動時,教師都要特別關注他們,當他們注意力不集中時及時給予提醒[2]。譬如:經(jīng)常向他們提問,并幫助同學回答問題等方式促使他們集中注意力。教師還可以利用游戲使他們養(yǎng)成靜坐的習慣。譬如:帶領他們玩木頭人的游戲,看誰堅持得最長,且每天都需要將靜坐的時間延長一些,當多動癥幼兒靜坐時間變長時,給予他們相應的獎勵,如給幼兒發(fā)放小五星等,并且要當著所有學生的面對他們進行表揚,使其增強自信。
(三)不能對學生的活動進行限制
多動癥幼兒具有非常充足的精神,非常愿意動,假如教師限制他們活動,這樣不但不能制止住他們動的行為,還會促使他們更想進行活動,所以教師可以采用以動制動的方法,讓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能訓練,比如跳繩活動、跑步活動或是踢球活動等,使多動癥幼兒的精力可以發(fā)揮出來,當運動以后他們就會慢慢地安靜下來。
(四)設計各種各樣的游戲促進幼兒中樞神經(jīng)的發(fā)展
例如:分豆豆游戲,把不同種豆豆混合到一起,然后讓孩子把他們分別挑選出來;還可以讓孩子A在孩子B背上寫字,然后讓孩子B猜是什么字;還可以設計穿珠子游戲、撿豆豆游戲等,這些都是糾正孩子多動行為的好方法。
(五)對多動癥幼兒表現(xiàn)的不良行為給予嚴厲的批評
幼兒班級內(nèi)假如多動癥幼兒和其他同學發(fā)生沖突,表現(xiàn)出莽撞的行為,或者是在課上不專心聽講、多動、打擾其他學生學習時,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批評,一定不能讓他們的這些行為繼續(xù)惡化發(fā)展下去。
三、通過家園合作對多動癥幼兒進行的管理
想要幼兒的多動行為得到糾正,就需要幼兒園和家長的積極配合,一同管理多動癥幼兒。其一,幼兒教師要指導家長,如何應用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問題,讓家長知道對于多動癥幼兒不能有太高的要求,但要有個底線。其二,幼兒園應該要求家長親自帶孩子,不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因為通常情況下,老人都比較溺愛孩子,這樣會導致孩子更固執(zhí)和狂妄。其三,家長要配合幼兒園工作,多帶孩子參與一些的室外活動,帶領他們打羽毛球、踢足球等;在假期可以帶孩子爬山和郊游等;或者是讓他們到圖書館、書店閱讀圖書[3]。其四,家長要和幼兒教師積極配合,在孩子活動時,應該從旁指導孩子的行為,使孩子可以辨別是非善惡。其五,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應該時刻關注多動癥幼兒,不論是在生活小事中,還是學習中,只要孩子有進步,都應該給予表揚,因為多動癥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樣,他們喜歡被表揚,所以家長和幼兒園教師一定要多多表揚孩子。其六,家長要經(jīng)常與幼兒教師溝通,互相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和在家的表現(xiàn),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多動癥幼兒進行管理。
通過對一些幼兒園進行走訪調(diào)查可知,其中還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多動癥幼兒,這些幼兒是幼兒教師在管理的一個難題。要對多動癥幼兒進行管理,幼兒教師一定要做到耐心和細心,和藹可親地對待他們,不能歧視他們,同時要采取多樣的管理方法對他們進行管理。此外,家長也應該積極的配合幼兒教師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管理,這樣孩子才會慢慢糾正自己的多動行為,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陸億群.欣慰的小變化——幫助多動癥幼兒邁出良好的第一步[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7):180-180.
[2]郭玲,郭涓.運用積極行為支持改善注意缺陷多動癥兒童課堂問題行為[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5(6):113-117.
[3]李維偉,鄒鑫.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與幼兒多動行為的關系[J].心理醫(yī)生(下半月版),2012(5):584-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