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
【摘要】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中心”,充分了解學生,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教學,才能夠玩轉課堂,實現(xiàn)高效課堂。
【關鍵詞】轉變觀念 因材施教 精心備課 激情上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63-01
21世紀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網(wǎng)絡的普及,使孩子們接受的信息、新鮮事物越來越多,知識面越來越寬、思維越來越活躍。教師繼續(xù)以傳統(tǒng)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方式來教學,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整節(jié)課就會死氣沉沉,學生們昏昏欲睡。尤其在我們偏遠的農(nóng)村學校這種現(xiàn)象很普遍,亟需改革。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出“以人為本”,并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改革的核心觀念,這是教育本質的回歸。為了使每一位學生每節(jié)課都有收獲,教師必須進行因材施教。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教學,才能夠玩轉課堂,實現(xiàn)高效課堂。下面將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欣賞學生,將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點張貼在教室
賞識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學生進取的不竭動力。農(nóng)村的孩子比較靦腆,不自信,學困生很自卑,將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張貼在教室,使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從而增強學生學習和做好每一件事的決心。
二、心靈溝通,課前兩分鐘與學生互動交流
馬克思:“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農(nóng)村的家長都很忙,有的甚至常年在外打工,很少與孩子交流,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變化。這就需要我們農(nóng)村的教師就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不僅要做知識技能的傳播者還要做學生思想和道德品格的引路人。每天上課前兩分鐘我都會將發(fā)生在同學們身邊的事講給同學們聽,讓他們可以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認識、看法……在暢談中使學生明辨是非、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昨天上課老師批評了張明廣同學,接著他整節(jié)課都無精打采的。大家談談對這件事的看法?是老師的批評方式有問題?還是張明廣同學的做法錯了?你遇到這種事是怎么做的?如果老師批評的欠妥的話請同學們提出來,老師一定改正。”老師說完后,同學們敞開心扉、互相交流、暢所欲言既消除了隔閡又使學生明白了如何正確面對錯誤。
三、精心備課,針對各個學生特點進行教學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更重要的是備學生,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重組教學內容。農(nóng)村學生底子薄、基礎弱,在教學中我采用小步子、慢節(jié)奏,降低難度,增加坡度,最終讓學生順利達到目標。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學就是教給學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比纾涸诮虒W應用二次函數(shù)求商品最大利潤問題時我將教材中的探究2改為三道例題。探究2:某商品現(xiàn)在的售價為每件60元,每星期可賣出300件,市場調查反映:如調整價格,每漲價1元,每星期要少賣出:10件;每降價1元,每星期可多賣出20件,已知商品的進價為每件40元,如何定價才能使利潤最大?探究2告訴的條件多、情況復雜,直接讓學生試做困難太大。我先出示例1:某商品現(xiàn)在的售價為每件60元,每星期可賣出300件,市場調查反映:如調整價格,每漲價1元,每星期要少賣出10件,已知商品的進價為每件40元。(1)漲價1元,可獲得多少元利潤?漲價2元、3元呢?(2)定價多少元,可獲得最大利潤?根據(jù)學生已學的用一元二次方程求商品的利潤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出如何求商品的最大利潤問題,使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生成過程,體驗成功的喜悅。接著出示例2:某商品現(xiàn)在的售價為每件60元,每星期可賣出300件,市場調查反映:如調整價格,每降價1元,每星期可多賣出20件,已知商品的進價為每件40元,如何定價才能使利潤最大?讓學生仿照例1獨立完成,鞏固所學新知。最后出示例3:在例1、例2中所得的兩個最大值相同嗎?你認為怎樣定價,才能使每星期的利潤最大?對比例1、例2學生不僅輕而易舉得到最佳方案而且明白了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四、激情上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蘇霍姆林斯基“教學語言如果沒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動,就會蒼白無力,索然寡味”。因此在上課前我調整好情緒并設計新穎實用的導入,有時播放同學們喜歡的動畫片,有時講有趣的故事,有時展示漂亮的圖片,有時出示自制的教具……總之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學分式第一課時時,我先出示絲茅草葉子的圖片,讓學生觀察葉子的邊緣有什么特征?再講魯班發(fā)明鋸子的故事,指出類比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有了這個法寶,學生類比分數(shù)來學習分式就輕松多了。
五、分層布置作業(yè),有效鞏固新知識
為了確保每一位學生達到最基本的教學要求,我將作業(yè)分為由淺入深的三個層次,即基礎題、提高題、拔尖題。學困生必做基礎題并鼓勵其嘗試做提高題,增強學習的信心;中等生必做基礎題和提高題,挑戰(zhàn)拔尖題,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優(yōu)等生做提高題和拔尖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同學們各取所需,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進步。
總之,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中心”,充分了解學生,根據(jù)各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才能玩轉課堂,享受教育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