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文道
?
買太多書是一種興奮的致幻狀態(tài)
文-梁文道
你以為世界上的書是讀得完的,那是一種很興奮的致幻狀態(tài)。
我很怕人家問我你有什么好書推薦,今年十大好書這一類。因為我如果不認識你,我怎么給你推薦書呢?我不知道你是誰,我不知道你的背景,我不知道你的喜好和偏向,我很難向你介紹書。往往一個人自己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書。
會問這個問題,這位朋友過去大概沒有太多豐富或者是專注的讀書經驗,但他今天覺得讀書應該是件不錯的事情,所以他才讀書。但是在我看來,這件事應該是反過來,我永遠是因為想讀某種書,所以喜歡上讀書。
我不是說問我這些問題的人不對,相反我很珍惜他們的這種想法。怎么解決呢?我覺得你應該把自己丟入一個設定的環(huán)境。
我舉一個例子,很多很多年前,我在香港和一個傳媒界大我二十多歲的老前輩正好在書店偶遇。一邊聊天一邊挑書,最后就一起帶著書結賬。我通常是一個比較貪心的人,我去結賬的時候帶著一摞書,大概堆了半張桌子那么高。而那位老前輩只拿了一本書。
他看看我說:“哇,買這么多書啊”,我說:“是是?!彼R上慨嘆說:“年輕真好,我現在啊,不會這么買書了,我以前也會。因為我算過,我六十來歲了,如果假設我有七十歲壽命的話,以我的閱讀速度,我估計我這輩子只能再看100本書。如果我只能看100本書的話,我現在手頭拿起的書,能不能入選這100本里面?”
這句話對我震動很大,我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這樣來挑書的。但這真的就是你如何找到你需要的書最厲害的方法。就是把你自己首先丟入必死的境地,人生是可以倒數的。你可以算一下自己再活多少年,你的閱讀速度,再加上之后記憶力衰退,效率下降,甚至老人癡呆……
但問題是人都有另一面。我在非常年輕的時候隱隱約約覺得書是真的會讀完的。我后來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說這件事,就是金克木先生有一本書叫《書讀完了》,這書名一看就很牛。
我想說書讀完這是一個幻象,但在買書的一剎那,人的那種貪欲會遮蓋事實的真相,就是我遲早要死。你買書的時候仿佛這輩子書是讀不完的,那一剎那你把人生看成不會終結,你有無限的時間,而且書都能讀完。
就在我們每個人買書的一剎那,尤其是年輕人,你會認為自己的人生是無限的,你以為世界上的書是讀得完的,那是一種很興奮的致幻狀態(tài)。
我長期處于這樣一種幻象之中。我最近買的少了,是因為家里面真的放不下了。我已經有四五處放書的地方,尤其是我家完全是爆滿。這個情況才讓我忍住了。
那你為什么會這么買?那是一種求知欲嗎?是一種單純的購物狂嗎?是消費的原始欲望嗎?……它到底是什么?
其實在我看來,它是一種人想永生的欲望表達,你想自己永遠活著。
同時,它又不是你想永遠活著那么簡單。書單是無窮無盡的,這種清單背后的假設又不是永生這么簡單。是因為追求無限本身就是一種美感,它是一種壯美和崇高。
但是,每次我為自己想到很多買書的崇高理由時,我會重新回到人都要死這個基本點。
那如果最后要死,為什么還要讀書?這就讓我想起一個故事,這是一個真事兒。捷克有一個貴族,捷克在發(fā)生革命的時候,當時這個貴族被革命群眾推上斷頭臺。但這個貴族生平最大的愛好是讀書,他老在讀書,他會拿碳條一邊讀一邊在書上做記號。當他被群眾蜂擁推上斷頭臺的時候,他還拿著一本書在看。頭已經架到斷頭臺的架子上時,他還在畫線。
畫線為了干什么?下一秒頭都沒有了。但是他還是這么做的。我好喜歡這個故事,大概我也能做到這個樣子。
責任編輯:董鐵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