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艷玲,王 晶(.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吉林長春30024;2.長春師范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吉林長春30032)
?
西方女權主義與馬克思婦女理論的理論對話與現(xiàn)實啟示
門艷玲1,2,王 晶1
(1.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吉林長春130024;2.長春師范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吉林長春130032)
摘要:西方女權主義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身獨立的理論體系,當它們與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交匯在一處便產生碰撞,西方女權主義理論與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展開了理論對話,我們可以從中領悟到其對現(xiàn)實的啟示。
關鍵詞:西方女權主義;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理論對話;現(xiàn)實啟示
自人類形成社會以來兩性關系就是再普遍也再重要不過的一種社會關系,而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性別關系的平等越來越成為人類不懈追求的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西方女權主義,在其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如何實現(xiàn)男女平等,并因此而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理論體系。在西方女權主義理論日趨完善與發(fā)展的同時,各種社會思潮對其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也在影響之列。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雖然對西方女權主義在各方面產生影響,但西方女權主義是在與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進行理論對話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自身的,而且并沒有在其發(fā)展的過程中失去本身的獨立性。
西方女權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其各自的發(fā)展中都有其相對獨立的基本觀點和理論體系,這就為二者之間展開理論對話提供了前提條件。
西方女權主義在資產階級思想啟蒙運動的過程中踏入人類歷史之舞臺并逐漸成為具有較大影響的一種西方社會思潮,它結合資本主義社會中女性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社會實踐運動,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自身的內涵,逐漸成為一種指導女性運動的科學的理論體系。西方女權主義的基本理論包括父權結構理論和社會性別理論,研究的核心范疇就是平等與差異,通過這些理論和范疇,西方女權主義對女性受壓迫的根源、如何實現(xiàn)女性的徹底解放等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女權主義的思想和理論觀點我們不能一一論及,它們在價值目標的追求上都具有絕對的一致性,即致力于解決男女平等問題和如何實現(xiàn)女性的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等。
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包括女性受壓迫的階級根源、實現(xiàn)女性解放的條件及途徑等基本問題?!?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共產黨宣言》以及《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這些經典從人類社會發(fā)展歷史的視角探討了婦女受壓迫的階級根源——私有制,私有制條件下女性要想獲得自由和解放就必須去“大量地、社會規(guī)模地參加生產”[1]162,“重新回到公共的事業(yè)中去”[2]76是女性解放的先決條件,通過這些經典論述我們能夠看到,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認為“家務勞動社會化”是女性參加社會勞動的實現(xiàn)途徑,同時還揭示了在階級社會,實現(xiàn)婦女解放的根本途徑就是消滅私有制。這些基本的理論觀點之間相互作用并相互影響,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基本內涵,把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科學體系建構起來。
西方女權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作為成熟的思想,都具有自身相對的獨立性,因此有對話的可能。但這里的理論對話不是將二者進行比較或合并,也不是讓二者進行相互的詮釋,而是保持其各自獨立性的一種理論對話。
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觀念喚起了女性追求平等的意識,但他們無法解答女性所受壓迫的根源的問題。西方女權主義轉而對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進行探討,在其質疑和批判的過程中,西方女權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之間展開了一場理論對話。
(一)理論對話的文本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在探討實現(xiàn)全人類解放的過程中對婦女解放的問題雖然沒有專著進行論述,但他們從不同方面、以不同視角,在他們的經典著作中分別對兩性不平等問題進行了相關討論。恩格斯關于婦女問題的經典之作《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下文簡稱《起源》)中以馬克思所著《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為藍本對女性受壓迫的階級根源、女性社會地位的歷史演變、實現(xiàn)女性解放的途徑與方式等基本理論進行了探討。西方女權主義在追求平等、追問女性受壓迫根源及尋找女性解放道路的過程中,于20世紀后期開始轉向馬克思主義,希望從中找到女性受所壓迫的本質根源和追求女性解放的理論根據(jù),并借用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同時對經典進行了質疑與批判,提出“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關于女性受壓迫的理論是有缺陷的,或者至少是有待完善的”[3]。因此《起源》經常被西方女權主義者作為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經典加以引用和討論。
(二)關于兩種類型的生產的問題
西方女權主義認為《起源》的論述有其不充分之處:不能從人類自身再生產的角度來分析婦女解放的問題;沒有涉及性別分工的起源問題等。米切爾認為《起源》中“對于婦女地位的討論與對于家庭的討論是相互脫離的……,而家庭則僅僅被視作私有制的前提。”[4]6家務勞動雖然在狹義上被資本家認為應該是存在于生產之外的,但家務勞動又屬于再生產的范疇,即人類自身或者說是勞動力的再生產。賈格爾還對恩格斯事實的、邏輯的漏洞和未經證實的假設等進行具體分析,并借用當今人類學的一些最新資料來質疑恩格斯的假設,進而削弱恩格斯的相關觀點。
(三)關于女性受壓迫的根源及女性解放的途徑
美國女權主義者薩克斯根據(jù)當時民族志的最新發(fā)現(xiàn)對恩格斯《起源》的結論進行了修正,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社會性成人”的概念,認為女性在階級社會中不能參加“公眾社會勞動”,因而沒有社會地位,算不上社會性成人,導致階級社會的女性的從屬地位,而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就在于女性要參加社會生產從而形成“社會性成人”的身份。由此可見,薩克斯認為女性只有參加社會勞動,從而成為“社會性成人”才是實現(xiàn)婦女解放的根本條件。薩克斯的觀點反應出西方女權主義者對女性受壓迫的根源問題十分關注并對其進行了一定的探索。麥金儂則質疑了《起源》中關于壓迫的起源說,認為母權被推翻與私有財產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對恩格斯的私有制是女性受壓迫的起源提出了以下深刻而又尖銳的問題:如果說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剩余財產出現(xiàn),這些剩余產品緣何不能被共同占有?緣何私有財產出現(xiàn)后必須通過父系由男子的子女繼承?增長了的社會財富又緣何使家庭中的男子具有了凌駕于女子之上的權力?以上質疑在恩格斯那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因此,麥金儂的質疑實質上否定了恩格斯的壓迫起源說,即不承認私有制是女性受壓迫的起源。
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來源于其所處的特殊時代條件和歷史背景之下的特定社會實踐,而今天的社會時代背景要求我們必須批判以往理論的歷史局限性,從而豐富、發(fā)展和補充原有的理論,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論述教條化,必須以之作為我們研究的起點,結合今天的實際、運用全新的資料不斷地做出審視與反思。
西方女權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理論對話給我們留下了思考的空間,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婦女解放運動的歷史影響力遠在西方女權主義各種理論流派之上,這其中不僅包括馬克思主義為當代人認識自身、認識歷史給出了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和理論方法,同時也為現(xiàn)代批判理論架構起無法超越的思想平臺。
第一,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從社會性別視角出發(fā)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女性主義及其當代形態(tài)——社會性別研究中,有兩個對于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發(fā)展最具有參考價值的概念,那就是社會性別和父權制??梢哉f,社會性別研究既對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內涵作出了補充,也對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具體內容進行了完善,另外一些和婦女問題相關的、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當中原來已經有所涉及的內容,社會性別研究也都給出了必要并有益的擴展。
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對西方女權主義在社會性別方面的吸納使其內容更加豐富。通過分析國內學者對西方女權主義理論所作的論著可見,“他們的研究目前大多仍集中在對當前西方流行的各種女權主義流派的評介上”。[5]“能夠吸納社會性別研究,這也是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一條有效路徑。”[6]西方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理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延伸與發(fā)揮,他們除了要求從階級結構、政治經濟權力等問題出發(fā)關注女性研究之外,還提出要以對生活方式的分析為出發(fā)點關注女性研究。
法國學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對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觀進行了充分肯定,認為其較之精神分析學、生物學理論都是大大的進步。波伏娃在女人受壓迫的問題上同馬克思是一致的,他們都批判本質主義,反對把女人所受壓迫看作為源起男人的本性。波伏娃開創(chuàng)了西方女權主義者們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中尋找到與女性主義的結合點的先河,繼承并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美國學者羅斯瑪麗·帕特南·童也繼承了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的方法,用父權制進行女性受壓迫的描述:“由于父權制已經建構了男人和女人的精神,婦女……除非她們和男人一樣,都能在精神上解放出來,擺脫‘婦女不能與男人平等’的思維約束?!盵7]173美國女性主義學者艾里斯·揚的觀點是“作為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主要范疇的階級是一個性別盲的概念……,無助于分析婦女所受的特殊壓迫?!盵8]104她認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女性主義者以階級范疇為分析中心是無法解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婦女緣何仍然與資本主義社會中婦女一樣處于不利的社會地位的。美國女權主義者海迪·哈特曼20世紀70年代撰寫了“資本主義、家長制與性別分工”一文,提出了“二元制理論”,試圖把馬克思主義與女性主義結合起來[8]60,指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性別勞動分工是在資本主義和父權制的共同影響和作用下產生的。哈特曼在“馬克思主義與女權主義不幸的婚姻”一文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否認了資本主義對性別分工或性別歧視的直接作用,而認為父權制才是其真正的基石和枷鎖。
以上西方女權主義者基于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發(fā)展他們的女權主義理論時,為實現(xiàn)女性的完全解放拓寬了思路,他們對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揚棄,為我們留下了前車之鑒,值得我們沿著這條道路探索下去,不斷繼承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
第二,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現(xiàn)實意義得到體現(xiàn)。通過西方女權主義的參與,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從不同角度得到了更為深刻的理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西方女權主義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指導,更進一步的認識了女性受壓迫的實質與根源,并對女性實現(xiàn)全面解放的途徑和方法進行了新的探索,使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當代社會仍然熠熠生輝,體現(xiàn)著它的價值。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勞動分工、勞動異化、勞動價值理論和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理論都已經融入到女性主義的理論之中,使馬克思主義的思維方式和方法給女性解放運動灌注著新鮮的活力。人們更換了先前思考女性問題的方式,從新的角度推動著婦女解放運動在新的歷史階段的發(fā)展。
恩格斯在《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曾說“科學愈是毫無顧忌和大公無私,它就愈加符合于工人的利益和愿望。”[9]353列寧對馬克思的評價在“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一文中也充分得到了體現(xiàn):“哲學史和社會科學史……表明:馬克思主義同‘宗派主義’毫無相似之處,……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10]41因此,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只有不斷地與時俱進,吸收借鑒進步的婦女理論才能得到不斷的豐富發(fā)展,才能永葆其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正確性。我們不僅要致力于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源泉,不斷提升女性主義思想的理論品質,同時還要致力于汲取社會性別研究的養(yǎng)料去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這也是作為發(fā)展的理論的馬克思主義能夠不斷融合新的科學理論的題中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虞暉.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女權主義對女性受壓迫問題的新探討[D].中國人民大學,2008.
[4]李銀河.婦女:最漫長的革命[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7.
[5]孟鑫.國內學者對西方女權主義七個流派的評介[J].教學與研究,2001(3).
[6]李曉光.吸納社會性別研究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1(5).
[7]羅斯瑪麗·帕特南·童.女性主義思潮導論[M].艾曉明,等,譯.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8]秦美珠.女性主義的馬克思主義[M].重慶: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2008.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列寧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責任編輯:胡 曉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1(2016)01-0153-03
收稿日期:2015-12-09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70號)。
作者簡介:門艷玲(1972-),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婦女/社會性別研究;王晶(1963-),女,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婦女/社會性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