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方方小說的武漢方言與地域文化

      2016-03-15 14:40:25程樂樂
      華中學(xué)術(shù)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方方方言武漢

      李 沛 程樂樂

      (武漢大學(xué)文學(xué)院/國際教育學(xué)院,湖北武漢,430079)

      ?

      方方小說的武漢方言與地域文化

      李 沛 程樂樂

      (武漢大學(xué)文學(xué)院/國際教育學(xué)院,湖北武漢,430079)

      內(nèi)容摘要:方方的許多小說中都有著深刻的漢味文化的烙印,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武漢方言這一語言符號的呈現(xiàn)。小說中武漢方言涉及不同的詞類,不僅刻畫出了一系列鮮活的小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了一幅極富武漢特色的生活畫面,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著武漢的地域文化。另外,小說中出現(xiàn)的武漢地名、武漢的生活習(xí)慣以及武漢人的文化生活,也從不同方面展現(xiàn)出武漢的地域文化。

      關(guān)鍵詞:方方;武漢方言;地域文化

      方方的小說常常圍繞武漢的人和事,寫出了不同人存在于這個社會的方式,同時也寫出了自己對武漢的感情。小說中大量的武漢方言以及描寫的在武漢發(fā)生的種種,向我們豐富地展現(xiàn)了武漢特有的生活畫面和文化內(nèi)涵,體現(xiàn)著武漢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

      一、方方小說中的武漢方言

      方言是表現(xiàn)地方特色的重要載體。方方小說中的方言大都運用于人物對話中,對還原語言真實,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詞性來看,小說中的方言可以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和語氣詞。

      (一)名詞

      名詞包括指人名詞,武漢方言中“男將”、“女將”的意思分別是“男人”、“女人”,“男伢”、“女伢”的意思分別是“男孩”、“女孩”?!度f箭穿心》[1]中李寶莉?qū)ψ约杭磳⒆∩系男路渴譂M意,萬小景對李寶莉說:“那是你找了個好男將,他的八字強(qiáng),扭轉(zhuǎn)了你的運道?!薄冻鲩T尋死》[2]中三花想跳江之前說:“我去給他送湯,那個不要臉的女將也去給他送湯。”《水在時間之下》[3]里的水滴出生時,哭聲特別大,水城旺說:“這哪像個斯文的女伢?”武漢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稱謂名詞,“姆媽”是一個武漢人常用的稱謂名詞,用來叫媽媽,例如《水在時間之下》中“水滴大聲說,姆媽,我長大了一定要去掙很多錢,保證不會讓你和爸爸被人欺負(fù)”。外婆則被稱為“嫁嫁”,《萬箭穿心》中小寶大學(xué)畢業(yè)找到工作,過年的時候去看外婆給了外婆三千塊錢,說:“小時候嫁嫁經(jīng)常帶我玩,嫁嫁的恩情我是不會忘記的。”武漢方言中“姑娘”除了指年輕的女孩子,還時常表示“女兒”,《萬箭穿心》中當(dāng)李寶莉的丈夫自殺身亡,面對副廠長的歉疚李寶莉說了一段話,她母親聽后,說:“講得好,不虧是我的姑娘?!边€有長輩對晚輩的愛稱如“伢”,在《出門尋死》中,劉太婆對何漢晴說:“漢晴,伢呀,你是個好人,不過也莫苦了自己?!?/p>

      還有一類指人名詞是用其他事物來指稱,比如武漢人常說的“苕”、“苕貨”指的是很笨很蠢的人。萬小景得知李寶莉被兒子趕出了家門,說:“我見她一回,就罵她一次苕貨?!庇直热纭氨鈸?dān)”指的是從事用扁擔(dān)幫人挑東西的人。李寶莉為了養(yǎng)家,希望找一個一天結(jié)一次賬的工作,“萬小景便嘲笑道,做你的秋夢吧。那只有漢正街的扁擔(dān)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惡雞婆”在武漢方言中用來指稱很兇的女人,當(dāng)李寶莉在工廠見到通奸被抓的老公,她表現(xiàn)得異常平靜,“男人們便贊許地議論說,馬學(xué)武的那口子,平常像個惡雞婆,可是大事當(dāng)頭,還真是深明大義”。

      還有一些指事名詞,例如“有板眼”中的“板眼”指的是“本事”,《萬箭穿心》中李寶莉想著自己的兒子,安慰自己“往后兒子有板眼,上大學(xué),當(dāng)大官,賺大錢,這輩子下輩子都不發(fā)愁”?!鞍逖邸边€有“花樣”的意思,《出門尋死》中面對小吃店老板娘的安慰,何漢晴想:“人和人,曉得幾多復(fù)雜的事情和感覺,曉得里面隱埋了幾多板眼和名堂,根本就不是道理可以說得清楚的?!薄半s八事”指亂七八糟的事情,《出門尋死》中三花的老公找何漢晴去勸說三花不要自殺,何漢晴問清三花想死的緣由,原來又是因為她老公在外面亂搞女人,“何漢晴冷笑了一聲,說我曉得就是這些 ‘雜八’事”。

      (二)動詞

      方方小說中方言動詞的數(shù)量較多,例如表否定的動詞有“冇得”和“莫”,“冇得”的意思是沒有,有時也寫作“冒得”,例如《閑聊宦子塌》[4]中說胡幺爹爹“歌唱得冇得人可比”?!澳北硎尽安灰?、“別”?!端跁r間之下》中水上燈剛進(jìn)戲班,就被安排進(jìn)尖子班,每周有肉湯喝,“黃小合說,剛來呀,班主莫寵壞了這女伢”。

      還有很多行為動詞,這些動詞都能十分傳神地表達(dá)出武漢人的性格品格。武漢人把鬧矛盾稱為“扯皮”,含有“難纏”的味道,《出門尋死》中劉太婆的兒媳婦什么事也不做,何漢晴讓劉太婆叫她兒媳婦做,劉太婆說:“叫多了,扯皮,還不是害兒子在中間夾腳?”“賭狠”的意思是耍橫,兇狠,不講道理,《武漢方言詞典》[5]中記作“抖狠”,《黑洞》[6]中陸建橋的老婆讓他去房屋開發(fā)中心催拆遷還建的房子,陸建橋表示去了也沒用,他老婆說:“你堂堂一個大男人賭狠還是會的吧!現(xiàn)在的人,我曉得,一是要錢,二是怕狠?!蔽錆h人性格潑辣,常常斗嘴,“賭狠”便是斗嘴的一種方式?!昂盟馈北硎颈阋肆恕⑤p易放過、饒了的意思,當(dāng)李寶莉看到老公和別的女人在一起時,心想:“李寶莉你絕不能好死這對狗男女!”表現(xiàn)了武漢人愛恨分明、敢愛敢恨的性格特點?!皝砩瘛北硎灸撤N狀態(tài)和動作的發(fā)生,《中北路空無一人》[7]中劉春梅燉了雞湯,鞋匠聞到香,急忙表示要搭個伙,“劉春梅說,一邊去,聞到味就來神?!边€有“岔”表示愛管閑事,《出門尋死》中何漢晴的婆婆說她“么事都要去岔,離了你地球未必不轉(zhuǎn)了?”反映出武漢人熱心快腸的性格。還有“抬樁”,表示給某人面子,夸獎某人。例如朱婆婆說只能何漢晴幫她掏耳朵,“何漢晴苦笑道,朱婆婆,你這樣抬我的樁,我哪里消受得起?!边€有一些動詞,例如“莫耳”表示別理,“搭白”表示說話、聊天,“揩”表示擦,摔跤說成“撻跤”。如:

      (1)劉建橋說,莫耳她。(《出門尋死》)

      (2)老婆劉春梅正坐在鋪子里跟門口的鞋匠有一句沒得一句地搭白。(《中北路空無一人》)

      (3)他做了一個揩眼淚的手勢。(《船的沉沒》)

      (4)劉春梅說,哎,你這是么話?又不是我害他,是他自己撻跤。我姆媽是么樣死的?平地?fù)橐货泳拖嘶稹#ā吨斜甭房諢o一人》)

      (三)形容詞

      “裹筋”表示某個人不容易溝通,說話辦事都不干凈利索?!度f箭穿心》中李寶莉帶爸媽看新房,找老板請假,“李寶莉見到她母親的第一句話就是,那個老板裹筋得很,請半天假,嘴皮子磨得起繭”。武漢人一般性格都大大咧咧,說話行事風(fēng)風(fēng)火火,看不慣做事不痛快、拖拉的人?!皻埍 币馑冀圃愀?,帶有無可奈何的情緒,指人或事情往不好的方向發(fā)展且不可逆轉(zhuǎn),武漢方言中常見的用法是“殘薄了”或者“搞殘薄了”,《萬劍穿心》中“李寶莉撐著傘走在雨水泥濘的街路上,心想,你廠長當(dāng)不了,就當(dāng)老板,你能懂得什么叫殘薄了?活在這世上幾多人,不都是在殘薄地過日子?”“過細(xì)”表示小心、仔細(xì),李寶莉去請何嫂領(lǐng)她入門當(dāng)扁擔(dān),何嫂說:“我勤快,我吃得苦,我負(fù)責(zé),我過細(xì),我還不抽煙不喝酒,我身上干凈,沒得臭味。”表現(xiàn)出了武漢女人剛毅堅韌的性格特點。還有一些有代表性的單音節(jié)形容詞,如:“拐”表示壞,“賊”表示聰明、機(jī)智。例如:

      (5)劉春梅說,咦喲,一大把年紀(jì)了,下樓下不得,散步散不得,拐東西不能吃,好東西吃不了,活著有么事意思?(《中北路空無一人》)

      (6)你把老頭的賊學(xué)得一丁點,也不會混成今天這個狗屎樣子。(《中北路空無一人》)

      (四)副詞

      方方小說中有代表性的副詞有表程度的副詞“幾”、“蠻”,語氣副詞“硬”、“硬是”和表頻率的副詞“緊”。

      “幾”和“蠻”都表示程度高,意思是很、非常。《落日》中丁如虎感慨:“時間過得幾快喲!”《水在時間之下》巷子里的人說婆婆“她蠻少講話。還有人說,她良心蠻好”。“蠻”除了常常用在形容詞前,還常常和動詞一起,構(gòu)成“蠻+V.+得”結(jié)構(gòu)。能進(jìn)入的動詞都是單音動詞,表示很擅長做某件事情,或做的時間持續(xù)很長或者量大。如“蠻吃得”表示很能吃,能吃很多。“蠻吹得”表示很喜歡吹牛。例如:

      (7)不曉得幾時,姆媽就老得不成人形了。我記得姆媽原先不是蠻嚼得的人。(《落日》)

      “蠻嚼得”意思是很喜歡嘮叨,很啰嗦。這里“原先”的意思是原來。

      語氣副詞“硬”和“硬是”?!坝病庇腥齻€義項,一個是表示偏要,一個是表示無論如何也、一定,一個是加強(qiáng)肯定語氣。例如:

      (8)是你硬把他逼到這條路上去的。(《萬箭穿心》)

      (9)小景怕我回來,給屋里添麻煩,怕累著你,硬要我住在她這里,由她來照顧。我一好了就回來。(《萬箭穿心》)

      (10)何漢晴說,硬不曉得是撞到個么事鬼,就有這碰巧,我還不是來……(《出門尋死》)

      “硬是”有兩個義項,一個表示真的是;一個表示無論如何也要,后可接動補(bǔ)短語和動賓短語。例如:

      (11)李寶莉說,我等不及了,我心里硬是憋得慌。(《萬箭穿心》)

      (12)李寶莉硬是把父母都推到了隔壁,又從口袋里摸了兩百塊錢,給爹一百,給媽一百,說要玩就玩?zhèn)€高興,莫縮手縮腳,叫劉爹爹瞧不起。

      還有表頻率的副詞,“緊”的意思是一直、不停地,表示一個動作持續(xù)時間長,例如:

      (13)陌生客緊說:“再想一想,再想一想。這里距洪湖雖然有些遠(yuǎn),但總還是屬于老革命根據(jù)地的地盤?!保ā堕e聊宦子塌》)

      (五)語氣詞

      方方小說中有代表性的語氣詞有:“唦”和“咧”?!皢~”是武漢人最常用的語氣詞之一,表示催促、不耐煩、肯定、祈使等語氣。表現(xiàn)了武漢人急躁、不喜歡拖拉的性格?!堵淙铡分卸∪缁⒉荒蜔┑卣f:“又是老一套,嚇得了哪個?不光老子聽厭了,連別個外面的都聽厭了。有板眼編點新花唦。”“咧”有緩和語氣的作用,《出門尋死》中的何漢晴一直都是處于一種悲傷煩悶的情緒中,但當(dāng)熱干面小吃鋪的老板娘跟她談過心之后,她的情緒有所好轉(zhuǎn),她對自己說:“一個人一輩子只活一回,不堅持活透,自己跑去找死,那不等于出門旅游只走到半路就回去了?那有么事意思咧?也蠻劃不來咧。”

      二、武漢方言在方方小說中的作用

      方方小說中的方言往往都是出現(xiàn)在人物對話或人物內(nèi)心獨白的描寫上。這些方言對小說的敘事方式和意識表達(dá)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突出人物形象的生動性,豐富小說的審美特征,賦予小說更多的文化內(nèi)涵。方方作為新時期新寫實作家的代表,致力于“底層書寫”[8],寫了大量小人物的故事,其中方言的運用使得小說敘事不僅真實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而且表現(xiàn)了這類群體的本真與獨特以及作者對他們的認(rèn)同。下面具體談兩點作用:

      (一)鮮明地勾勒人物性格

      方方的每一部小說都刻畫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不論是早期經(jīng)典作品《風(fēng)景》中那個從小生活得如豬狗一般,長大拼命往上爬的七哥,還是《萬箭穿心》中面對生活困境異常堅強(qiáng)的李寶莉,《出門尋死》中被生活瑣事所累,想以死獲得解脫卻發(fā)現(xiàn)“死”和“活”一樣難的何漢晴,《中北路空無一人》中想做好人卻惹了官司的鄭富仁,還有《水在時間之下》中一生跌宕起伏,一直與命運抗?fàn)幍乃蠠?。人物形象的刻畫除了依附于情?jié)的發(fā)展,更重要的體現(xiàn)在人物的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上。《萬箭穿心》中有這樣一段,李寶莉得知老公自殺后說的一段話:

      (14)我倒無所謂,不管他活著還是死了,這把生活我總是得扛。再累再難再委屈,我都不得去死。我不能光疼我自己。我的命不是我一個人的,我活在這個世上,還有蠻多人需要我。我有責(zé)任陪他們一起過日子。我不能讓我一屋里的人為我擔(dān)心為我操心,更不能讓他們?yōu)槲覀?。這世道,男人不曉得講責(zé)任了,我們女人要曉得講。

      為了每天都有現(xiàn)錢供一家老小生活,李寶莉早出晚歸干了扁擔(dān)這一行,她不怕苦不怕累,任勞任怨地付出,覺得只要能養(yǎng)活公公婆婆和兒子,就是她大的成就,生活就是充實而有價值的,她對她的媽媽說:

      (15)姆媽,你曉不曉得,當(dāng)初馬學(xué)武在外面跟別個女人相好了,要找我離婚,我覺得自己蠻慘?,F(xiàn)在他死了,我倒沒得這份慘的感覺了,心里還蠻踏實。

      平實的語言把一個潑辣、堅強(qiáng)、勤勞、樂觀的女人刻畫得鮮活立體。實際上,方方筆下的許多武漢女人,都具有這樣的性格特點。她們性格潑辣外向、精明能干、心直口快、熱心快腸。不了解的人認(rèn)為她們兇巴巴、刻薄,但其實刀子嘴豆腐心。更重要的是,面對生活中諸多的繁瑣和不如意,面對小人物底層生活狀態(tài)的現(xiàn)狀,她們選擇用一種堅韌的態(tài)度去抗?fàn)?,這種抗?fàn)幰部梢岳斫鉃榱硪环N方式的和解,接受它并戰(zhàn)勝它。在心理上寬慰自己,在行動上認(rèn)真勤懇不被生活的困難壓垮。與此相對,方方筆下的武漢男人,大多隱忍,小說常常用方言描寫兩口子之間的各種爭吵,似乎爭吵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萬箭穿心》中的馬學(xué)武、《中北路空無一人》的鄭富仁、《出門尋死》的劉建橋還是《黑洞》中的陸建橋等,他們都被生活所累,找不到出路。語言描寫和心理活動描寫就是他們在小說中表達(dá)情感的方式,方言的使用使得這種表達(dá)順暢、自然,給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之感。

      (二)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地域文化

      方言是體現(xiàn)地域文化的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方式。小說中的方言可以拉近讀者的距離,使武漢讀者有親切感,喚起讀者的共鳴,也可以使得其他讀者有真實的可見可感。我們在方方的筆下可以看到武漢城市飛速的發(fā)展變化,它記錄著武漢這二三十年的生活現(xiàn)狀,每一處的描寫似乎就是身邊發(fā)生的故事,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喚起人們的尋根意識。

      值得強(qiáng)調(diào)的是方方小說中的方言呈現(xiàn)并不密集,在很多人物的對話上也不是完全照搬武漢方言的全貌,而是有意識地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武漢方言。這樣既能顯示小說中的“漢味”文化,也不會造成其他地方讀者閱讀的障礙。這種分寸的適度拿捏,使得武漢地域文化的呈現(xiàn)恰到好處地與小說的敘事融合在了一起,不顯得突兀,而是似血脈一般蔓延在小說的各處。

      三、武漢地域文化的其他表現(xiàn)形式

      方方的小說許多都帶有濃厚的漢味文化,包括武漢這座江城的滄桑往事、歷史變遷、民俗風(fēng)情等等。這些內(nèi)容除了通過方言,小說中還有許多其他表現(xiàn)武漢地域文化的形式,使得小說讀起來真實可感、鮮活生動。

      (一)地名

      武漢作為方方許多小說的載體,她寫的許多故事都有著真實可查的發(fā)生地點。不論是長江、漢江、東湖這些自然景觀,還是漢口、江漢路、六渡橋、武漢關(guān)、民眾樂園、武昌南站、中北路、中南路、水果湖、老牌國企武重等這些武漢有代表性的地點、單位,都在小說中出現(xiàn)過,不僅出現(xiàn),方方還時常在小說中對這些地點加以介紹,例如《中北路空無一人》中有這樣一段有趣的描寫:

      (16)當(dāng)中南路腆著肥碩的肚子一派金碧輝煌地成為市民的榮耀時,中北路卻灰頭土臉地藏在中南路的背后,大氣不敢出一聲。中南路暴發(fā)了多年,中北路卻一直窮得叮當(dāng)。直到長江二橋修建起來,與二橋相連的徐東路漸成繁華之地。它在岳家嘴與中北路搭在一起,成為環(huán)繞武漢的重要路段。從一橋下來,左手拐彎便是中南路,從二橋下來,右手拐彎便是中北路。巨大的洪山廣場像是中南中北之間的一顆大紐扣,將中南和中北兩條馬路扣成了一條長路。中北路便因為這一扣,漸漸有了富貴。

      方方對地點的介紹一方面介紹了人物的生活環(huán)境,武漢正處于飛速發(fā)展的階段,這些發(fā)展令小人物的生活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另一方面也令小說更加寫實,讓讀者能夠很輕易地融入,讓武漢的讀者感到親切,讓其他讀者感受到武漢的發(fā)展,推廣了武漢的文化。這些地點對小說中人物的行為、語言、形象塑造也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成為情節(jié)的一部分。

      《涂自強(qiáng)的個人悲傷》中,描寫涂自強(qiáng)大學(xué)畢業(yè)后找工作及租房子的情況:

      (17)按照同學(xué)的指點,涂自強(qiáng)在武昌石牌嶺找了間租房。這里是城中村。街道狹窄,房屋雜亂。村民們將自己的房屋略加改造,便成租屋。因為簡陋,所以便宜。又因此地距大學(xué)和電腦城很近,便成了畢業(yè)生云集之地。

      《出門尋死》中對何漢晴選擇何處跳江有著詳細(xì)的心理描寫,從小住在南岸嘴,每天聽著江漢關(guān)的鐘聲,所以在她尋死的路上,她“情不自禁朝江漢關(guān)走去”,在碼頭坐上了去武昌南站的巴士,巴士上了漢水橋,由于漢江上現(xiàn)在架了好幾座橋,所以老漢水橋也叫江漢一橋,在橋上她決定明天去晴川橋跳江。在漢水橋上,何漢晴看到“攤開在眼前的南岸嘴平展開闊,倚著長江的晴川閣古色古香”。正想著聽見旁人說起了長江大橋和長江二橋,突然又聽見有人喊晴川橋上有人要自殺,她“情不自禁便朝龜山下走過去”,小說中還有對晴川橋的描寫:“晴川橋是新橋,橋欄涂著橘紅色,像一道彩虹掛在水上,人們便喜歡叫它彩虹橋。晴川橋從南岸嘴一直通到漢正街上?!焙螡h晴出門尋死途中的所見所感,無不滲透著她對武漢的情感,這座從小生活的城市,處處是兒時的回憶,但由于城市發(fā)展變化太快,又似乎處處都變了,也表現(xiàn)了方方眼中武漢的變遷與發(fā)展。

      地名在方方小說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直接的呈現(xiàn),還有一種隱喻的呈現(xiàn)方式。武漢作為江城,離不開水。武漢三鎮(zhèn)就是被長江、漢江自然分割而成。水在武漢人心里有著十分復(fù)雜的情節(jié)。《水在時間之下》中水滴一生的命運就是從發(fā)大水那刻起開始出現(xiàn)了重要的改變。武漢每年到了梅雨季節(jié)雨水十分豐沛,舊時的武漢極易發(fā)洪水。水滴的養(yǎng)母在大水中喪生,水滴進(jìn)入戲班,取名水上燈。水在小說中不僅推動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還作為小說中一個重要的隱喻貫穿始末,人這一生無論有過怎樣的磨難或者輝煌,最終都將如一滴水一樣埋在時間的下面。

      (二)生活、飲食習(xí)慣

      小說中還有表現(xiàn)武漢人生活、飲食習(xí)慣的描寫。描寫生活習(xí)慣的有武漢人喜歡打麻將和玩撲克牌。例如:

      (18)角角落落就總有人搓麻將、“斗地主”。這兩樣都是武漢人永不厭倦的游戲。(《出門尋死》)

      武漢人把打麻將形象地稱為“搓麻將”,“斗地主”也是武漢人經(jīng)常玩撲克牌的一種方式,即三個人一起打牌,其中一個人為“地主”,另外兩個人的共同目標(biāo)就是一起“打贏地主”。

      武漢人把吃早飯稱為“過早”。武漢的早餐種類極為豐富。方方曾經(jīng)就武漢的早餐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叫《武漢人過早》[9]。文中介紹“武漢人辦事既實際又爽快”,所以面對外面經(jīng)濟(jì)實惠又琳瑯滿目的早點,武漢人“樂得一家自在清閑且得一份好口味”,所以武漢人習(xí)慣在外面過早?!冻鲩T尋死》中如此勤勞能干又勤儉持家的何漢晴也不例外,小說中描寫她給一家人買早餐:

      (19)公公婆婆要吃面窩和豆?jié){,劉建橋喜歡吃熱干面,小姑子建美交代過這個星期吃油條。

      除了早餐,武漢其他有名的物產(chǎn)在小說中也有體現(xiàn),例如:

      (20)“伙計,也許不會那么嚴(yán)重,今晚上,無論如何跟我上一趟老通城,到三樓雅座,我給你賠罪。”陸建橋說。

      “一言為定,我柜子里還有一瓶 ‘白云邊’,本來想去孝敬老丈人,去他的,喝了算了。”大陳一幅豁出去的樣子說。(《黑洞》)

      (21)那女人給田平倒了一杯茶又遞了一支“紅金龍”的煙。(《白霧》)

      老通城是武漢一家有名的老字號酒樓,最有名的小吃是豆皮。白云邊是湖北有名的白酒品牌。紅金龍是武漢煙草集團(tuán)的品牌。

      (三)文化生活

      漢味文化中除了生動潑辣的方言,還有被很多現(xiàn)代人忽略掉的戲劇文化。漢劇作為湖北地方戲劇,至今已經(jīng)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漢劇這一傳統(tǒng)的民俗表演,從時間、空間、儀式上都體現(xiàn)出武漢地區(qū)的民俗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10]。方方對武漢文化的發(fā)掘是全面且深入的。在漢劇逐漸不被人們關(guān)注的今天,方方借由探訪老漢口的歷史,萌生了寫一部以漢劇藝人的一生為題材的小說,這便是《水在時間之下》的創(chuàng)作動機(jī)。小說以大漢口為背景,從1920年至今,描寫了漢劇名角水上燈坎坷的一生,同時也浸染出了武漢80多年來的歷史變遷。小說中有許多漢劇名曲的節(jié)選,也有許多描寫漢劇演出的畫面。這都使得小說的內(nèi)容更加真實可感,文化意識濃厚,漢劇的選擇也十分貼合人物當(dāng)時的心境和情緒。

      方方對于武漢的文化發(fā)掘是深入且全面的,更重要的是她對武漢這座城市飽含深情。小說中不論是方言還是地名、生活飲食習(xí)慣、文化生活,都豐富地呈現(xiàn)出了武漢的地域文化。而且這種呈現(xiàn)并非是簡單地羅列,而是將武漢文化中的諸多特質(zhì)與小說的內(nèi)核完全融合,使得她漢味小說的創(chuàng)作個性鮮明、底層書寫更加深刻。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湖北中西片語言問題研究”【2015 JJD 740012】、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xué)重點研究基地“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基金項目“湖北作家作品中的方言現(xiàn)象研究”【2014 F YY 005】、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xué)重點研究基地“武漢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基金項目“武漢方言與地域文化研究”【2014 A 01】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1]方方:《萬箭穿心》,《北京文學(xué)(精彩閱讀)》2015年第5期。

      [2]方方:《出門尋死》,《人民文學(xué)》2004年第12期。

      [3]方方:《水在時間之下》,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4年,第10頁。

      [4]方方:《風(fēng)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5年,第57頁。

      [5]李榮:《武漢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09頁。

      [6]方方:《風(fēng)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5年,第322頁。

      [7]方方:《中北路空無一人》,《上海文學(xué)》2005年第5期。

      [8]李遇春:《新時期湖北作家“底層書寫”一瞥》,《小說評論》2008年第6期。

      [9]方方:《武漢人過早》,《武漢文史資料》2013年第9期。

      [10]楊童舒:《漢劇表演民俗的文化分析》,《中國戲曲學(xué)院學(xué)報》2014年第4期。

      主持人語 本輯刊發(fā)的三篇論文,分屬中國民間文學(xué)、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文藝學(xué)三個研究領(lǐng)域,雖不夠完善,卻顯示了年輕學(xué)子學(xué)術(shù)探索的銳氣。甘露的《靈異傳說的類型及其文化解讀》,從內(nèi)容和情節(jié)母題上,借鑒美國同類研究成果,對當(dāng)代中國都市傳說中的靈異傳說進(jìn)行類型劃分。作者注意到都市靈異傳說廣為流布中所體現(xiàn)的都市文化的多樣性和“不透明”性及其文化內(nèi)涵,只是尚缺乏對典型文本的分析。王雨田的《十七年農(nóng)村題材小說中的泛地主化書寫》,如推薦人所言,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十七年土改小說研究中的“地主/農(nóng)民”二元對立論析范式,較有新意。不過,論者主要是從時局、政策的角度來看待小說中地主形象的流變,盡管有其合理性,但未注意到不同作家不同作品中地主/農(nóng)民形象的更細(xì)微的差異,以及其中蘊含的問題。陳舒楠的《論“虛”的虛實相生性》探討中國文論元關(guān)鍵詞之一的“虛”字。論者由字形字義出發(fā),將其納入文化和文論背景下,發(fā)現(xiàn)其虛實相生的特性;進(jìn)而表明“虛”字的這一特性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同樣用在表達(dá)傳統(tǒng)文化思想觀念和具體的文論觀中。由此可見論者較為扎實的文獻(xiàn)基礎(chǔ)和較強(qiáng)的思辨能力。(魏天無)

      猜你喜歡
      方方方言武漢
      露富
      幸福的“中暑”
      讓你更美
      方嚴(yán)的方言
      東方少年(2022年28期)2022-11-23 07:09:46
      早知道這樣
      方言
      別哭武漢愿你平安
      歌劇(2020年4期)2020-08-06 15:13:32
      我們在一起
      歌劇(2020年3期)2020-08-06 15:12:36
      武漢加油
      決戰(zhàn)武漢
      郎溪县| 奉化市| 加查县| 阿合奇县| 贵阳市| 石阡县| 诸城市| 阿克| 象山县| 准格尔旗| 翼城县| 宜兰县| 绥棱县| 临邑县| 渝北区| 昌平区| 望江县| 桂阳县| 伊金霍洛旗| 渝中区| 宾川县| 久治县| 成安县| 恭城| 黑河市| 曲沃县| 萨迦县| 宁夏| 民和| 全州县| 郯城县| 莱阳市| 江都市| 阳原县| 伊吾县| 金川县| 郸城县| 普兰店市| 乾安县| 龙胜| 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