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嘉恒,陳煉,朱夢琳,周雪,駱美琪,馬鈺菲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430205)
以修辭視角解析電影字幕翻譯技巧
——以《傲慢與偏見》中反諷手法為例
汪嘉恒,陳煉,朱夢琳,周雪,駱美琪,馬鈺菲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430205)
外文電影中的字幕翻譯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隨著人民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英文電影的大量涌入,字幕翻譯必須更加精準以及富有技巧。本文總結(jié)了電影字幕翻譯原則,通過解析《傲慢與偏見》中反諷手法的翻譯技巧,總結(jié)了譯者翻譯字幕須遵守的準則,可供譯者參考。
修辭電影;字幕翻譯;技巧;反諷
隨著文化全球化和電影文化的發(fā)展,大量國外電影涌入國內(nèi)并產(chǎn)生了巨大經(jīng)濟文化效應,其中電影字幕翻譯的環(huán)節(jié)尤為重要。字幕翻譯的效果極大地影響著電影的思想表達和觀眾的觀賞效果。而修辭作為增強效果的語言活動在電影臺詞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電影《傲慢與偏見》中的反諷修辭為例從修辭視角解析電影字幕翻譯技巧。
反諷(irony),又稱倒反法、反語,為說話或?qū)懽鲿r一種帶有諷刺意味的語氣或?qū)懽骷记?,通常需要從上下文及語境來了解其用意。反諷的意思是說此指彼,有時甚至是正話反說。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反語比正說、直說更有力量(曾慶茂)。
反諷包括詞語反諷,情景反諷,和戲劇性反諷。第一種從字面意思就能看出,如我們想諷刺一個人時,卻會用嘲弄的語氣和表情去“贊揚”他;第二種主要從特定的情景中體現(xiàn),如通過期待發(fā)生的事情和實際發(fā)生的事情的對比中體現(xiàn)。第三種則是一種劇情安排技巧,在電影,小說,戲劇中常有出現(xiàn),當觀眾已熟知劇情并知道某個事實時,劇中的人物卻一無所知,這就產(chǎn)生了強烈的戲劇效果和幽默性。
反諷是詞義,語言內(nèi)容或情感的相悖,這種反差往往使表達的感情更加強烈和思想更加深刻,若運用恰當,將為作品增色不少。
在現(xiàn)代文學中,反諷則是作家創(chuàng)作時用來洞察社會真相?!栋谅c偏見》中反諷藝術的應用堪稱經(jīng)典,突出的文體實現(xiàn)方式表明:該闡釋機制不但拓展了文學語用學的研究層面,而且充分展現(xiàn)了反諷藝術的獨特魅力和美學價值。
《傲慢與偏見》中的反諷從功能角度可以分為四種類型:言語反諷、戲劇反諷、情景反諷、和人物塑造的反諷?!胺粗S大師”奧斯丁深刻且形象地運用了她的反諷藝術,嘲諷了她那個時代的四種婚姻和典型的人物特點,并闡述了她的婚姻觀:愛情與婚姻應當不僅與兩個人的財產(chǎn)和社會地位聯(lián)系起來,同時還應當建立在兩個人的理智與情感之上。小說的藝術魅力也因此在讀者面前一覽無遺,而這也正是奧斯丁作品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之所在。而小說改編為電影的過程中反諷手法依然得到保留,較簡短而通俗幽默的臺詞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輝,主題更加明顯,藝術效果發(fā)揮地淋漓盡致。
電影字幕翻譯與文學翻譯不同,受面更廣,更短時,因而除了“信達切”的通用原則外還應盡量通俗易懂,并真實生動還原電影內(nèi)容,使所有觀眾準確地理解電影,以下是幾點翻譯原則。
(一)“切”的原則
字幕翻譯亦應掌握劉重德翻譯觀“信達切”中“切”的原則,即切合原文風格,這是最首要的一點。應該重視原文整體的語言風格和表達,不能偏離原文的主題,這樣使翻譯具有鮮明的字幕翻譯特點,又能讓觀眾了解場景內(nèi)容。
(二)通俗原則
電影作品是大眾藝術,其對象是廣大群眾,電影觀眾來自于社會各個階層,具有不同的文化層次,因而字幕翻譯中的文字表達要力求通俗易懂,為更多的群體所接受。
(三)時間一致性原則
對英美電影對白進行漢譯,要根據(jù)演員的口型變化和說話時間的長短,在保證語句通順的前提下,做到時間長度基本一致,這樣不僅不影響使影片更加具有真實感和感染力。
(四)還原人物原則
翻譯字幕必須把握人物的性格,使字幕臺詞具有鮮明的人物特色,在翻譯的過程中要帶有人物的情感,這樣翻譯出來的譯文才更加具有帶入感,使觀眾更加近距離地感受到演員傳達的情感。
(五)語內(nèi)連貫的原則
一部電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語言的對白是連貫的,語句與語句之間是有關聯(lián)的,不能用割裂的方法翻譯,這樣翻譯出來的譯文才是與原文一致的。
以上是字幕翻譯須遵守的一般原則,下一節(jié)我將通過傲慢與偏見的字幕中不同翻譯方法的例句逐一解析。
一般的翻譯技巧有轉(zhuǎn)換法,增詞法,減詞法,引申法,加注法,反說正譯,正說反譯等,接下來我將選取四個電影中字幕翻譯使用的典型翻譯技巧分類解析。
(一)轉(zhuǎn)換法
1.詞類轉(zhuǎn)換
伊麗莎白曾諷刺科林斯先生僵硬可笑的奉承時說道“Do these attentions proceed from the impulse of the moment,or are they the result of previous study?”譯文同時使用了增詞法和轉(zhuǎn)換法,若句中將“proceed from”譯為“產(chǎn)生于”必定不符合中文的語言習慣而令人無法理解,因而總體改譯為“但你這種討人喜歡的奉承話是臨時想起來的呢,還是老早想好了的?”這樣既生動地表現(xiàn)出伊麗莎白對柯林斯諂媚奉承的嘲諷,生動再現(xiàn)人物形象,也符合中文表達方式,使觀眾更易理解句中含義。
2.句子成分轉(zhuǎn)換
在求婚時柯林斯對伊麗莎白世俗而自以為是地說:
“And no reproach on the subject of fortune
我對于財產(chǎn)的有限沒有任何責備的意思
will cross my lips once we're married.
我們結(jié)婚以后,我決不會說一句小氣話”。
此處兩句本為一句,由于語氣的停頓而分為兩句,字幕翻譯中譯者將其切分為兩句完整的句子,保證了時間的一致性,又維護了語內(nèi)連貫,完整地傳達了話語的內(nèi)容,表現(xiàn)出柯林斯的古板平庸。
(二)引申法
引申翻譯法就是根據(jù)上下文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原詞句基本意義出發(fā)對某些詞語做語義調(diào)整將其改變?yōu)橐环N新義。(李明)
如班尼特先生在伊麗莎白想父親勸阻妹妹莉迪亞時對伊麗莎白說:“And we could never expect her to do it with so little inconvenience.”此句譯為:“她這次要去出丑,既不必花家里的錢,又用不著家里麻煩,真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呢”。原文若直譯則為“我們從沒想過她能花這么小的代價做到這件事?!比欢鵀榱擞^眾更好地理解編劇的意圖,使原文更通俗易懂,切合原文,從而做出引申,將“do it”譯為“出丑”,“so little inconvenience”譯為“花家里的錢、找家里麻煩”;“could never”中蘊含的語氣譯為“真難得有這樣的機會”,靈活的意譯全面地表達出原文意思。
(三)反說正譯
《傲慢與偏見》中反說正譯的應用使反諷的藝術效果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反說正譯指在翻譯實踐中,為了使譯文忠實而合乎語言習慣地傳達原文意思,有時必須把原文中的否定說話變成譯文中的肯定說法。(李明)
如在面對太太興奮地告訴他尼日斐花園終于租出去了時,班尼特先生對太太說“As you wish to tell me,my dear, I doubt I have any choice in the matter.”此句被譯為“既然你這么想告訴我,我的好太太,我只能洗耳恭聽了”。若原文直譯則為“我懷疑我在這個這個問題上有任何選擇的余地”便無法展現(xiàn)出班尼特先生的幽默語氣,及對妻子的微妙諷刺。為了觀眾更好地理解編劇的意圖,使原文更通俗易懂,切合原文,從而使用了反說正譯的方法,此處反說正譯的應用保證了語義明確,加強了修飾效果、尊重漢語習慣,使譯文更加通暢易懂。
(四)增詞法
增詞法就是在翻譯時按意義上或修辭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詞來更忠實通順地表達原的思想內(nèi)容。(李明)用增詞法翻譯技巧的目的是為了更加準確、通順和完整的表達原文的內(nèi)容。比如電影中伊麗莎白說到“She could not have bestowed her kindness on a more grateful subject.”譯為“她的好心并沒有白費,因為天下再也找不出一個比更懂得感恩報德的人了。”原文直譯則為“她的好心不可能給其他更懂得感恩的人了。”而譯者為了讓讀者更明白說話人說表達的意思,在直譯的基礎上增加了這一賓語,并增譯了“全天下”這樣一個限定詞,幽默地嘲諷了柯林斯先生對LadyCatherine的諂媚順從,也使得伊麗莎白機智的形象得以再現(xiàn)。
(五)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
翻譯要盡可能忠實而準確地把原作的思想內(nèi)容風格等再現(xiàn)出來,使觀眾感同身受,因而對譯文的句子結(jié)構(gòu)進行調(diào)整非常重要。
如科林斯先生在求婚后對伊麗莎白說的“it is by no means certain another offer of marriage will ever be made to you”譯為“但不會有另外一個人再向你求婚了”。為了使譯文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譯文把原文以物稱做主語的“certain another offer of marriage”改成“另外一個人”人稱做主語,這必然帶來整個句子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和變化,所以后面的“marriage will ever be made to you”被動語態(tài)必然要轉(zhuǎn)化成主動語態(tài)“向你求婚”來保持主語的一致。
本句子符合字幕翻譯中“切”“通俗”原則,譯文符合原文科林斯先生說話語氣的尖酸刻薄,并且簡潔通俗易懂,形象的還原了柯林斯世俗的形象。
綜上所述,修辭角度下的字幕翻譯技巧眾多且值得推敲,單從以上幾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修辭的翻譯準確性對電影多么重要,好的翻譯不僅可以使觀眾準確地理解電影臺詞情景,更可以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在英語電影字幕翻譯中,修辭的翻譯成為一大難點與亮點,通過使用多種翻譯技巧,我們可以通順傳神地傳達原文語義,本文僅僅從《傲慢與偏見》的反諷手法就解析出調(diào)整法、引申法等頗多手法,譯者只有遵守字幕翻譯原則、結(jié)合專業(yè)知識,深刻理解特定情境下原文含義,才能準確地表達電影臺詞內(nèi)涵。
(注:本文系2016年4月“以修辭視角解析電影字幕翻譯技巧研究——以《傲慢與偏見》中反諷手法為例”科研課題論文)
[1]李明.英漢互動翻譯教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2]曾慶茂.英語修辭鑒賞與寫作[M].上海.同濟出版社,2007.
[3]趙麗.英美電影漢譯的語言特點及翻譯技巧[J].影視翻譯,2013,(8).
[4]張明宇.略論影視字幕翻譯原則和策略[J]才智,人文高地.2014年,(20).
[5]高紅.中國電影字幕翻譯之“切”的原則[J].上海翻譯,2015,(2).
[6]鄢忠秀.英語IRONY的翻譯賞析——評《傲慢與偏見》的三個中譯本[N].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4).
[7]梁檁,呂樂.《傲慢與偏見》原著與影視作品差異分析[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4,(6).
[8]侯美.淺談《傲慢與偏見》中的反諷藝術[J].作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