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王 尉
(大連海事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高等教育·
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引航大學生成長成才實現中國夢
王 丹, 王 尉
(大連海事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民族夢、國家夢、人民夢,中國夢之于現實并非一蹴而就,關鍵在人。大學生是中國夢的訴求者和重要主體,是實現中國夢的動力源泉,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是實現中國夢和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雙重需求。大學生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引航,確立健全的人格心理,磨礪意志、錘煉品格、完善自我,才能擔當起歷史賦予的責任,成為追逐和實現中國夢的先行者。
中國夢; 馬克思主義理論; 大學生; 成長成才
夢想萌發(fā)于現實,偉大時代方能產生偉大夢想。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中國夢”的概念,他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1]。要使“中國夢”成為現實,關鍵在人,需要幾代人的不懈奮斗,而作為青年的當代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動力源泉,是實現中國夢的中堅力量和生力軍。
(一)當代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訴求者
歷史的重任落在每一個中國人身上,特別是作為青年的當代大學生更是實現中國夢的強烈訴求主體。歷史證明青年歷來都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主體。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寫道:“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盵2]李大釗曾把青春中華民族之夢乃至青春人類、地球與宇宙之夢與青年聯(lián)系在一起,“進前而勿顧后,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3]。不難看出,先輩前賢總是將青春中國之夢托付于青年人。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中的才俊精英,富有夢想、個性張揚、樂觀自信、有朝氣有激情,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當代大學生。大學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是中國夢實現的未來指向。
(二)中國夢與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相契合
大學生成長成才是實現中國夢和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雙重需求,大學生成長成才是中國夢實現的強烈訴求。中華民族復興靠的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艱辛奮斗和埋頭苦干,作為當代青年的大學生更應健康地成長成才,奮發(fā)有為,為夢想注入一份心力。當代大學生滿載民族的期望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渴望在未來的事業(yè)和生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追求,而相對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和多樣的發(fā)展機遇為大學生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廣闊舞臺。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長成才必然成為大學生最強烈的愿望和訴求。
“兩個一百年”目標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意義特殊,“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過程與當代大學生的成長過程存在兩次契合。到第一個百年目標,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恰逢大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期,多數大學生將完成學業(yè),步入職業(yè)。這個時期是人生而立之年,是精力最充沛、行動效率最高、創(chuàng)造力最強的人生高峰期。這期間是中國跨越式發(fā)展的戰(zhàn)略機遇期和大學生學業(yè)、事業(yè)等人生發(fā)展的黃金期。由此,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巔峰幸運地與中國夢的第一個百年目標高潮相契合,大學生既是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全程參與者,又是享有第一個百年目標成果的幸運兒。到第二個百年目標,即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時,當代大學生大多接近60歲。四十年的歷程恰是當代大學生人生職業(yè)、事業(yè)生涯的完整過程,與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實現過程同步吻合。人生能有兩次與國家和民族的重大飛躍相契合,或許在時間上是一個偶然和巧合,但在現實實踐中則意味著神圣的使命和責任。正如馬克思所言:“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guī)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盵4]“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的過程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廣闊舞臺,大學生只有自覺地認識歷史使命,擔當歷史責任,才能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三)當代大學生在實現中國夢中的主體地位
個人命運連著國家命運,實現個人夢想的過程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過程[5]。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在社會歷史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作用,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主體,是社會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叭嗣瘢挥腥嗣?,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盵6]中國夢的實現必須充分發(fā)揮人民的主體作用,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的主體作用。當代大學生的成長過程與中國夢的“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過程存在兩次契合,他們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歷史時期追夢和圓夢的中堅力量,構成了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主體。首先,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社會發(fā)展主體。作為祖國各項事業(yè)的接班人,當代青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其次,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社會財富創(chuàng)造主體。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核心內涵的中國夢的實現是一個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發(fā)展過程,需要不斷地積累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大學生是社會中最有生機、最有活力、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力量,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主體。最后,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社會實踐主體。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實踐的主體是處于一定社會歷史時期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當代大學生正處于實現中國夢的年富力強時期,是實現中國夢的中堅力量。
成長成才不僅是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更是中國夢實現的現實訴求。
(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價值觀
不同時期社會的歷史任務是不同的,但是不論在任何時期,人類對待社會的態(tài)度是一致的。中國夢承載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中國人民受盡屈辱。在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每一位大學生不可推卸的責任[7]。這就要求大學生以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看待歷史,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理論指導,既不能忘記屈辱,也不能滿腹仇恨。只有科學、進取、向上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才能使當代大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進世界,從而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愿望。馬克思主義要求我們對待一切事物要有科學認真的態(tài)度,正確的價值觀是指導人的實踐活動獲取成功并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正確價值觀念。對當代大學生而言,正確的價值觀體系應包括: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理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為社會奉獻的人生觀;崇尚科學、反對愚昧、堅持真理的科學觀;堅持國家、集體、個人利益辯證統(tǒng)一,個人利益服從國家、社會利益的集體主義道德觀;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審美觀。
(二)德才兼?zhèn)涞乃刭|
德才兼?zhèn)錃v來是古今中外選人用人的標準,也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標志。唐太宗在總結隋朝滅亡教訓和唐初興盛經驗時指出:“為政之要,惟在得人?!敝芾韺W家勒伯夫認為選對了人就成功了80%。古今中外的歷史和現實的經驗證明,凡用德才兼?zhèn)湔?,則事業(yè)無不成;凡用德才兼亡者,則事業(yè)無不敗。人才關乎國家的命運,是事業(yè)興衰的根本。德與才不可分割、辯證統(tǒng)一。中國夢的歷史任務要求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要承擔者當代大學生必須要有德才兼?zhèn)涞乃刭|,只有品德端正的人才能夠將自身的利益與國家的命運、民族的興旺結合在一起,當自身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矛盾時,只有德才兼?zhèn)湔卟拍軌蛏釛壸陨砝?,維護國家利益。在當代中國,“德”應該包括:表現為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取向及生命存在意義的思想素質,明確的政治立場、堅定的政治方向和鮮明的政治觀點等政治素質,對自身、他人與社會的正確態(tài)度及履行社會賦予使命和職責的道德素質?!安拧睉摪I(yè)務知識與素質、管理知識與素質、法律知識與素質。當代大學生必須按照德才兼?zhèn)涞乃刭|培育和發(fā)展自己,才能健康地成長成才。
(三)全面發(fā)展的能力
實干才能興邦,空談只能誤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需要青年肩負重任,立足于實際,積極參與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夠將中國夢從夢想轉化為現實。這要求青年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學習文化知識,增強自身能力,為實現中國夢作出貢獻。能力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對對象的適應力和創(chuàng)造力。能力是對知識的運用,是人們運用一定的立場、方法、觀點、技巧、知識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所具有的狀態(tài)和水平。所謂全面發(fā)展能力就是人所具有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智能、技能、體能的總和。在知識經濟日益發(fā)展,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等全球化的條件下,大學生只有具備全面發(fā)展的能力,才能為實現祖國強大增力,從各個方面提高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軍事的能力,使我國能夠躋身于強國之中,在國際地位中站穩(wěn)腳跟[8]。所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能力必然成為中國夢語境下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一個標準。當代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能力包括:具備學習、駕馭、更新并運用知識的能力,具有實際動手的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能力,具有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與人交往的能力和處理各種社會關系的能力,具有分析、解決問題的辯證思維、理性分析、決策判斷和思想創(chuàng)新的能力,能夠準確闡發(fā)思想、實現有效思想交流的語言表達和寫作的能力。
(四)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體魄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當代青年大學生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逐漸增大,培養(yǎng)大學生健全的人格和體魄尤為重要。個體的心理是否健全不僅關系到自身能否健康成長,也關系到國家的前途與命運。當今越來越多大學生心理扭曲的事件被曝光,如“大學生殺母”“復旦大學投毒案”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開始被人們關注。中國夢的實現不僅需要大學生們有所擔當,還需要他們擁有高尚的品格、淵博的知識基礎、健全的人格品質和科學的方法,只有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大學生,才能對國家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當代大學生只有形成健全的人格,才能夠與外界環(huán)境相適應、相協(xié)調,人格的健全與否直接影響大學生自身的認知和行為。一般而言,健康的人格標準應包括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正確的自我意識、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堅持快樂。健全的人格心理一般應包含以下元素:正確認識自我,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和精神,具有遠大理想信念并充滿信心和勇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把握和控制情緒,氣質高雅、品德高尚、意志堅強。大學生除了應具備健全的人格外,健康的體魄也極為重要。健康的體魄是一個人能夠從事全部認識和實踐活動所必須具有的身體條件,是人的全面素質賴以建立起來的物質基礎。
當代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他們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他們面臨世界多變、環(huán)境復雜、挑戰(zhàn)重重,如果不以上述標準成長成才,就難以承擔這一歷史重任。因此,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大學生必須以上述指標為標準,盡快成長成才。
當代大學生承載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重任,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主體。大學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科學世界觀和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形成并非自發(fā),而是自覺的過程,大學生成長成才亟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引領。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大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基礎,體現了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許多原理、觀點和方法,如物質觀、實踐觀、意識論、無神論、發(fā)展觀、人性論等,是大學生形成科學世界觀的理論前提。首先,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現實的世界是一個在無限的時空中按固有規(guī)律運動著的物質世界,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意識是物質高度發(fā)展的產物,意識根源于物質,依賴于物質,同時對物質又具有能動的反作用。這些理論觀點能夠促使大學生建立起對世界的物質性、客觀性、規(guī)律性的思想認識,并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自覺地堅持辯證唯物主義一元論的世界觀,樹立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蒙昧主義的科學精神?!叭魏纬晒Φ膶嵺`必然要求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辯證統(tǒng)一?!瘪R克思主義的實踐觀告訴我們,成功的實踐是求得真理和價值的統(tǒng)一,在實踐中違背真理尺度會導致實踐失敗??茖W精神恰是人們在實踐中自覺遵循真理尺度、保證實踐成功的一種實事求是的自覺意識。因此,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能夠指導大學生形成科學世界觀的科學精神。其次,馬克思主義辯證發(fā)展觀是大學生形成科學世界觀的批判精神的理論根基。馬克思主義發(fā)展觀認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世界總是處在運動、變化和發(fā)展過程中。這要求大學生必須學會用發(fā)展的眼光、批判的精神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思考現實中的一切事物,才能使其思想認識跟上不斷變化發(fā)展的世界,永葆其現實性和真理性。最后,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和人性論思想及實踐觀是引導大學生形成科學世界觀的實踐精神的理論依據。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社會性是通過實踐性表現出來的,正是由于實踐基礎上的人的主體能動性,才使得人能夠根據對客觀事物、規(guī)律及人自身需要的正確認識,自覺地改造環(huán)境和事物。人的這種實踐精神要求人們面對逆境困境不能逆來順受,而是積極改造、努力創(chuàng)新。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首先,馬克思主義理論通過對價值、價值觀的深刻揭示,引導大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價值是具有特定屬性的客體對于主體的意義,價值觀是人們關于價值本質的認識以及對人和事物的評價標準、評價原則與評價方法的觀點體系。價值觀從另一層面上體現了人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因而對人的認識和行為起著規(guī)范和導向作用,影響和決定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標和追求方向。價值觀不同的人,其思想認識和行為取向不同,就會選擇不同的人生道路。價值觀也有正確和錯誤之分,選擇正確的價值觀,人生便充滿美好和光明;相反,選擇錯誤的價值觀,會使人自私自利,消極悲觀,庸俗茍且。大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形成過程中,只有自覺地以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理論作指導,才能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只有堅持正確價值觀的引導,才能更好地成長成才,從而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生。
其次,馬克思主義關于資本主義本質和規(guī)律、科學社會主義及社會發(fā)展必然性等理論引導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導、動力和支柱。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大學生成長進步的精神動力,能為大學生指明人生奮斗的方向。當代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只有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而實現共產主義是最高理想,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也是當代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最后,馬克思主義人的價值、人的本質及人性論思想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和集體主義的道德觀。馬克思認為人是價值主體和價值客體的統(tǒng)一,作為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的人的價值與其他客體的價值不同,人的價值是作為價值客體的人滿足價值主體的人的需要的關系屬性。人的價值包括:人的社會價值即個人對社會需要的滿足;人的自我價值即個人通過自己的活動來滿足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人的本質是社會性和實踐性,因而人的價值本質是社會價值,即人對社會所作的貢獻,為社會創(chuàng)造的價值。又因人與社會的辯證統(tǒng)一,人們在為他人和社會作貢獻的同時,也會因獲得他人和社會的回報而使自身的需要得到滿足,使自身得到發(fā)展。因此,個人、集體、社會的利益從根本上是一致的,個人只有在集體和社會中才能獲得自身的發(fā)展。所以,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和集體主義道德觀不僅是理論的邏輯必然,也是在實踐中能夠實現的價值訴求。
(三)馬克思主義理論有助于大學生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能力和健康的人格心理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大學生培養(yǎng)全面能力的理論基礎。作為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向世人揭示了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同時向人們提供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馬克思主義的邏輯與歷史相統(tǒng)一方法、唯物辯證思維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分析和綜合統(tǒng)一方法、系統(tǒng)論方法、歷史地看問題方法、階級分析方法等,都是培養(yǎng)大學生全面能力的理論基礎。此外,馬克思主義還提供了大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的理論依據。“建立在個人全面發(fā)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于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瘪R克思的人的本質和人性論、理性和非理性觀點、社會發(fā)展理論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等理論構成了大學生健康心理和人格形成的思想理論前提。眾所周知,人格心理主要表現為非理性層面的精神活動,然而非理性又常常是理性的外在表現形式,受理性因素影響。一個人是否具備健康的人格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僅僅由其生理、心理因素決定,事實上一個人理性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深刻地影響著其人格心理的實際狀態(tài)。人的理性、社會性導致其在特定社會環(huán)境、實踐活動、文化條件下形成理性的思想方式、價值觀念,進而決定著一個人的個性特征和品格。由此,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的人格心理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引領。擁有健康的人格,加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引領,才能使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處理好個人和他人、社會的關系,增強大學生的社會歷史責任感。
總之,作為青年才俊的大學生寄托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呼喚大學生健康地成長成才。當今時代,大學生成長的內在環(huán)境與外部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理論基礎,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確立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才能真正成為實現中國夢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
[1] 習近平.繼往開來 繼續(xù)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N].人民日報,2012-11-29 (01).
[2] 梁啟超.梁啟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81.
[3] 李大釗.青春[J].新青年,1916(1):9.
[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5] 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3-18 (01).
[6] 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7] 黃冬.新媒體語境下“中國夢”的語義網分析[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4-78.
[7] 習近平.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會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01).
(責任編輯:李曉梅)
Marxism Will Lead College Students to Grow up to Realize “China Dream”
WANG Dan, WANG Wei
(College of Marxism,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6, China)
China Dream of great Chinese nation rejuvenation is the national dream,the country’s dream and the people’s dream. China Dream cannot expect results overnight. It starts from reality. The key to China Dream is people.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claim makers and the main bodies of China Dream, the motive force to realize China Dream, whose growing up is the double requirements of realizing China Dream and their developing themselves. They need Marxism to lead them to build a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 temper willpower and characters and improve themselves.Only in this way, can they take on the duty from history and become pioneers of seeking and realizing China Dream.
China Dream; Marxism; college student; grow up
2016-02-28;
2016-04-15
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委托項目“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引航大學生實現中國夢”(L14WTB026)
王丹(1965—),女,遼寧鞍山人,大連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王尉(1991—),女,遼寧大連人,大連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
G641
A
1674-0297(2016)06-0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