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歷代辭賦總匯》“明代卷”闕誤考述

      2016-03-30 18:07:21牛海蓉王雅琪
      城市學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辭賦生平進士

      牛海蓉,王雅琪

      ?

      《歷代辭賦總匯》“明代卷”闕誤考述

      牛海蓉,王雅琪

      (湖南大學文學院,長沙 410082)

      《歷代辭賦總匯》是迄今為止最完備的辭賦作品總集,但其“明代卷”仍然存在著漏收、誤收、重收等錯誤;對作家的生平有誤、失考或過于簡略,以及將作者一人分列兩處、兩篇作品混為一談等闕誤作一些訂補,以備修訂再版時作為參考。

      《歷代辭賦總匯》明代卷;闕誤;考述

      《歷代辭賦總匯》的出版發(fā)行是學術界的一件盛事,全書共26冊,收錄先秦至清末7 391位作者的辭賦30 789篇,是迄今為止最完備的辭賦作品總集,勢必給辭賦及其他學術研究者帶來極大的便利。但是,《歷代辭賦總匯》的編纂是一項浩大而艱辛的工程,難免出現(xiàn)一些錯誤。筆者僅就其“明代卷”(第6-9冊)的闕誤作了一些訂補,現(xiàn)將其分類輯錄于下,以備《歷代辭賦總匯》修訂再版時作為參考。

      一、收集采錄問題

      雖然《歷代辭賦總匯》[1]是目前收錄歷代辭賦作品最精良、最全面的文學總集,但其“明代卷”仍然存在著漏收、誤收、重收等錯誤。

      (一)漏收

      1. 第6冊4 755頁,法天,漏收《法華經(jīng)賦》,見法天《朝天集》(叢書集成續(xù)編本110冊)。

      2. 第6冊4 764頁,王翰,漏收《吊虞城賦》,見程敏政《明文衡》卷二(四庫全書本)。

      3. 第6冊4 958頁,王洪,漏收《師子賦》,見王洪《毅齋集》卷一(四庫全書本)。按:此賦在《觀燈賦》之后,與《觀燈賦》并為殘卷。

      4. 第6冊5 443頁,莫旦,漏收《蘇州賦》,見《(同治)蘇州府志》卷二“疆域”(《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7》,[2]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121頁)。

      5. 桂彥良《慈湖秋水賦》,見《(雍正)慈溪縣志》卷十四(《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191》,成文出版社1975年)按:桂彥良《明史》卷一三七有傳(中華書局,1974年,3 948頁)。

      6. 倪謙《雪霽登樓賦》,見倪謙《遼海編》卷2,殷夢霞、于浩編《使朝鮮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版,第529頁)。

      7. 高旸《青云樓賦》,見《同治安義縣志》卷十四(《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43》,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350頁)按:據(jù)同書陶尚德《安義縣志序》:高旸,字賓之,明進士。曾為安義知縣。嘉靖時人。

      (二)誤收

      “明代卷”誤收了一些域外辭賦:如第9冊8 355頁,韓章錫,“生平不詳,明末遺民”。據(jù)《韓國歷代文集叢書》(景仁文化社,1999年),韓章錫為朝鮮李氏王朝人,叢書收其《眉山集》。而《總匯》據(jù)《眉山先生文集》所收《擎天臺辭》也有“況我邦之于皇明”之語。

      誤收更多的是因為作家生平不詳,把前人辭賦或清人辭賦誤為明人辭賦收入“明代卷”:

      1. 第7冊6 073頁,據(jù)嚴燮《醫(yī)燈集焰》收其《舌苔賦》《傷寒脈賦》。嚴燮是清人,明嘉靖朝宰相嚴訥曾孫,曾撰《文靖公(嚴訥)年譜》,見《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49》(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181頁)。

      2. 第7冊6 079頁,收《席弘賦》,作者小傳稱“席弘,江西人。生平不詳,家世以針灸相傳。”按:此賦最早收于徐鳳明代以前針灸歌賦《針灸大全》卷一,列最后一篇。據(jù)徐春娟《席弘、席弘學派與〈席弘賦〉》(《中國針灸》,2008年第11期):席弘是南宋著名針灸學家,《席弘賦》是席弘學術思想的代表作,是席弘門徒根據(jù)其學術思想補輯或編寫。

      3. 第7冊6 086頁,無名氏《靈光賦》,此賦亦收于徐鳳《針灸大全》卷一,列竇漢卿《通玄指要賦》之后,《席弘賦》之前,應為宋元人所作,誤入明賦。

      4. 第9冊8 279頁,徐杜,“時代不詳,曾為州學正?!睋?jù)《民國鄭縣志》卷七“秩官”:徐杜,睢州人,由舉人,康熙二十九年為鄭縣學正。(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204頁)

      5. 第9冊8 374頁,韓定仁,無生平簡介。據(jù)《乾隆鄭州志》卷六“官師”:韓定仁,直隸汝州人。由歲貢,雍正十一年任鄭州訓導。(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43頁)

      6. 第9冊8 382頁,柯瑾,無生平簡介。據(jù)《同治大冶縣志》卷十“人物”:柯瑾,號禺峰,晚號拙閑老人,大冶人。乾隆十五年舉人,任江陵學博,訓士先品行,學者宗之,十九年進士,升侍講。(《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北府縣志6》,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229頁)

      7. 第9冊8 390頁,廖掞,“生平不詳。鄧州人?!睋?jù)王曉風《評清輯〈傷寒類證解惑〉》,廖掞曾為張?zhí)┖悖s1671-約1767)《傷寒類證解惑》作敘,應為清人。(《河南中醫(yī)》1981年第3期,18頁)

      8. 第9冊8 402頁,沈大成,“生平不詳,云間人。”據(jù)《清史列傳》卷七二(中華書局1988年)和汪大經(jīng)《汪先生大成行狀》(《國朝耆獻類征》卷四二0,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第18冊23頁):沈大成(1700-1771),字學子,號沃田,江蘇華亭人。諸生。博聞強識,以詩古文。名父喬堂卒官,家遂中落。自是屢就幕府征,由粵閩而浙皖,前后四十余年。然性勤敏,雖舟車往來,必以四部書自隨。校定書籍頗富,有《十三經(jīng)注疏》《史記》《前后漢書》《南北史》《五代史》《杜氏通典》等。又有《學福齋集》。

      9. 第9冊8 404頁,時化,誤,應為“時弘化”。據(jù)《康熙鄭州志》卷十二“藝文”:時弘化是清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439頁),《民國鄭縣志》卷十七“藝文”:時弘化,郡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637頁)

      10. 第9冊8 431頁,嚴思濬,無生平簡介。據(jù)《歸善縣志》卷九“職官”:嚴思濬,分宜人,進士,乾隆三十四年歸善知縣。(《中國方志叢書63》,成文出版社,1967年,95頁)

      11. 第9冊8 432頁,易貞言,無生平簡介。據(jù)《湖南名人志/清朝》:易貞言,字內(nèi)美,湘鄉(xiāng)人。諸生。性孝友,多善行??滴跷迨荒暌孕㈧?。前后三舉鄉(xiāng)試。喜讀書,年逾80,手不釋卷。有《愛日堂集》《松堂詩集》。(中國檔案出版社,1999年,274頁)

      12. 第9冊8 476頁,詹應甲,“生平不詳”。據(jù)民國《婺源縣志》卷二四“人物”:詹應甲,字麟飛,號湘亭,婺源虹關人,寄籍吳縣。乾隆五十三年中舉人,歷湖北天門、漢川、恩施等地縣令,所至有政績。有《賜倚堂集》。(《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27》,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448頁)

      13. 第9冊8 478頁,羅人琮,無生平簡介。據(jù)徐世昌《晚晴簃詩匯》卷三一(中國書店1988年,388頁)和《桃源縣志》卷八“人物”(《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111》,成文出版社,1970年):羅人琮,字宗玉,號紫蘿,桃源人。順治十八年進士,康熙十七年四川道監(jiān)察御史。卒年88。有《最古園集》《紫蘿山人集》。

      14. 第9冊8 479頁,仲弘道,“字門一,嘉興人?!睋?jù)陳興蓂《(桐鄉(xiāng)縣)濮院鎮(zhèn)志》卷十八“人物”:仲弘道,字開一,號改庵。桐鄉(xiāng)人。為人沉靜溫厚,平易近人。順治五年撥貢,廷試第一。(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

      (三)重收

      1. 第5冊4 579頁,王儒真,收《菁茅賦》;第9冊8 480頁重收。

      2. 第6冊5 086頁,陳嶷,據(jù)《蒙城縣志》卷一一收《豆芽菜賦》;第9冊8 346頁,又據(jù)談遷《棗林雜俎》重收。

      3. 第5冊3 948頁,何若愚(金人),收《流注指微針賦》;第7冊6 072頁重收,作者誤為竇桂芳。按:竇桂芳為元人,編《針灸四書》,中含何若愚《子午流注針經(jīng)》(卷上收此賦)。

      4. 第5冊3 922頁,竇杰,字漢卿,后改名默,字子聲,收《流注通玄指要賦》《針經(jīng)標幽賦》;第7冊6 075頁重收,而分作兩人:竇漢卿、竇子聲。

      5. 第5冊4 481頁,舒頔,《蕈賦》;第6冊4 863頁重收。

      6. 第5冊4 060頁,陳彥博,《南湖賦》;第6冊4 821頁重收,作者陳世昌(字彥博)。

      7. 第6冊5 216頁,李東陽《鳴蛙賦》;第6冊5 518頁,顧璘《鳴蛙賦》重收。按:《鳴蛙賦》作者應為顧璘。

      8. 第6冊5 450頁,張澣/瀚《庭柏賦》;第7冊6 399頁重收。

      (四)所收為殘篇

      第6冊4 768頁,劉炳《荊門賦》,據(jù)《同治宜昌府志》所收為殘篇,全篇見劉炳《春雨軒集》卷三(史簡《鄱陽五家集》卷十四,四庫全書本)

      二、作家作品問題

      (一)作家生平有誤

      1. 第6冊4 889頁,許晉,“洪武六年(1373)進士”,誤。據(jù)朱保炯、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許晉應為洪武十八年(1385)進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63頁)

      2. 第6冊5 121頁。徐節(jié)婦,吳棟妻。吳棟“正統(tǒng)六年進士”,誤。據(jù)朱保炯、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吳棟為正德六年(1511)進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58頁)

      3. 第6冊5 194頁,王應奎,“慈溪人,天順四年(1460)進士”,誤。所選王應奎《山居賦》出自《德興(江西)縣志》卷九,賦中也提到作者“陋功名之枉尋”,喜過“游心蠹冊,尚友古人”的山居生活。乃與慈溪進士同名之人。

      4. 第6冊5 196頁,張元楨,誤,應為張元禎。其賦作《慶榮壽賦》末尾注云:“天順五年辛巳八月上澣賜進士出身翰林編修南昌張元禎書”。《明史》卷184亦作《張元禎傳》。

      5. 第6冊5 353頁,張鼐,字用和,歷城人。成化十一年(1475)進士。誤,作《瀛洲亭賦》與《萬壽無疆賦》的張鼐應為松江華亭人,萬歷三十二年(1604)進士。(《江南通志》卷141有傳,四庫全書第511冊第530頁)而非歷城張鼐?!跺尥べx》有“世廟勒其徽箴”,世廟指明世宗嘉靖帝,而歷城張鼐未活到嘉靖登基?!度f壽無疆賦》亦有“皇帝執(zhí)素象”“于今三十有七年”,應指萬歷皇帝。

      6. 第6冊5 379頁?!稊M別知賦》的作者應為喬宇,《賦匯》作王云鳳,誤。王云鳳《博趣齋稿》卷23,全為友人所作贈祭詩文,《擬別知賦》后有作者“太原喬宇”。(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1331冊236頁)按:喬宇,字希大,與王云鳳、王瓊稱“河東三鳳”,《明史》有傳。

      7. 第6冊5 381頁。楊泰,“故少師楊榮孫,建寧衛(wèi)指揮楊曄父。成化時為仇家所告,論斬?!闭`,作《虎丘賦》的楊泰,字天開,安寧(今屬云南)人。崇禎壬午(1642)舉人,著作甚富。有虎丘、溫泉志。《滇文叢錄》錄賦、記二篇。賦即《虎丘賦》,收在《滇文叢錄》卷16。其生平見《滇文叢錄作者小傳》卷上,云南叢書處輯:《滇文叢錄》(《叢書集成續(xù)編》第153冊,上海書店,1994年,第50頁)。

      8. 第7冊5 557頁,朱吉,“生平不詳。弘治九年進士,禮部右侍郎朱希周之祖父,曾任戶科給事中?!闭`,據(jù)《明史》卷191《朱希周傳》:“高祖吉,戶科給事中……希周舉弘治九年進士”(中華書局1974年,5 063頁);而據(jù)《昆山人物傳》卷一:朱吉,字季寧,洪武中被薦授戶科給事中,以善書改中書舍人,遷侍書,后為湖廣按察司僉事。永樂改元,復為中書舍人。年81而終。(《續(xù)修四庫全書》,第541冊551頁)

      9. 第7冊5 770頁,楊廷宣,“弘治辛丑科魯瑁榜舉人”,誤。據(jù)《新都縣志》卷八《選舉》,應為“弘治辛酉科(1501)舉人”。(《西南稀見方志文獻》第13卷,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154頁)

      10. 第7冊5 782頁,李旺江,誤,此乃宋人李覯,號旴江。所收《麻姑賦》即四庫全書本李覯《旴江集》卷1《麻姑山賦》。

      11. 第9冊7 725頁,侯?。?533-1575),生卒年誤。據(jù)侯方域《司成公家傳》,應為侯?。?592-1634)(《侯方域文》,商務印書館,1930年,60頁)。

      12. 第9冊8 276頁,吳晉畫,誤,應為吳晉晝。據(jù)《千頃堂書目》卷二八:吳晉晝,字接侯,麟瑞長子,海鹽人?!保ㄉ虾9偶霭嫔纾?001年,675頁)王思任(1575-1646)曾為其《蓬蒿園詩集》作序,稱“海鹽吳秋圃先生”(《文飯小品》,岳麓書社,1989年,433頁)。

      13. 第9冊8 380頁,江禔,無生平簡介。誤,應為汪禔,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檗庵集》[3]:汪禔,字介夫,別號檗庵,祁門人。精于禮學,其詩全作《擊壤集》體,不以聲律論。(中華書局,1997年,2 476頁)

      14. 第9冊8 389頁,梁夢,無生平簡介。誤,應為梁夢龍,據(jù)張毅《略論梁夢龍的歷史貢獻》:梁夢龍(1527-1602),字乾吉,號鳴泉。北直隸真定(今正定)人。歷官嘉靖、隆慶、萬歷三朝,凡二十七年,卓有政績,官至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后致仕回鄉(xiāng),不問政事終老。有《海運新考》《賜麟堂集》等。(《社會科學論壇》,2008年第9期,120頁)

      (二)作家生平失考或太簡略

      1. 第6冊4 845頁,黃以升,“生平不詳”。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史說萱蘇》:黃以升,字孝義,龍溪人(中華書局1997年,1 820頁)。據(jù)其《酒家賦序》“歲丙午,余年十有九”,《三阨賦序》“天啟末(1626-1627)”,則丙午為明末萬歷三十四年,作者19歲,故生年應為萬歷十五年。

      2. 第6冊5 177頁,黎淳,“華容人。天順元年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據(jù)李東陽《文僖黎公先生行狀》可考得黎淳詳細生平:(1423-1492),字太樸,學者稱為樸庵先生。華容人。景泰七年舉湖廣鄉(xiāng)試,天順元年舉進士第一。歷官左春坊左諭德,左庶子,吏部右侍郎等,官終南京禮部尚書。卒謚文僖。有《龍峰集》。(《李東陽集》第2卷,岳麓書社1985年,350頁)

      3. 第6冊5 373頁,趙弼,《總匯》據(jù)《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云南太和人。成化十七年進士。”李劍國《趙弼生平著述考》則云:趙弼(1364-1450稍后),字輔之,號雪航。重慶府巴縣人。永樂元年以薦舉入仕,歷新繁、資縣、漢陽三縣儒學教諭,宣德八年70歲致仕,家漢陽。有《效顰集》《雪航膚見》等。(《文學遺產(chǎn)》,2003年第1期,65頁)可見并非同一人。而據(jù)賦中“爰有濠梁趙子,博謇好修”,則《太白酒樓賦》的作者趙弼或為安徽鳳陽人。

      4. 第6冊5 443頁,莫旦,“生平不詳”。據(jù)《弘治吳江志提要》,莫旦,字景周,江蘇吳江人。成化元年舉人。除《吳江志》外,還有《新昌志》《貞孝錄》《鱸鄉(xiāng)集》等。(《弘治吳江志》卷首,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5. 第6冊5 506頁,謝朝宣,無簡介。據(jù)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31,謝朝宣,字汝為,臨淮人,弘治六年(1493)進士。有《古文會選》三十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57頁)

      6. 第7冊5 725頁,馬卿,“安陽人。又說為林慮人。正德、嘉靖時人。為布政”,據(jù)《明分省人物考》卷八九《河南彰德府》:馬卿,字敬臣,河南林縣人。弘治初,年十七,舉鄉(xiāng)試。十八年舉進士,選翰林庶吉士,授戶科給事中,出守大名府,累遷浙江右布政使,云南參政,南京太仆寺卿,右副都御史等。卒年58。(《明代傳記叢刊·綜錄類36》,明文書局,1991年,49頁)

      7. 第7冊5 773頁,魏偁,“字達卿,鄞縣人。官石城訓導?!睋?jù)陳波[4]《明代寧波府作家研究》:“魏偁,字達卿,別號云松,鄞縣人,魏安子。為諸生,次為貢生,授石城訓導。弘治初,以秩滿告歸。有《云松詩略》《聞見類纂小史》。(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297頁)

      8. 第7冊6 071頁,陳勛,“武平伯陳友之曾孫,約正德嘉靖時人。”據(jù)姜紹書《無聲詩史》卷七:陳勛,字元凱,閩縣(今福州)人??f歷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鄉(xiāng)會榜,歷國學博士,戶部郎。謝病歸,終日扃門卻掃。詩入唐人室,書畫皆精妙,與董應舉友善。(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122頁)

      9. 第7冊6 084頁,收《梓岐風谷飛經(jīng)走氣撮要金針賦》,作者“無名氏”。此賦載于徐鳳《針灸大全》卷五,賦前序云:“今也,予年向暮,髭鬢皆霜,恐久失傳,拳拳在念。正統(tǒng)己未(1439)春末,養(yǎng)疾之暇,閱其(徐鳳的老師)所傳針法之書,繁而無統(tǒng),于是撮其簡要,不愧疏庸,編集成文,名曰《金針賦》?!惫首髡咝禅P,正統(tǒng)時已暮年。又據(jù)《重訂徐氏針灸大全提要》:“徐鳳,字廷瑞,江西廣信弋陽縣人?!保ā吨袊t(yī)學大成續(xù)集40》,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年)

      10. 第7冊6 090頁,顧允默,“嘉靖時人”,據(jù)《江蘇藝文志·蘇州卷·第三分冊》:顧允默,字懋仁,昆山人,顧夢圭之子。約明穆宗隆慶末前后在世。與弟尤燾、妹采屏均以善作曲名。有《五鼎記傳奇》一本,《曲錄》傳于世。(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 第7冊6 091頁,李若訥,“字季重,濟北人?!睋?jù)《明詩紀事》庚簽卷二一:李若訥,臨邑人。萬歷三十二年成進士,累官參政。有《四品稿》《五品稿》。(《萬有文庫2》,商務印書館,1936年,2 481頁)

      12. 第8冊6 603頁,郭汝霖,“生平不詳,永豐人。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睋?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泉山房文集》:郭汝霖,字時望,號一厓,永豐人。嘉靖三十二年進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從鄒守益、歐陽德諸人講學,其議論與羅汝芳一派相近。古詩規(guī)模陳子昂、李白諸人,得其形似,近體則又次焉。(中華書局,1997年,2 465頁)

      13. 第8冊6 667頁,盛時泰,“字仲交,上元人。貢生。有《蒼潤軒集》。”據(jù)李玉安《中國藏書家通典》[5]:盛時泰(約1519-1589),字仲交,號云浦,上元(今南京)人。嘉靖貢生,才氣橫溢,工書畫,善畫水墨竹石,多藏書,有《蒼潤軒碑跋》《城山堂集》。(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243頁)

      14. 第8冊6 763頁,趙廷瑞,“字信臣,號洪洋山人,官至給事中”。據(jù)《嘉靖開州志》卷七“選舉志”:趙廷瑞(?-1549),字信臣,號洪洋。濮陽人。正德八年舉人,正德十六年進士。初授庶吉士,歷刑科都給事中,升通政使司右通政。(《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上海古籍書店,1964年)

      15. 第9冊7 552頁,傅國,“天啟元年曾任督餉郎中,參與對清作戰(zhàn)”。據(jù)李玉安《中國藏書家通典》:傅國,字鼎卿,自號云黃山人。青州人。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授河南通許知縣,遷戶部主事,升員外郎,后因犯事削籍歸,修建藏書樓于萬山之中,儲書萬卷,顏曰“凝遠樓”,著述不輟。崇禎十七年聞京師陷,積薪焚其樓,待仆婢逸去后,整衣冠端坐,與圖書俱燼。(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288頁)

      16. 第9冊7 727頁,陳所志,“生平不詳,萬歷二十五舉人?!睋?jù)《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江西廣昌人,萬歷三十五年進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2 163頁)。另據(jù)《明熹宗實錄》卷八“天啟元年三月”:“壬戌,上以初御極,遣鎮(zhèn)遠侯顧大禮……刑科給事中陳所志、熊德陽,分祭岳鎮(zhèn)海瀆、歷代帝王、先師孔子、祖陵等陵”(《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389頁),則陳所志曾為刑科給事中。

      17. 第9冊7 909頁,孫鏊,“生平不詳”,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松菊堂集》:孫鏊,字端峰,余姚人。江西巡撫燧之孫,工部尚書升之子,官上林苑丞。晚歸燭湖,于宅東構漆園居之,作《漆園供事別傳》。詩句清雋,不入前后七子之派。文則不免于平衍。(中華書局,1997年,2 477頁)

      18. 第9冊7 917頁,劉世教,“海鹽人。生平不詳”。據(jù)《明詩綜》卷五八:劉世教,字少彝,海鹽人。萬歷二十八年舉人,官廣乘知縣。有《研寶齋稿》。(中華書局,2007年,2 950頁)

      19. 第9冊8 056頁,張燮,“龍溪人。生平不詳。”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東西洋考》:張燮,字紹和,龍溪(今福建龍海)人。萬歷二十二年舉人,無意仕進。其《東西洋考》成于萬歷四十五年。(中華書局,1997年,978頁)

      20. 第9冊8 156頁,曾益,《總匯》列會稽曾益、臨川曾益以及貴州僉事曾益等同名者。其實,有《坻場集》的曾益是山陰(與會稽俱屬紹興府)人,字謙,生于嘉靖三十七年左右,卒于明亡后,壽近百齡。萬歷末年曾注《昌谷集》?,F(xiàn)存文集《坻場集》。[6](朱芳芳《〈溫飛卿詩集箋注〉研究》,西北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21. 第9冊8 243頁,沈祏,“生平不詳”。據(jù)《海寧州志稿》卷十二《藝文志·典籍二》:沈祏,字天用,號紫硤山人。正德間以賢進官周府典膳,卜居紫微山下,構園曰淳樸,留題分詠皆一時名士。有《淳樸園稿》。(《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562》,成文出版社,1983年,1 340頁)

      22. 第9冊8 268頁,葉世偁,“字聲期,吳江人。生平不詳?!睋?jù)《午夢堂相關成員簡介》:葉世偁(1618-1635),字聲期,吳江人。葉紹袁二子。七歲就外塾,十三歲學操觚,生而長皙,頎然如削,十五歲出試,瀟灑自賞。后其父攜同應試,忽嘔血不起,卒年十八。工詩,有《百旻草》。(朱萸《明清文學群落:吳江葉氏午夢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66頁)

      23. 第9冊8 331頁,葉世傛,“即葉威期,生平不詳。疑為葉世偁之弟?!睋?jù)《午夢堂相關成員簡介》:葉世傛(1619-1640),字威期,吳江人。葉紹袁三子。邑諸生。生而穎慧,力學自強,與兄世佺倉皇應試,均獲錄取,然其咳疾日重,終因求名心盛,沉疴不起,卒于家庵,年22。有《靈護集》。(朱萸《明清文學群落:吳江葉氏午夢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67頁)

      24. 第9冊8 370頁,程大約,無生平簡介。據(jù)程大約《程氏墨苑》“出版說明”:程大約,字幼博,又名君房,徽州歙縣巖寺人。萬歷年間在世。太學生,善古文,曾仕鴻臚寺序班。有《幼博集》。制墨家。有《程氏墨苑》12卷,與羅小華、方于魯、邵格之并稱為明代制墨四大名家。(黃山書社,2009年)

      25. 第9冊8 372頁,顧慤,無生平簡介。據(jù)王昶《明詞綜》附錄二,顧慤,字存誠,慈溪人。永樂中正字。有《充然子詩文集》。(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217頁)

      26. 第9冊8 383頁,曠宗舜,無生平簡介。據(jù)《明倫匯編·氏族典》卷490:曠宗舜,醴陵人。嘉靖七年,鄉(xiāng)試中解元。(《古今圖書集成》376冊,中華書局,1934年)

      27. 第9冊8 384頁,李宗木,“生平不詳,內(nèi)鄉(xiāng)人”。據(jù)《內(nèi)鄉(xiāng)縣志》卷八“人物”:李宗木,字繼仁,別號杏山。內(nèi)鄉(xiāng)(今河南淅川)人,嘉靖十九年(1540)舉于鄉(xiāng),隱于白崖香巖之間,以子李蓘貴,兩受封贈。有《杏山集》《東征集》《白崖詩》行于世,卒配享理學名儒祠。(《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483》,成文出版社,1976年)

      28. 第9冊8 386頁,李椿茂,無生平簡介。據(jù)《(河南省)武安縣志》卷十二“職官”、卷十四“宦跡”(《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486》,成文出版社1976年,394、561頁)以及《武安縣地名志》(河北省武安縣地名辦公室,1984年,713頁)等材料:李椿茂,字大椿,北直隸邢臺人。舉人,萬歷三十八年任河南彰德府磁州武安知縣,居官有惠政,升陜西臨洮府同知。

      29. 第9冊8 387頁,梁亭表,無生平簡介。據(jù)《皇明四朝成仁錄》卷一“崇禎朝”“在外死節(jié)傳”:梁亭表,字無畸,番禺人,舉于鄉(xiāng),由大埔教諭,升助教,遷吏部主事,轉兵部武庫司員外,出知南安,時張獻忠突犯湖廣,南安以西被占據(jù),亭表與眾死守,擢荊南兵備副使。北都陷,痛哭而死。(《明代傳記叢刊·名人類38》,明文書局,1991年,80頁)

      30. 第9冊8 394頁,劉六德,無生平簡介。據(jù)《皇清百名家詩》卷四九“劉六德”:明末清初人,劉遵憲(1575-1644)子。(《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藏稀見叢書匯刊5》,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31. 第9冊8 399頁,潘云獻,無生平簡介。據(jù)《弇州山人續(xù)稿》卷一三九《笠江潘公行狀》:潘云獻,潘恩(1496-1582)孫,國子生。《四庫存目叢書·子部23》收錄的黃省曾輯、張所敬補輯《騷苑》3卷補1卷,是萬歷二十六年潘云獻刻本。

      32. 第9冊8 406頁,蘇志乾,無生平簡介。據(jù)《延平府志》卷三一,蘇眉山,字志乾,晚號心一,莆田人。遷居金陵,補弟子員,入成均,萬歷十年領順天鄉(xiāng)薦,知新會縣。有《繡佛閣藏稿》。(《中國方志叢書99》,成文出版社,1967年,591頁)

      33. 第9冊8 416頁,涂伯昌,“生平不詳,著作有《涂子一杯水》。”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涂子一杯水》:涂伯昌,字子期。江西南豐人。崇禎三年舉人。(中華書局1997年,2 509頁)另據(jù)《甲申朝事小紀》第四編卷八“涂伯昌紀略”:隆武元年,南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即位后,召伯昌入朝,授兵部職方主事,后升太仆卿。永歷二年,集眾殺清朝所置寧都知縣田書,四年城破,自縊死。(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863頁)

      34. 第9冊8 420頁,王光蘊,無生平簡介。據(jù)萬歷《溫州府志》卷十“選舉”:王光蘊,永嘉人,嘉靖四十年舉人,任寧國府同知。致仕,進階朝列大夫。(《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10》,699頁)

      35. 第9冊8 425頁,吳愉,無生平簡介。據(jù)光緒《善化縣志》卷二三:吳愉,字去怫,號古渡,善化人。山長吳道行之子。崇禎歲貢。弘光元年,張獻忠部屬攻瀏陽,戰(zhàn)于官渡,愉被執(zhí)不屈死。有《春雪堂集》等。(《湖湘文庫》甲編331,岳麓書社,2011年)

      36. 第9冊8 434頁,張?zhí)╇A,“生平不詳”。據(jù)《綿陽市社會科學志》:張?zhí)╇A,字徵平,潼川州鹽亭縣人。順治八年舉人,康熙二年,任廣西恭城知縣。后以功升任深州知州,又調(diào)廬州府同知,均有政聲,后卒于家。有《鹽亭志略》。(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318頁)

      37. 第9冊8 436頁,張升,“生平不詳”。據(jù)《明史》卷一八四《張升傳》:張升,字啟昭,江西南城人。成化五年狀元,授編修,歷諭德。弘治改元,遷庶子。后因得罪劉吉被調(diào)南京工部員外郎,劉吉被罷免后,復官,歷禮部左、右侍郎。弘治十五年,代傅瀚為禮部尚書。多次勸阻武宗嬉游怠政,后連疏乞休,不允。因忤劉瑾而謝病歸,詔加太子太保。卒于家。(中華書局,1974年,4 882頁)

      (三)一人分列兩處

      1. 饒?zhí)?冊4 570頁,收文1篇;第9冊8 399頁,收文1篇。

      2. 王祎,第6冊4 712頁,收文15篇;第9冊8 458頁,收文1篇。

      3. 金實,第6冊5 053頁,收文2篇;第9冊8 462頁,收文1篇。

      4. 張元忭,第7冊6 004頁,收文1篇;第8冊6 927頁,收文1篇。

      5. 凌翰,第7冊6 081,收文1篇;第9冊8 463頁,收文1篇。

      6. 王文祿,第8冊6 683頁,收文1篇;第9冊8 466頁,收文1篇。另:王文祿的生平可據(jù)李玉安《中國藏書家通典》補:(約1520-1595),字世廉,號沂陽生。海鹽人。嘉靖中舉人。性耽醫(yī)學和藏書,嘉靖二十九年,撰成《醫(yī)先》一卷,嘉靖三十七年,著成《胎息經(jīng)疏略》。仿宋代左圭《百川學海》,輯錄《百陵學山》叢書。另有《機警》《龍興慈記》等。(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243頁)

      7. 何白,第9冊7 838頁,收文4篇;第9冊8 467頁,收文1篇。

      (四)兩篇混為一篇

      李時勉,第6冊4 978頁,其《冰雪軒賦》于“而名扁以寓”下闕;而“三益鮮聞”之后篇幅應為李時勉另一失題賦作,據(jù)殘篇內(nèi)容,題或為《歲寒三友賦》。

      不可否認,《歷代辭賦總匯》收集、整理和校訂工作都十分嚴謹,它的出版發(fā)行為學術研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我們應該對編纂者的辛勤勞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給予充分肯定。但是,我們也應該糾正《歷代辭賦總匯》編纂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失誤,目的是拾遺補闕,使其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 歷代辭賦總匯[C]. 長沙: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3.

      [2] 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 7[M].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1: 121.

      [3]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 2509.

      [4] 陳波. 明代寧波府作家研究[D]. 上海: 上海師范大學, 2013: 297.

      [5] 中國藏書家通典[M]. 香港: 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 2005: 243.

      [6] 朱芳芳.《溫飛卿詩集箋注》研究[D]. 西安: 西北大學, 2008.

      (責任編校:彭 萍)

      Textual Research on Errors of the Ming Dynasty Volume of

      NIU Hairong, WANG Yaqi

      (Literature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2, China)

      The total volume of classic Chinese poetries is the most complete collection ofworks. But the “roll in Ming Dynasty” still exists some problems. Such as: wrong collection, re-entry; This article makes some remending or prepares for reprinting, Because it is of briefness, wrong life, lack of textual criticism.

      the Ming Dynasty volume of total volume of; error; textual research

      I 207.224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6.05.020

      2096-059X(2016)05-0098-07

      2016-08-25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guī)劃基金(15YJA751020)

      牛海蓉(1974-),女,河南靈寶人,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辭賦研究;王雅琪(1994-),女,湖南湘潭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辭賦研究。

      猜你喜歡
      辭賦生平進士
      河下:文風厚重的“進士之鄉(xiāng)”
      華人時刊(2023年19期)2023-11-16 12:32:12
      辭賦神鷹銀鎧圖序
      時代報告(2022年3期)2022-05-05 02:11:23
      傅忠誠教授生平
      四進士(上)
      《進士or近視》
      童話世界(2019年14期)2019-06-25 10:11:42
      曾鞏生平
      美文(2018年20期)2018-10-23 05:52:30
      包何生平考述
      華中學術(2017年1期)2018-01-03 07:25:33
      《中國辭賦理論通史》
      神仙觀念在漢代辭賦家書寫中的價值體現(xiàn)
      潑盡水墨是生平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9
      柯坪县| 武穴市| 昌江| 分宜县| 达孜县| 新晃| 松阳县| 清镇市| 洛浦县| 五寨县| 眉山市| 灵山县| 上杭县| 伊川县| 高要市| 印江| 三穗县| 石门县| 桦南县| 夏邑县| 孝昌县| 云林县| 巴南区| 岑溪市| 龙游县| 淮南市| 丰城市| 景德镇市| 荥阳市| 遂昌县| 灵台县| 浪卡子县| 韩城市| 乐业县| 谷城县| 本溪市| 武山县| 兴业县| 板桥市| 昆明市|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