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育時機的把握原則與利用策略

      2016-03-19 02:12:37隋林寧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教學

      隋林寧  曲 烽

      (遼寧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育時機的把握原則與利用策略

      隋林寧曲烽

      (遼寧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基礎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起著思想引領、信仰樹立與行為示范的重要作用。普通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思想政治課教學為主渠道。及時地捕捉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教學時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本文旨在通過對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育時機的把握原則與利用策略這一應用性問題的探究與歸納,為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提供借鑒。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教學;教育時機;把握與利用

      一、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育時機的內涵及特點

      準確地把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育時機的內涵,既有利于加深教師對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育時機的理解,又有助于教師及時捕捉并利用教育時機,提高教學實效性。

      (一)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育時機的內涵

      思想政治課主要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為主要任務的教育教學活動。因此,要合理準確地把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育時機的內涵,必須從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時機兩個維度入手。

      1.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張耀燦先生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概括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1]。本文所講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直接指向性,它是指在我國基礎教育中,以學生為教育對象的思想政治教育。

      2.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育時機的內涵解讀

      時機就是指特定時間內,在主客觀條件的共同作用下,使客體成為有利于主體活動的時間點。教育時機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客觀存在的可以獲得最優(yōu)化教育效能的一段時間內的一種機遇[2]。

      由此,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教育時機可解讀為:在特定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與學生相互配合,綜合并優(yōu)化各種要素而形成的有利于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的客觀條件。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育時機的特點

      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教育時機作為一個獨立的客體,不但有其自身的內涵與外延,還具有鮮明的特點。

      1.教育時機的存在具有客觀性特點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教學時機總是以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為條件,以一定形式的載體而存在的。這種客觀性表現(xiàn)為無論思想政治課教師能否理解與把握教學過程中的教育時機,這種時機都是不以其主觀意志為轉移而存在的。

      2.教育時機的把握具有可捕捉性特點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教育時機是一種能夠促進教學實效性提升的客觀條件。教師作為一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存在,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實際,準確捕捉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教育時機。

      3.教育時機的發(fā)展具有可開發(fā)性特點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教育時機是一個可深入挖掘的課堂資源。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育時機是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的客觀條件,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堂教學實際,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教育時機,以便提升教學效果。此外,從教育時機的發(fā)展前景來看,教育時機是一個具有廣闊開發(fā)空間的教學條件,充分利用這一條件,會為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發(fā)展,提供強勁而持久的動力。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把握教育時機的必要性

      教師及時準確地把握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的教育時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也會促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最終推動教學效果的提升。由此可見,及時準確地捕捉教育時機是十分必要的。

      (一)及時捕捉教育時機是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前提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旨在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思想政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及時捕捉教育時機,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全面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為:其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思維與邏輯思維。教師及時捕捉恰當?shù)慕逃龝r機,激起學生的思維興奮點,易于幫助學生形成縝密的政治思維與辯證的邏輯思維,為其運用政治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思維引導。其二,有利于促進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形成。政治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局限于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形成發(fā)散性思維,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捕捉教育時機,創(chuàng)設形式豐富的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互動與交流,有助于促進其發(fā)散性思維的形成。

      (二)合理把握教育時機是推動教師穩(wěn)步提升的動力

      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把握并運用教育時機,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從師素養(yǎng)與從師技能[3]。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有利于思想政治教師形成良好的教育時機意識。意識是指導教師進行教育行為的先導。良好的教育意識的形成,有助于教師合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升教學質量。其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師形成良好的從師素養(yǎng)。良好的從師素養(yǎng)是教師將教育時機從內潛轉化為外顯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熟識教材知識本身,還要了解學情,并擁有較為廣闊的國內外政治視野。在具備把握教育時機意識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基礎上,思想政治教師在組織教育教學活動能力方面會有較大的提升。

      (三)提煉升華教育時機是實現(xiàn)教學最優(yōu)化的保障

      教學最優(yōu)化是由前蘇聯(lián)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學有效性發(fā)展演化而來,是指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案,使教師和學生耗費最少的教學時間,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4]。在及時捕捉與合理把握教育時機的基礎上,提煉升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教育時機,能夠保證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的實現(xiàn)。這種教學最優(yōu)化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主要表現(xiàn)為:其一,有利于保障課堂教學結構與進程的最優(yōu)化。教師若要提煉升華教育時機,必然會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構思與設計。從導入新課到課堂小結,所有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其精心設計,這便會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省教學時間,促進教學進程與結構的最優(yōu)化。其二,有利于保障課堂效果與教學影響的最優(yōu)化。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把握學生的興奮點與情感點,設置不同的教學情景和環(huán)節(jié),以點帶面,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情感態(tài)度的升華,實現(xiàn)教學效果與教學影響的最大化。

      三、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育時機的把握原則與利用策略

      (一)把握啟發(fā)誘導原則,乘“懸”而教

      “懸”指的是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某一問題產生疑惑的心理狀態(tài)。思想政治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難免會遇到學生對所講知識不理解的狀況。此時,教師應該把握《學記》中的“啟發(fā)誘導原則”,及時捕捉學生的疑問點與需求點,乘懸而教。

      1.思想政治教師要把握學生的“疑問點”

      當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對教學內容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無論是因為己知與未知的沖突對教學內容產生懷疑的時候,還是當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習中陷入某些困難并難以克服的時候,這些狀況都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疑問,形成對外界不同層次的需要[5]。

      基于上述情況,思想政治教師應當遵循啟發(fā)誘導的原則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學習。例如,教師在講授必修一經濟生活《個人收入的分配》之前,學生已經對父母的工資收入或個體收入有所了解,但了解的不是很透徹、很系統(tǒng)。此時,教師應當將課本內容與學生日常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充分挖掘學生的需求與疑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鑒于一個班級內學生的父母從事各種不同的職業(yè),收入的來源也是多種多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實際進行情景展示,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并掌握經濟學常識??鬃釉岢觥安粦嵅粏ⅲ慌遣话l(fā)”的教育主張,思想政治教師要在準確捕捉學生疑問點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啟發(fā)和誘導,循序漸進地使其接受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當學生對某一理論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卻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思想政治教師要對其進行啟發(fā)。啟發(fā)的前提與基礎是學生對該問題己經有所理解和領悟,這種理解和領悟一方面來源于思想政治教師的引導,另一方面來源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只有充分發(fā)揮這兩方面的作用,才能夠使教學內容內化到學生的內心中去,使其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2.思想政治教師要把握學生的“需求點”

      學生作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在思想政治理論學習過程中會產生多種多樣的需求。這種需求往往產生于以下幾種主要情形:一是當學生因為知識過于抽象難以理解需要解答時;二是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基礎上繼續(xù)深入探究卻因缺乏經驗需要幫助時;三是學生的某種心理障礙或生活習慣致使其難以理解所學知識需要疏導時[6]。

      當上述情形發(fā)生時,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及時捕捉學生的需求點,遵循啟發(fā)誘導原則,乘懸而教。教師應該深刻意識到,學生的需求不僅僅局限于知識層面的需求,還有自身發(fā)展的需求。例如,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往往會有不同的回答。當這些回答不如教師預想的那樣準確時,教師應當進行充分地反思,問題設置是否過難?提問時機是否準確?學生是否需要這種提問?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恰當而又富有鼓勵性的評價,對學生進行正向的激發(fā)與引導。學生作為獨一無二的個體,只有其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才會對所學知識產生疑問與需求,這恰恰證明思想政治課教學已經對其產生了教育效果。此時,思想政治教師應及時滿足其發(fā)展需求,因勢利導地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質。

      (二)把握及時施教原則,乘“興”而教

      “興”指的是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獲得表揚或激勵而產生的情感狀態(tài)。當學生產生這種興奮狀態(tài)時,教師應當遵循《學記》中及時施教的原則,恰當?shù)貙W生進行引導,及時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當學生對思想政治某一方面的問題產生興趣時,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點,并加以引導與幫助,趁熱打鐵,乘“興”而教。

      1.思想政治教師要把握學生的“閃光點”

      當學生在某方面取得一定進步時,其情緒狀態(tài)都是興奮的、高昂的,學生的注意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都處于較好的狀態(tài),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抓住這一時機,將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與正向激勵相結合,力圖使這種狀態(tài)不斷出現(xiàn)在其它學習領域和生活領域之中。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充分挖掘那些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或是以學生較為擅長的方面作為案例與情景,這樣能夠充分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關注程度和反應程度。在教學過程中,當教師提出的某一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時,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鼓勵他們通過自我學習與小組討論得出結論。例如,在教師進行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六課《我國的政黨制度》教學中,在講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zhí)政地位的確立的歷史過程中,一定會有同學對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歷史有所了解,此時,教師不應該自顧自地繼續(xù)講下去,而應該充分發(fā)掘學生的閃光點,給學生機會,讓他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以此為教育時機,充分發(fā)動學生展開討論,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與能動性,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7]。

      2.思想政治教師要把握學生的“情感點”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情感會隨著教學內容的轉變而轉變,其中最容易引發(fā)學生情感波動的情境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是當重大災難發(fā)生時,思想政治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宣傳感人事跡及國家的政策幫扶等,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促使學生形成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例如,在進行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課《我們的民族精神》講授過程中,談到如何傳承和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時,教師不能僅僅根據(jù)書本對本部分內容進行簡單的講解并要求學生死記,而應該積極營造課堂氣氛,通過情景教學,將學生置于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明之中,以一種歷史傳承者的眼光看待歷史、審視自己。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與使命感,教師可以適當引用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例子,截取部分影像資料,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與歷史使命感,讓學生真正地融入到中華文明歷史發(fā)展的浪潮中,積極承擔自己的歷史責任與歷史使命。

      二是當社會道德事件發(fā)生時,思想政治課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道德沖突情境,使學生在此情境中產生深刻的道德體驗,抓住時機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作為社會公民必須堅持公平、正義等優(yōu)良品質。比如,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不要禁錮于教材的內容進行授課,可以在授課之余就一些社會熱點問題與學生進行討論,討論“小悅悅”事件、“大學生救人溺水事件”以及“老人摔倒扶不扶”事件等等。教師應當充分聽取學生對各類事件的看法,并在討論之后表達自己的具有一定引導作用的看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與積極的社會觀。

      (三)把握動態(tài)發(fā)展原則,乘“機”而教

      “機”主要是指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有利于實現(xiàn)教育效能最優(yōu)化的一段時間內的一種機遇。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應時刻把握動態(tài)發(fā)展原則,通過創(chuàng)設發(fā)展性教學情境,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動態(tài)發(fā)展原則,教師應時刻把握學生的“沖突點”與“流行點”,運用好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教育時機,乘“機”而教[8]。

      1.思想政治教師要把握學生的“沖突點”

      “沖突點”主要是指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些突發(fā)事件或學生之間的觀點沖突。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隨機應變能力”,積極有效地處理思想政治課課堂突發(fā)事件是對教師能力的最好檢驗[9]。

      當課堂教學過程出現(xiàn)突發(fā)事件時,教師應利用這些突發(fā)事件來創(chuàng)設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思想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兩個學生因為課下的私事在課堂上發(fā)生爭執(zhí),教師的處理方式會直接影響到本課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對教師的看法。當這類事件發(fā)生時,教師不可以對當事學生進行“硬處理”,即直接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而忽略其他學生的感受,而應該對他們進行“冷處理”,暫且對兩個人置之不理,讓他們各自冷靜下來,繼續(xù)保持平和心態(tài)進行教學。在授課之后,以此為教育時機,讓兩名學生走上講臺,說明兩人之間的矛盾沖突點,同時讓其他學生作為評審團對二人的行為進行評價,讓兩人和平解決私下矛盾,同時認識到自身擾亂課堂紀律的錯誤。因此,當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思想政治教師要及時把握突發(fā)事件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創(chuàng)設與之相適應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利用學生的“沖突點”乘“機”而教。

      當學生之間的某些觀點發(fā)生沖突時,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與角色扮演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生之間的觀點發(fā)生沖突,主要是學生內部對某一思想政治問題的觀點不一致造成的。此時,教師可以在思想政治課上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使處在不同立場的學生扮演對方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使學生體驗不同觀點所帶來的感受。運用此種教育方法,使學生親身感受到不同角色之間所處的不同境遇,更有利于幫助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在體諒他人的同時培養(yǎng)了自身的集體觀念。

      2.思想政治教師要把握學生的“流行點”

      “流行點”主要是指在學生受其所處群體環(huán)境的影響時使其思想和行為發(fā)生特定的傾向性變化。無論社會上出現(xiàn)正能量還是負能量,學生群體中的“流行點”都會受到影響。此時,思想政治教師要利用學生的“流行點”對其進行思想的影響,借助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10]。

      當學生群體價值觀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發(fā)生沖突時,思想政治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差異所引起的思想沖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可以通過啟發(fā)引導或設置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等方法,促使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糾正其思想偏差。這種自我教育方法的關鍵在于使其通過一定的自我教育形成一定的自我認知,最終實現(xiàn)自我轉變,擺脫自身思想的局限。

      當社會不良風氣風靡時,學生群體的“流行點”也有可能會受到影響,此時,思想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務必提高警惕,防范不良社會思想對學生的精神侵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提高其理論水平和辯證是非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群體堅定社會主義方向。

      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思想導向和行為示范作用,要求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把握和利用教學中的教育時機。筆者在解讀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學時機內涵的基礎上,從學生、教師及教學三個維度分析了把握教育時機的必要性。同時,充分結合思想政治課教學實際,創(chuàng)新地提出了教學時機的把握原則與利用策略,并輔之以相應的例證。通過對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育時機的把握原則與利用策略的論述,旨在喚起思想政治教師樹立時機意識、提升捕捉時機的能力,促進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胡志剛.教育時機論[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3] 裴娣娜.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4] 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新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陳丹,胡志剛,鄭柳萍.化學教學中教育時機的應用模式[J].教學研究,2012(6):2-7.

      [6] 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傅任取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7] 趙麗娟.教育者與教育對象交往關系視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時機探析[J].教師教育論壇,2013,26(1):79-93.

      [8] 胡志剛.論教育時機[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9):118-121.

      [9] 吳式潁.馬卡連柯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0] 胡志剛,戴淑范.把握教育時機的藝術[J].教育藝術,2001(8):4-6.

      (責任編輯:劉士義)

      The principle and strateg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I LinningQü Feng

      (SchoolofMarx,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029,China)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asic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ideology,establishing faith and behavior.Ordinary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mainly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as the main channel.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apture the time of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 timely manner.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and ind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and the use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educational juncture;grasp and utilization

      收稿日期2015-12-16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探究”(L11DZZ055);2014遼寧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項目“擇優(yōu)推廣計劃”遼委高通【2014】37號。

      作者簡介隋林寧(1992-),男,山東煙臺人,遼寧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篇號1008-2441(2016)01-0097-05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課教學
      人本主義思想關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
      東方教育(2016年7期)2017-01-17 20:34:50
      談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關于幼兒師范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導入新課的嘗試和探索
      淺析鄉(xiāng)鎮(zhèn)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現(xiàn)存在問題的原因
      考試周刊(2016年49期)2016-07-05 17:30:00
      凸顯四大“魅力”,塑造健康人格
      論思想政治課教學對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
      智富時代(2015年9期)2016-01-14 06:59:15
      淺談激勵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
      試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差異性構建
      論多媒體運用對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改變
      Ipad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
      灵台县| 宣武区| 将乐县| 台南县| 罗城| 正镶白旗| 沛县| 宁化县| 玛纳斯县| 于都县| 安国市| 峨眉山市| 天峻县| 崇明县| 芦溪县| 金乡县| 德化县| 许昌县| 永仁县| 长汀县| 沧州市| 青浦区| 铅山县| 涪陵区| 湖州市| 南澳县| 东乡| 梅州市| 五指山市| 徐水县| 辽阳市| 华池县| 镇宁| 衡山县| 阜新市| 神木县| 江安县| 安庆市| 西丰县| 株洲市|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