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霖
摘 要:繼往開來,我國國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國民生產總值也不斷擴大,經濟上的增加必然導致消費水平的上升,從保證溫飽到注重品質,這是我國生活質的飛躍。近幾年,農民的消費力已經變得不容忽視,尤其是在農民購車方面,更是體現(xiàn)了這一點,而面對各式各樣的汽車產品,選擇成為了最大的問題。然而對于商家更關心的是怎樣最大化的銷售自己的商品,顯然影響農民購車的因素就成為了大家的研究重點。
關鍵詞: 政策扶持;農村汽車市場;影響因素;層次分析法
近年來,中國汽車消費市場隨著國民經濟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國民在汽車領域內消費水平和消費數(shù)額呈上漲狀態(tài)。而農村改革20多年來,農民收入水平總體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近些年農村汽車購買量占據(jù)了一定的市場。由于消費者在消費時的心理與行為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因此,影響農民購車的因素更是多種多樣的。
一、實行汽車下鄉(xiāng)政策,大力解決農民買車問題
國家相關部門要求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研究相關補貼細則,受該協(xié)會委托,全國乘聯(lián)會正在研究補貼辦法。這些補助將直接打入農村購車者的補貼卡中,補貼力度類似于“家電下鄉(xiāng)”的補貼。
補貼車型范圍上,包括微型客車、輕卡,不包括微轎車型。即農民僅在兩種情況下才可享受購車補貼:一是新購微型客車可直接補貼,二是報廢輕卡(含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
在車企的選擇上,并沒有采用“家電下鄉(xiāng)”的招投標方式,而是只要獲得汽車生產目錄的企業(yè),都可以提供下鄉(xiāng)產品。雖然沒設置準入門檻,但需要企業(yè)作出三項承諾:即價格保證、品質保證、公示相應的銷售網(wǎng)點和服務網(wǎng)點,作出退出承諾。
按政策來看,2009年3月1日開始實施,指定品牌未出,只能就市面上符合條件的車做個大概了解。
微面將成為今年車市的最大贏家,它們也是汽車下鄉(xiāng)的主力,其中五菱和長安的車型占據(jù)了半壁江山,可見它們在微車市場的強勢。
在補貼標準方面規(guī)定,具有農村戶口的消費者,在購買汽車產品時,將獲得車價10%的政府補貼而于上周突然被納入“汽車下鄉(xiāng)”范疇的摩托車產品,農民消費者在購買時可獲車價13%的補貼。汽車、摩托車均在購買兩年內不可過戶。
二、消費者個人因素
經過總結提取重要因素,踢出不必要因素,本文總結出消費者個人因素主要包括消費者的經濟狀況、職業(yè)地位、購買心理、個性與自我觀念五個部分。
(一)經濟狀況
農村消費者經濟收入比城市消費者普遍偏低,但近幾年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農村消費者的經濟收入也增長較快。消費者的經濟收入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消費水平。
(二)職業(yè)地位
隨著農村的發(fā)展,農村消費者根據(jù)職業(yè)也分為很多的類型,職業(yè)對于人們的需求和興趣也有很大影響,消費者的職業(yè)特性決定了消費者是否需要汽車。
(三)年齡性別
不同年齡段以及男女對購買汽車有著很大的不同。由于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審美觀、價值觀會有很大差異,從而產生不同的購買行為。
(四)購買心理
農村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有著很明顯的特點:(1)求廉(2)求實(3)求名。
(五)個性與自我觀念
個性的養(yǎng)成與一個人的經歷,身體狀況,職業(yè)有關不同年齡段的人又有不同的個性,這些都有可能形成不同的消費習慣。
三、環(huán)境因素
(一)政策環(huán)境
政策是消費者購買私車的基礎,它對汽車市場起著很重要的引導作用。
(二)地理環(huán)境
目前,隨著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特別是道路狀況的改善,平原地區(qū)大多數(shù)村里都有了公路,這又促進了汽車的進一步推廣。
(三)文化環(huán)境
中國農村有“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之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
四、企業(yè)及產品因素
(一)價格戰(zhàn)略
農村消費者受經濟收入水平的影響,最關心的就是汽車價格,汽車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二)促銷方式
有調查顯示:電視廣告是消費者了解汽車信息的重要途徑,其次是售點、戶外廣場、親友介紹和促銷活動等。此外,農村消費者感興趣的促銷方式就是打折、贈送禮品和抽獎。
(三)企業(yè)聲譽
某些品牌在農村地區(qū)有著極佳的聲譽。一旦其被認可,這會通過鄰里,朋友。親戚的輿論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相反,如果產品聲譽很差,就很難短時間改變市場。
(四)產品質量
農村消費偏好追求實用性,他們覺得實用、耐用就是好的。
五、其他因素
(一)售后維修
汽車作為結構復雜的長期消費品,維修保養(yǎng)至關重要。在汽車業(yè)界有一種說法:第一輛車是靠銷售顧問賣出去的,而第二輛車則是靠售后服務賣出去的。
(二)相關產品情況
油價的升降、免去養(yǎng)路費和1.6L以下乘用車購置稅的多少都直接影響著汽車的銷量。
(三)渠道的便利性
便利性主要包括購買地點的便利與維修地點的便利性。農村消費者追求商品的使用方便、購買方便和維修方便性。
(四)交通便利性
道路的暢通可以間接帶動汽車銷量的增加,而交通擁堵會降低消費者購車的積極性。
不管是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存在很多的需要,有的需要來自生物方面,是由生理變化造成的;有的需要則是來自心理方面,是由心理活動變化引起的。因此在考慮打開農村汽車發(fā)展空間的前提應該是適應農民消費心理,考慮他們的購買因素,才能真正看到影響農民購買的根本因素。
參考文獻:
[1]王賀翔.汽車下鄉(xiāng)對農民購車意向的影響[J].科學導報,2015.
[2]孫文凱.白重恩我國農民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133-138.
[3]邵世風.影響我國家用汽車消費的主要因素[J].統(tǒng)計與決策,2003(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