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的科學食用
鹽不僅僅是調(diào)味的功能,中醫(yī)認為,鹽味甘、咸,性寒,具有解毒、使人肌膚潤澤、輕身、通大小便的功效。
鹽對人體是不可或缺的物質(zhì),但是,你真的知道怎樣正確用鹽嗎?
1.鹽罐如何放置?食鹽忌暴露放置??諝鉃槌睗駹顟B(tài)時,食鹽容易潮解,并開始溶化。相反,因食鹽本身有正常的含水量,若空氣過于干燥,會導致因食鹽內(nèi)部水分蒸發(fā)而干縮,食鹽易結(jié)塊。尤其是碘鹽,內(nèi)含的碘酸鉀易分解,在潮濕、過于干熱的情況下,碘會很快升華揮發(fā),如果再加上日光的照射則會更加速此反應,時間越久,碘損失越多。
正確做法是:將食鹽放置在有蓋的容器內(nèi),最好是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內(nèi),用完后用蓋蓋嚴。
2.炒菜時何時放鹽?很多人在做飯時都不太在意放鹽的順序,但要將鹽里的碘元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對人體的作用,則應注意放鹽的順序。有研究證明,炒菜爆鍋時放碘鹽,碘的食用率僅為10%,中間放碘鹽食用率為60%,出鍋時放碘鹽食用率為90%,這是因為碘會在高溫下流失。另外,當炒葉類蔬菜時,如果先放鹽也會讓蔬菜的鮮味和維生素損失。
正確的做法是:在即將關(guān)火時放鹽,能夠減少碘的流失。
3.每日攝入適當?shù)柠}分。食鹽過少會造成體內(nèi)的含鈉量過低,發(fā)生食欲不振、四肢無力、暈眩等現(xiàn)象,嚴重時還會出現(xiàn)厭食、惡心、嘔吐、心率加速等癥狀。食鹽過多對人體也有害??茖W研究表明,鹽能使人體“水化”,就是說鹽對水有某種吸附力,人體內(nèi)鹽分多了,要求水分也相應地增加,從而使過多而無用的水分滯留在體內(nèi),容易增加腎臟負擔,引起水腫,甚至有可能引起高血壓等疾病。
對于上述兩點,正確的做法是:每日攝入適當?shù)柠}分,不過多也不能過少,成人每天最大的需要量是6克,孩子的需要量在2~6克之間,以減少腎臟負擔。日常生活中少吃罐頭類、腌制類等含高鹽的食物。
對于注重養(yǎng)生的老年人來說,雖然保健養(yǎng)生有多種方法,但飲食是關(guān)鍵,少吃鹽無疑是飲食中最值得注意的事。這是因為,老年人吃鹽多,易患高血壓?。蝴}可增加血液容量,升高血壓;且鹽可直接破壞血管壁,加速動脈硬化。吃鹽多還易患胃病包括胃癌:鹽過高可促進胃酸分泌,破壞胃黏膜。所以常去飯店吃飯的人患胃癌的比例也較高。另外,鹽可促進鈣流失,導致骨質(zhì)疏松。所以少鹽等于補鈣。尤其一些老年人,多年的飲食習慣,口重,很難改,骨質(zhì)疏松發(fā)病率很高;鹽應該控制一下,少吃咸菜。
(陳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