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端
摘 要: 據(jù)國內有關研究表明,目前我國許多農村中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特別是女生占比率更高,主要表現(xiàn)為焦慮、抑郁、偏執(zhí)、強迫、緊張等幾個方面,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心理的各異特征,通過各種心理教育法幫助、指導她們克服種種弱點,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促使身心和諧、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 農村體育教學 女生 心理障礙
在歷年的農村體育教學實踐中,摸索與總結出大多數(shù)女生在體育課中共同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問題:具體表現(xiàn)、成因、祛除辦法。從而對癥下藥引導女生對體育產生興趣,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1.女生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
1.1自卑、悲觀、孤僻。
在體育教學中,女生自卑心理比較強,對學好體育這門學科缺乏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比其他學生差,缺乏自信與勇氣。特別是運動技能較為復雜、困難的項目,競爭落后或者失敗時,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表現(xiàn)出為難、沮喪、萎靡等心態(tài),甚至會出現(xiàn)破罐破摔、厭煩上體育課的現(xiàn)象,上課情緒消沉、積極性低。對教師和同學心存疑心,活動以我為中心,不喜歡交往,缺乏知己。
1.2冷漠、消沉、呆板。
此類女生表現(xiàn)為上體育課無思想、物質準備,情緒低落,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冷淡、萎靡不振,做事拖拉,好裝病,或借故不上課,即使上課也注意力不集中,體力顯著下降,缺乏主動性,不愛動腦筋,做動作、練習自覺性差,一副無可奈何的神態(tài)。
1.3羞怯、懦弱、膽小。
這類女生往往沉默不言,喜歡孤獨,說話吞吞吐吐,聲音低沉,易臉紅,喜歡小題大做,遇事耿耿于懷,畏懼目光與教師和同學相接觸,做動作示范和練習缺乏主見,怕吃苦,怕做動作技能難度高或對抗性強的運動項目,總東躲西藏找理由搪塞。
1.4急躁、執(zhí)拗、嫉妒。
在體育課中,當急性子女生,一時不能完成動作或參賽失利及碰到不順心事時,愛發(fā)脾氣、情緒不穩(wěn)定。而執(zhí)拗心理的女生則表現(xiàn)為固執(zhí)己見、任性、自負、逞強,不愿主動幫助別人,心胸狹窄,嫉妒心強,好猜疑,貶低別人,與同學之間關系緊張,心理常處于壓抑狀態(tài)。
2.女生心理障礙的成因
女生心理障礙是由多種因素交叉、混合而成的。
2.1社會、家庭因素。
封建社會殘留腐朽思想“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男動女靜”,在女生心靈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產生自卑感。在個別家庭中,特別是出身偏僻的農村家庭,女孩讀書無用論盛行,再優(yōu)秀也是別人的,女孩地位不如男孩,家長對女孩抱著很大的偏見及性別歧視。不公正的城鄉(xiāng)差別的社會輿論壓力和教師同學的成見,使她們形成自卑、懦弱、孤僻的心理。家庭離異、殘缺、父母不和、繼父母虐待、經濟困難等生活上的急劇變化會使女生長期處于悲觀、抑郁、冷漠狀態(tài)。
2.2生理、疾病因素。
女生青春期,生理迅速成熟、心理平衡被打亂,尤其是女性特殊生理現(xiàn)象(月經等)引起身體不舒服、行動不便、自我性意識的發(fā)展,使女生羞恥心加強,加之缺乏生理知識和成人指導,產生恐懼、怕羞、焦慮心理。個別女生患“青春期”疾病,慢性病和長期受疾病困擾,運動能力和技能落后于同學,做運動力不從心,無法從體育課中獲得鍛煉樂趣,不能真正體驗到生命在于運動,心理沉重負擔,變得精神恍惚、憂郁、消沉。
2.3學校教育因素。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需要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學校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有部分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商,輕體育,將體育擺在可有可無的位置。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整天不是學習就是做作業(yè),不是做作業(yè)就是讀書,特別是畢業(yè)班的學生,體育課常被擠占,如何談得上體育鍛煉及課外體育活動?這樣下去學生對體育就難于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此外,學校對體育器材、設備投資相對較少,設備不完善、簡陋、場地與環(huán)境惡劣。
2.4女生自身影響因素。
她們對學習體育目的不太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產生消極倦怠的心理,隨意性強,等等。個別還因身體素質差及運動能力水平差或先天性不足,對完成有一定難度運動項目產生困難。自尊心太強,愛面子,害怕同學譏笑,不敢面對現(xiàn)實,自信心下降產生自卑、緊張心理,嫉妒別人的才能,怕輸給別人,過分緊張,又礙于面子而出現(xiàn)不愿也不敢做動作的矛盾心理。
2.5教師的影響因素。
個別教師對本職工作缺乏責任心,課堂氣氛沉悶,教法枯燥不能激發(fā)女生的學習欲望,致使其情緒低落、厭倦。組織紀律松懈,課堂組織不嚴密,不以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組織教學,不從實際出發(fā),要求過高,方法簡單,保護與幫助不當,教態(tài)生硬或用不恰當?shù)目荚噳毫娖葘W生練習,加重學生的思想負擔,導致其產生畏懼心理,降低學習興趣。教師講解動作不著重點難點,示范時對關鍵技術交代不清,以及場地、氣候、周邊環(huán)境等外部條件對主體產生不良的影響。
3.女生心理障礙祛除
學生的心理障礙千差萬別,要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原則,“對癥下藥”才能逐一祛除。
3.1針對女生自卑心理,宣傳男女平等思想。
用古今中外女英雄事跡和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女運動的拼搏精神,比如2008年奧運會上第一個奪得金牌是女子舉重48公斤級的陳燮霞等。讓女生從“我不行”變?yōu)椤拔夷苄小保ぐl(fā)她們的自尊自強意識。家長對子女一視同仁,生男生女都一樣,不能讓女孩承擔過多家務,影響她們的學習、健康、休息。教師對男生女生、優(yōu)生“差生”要一視同仁,注意多培養(yǎng),利用女體育干部,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她們獲得成功的體驗。
3.2幫助女生打破陳規(guī)陋習,樹立信心,自尊自強。
從生理解剖學的角度闡述男生與女生的構造、體形特點的差異,分析對照男生和女生的優(yōu)勢與劣勢,鼓勵女生多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與閃光點為自己增強信心。研究表明,通常情況下男生在力量、速度、毅力等方面比女生強,女生則在觀察力、語言能力、協(xié)調性、柔韌、耐力、平衡方面等比男生強,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要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信心百倍地學習,并讓她們多做些容易成功的練習,增強她們成功的愉悅,多給予肯定,激發(fā)她們的自強意識,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及自信心。
3.3激發(fā)體育學習興趣
女生對體育課有興趣就會樂于接觸它,并力求認識它,了解它,參與它。教學方法要多樣,內容新穎,讓課堂氣氛活躍,適當增加女生喜歡的動作輕快、優(yōu)美、運動強度不太大的練習項目。抓住她們的愛美心理,如韻律操、健美操等有利于她們的形體美。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多讓女生在輕松、愉快的集體項目中鍛煉,增進同學間的友誼,交流感情,開闊心理境界,并愿意把她們的苦衷傾吐出來。正確對待自己的過去、現(xiàn)在、憧憬未來,激發(fā)她們的自立意識。
3.4以教師自身的修養(yǎng)影響學生。
教師教學態(tài)度要求誠懇、親切、耐心,言語要柔和,同時重視言傳身教,使學生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感到老師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從心理上崇拜、尊敬并樂意接受教師的要求。所以教師應多啟發(fā)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潛力,并講究形象性與藝術性,講解要形象、簡潔、清晰、明確。采用口訣或順口溜,語言提示準確適當,比喻要生動、恰當,富有感染力,示范動作要輕松、協(xié)調、準確、優(yōu)美、舒展大方,從心理上調動女生的積極性,滿足和激發(fā)她們求知求趣的欲望,達到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