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果
尉氏縣公路局
?
公路工程軟土路基處理技術研究
高 果
尉氏縣公路局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社會快速發(fā)展,我國的高級公路建設也在突飛猛進的發(fā)展。隨著公路等級設計要求的提高,對路況指標的選用也隨之提高,從而不可避免地帶來公路路基穿過軟土地區(qū)的情況。因此,在軟地基上修筑路基已非常普通,對公路軟地基的成功處理,往往能夠提高建設速度、確保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因此,在軟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或是進行路基施工,都要求對軟地基進行適當?shù)奶幚?,這將具有深遠的意義。本文主要對公路軟基處理的特點及施工技術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公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特點
所謂軟土,從廣義上講,就是強度低﹑壓縮性高的軟弱土層。在軟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若不加處理,往往會發(fā)生路基失穩(wěn)或過量沉陷,導致公路破壞或不能正常使用。習慣上常把淤泥﹑淤泥質土﹑軟粘性土總稱為軟土。軟土的特性主要表現(xiàn)為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含水量在34%~72%之間,孔隙比在1.0~1.9之間,飽和度一般大于95%,液限一般為35%~60%,塑性指數(shù)為13~30.我國軟土多分布在江河湖海等處,但也在丘陵低洼和山區(qū)谷地賦存。由于其成因類型不同,厚度不一,性質各異,因此不能一律對待,首先應查明各地區(qū)特點和地質﹑土質條件,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對策,作出合理的處理。
1.1軟土地基對壓力感應能力較強
壓力對土層的控制主要體現(xiàn)在土層變化中,在沒有受到外界壓力時土層不會因為松弛問題而產(chǎn)生變化。在壓力作用下,軟土地基的土層構造將受到極大的影響,并產(chǎn)生變化,而這種變化具有不能恢復的特點,進而降低路基的強度,產(chǎn)生各種病害問題,如路基不均勻沉降﹑塌陷等。
1.2軟土地基對水的抗?jié)B透能力較強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透水性是確定其土質與施工標準是否符合的重要因素。軟土具有較差的透水性,通常情況下豎向滲透系數(shù)為100,這將嚴重影響土層水質的排放。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軟土因具有較大的空隙及較小的耐受壓力,致使路基沉降系數(shù)不斷增大,進而嚴重影響到公路工程的質量。
現(xiàn)階段在軟土地基建設公路工程越來越常見,為確保公路施工的質量,必須對軟土路基的特性及周圍的地理環(huán)境進行充分綜合考慮,并選用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進行施工?,F(xiàn)階段主要采用的軟基處理方式主要有水泥攪拌樁法﹑換填法等。這些方式的特性不同,其應用的范圍及產(chǎn)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基于此施工企業(yè)必須依據(jù)公路工程軟基處理的具體施工狀況進行科學有效地處理。
2.1砂墊層和砂石墊層換填
在公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中,因為軟土路基具有不穩(wěn)固性,導致施工難度不斷加大。基于此,在施工過程中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施工企業(yè)可以選用砂礫層鋪設的方法進行有效處理,鋪設操作結束后要進行夯實作業(yè),這樣可以增加路基的穩(wěn)固性。這種換填施工技術的優(yōu)勢在于對承載力要求的滿足及優(yōu)化路基表層的排水效果,不會出現(xiàn)積水現(xiàn)象,減少路基軟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在軟土路基施工中,為確保公路工程的質量,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換填材料的選擇,一般情況下,都會選用大顆粒沙礫石,有時也可以將鵝卵石摻入。我們可以根據(jù)設計方案選取顆粒比較大的沙礫石,必要時可以摻入鵝卵石,可以依據(jù)施工地點的具體情況而定。路基溝槽施工時可以采用沙礫石對其進行處理,如溝槽內(nèi)有積水情況,應先進行排水工作,再填入已經(jīng)配置好的沙礫石。沙礫石填筑時,要注意一層一層地夯實,對填充料中的含水量進行良好控制,通常在10%—20%的范圍內(nèi)進行控制。
2.2水泥攪拌樁
水泥攪拌樁在軟土路基處理中應用的十分廣泛,這種處理技術主要將水泥作為固化材料,利用機械將軟土及固化劑在路基深層進行均勻攪拌,促使兩者之間發(fā)生各種反應,這種加固方式可以有效地將軟土硬結,使路基的整體性及強度增強,進而增強路基的穩(wěn)定性。
水泥攪拌樁施工必須先對樁的位置進行測量,并將樁機運送到施工現(xiàn)場進行首次下沉作業(yè)。制備水泥漿,將水泥的含量控制在15%左右;將注漿攪拌設計樁頂標高進行提升,將其提升速度在15cm/min的范圍內(nèi)進行控制。再次進行下沉﹑噴漿作業(yè),操作結束后將樁機移動,依次對每一根樁進行作業(yè)。當攪拌樁樁頂與設計高程十分相近時,施工企業(yè)必須在樁頂1米到1.5米之間進行噴漿攪拌的適當加量,提升攪拌樁機與路面一定距離時,必須將速度放慢,當噴漿口與樁頂高程一致時,可以將攪拌機提升作業(yè)停止,并進行10秒到20秒的攪拌,以此確保樁頭的均勻性及密實度。
應保持在攪拌樁成樁過程中的均勻性﹑持續(xù)性,不能出現(xiàn)斷層現(xiàn)象,同時在噴漿提升過程中嚴禁出現(xiàn)斷漿現(xiàn)象,如必須停止水泥漿的輸送,施工后必須重新筑樁。在水泥攪拌樁軟基處理中必須將其樁位偏差控制在小于50的范圍中,并嚴格控制成樁直徑及樁長,使其達到施工標準。必須將軟土路基施工范圍內(nèi)的雜物清理干凈,在進行水泥攪拌樁施工,并進行粘性土回填﹑壓實施工,在回填材料選擇中,不能選用雜填土﹑生活垃圾作為回填材料;在水泥攪拌樁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其施工速度,在施工過程中必須確保不會對施工附近的其他建筑物造成影響。
2.3 表層排水法
在面對軟土路基土質較好但含水量較大時,在填土施工前,必須將溝槽開挖在路基表面,并將地表水排除,同時降低地基表層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機械通行。為了發(fā)揮開挖出的溝槽在施工中達到盲溝的效果,應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礫或碎石。
2.4 強夯法
強夯法是在重物的作用下對軟弱地基進行強夯,以此對其密實度增強,進而對公路工程路基的承載能力提高及降低沉降程度,這種軟基處理技術通常都應用于地基處理深度在3m以下飽和度較低的粉土﹑粘性土等土質較差的地基中。
公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前,施工企業(yè)必須先對重夯位置進行測量放樣作業(yè),對其夯點位置及間距進行準確確定。進行3遍夯擊,按照由兩邊向中間的順序分排進行,每夯點都進行4次夯擊并確保其連續(xù)性。在夯擊施工中一定要對夯沉量進行實時測量,最后兩擊夯沉量平均設為1至2厘米,然后停止夯擊作業(yè)。
2.5 高壓噴射注漿法
高壓噴射注漿法是通過鉆機把帶有噴嘴的注漿管鉆至設計的土層深度,然后進行高壓噴漿作業(yè),將混凝土砂漿和土體進行充分融合,促進路基組合成分發(fā)生改變,以此達到增強路基承載力,降低沉降差的效果。這種軟基處理技術主要應用于地基處理深度30米以上的軟弱地基。
綜上所述,隨著公路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將公路建在軟土地區(qū)越來越常見,但這種現(xiàn)象往往會產(chǎn)生路面沉降變形等情況,對路面的使用情況將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增加經(jīng)濟損失。由此可見,在軟土地基上進行公路的修筑,必須對其沉降問題進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公路工程施工的質量及延長使用周期。
參考文獻:
[1]彭鵬.淺談公路工程的軟基礎處理的方法[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7卷)[C];2007年
[2]胡學軍,杜紅霞.深層水泥攪拌樁在堤防工程中的應用[A];地方水利技術的應用與實踐(第3輯)[C];2005年
[3]毛金龍,李立歆.水泥深層攪拌樁施工控制在軟基處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