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鳳濱
?
淺析心理健康活動課分享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謝鳳濱
分享是心理健康活動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上好心理活動課的關鍵點之一。通過分享,每個人可以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又可以分享別人的觀點,一方面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為學生提供了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空間;另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注意分享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心理活動課不僅是一門課,更能達到陶冶性情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討分享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要點,為提高心理活動課的實效做貢獻。
心理健康;活動課;分享環(huán)節(jié)
課堂上,心理教師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活動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對活動的感受,他們一般沒有聯(lián)系自身的經(jīng)歷或經(jīng)驗。心理健康課程不是單純的心理學知識的傳授,而是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以學生個人的直接經(jīng)驗為中心,以學生本人的情意活動為主要內容,其根本目標是應用心理健康的有關理論和知識,來解決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成長所面臨的困擾和心理行為問題,使學生心理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中職學校的學生很難也沒有必要掌握心理學專業(yè)的概念和知識,應是以學生的心理成長需要為根本出發(fā)點,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讓學生在交流討論、質疑探究中,在情感的體驗中調節(jié)心態(tài)、完善人格。因此,在心理活動課上,要注意分享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獨特,增強與集體的一體感,同時讓學生相互學習,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吸取別人成功的經(jīng)驗。同時,要把真誠的表達和領會別人的表達培養(yǎng)成一種生活能力,學會在交流中獲得心理的成長。從這種意義上看,分享的過程既是獨特的情感體驗過程,又是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的過程。
(1)心理活動課的分享環(huán)節(jié)要注意創(chuàng)設特定的心理環(huán)境
心理活動課如果不能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充分交流思想,它就不可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洞斑叺男《苟埂分小吧降奈兜篮秃5奈兜馈苯o筆者很深的印象,這體現(xiàn)了一種平等的教育。心理活動課要樹立人人平等、全體參與的理念,不僅是人格平等,還要機會平等,發(fā)揚教學民主,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安全的最佳心理場所,使學生真正能夠暢所欲言。教師與學生之間就像兩個星球相互繞著運轉,誰都不能偏離“以心為中心”的中心。以學生的心為中心,兼顧班里的每一位學生,不論性格外向內向、乖巧調皮、成績好差,都應給予同等機會。學生表露的內容只要是真實的想法和情緒情感,就應該得到接納和鼓勵。這既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理話,便于其保持心理平衡,也便于教師掌握學生的思想情感狀況,有助于交流思想、相互啟發(fā)。
(2)心理活動課的分享環(huán)節(jié)要注意課堂調控
心理活動課有其自身運作的規(guī)律,需要遵守情境體驗、動感第一、多元互動等基本的原則,這衍生了讓心理教師頗為頭痛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活躍的課堂氛圍,另一方面又抵擋不了學生高漲的情緒;一方面需要教師具有親和力,另一方面又要壓得住陣場。心理活動課的分享如不加以引導,學生可能會很隨意、漫無目的地談天說地,課堂很可能成為閑聊的場所,因此,教師要注重討論的針對性、引導性與實效性。同時,對于學生的違紀行為,要分情況處理,對一些無心的學生,善意皺眉,表示不贊同;對一些有意的學生,要“堅定”地制止。
(3)心理活動課的分享問題要有開放性
在心理活動課中,如果必須問問題,它們應該是開放的。封閉式的問題切斷了交流,開放式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和交流。所以,想要打破學生只以簡單的幾個詞來回答教師問題的局面,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具有開放性,避免單純的“是”或“不是”,這就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暢所欲言,勇于袒露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所以,讓學生分享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既可以令學生感到被重視,進而激勵他們自由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體會,從而有效實現(xiàn)從知識性教學向情感性培養(yǎng)的轉變;又可以幫助教師在學生的回答中收獲更多信息,從而提高心理活動課的實效。
(4)心理活動課的分享問題要巧妙運用投射作用
投射是指個體依據(jù)其需要、情緒的主觀,指向將自己的特征轉移到他人身上的現(xiàn)象。投射作用的實質,是個體將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為特征推測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樣存在。所以在設計分享問題時可以通過投射了解學生更真實的想法。設置問題時避開“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這種設問,學生可能會考慮老師的心理動向、心理需求和道德認知,說一些迎合教師的答案。這樣,教師可以或多或少地從學生的投射心理中讀出學生的深層思想,進而能從學生的分享中再作探究,促進學生再度思考,提高心理教育實效性。
(5)心理活動課的分享環(huán)節(jié)要注意強調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體現(xiàn)學習的活動性。開展合作學習時要注意,強調合作學習的原則,如積極參與,對小組、對班集體負責,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聆聽他人的觀點,不要嘲笑他人。表達者應該真實、自然、個性化、有感而發(fā),傾聽者應該接納、領會、無批評、有回應。同時,教師要盡量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合作式學習,在適當?shù)臅r間內變換合作對象,使之了解更多的同學,增強合作能力。學生還需要經(jīng)常總結在合作學習中的收獲與體會。
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的心理環(huán)境,以學生的心理成長需要為根本出發(fā)點,考慮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讓學生在分享中,增強與集體的一體感,把真誠的表達和領會別人的表達培養(yǎng)成一種生活能力,學會在交流中獲得心理的成長,提高心理活動課的實效性。
[1]曹梅靜,王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4.
[2]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編寫組.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13-316.
[3]俞國良.心理健康教學參考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9:5.
[4]林衛(wèi)平.高中心理輔導活動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136.
[5]姜企華.心理課小組討論要實現(xiàn)高效[J].現(xiàn)代教學,2009(03).
[6]陽志平.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課操作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236.
責任編輯 何麗華
2016-03-21
謝鳳濱(1986-),女,開平市機電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教師,學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廣東 開平/529300)
G712
A
1005-1422(2016)05-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