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董鐵瑩
?
就著“懷舊”下飯
文-本刊記者董鐵瑩
生活就是懷念與期待并行,只是在歲末的這頓年夜飯,更容易勾起人們對往昔的眷戀。
年夜飯,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所有的目光都盯著碗里的油水呢。在今天,只怕油水太多,還要喝幾瓶酸奶助消化。
重點壓根兒就不在吃了,倒是可以擁有一年之中難得的幾個小時,心無旁騖的吃飯,吃完了也不急著上班上學(xué)。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不用上趕著計劃未來的諸多事宜,忽然有了這份閑心回頭看,舒緩的節(jié)奏讓人平添一份愜意。
往回看,讓人唏噓,也讓人舒心,但總的來說,是一種平和。可能有善于計劃者,來個一星期一個月一總結(jié)的,但世上的多半懶人,都將一年當(dāng)成一個節(jié)點,在大年三十兒的這一天,好多人瞬間變成了哲學(xué)家。
集體懷舊,牽扯出了太多情節(jié)。春晚情節(jié),一邊吃著年夜飯一邊看著春晚,熟悉的老模式。但仍忍不住一年年的對比著,“還是十年前的好看啊”,吐槽聲一片,彈幕流飛快飄過,沒幾句好話。
但收視率不低,光開著電視,玩游戲、聊天、放鞭炮的大有人在,還是得配上這熟悉的背景。吐槽也是愛,習(xí)慣了天南地北大雜燴,郭德綱周立波各自陣營無傷大雅的“品味”論戰(zhàn),咖啡和大蒜,呵呵一笑,我的生活習(xí)慣關(guān)你啥事。
80、90后無非懷念的是青蔥歲月。壓歲錢破百的那一刻,提著兔子燈的那一刻,和隔壁小伙伴一起放鞭炮的那一刻、初中畢業(yè)典禮時互寫留言本的那一刻……
這時候聯(lián)系老同學(xué)老朋友成了頭等大事,話無多,畢竟生活軌跡早已分開太遠(yuǎn)。但就是這最簡單的問候,群里面搶到的一元紅包,讓你真正對過去的歲月有了更為鮮明的感激。
記憶在穿針引線,模糊了歲月中很多重要的時刻,倒是這一些瑣碎的平常,永遠(yuǎn)拾不回來的曾經(jīng),最禁得住歲月鋒利的棱角。
年夜飯吃了大半,每個人隨即都成了出色的社會評論家和段子手。熱鬧的氣氛里,一年里的種種社會焦點被拿出來細(xì)說,戲說,習(xí)慣做低頭族的年輕人也被這風(fēng)趣的一幕吸引。
順著這些事件的藤兒,又是一番博古通今的旁征博引,將過去一晃而過的歲月說出了新意深意,“是這么回事兒”,“同樣的理兒”,人們頻頻點頭。
再往下,就要說到個體發(fā)展了。工作了的開始懷念上學(xué)時的無憂無慮,換工作的開始思念老東家的種種體貼,結(jié)了婚的羨慕“單身汪”的較小負(fù)擔(dān)……
總得有三五個人,說到動情處,眼睛泛紅,仿佛自己做了多么錯誤的人生決定。但大年初一你再遇到他,沒準(zhǔn)兒就會跟你炫耀起現(xiàn)在生活的種種得意,重回“朋友圈人生”,甜蜜得有些不真實。
可不是,明兒你就有可能奔向世界各地度假,但并不妨礙你今天懷念家鄉(xiāng)昨日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明天你就可能在蘋果的旗艦店前揣著一大把人民幣買上一只最新款手機(jī),但吃年夜飯時你心頭還是惦記著五歲時的那臺“小霸王學(xué)習(xí)機(jī)”……
生活就是懷念與期待并行,只是在歲末的這頓年夜飯,更容易勾起人們對往昔的眷戀。
年夜飯快結(jié)束了,人們跑出去放鞭炮。爆竹聲中,人們在冬夜里為來年祈福。一年之中的所有感觸,都隨著上升的煙花兒變得格外遙遠(yuǎn)。
年夜飯里的懷舊其實很美好。這一份閑心,擁有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