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21-02
隨著新課程的開展和深入,中學英語的學習已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識記單詞和語法、在考試時得高分這個層面上了,而是逐漸地向運用語言這一方面過渡,也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許多中學教師遇到一些問題,如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能力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關鍵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聽說與讀寫脫節(jié)的問題,等等。本文試圖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能從理論上和實踐方面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途徑。
一、語言知識與運用語言的關系
對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的不同側重,實際上是體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語言本質觀。如果把語言看成是一個知識性系統(tǒng),那么掌握語言的知識(語音、詞匯、語法等)則成了外語教學的最高目標;如果把語言看成是一個交際系統(tǒng),那么在教學中則會注意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yǎng)。前一種知識性系統(tǒng)語言觀左右了我國中學外語教學許多年,它的影響滲透到了語言教育的許多方面,其影響是深遠的?!懊@啞脖和”“高分低能”癥均是這種語言教學觀的產(chǎn)物。盡管一些學校經(jīng)過努力,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較全面地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然而畢竟是曲高和寡,影響不大。語言知識是進行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和前提,沒有這個基礎,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活動的過程就難以實現(xiàn)。外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語言基礎知識和靈活運用知識之上的。然而知識不等于能力。那種認為掌握了語言知識就等于掌握了語言的觀點是錯誤的。
二、語言知識向語言運用能力轉化的關鍵因素——教師
強調教師素質的重要性并不與當前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相悖。“以學生為中心”論其實質就是要教師去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思想、學識水平、動機、興趣,以便能因材施教。目前,教師的整體素質偏低是制約我國基礎教育向前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外語教師尤甚。這主要體現(xiàn)在:1.職業(yè)道德不夠高;2.外語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不夠熟練;3.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論素養(yǎng)。
因教師素質較低的原因,導致了許多教學科研成果無法加以利用,造成嚴重浪費。如英語教學原則是許多教學科研人員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來的教學經(jīng)驗的升華。正確理解和全面貫徹這些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根本保證。
英語教師如果具備了良好的語言基礎知識和扎實的聽說讀寫能力,并且教育理論知識豐富,教學方法靈活多樣,那么促使學生的語言知識向運用能力轉化,亦將不是什么難事了。教師一口流利得體的英語,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種氛圍中學生聽到的都是英語,按克拉申的觀點,只有大量可理解輸入才能導致大量的輸出。學生只有英語聽多了,他才能開口說。
教師通過運用“多信息、高密度、快節(jié)奏”原則(由章兼中教授提出),能極大程度地加快學生的語言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進程。傳統(tǒng)的教學存在幾個主要弊端,一個是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語言信息量少。要克服這一點,教師就應增大信息量,多讓學生接觸一些外語材料。一年級的學生可多聽一些生動有趣的小短文,二年級學生可多讀一些簡易有趣的初級讀物,并逐步提高聽讀外語材料的質量。
第二個弊端是學生外語實踐的量少和面窄。如果能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能動性,主動參與課堂中各項實踐活動,就能改變這種消極被動的局面,能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操練的機會。
第三個弊端是學習和操作的節(jié)奏緩慢??旃?jié)奏要求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明快。練習轉換,環(huán)節(jié)交替緊湊,語速正常。學生操練外語的頻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師的提問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學生的回答節(jié)奏加快。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富有緊湊感,從而克服從前那種上課懶懶散散,智力活動松弛的現(xiàn)象。由此可見,外語教師的素質高低,是決定外語教學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時也是能否有效促成語言知識向語言運用能力轉化的一個重要條件。老教材如果說一支粉筆一本書還能勉強對付過去的話,那么新教材則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語言基本功過關,還要具備聽說讀寫演畫多種技能和較強的組織能力。對那些自身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的教師,可以采取進修或自學或在職提高的方式進行。通過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材、寫出全英文教案,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質,還能提高自己的組織教學能力。
三、如何克服聽說讀寫脫節(jié)的問題
聽說讀寫幾種技能本是互為依存,相互促進的,由于相互之間的脫節(jié),從而導致了作用于彼此之間的能量浪費。那種以整體結構發(fā)生作用的能量往往大于個體相加的和的能量。要想使學生的四種技能發(fā)揮最大的整體效應,使學生的知識向運用能力轉化,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做到語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有機統(tǒng)一。聽說讀寫幾種能力既是教學的目的,同時又是教學的手段。語言基礎知識的傳授必須通過四種技能得以實現(xiàn)。
2.深刻理解和領會外語教學原則。這些外語教學的基本原則是管小道理的大道理。只有明悟這些大道理,才有可能使外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高屋建瓴,站在宏觀的角度來俯視教學中的問題。
3.增加閱讀和寫的量。教師可適當?shù)脑黾映瓕?、聽寫和一定量的語法練習,以解決文字讀寫能力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