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鵬
近年來,互聯網、手機媒體等新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深刻的影響我們的社會生活,已逐漸成為效率最高、范圍最廣、人數最多、速度最快的傳播手段。新媒體的交互性已成為人們人際交往和表達個人意志的重要方式,它在給人們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空間的同時,也使各類思想交鋒匯聚,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為此,我們要在堅持傳統(tǒng)有效手段的基礎之上,積極利用新的載體,不斷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間,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媒體等新媒體的高效、便捷的有利條件,主動出擊、善于發(fā)聲,強化正面輿論引導,積極傳播正能量。當好新媒體陣地的意見領袖。
一是適應新形勢,加快建設一支新型政工隊伍。當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人們的思考方式、價值觀念日趨復雜。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的獲取與傳導日益多樣化,新問題、新思想層出不窮,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zhàn)。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zhàn),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取得勝利?就要學會適應新形勢,不斷創(chuàng)新,緊跟時代的潮流,學會掌握和利用新媒體作用,造就一支能熟練運用信息網絡開展工作的新型政工隊伍。這支隊伍必須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加強對新媒體的學習和理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必須保持同步,對新媒體的行為準則,能起到引領和示范的作用。這支隊伍在利用新媒體的交互過程中,必須改變過去的心態(tài)風格和教育觀念,改變教育不合理,不科學的因素,能夠用網絡語言進行交流和溝通,在交流和溝通中導入新的價值觀念,努力營造“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創(chuàng)造”的育人氛圍。
二是建立健康、積極、向上的信息傳播主渠道。開放的新媒體就像是一個雙刃劍,在給人們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空間的同時。其開放虛擬的世界也容易使人們擺脫現實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由于缺乏道德的約束,可以很容易做出地放縱自己的行為,忘記社會責任,出現消極思想,迷失自我,導致價值目標模糊。事實證明,如果先進、正確的思想不主動占領一個新陣地,蠱惑人心的東西就會趁虛而入。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在新傳媒中的主導地位,做到以健康、積極、向上的主渠道引領輿論,用先進的思想文化占領陣地,要及時了解網上信息,對網上的一些有害信息,要針鋒相對,澄清是非曲直,進行“解毒”和“消毒”工作。要積極建立和培育多方位的發(fā)聲渠道,樹立出健康的思想陣地和積極的價值觀,善于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搭建群眾便于參與、樂于參與的渠道平臺,不斷發(fā)聲,積極傳遞正能量。如在全國“兩會”期間,新華社和中國移動聯合推出“兩會寄語”短信發(fā)送活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支持和熱情參與,手機用戶紛紛用短信表達對“兩會”的希望、祝愿和建議,形成了良好的政治、輿論氛圍。
三是搞好網絡控制,做好疏導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充分認識了解互聯網的利弊,利用新媒體的優(yōu)勢來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對網絡、手機信息等新媒體要做好管理工作,加強監(jiān)測,加強對源管理,提高網絡輿論正確方向,確保不要讓網上形成的氣候產生負面影響。對一些網絡出現的問題,如情緒化表達突出、非理性言論泛濫等,既要加強正面指導,更要注意引導和疏導,大禹治水,成功的經驗是就疏導,要把握好言論自由與及時干預之間的度,把握民意脈搏,認真傾聽網民和公眾的利益訴求,乃至某些非理性情緒,促進溝通,化解隔閡和對立情緒,能夠始終控制網上輿論方向,把握輿論的“制高點”,起到“燈塔”導航作用。同時對有害信息要依法處理,對錯誤的報道及時糾正。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增強人們的法制意識、責任意識、政治意識、自律意識、自重意識和安全意識,提倡和培植健康文明的網絡傳播道德、信息發(fā)送道德,培養(yǎng)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
四是發(fā)揮新媒體優(yōu)勢,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空間。新媒體的互動性使人們的思想溝通更加便利,與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手段相比,利用QQ,MSN,電子郵件,BBS,聊天室和其手機信息,可以開展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等單,雙,多向相互型交流,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既可以開展對話談心,也可以開展深入的理論探討。就教育效果來看,由于網絡的虛擬性特征,很容易使受教育者袒露心扉,沒有任何阻隔地表達內心世界,這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受教育者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真正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這是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很難做到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跟上時代的發(fā)展,充分利用新媒體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政治教育工作。
五是以現代信息手段解決群眾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網絡時代的政工人員要學會用現代傳媒解決問題。包括領導在內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以網友的身份與群眾平等交流,開展正面引導和全方位溝通,解決群眾的思想難題。可以把意見箱“掛”在網上,通過網絡及時接受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分析處理、解決問題;也可以設置留言簿、問卷調查表,獲得快捷的數據,了解真實的信息,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切實解決群眾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 錢文彬.淺析新媒體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