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剛
(西安航空學院 外國語學院,西安 710077)
?
合作原則與美國總統(tǒng)言語幽默
張雷剛
(西安航空學院 外國語學院,西安 710077)
幽默作為言語交際的一種形式,在社會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運用合作原則,對收集的美國總統(tǒng)言語幽默實例進行分析,探討了其生成機制和語用功能。本研究將有助于英語學習者從理論層面賞析美國總統(tǒng)的言語幽默,加深對言語幽默的理論認知。
合作原則;美國總統(tǒng);言語幽默
幽默在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生活的調味品,給人們帶來快樂和愉悅。張淑靜認為“幽默是人類所特有的本質。對我們許多人來說,它不只是生活的一個點綴,而且是生活的一個武器:進攻或防御的方式,提出問題或進行批評的方法”[1]。在政治領域,言語幽默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廣泛地使用在元首交流、禮儀接待、記者問答等場合。對歷屆美國總統(tǒng)而言,他們必須具有良好的言語幽默能力,去獲得民眾的認可。同時,他們也擅長運用言語幽默這把武器,去維護權益,去捍衛(wèi)自己的觀點,去靈活解決疑難問題,去有效緩解尷尬緊張氣氛,因而留下了許多喜聞樂見、意味深長、拍手叫絕的經典言語幽默。但這些言語幽默很少引起研究者的重視,僅僅是作為一兩個例子被研究。例如,鄒濤、曾江霞從轉移信息焦點的角度,解析了林肯總統(tǒng)的一個言語幽默故事[2]。本文將運用合作原則,分析美國總統(tǒng)言語幽默的生成機制和語用功能,從而從理論層面賞析美國總統(tǒng)的言語幽默。
美國哲學家Grice認為,在語言交際活動中,說話人為了能夠相互理解對方的想法,達到特定的交際目標,他們之間往往存在著一種默契,一種雙方都應該遵守的原則,他將這種原則稱為會話的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簡稱CP),由數(shù)量準則(the maximum of Quantity)、質量準則(the maximum of Quality)、關系準則(the maximum of Relevance)和方式準則(the maximum of Manner)組成[3]。合作原則是言語交際的重要基礎,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故意違反或偏離合作原則以獲得一定的會話含義。幽默正是由于交際中一方違反合作原則中的一條或幾條準則而產生的。阿塔多(Attardo)認為,“笑話的交際本質是對合作原則的違背”[4]。下面,將從違反合作原則的視角,闡釋美國總統(tǒng)言語幽默的生成。
(一)違反數(shù)量準則
根據(jù)數(shù)量準則,人們在言語交際中需要提供充分而不多余的信息。交際中,提供超出交談目的所需的信息或少于需要的信息,都是對數(shù)量準則的違反。過多信息使人難以抓住信息重點;而過少信息使聽說人做出更多努力去獲得足量信息,或依據(jù)少量信息而做出錯誤判斷。
貝拉克·奧巴馬是美國第44任總統(tǒng),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tǒng)。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tǒng)時,有記者追問這個美國第一家庭寵物狗的事情。
例1:One day,a journalist asked Obama:“Mr. President,many people said that Bush’s dog always bites,so it had to leave the White House in advance.I heard that you would keep a dog in the White House,is that true?”
Obama gave him a smile and said:“No matter what the result is,success or not in the election,I have promised my children to buy them a dog or adopt a stray dog,but my little daughter was sensitive to dogs of mixed parentage,and there were larger number of them in stray dogs-a hybrid, just like me.So maybe I have to buy a pedigree dog to fulfill my promise.[5]7
記者詢問奧巴馬是否會在白宮養(yǎng)狗,在遵守數(shù)量準則的情況下,總統(tǒng)可以直接回答 “Yes”或者“No”,來表明自己的立場。但他的回答中,提供了超過對方所需要的信息,涉及了對女兒的承諾,以及選擇純種狗而不是混血狗的原因。眾所周知,奧巴馬是一個混血兒,他的父親是來自肯尼亞,母親是美國肯薩斯州的白人,他將混血狗與自己的混血兒身份進行類比,自嘲自己,給大眾帶來笑聲。此例中,奧巴馬違背了合作原則中的數(shù)量準則,利用自嘲的方式,引起幽默的效果,令人忍俊不禁,同時也使民眾感受到他的平易近人。
(二)違反質量準則
質量準則要求我們在交際時,說話內容真實,不說自知是虛假的話或缺少證據(jù)的話。然而,由于交際的需要,在具體的語境中,人們經常需要說一些不符合事實或者缺少證據(jù)的話,來實現(xiàn)一定的交際目的。從收集的語料看,總統(tǒng)們違反質量準則并引起幽默效果的事例較多,這并不暗示著他們缺少誠信,而是他們在特定的語境中,急中生智,發(fā)揮幽默才能,巧妙地回應對方的指責或刁難,有效地解決了眾多棘手問題。
喬治·W·布什是美國第43任總統(tǒng),由于經常出現(xiàn)口誤,被稱為“口誤總統(tǒng)”。有人指責他的口誤,他用自嘲的方式成功地擺脫了窘境。
例2:Bush explained:“You must know that Foot-and-mouth disease is spreading across the whole Europe.Unfortunately,I am a sacrifice to the terrible epidemic now.”[5]20
根據(jù)質量準則,說話的內容必須是真實的并且有充分的證據(jù)說明。此例中,布什將自己口誤的原因歸結為不幸感染上了“口蹄疫”,這明顯不符合事實,違反了質量準則,因而傳遞了幽默的效果。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領導了美國南北戰(zhàn)爭,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美聯(lián)邦的統(tǒng)一,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tǒng)之一。他詼諧,幽默,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幽默的總統(tǒng)。一天,一個人希望從林肯那里謀求一官半職,喋喋不休。此時,林肯的醫(yī)生進入辦公室,林肯利用此次機會,并向醫(yī)生暗示。
例3:Lincoln asked his doctor:“Doctor,what on earth these spots on my hands?There are also some spots on my body.I think they are infectious,right?”
“Yes,you are right.They are infectious easily.”The doctor said.[5]160
此例中,林肯提到自己手上的斑點,并說出斑點具有傳染性,加上醫(yī)生的確認,那個謀求官職的人,聽到后,就匆匆溜走了。林肯違反了質量準則,巧妙地給這個政客設置了陷阱,后者信以為真,擔心被感染,便溜之大吉,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后者的虛偽和林肯的睿智。
羅納德·里根是美國第40任總統(tǒng),就職年齡最大的一位總統(tǒng),唯一一位演員出身的總統(tǒng),是一位偉大的演講家。一次,里根發(fā)表演講時,第一夫人南希不小心跌落在臺下的地毯上,所有的觀眾都非常驚訝。南希爬了起來,然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賓客們給以熱烈的掌聲。
例4:Reagan stopped his speech and added:“I remembered that I have told you,honey,you should perform this only when I don’t get enough applause.”[5]72
里根依靠他的聰明和智慧,成功地化解了妻子和自己的尷尬,維護了第一夫人的形象,并贏得了觀眾的掌聲。明顯可以看出,里根的解釋是缺少事實依據(jù)的,違背了質量準則,但我們更多地看到他的機智和對妻子的愛。
從以上三個典型例子中,總統(tǒng)們往往通過違反質量原則,不僅創(chuàng)造出幽默的效果,并且靈活地處理一些疑難問題,從而展現(xiàn)出他們的機智和智慧。
(三)違反關系準則
關系準則要求說話者的話語同話題相關,不能一個問東,一個答西,以確保交際的順利進行。如果交際中雙方故意違反關系準則,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tǒng),是美國歷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統(tǒng)。1944年3月25日,羅斯福第四次當選美國總統(tǒng),《先鋒論壇報》一位記者對他進行了采訪,就連任總統(tǒng)之事問他有何感想。羅斯福笑而不答,請這位記者吃了兩片三明治。記者覺得受寵若驚,很快就吃完了。接著,羅斯福又請他吃第三片,記者覺得這是殊榮,雖然已經吃飽了,但還是硬著頭皮吃了。
例5:Roosevelt said with a smile:“Now there is no need for me to answer your question,because you have known the feeling right.”[5]108
此例中,羅斯福沒有直接回答那位記者的問題,而是轉移了話題,請記者吃三明治,并且連續(xù)給了三片,讓記者通過連吃三明治意會連任總統(tǒng)的感覺。羅斯福答非所問,顯然違背了關系準則,通過幽默的方式巧妙地回答了記者的問題。
羅斯福任美國總統(tǒng)之前,在美國海軍服役。一個朋友詢問美國在大西洋一個島上建設軍事基地的情況。
例6: Roosevelt looked around and said,“Can you keep a secret?”
“Of course I can.”His friend answered.
“So can I.”Roosevelt said with a smile.[5]109
此例中,羅斯福沒有直接拒絕回答朋友的問題,而是問道:“你能保守秘密嗎?”將問題轉移給了對方,違背了與話題相關的準則,同時使朋友產生一種錯覺,似乎要告訴他這條軍事機密。朋友高興地答道“當然能”,就在朋友期待秘密時,他說“我也能”,使朋友的期待落空。我們不由得佩服羅斯福的機智,通過違背關系準則,婉拒了朋友的要求,創(chuàng)造了幽默的效果,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尷尬。
(四)違反方式準則
數(shù)量準則、質量準則和關系準則都涉及說話的內容,方式準則有關于說話的方式。說話要言簡意賅,避免使用晦澀和有歧義的話語。一般而言,總統(tǒng)們都是演講高手,講話條理清晰,富有邏輯。然而有時出于一定的交際目的,他們也會使用晦澀的語言。如:
例7:At his birthday party of 70 years old,Reagan expressed his thanks to all the people present and said:“Today is the 31st anniversary day of my 39th birthday.Whichever number is OK to me.I will feel good if you choose any number between the number 31 and number 39.”[5]83
里根在70歲生日聚會上,將自己70歲生日描述成39歲生日的第31個紀念日。根據(jù)方式準則,說話者提供的信息要清楚明白,而里根把簡單的意思復雜化,增加了理解的難度,從而創(chuàng)造了幽默的氣氛。參加宴會的人開懷一笑,不得不佩服他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抱負。
由于一個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的詞義受制于語境的影響。總統(tǒng)們更多地是利用別人語句中的歧義,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自己觀點和處境的含義,因而這些言語幽默中也包含著對方式準則的違反。
例8:One day,a man told Lincoln that a tax collector just passed away and whether he could take the place of him.
Lincoln said:“If the funeral home agrees,so do I.”[5]151
一個人希望獲得稅務官的職位,因為以前的官員剛剛去世,詢問是否可以代替他。Take the place of him產生了歧義,他本意是代替稅務官的職位,而林肯改變了這種意愿,理解為代替生命,并說只要殯儀館同意,他也同意這種代替方案。他的回答詼諧幽默,也使謀求官職者感到內疚和羞愧。
理查德·尼克松是第37任美國總統(tǒng),是第一位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tǒng),為發(fā)展中美關系做出了重要貢獻。1972年,尼克松率團訪問中國,游覽長城時,由于腿部的問題,爬了一會,就停了下來。
例9:A journalist asked him:“Mr. President,why don’t you climb the summit?”
Nixon answered humorously:“I think the meeting between Chairman Mao and I is the summit.”[5]92
記者問尼克松為什么不登上最高峰,尼克松說毛主席與他的會面已經是最高峰了。根據(jù)《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詞典》,“summit”指“山的最高峰”,比喻義為“事物的頂峰”[6]。此例中,根據(jù)游覽長城的語境,記者用“summit”指長城的頂峰,而尼克松利用了“summit”的歧義,巧妙地避開私事談國務,突出了與毛主席會晤的重要意義。他的回答顯然違反了方式準則,故而產生了意味深長的幽默效果。
以上,我們運用語用學中的合作原則,從違反合作原則的角度,分析了美國總統(tǒng)的言語幽默的生成機制,發(fā)現(xiàn)合作原則對言語幽默有很強的解釋力。但合作原則不足以解釋所有的美國總統(tǒng)言語幽默現(xiàn)象,這就需要我們從概念整合理論、模因論、關聯(lián)理論等多個角度,去分析言語幽默現(xiàn)象,從而進一步加深對幽默的理論認知。
[1]張淑靜.幽默的語用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8(5):32-36.
[2]鄒濤,曾江霞. 虛假語用預設:預設的一種超常操作現(xiàn)象[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1(12):80-83.
[3]Levinson Stephen.Pragmatics[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119-120.
[4]Attardo, S.Violation of conversational maxims and cooperation: the case of jokes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4(19):537-558.
[5]程英.跟美國總統(tǒng)學幽默英文[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
[6]英國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2321.
[7]薛楠.概念整合理論對情景喜劇中言語幽默的闡釋力[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88-90.
[8]戴艷云.從模因論解讀中國賀歲片臺詞幽默效果[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70-73.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American presidents’ verbal humor
ZHANG Lei-ga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Xi’anAeronauticalUniversity,Xi’an710077,China)
Humor,a form of verbal communication,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life.This study seek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and pragmatic function of American presidents’ verbal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The study is conducive to deepening English learners’ understanding of verbal humor in a theoretical level.
cooperative principle;American presidents;verbal humor
10.3969/j.issn.1009-8976.2016.01.021
2014-11-19
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項目編號:SGH12504)
張雷剛(1981—),男(漢),陜西咸陽,碩士,講師
主要研究語用學。
H315
A
1009-8976(2016)01-00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