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 熊偉 王金波 邱會東
【摘 要】結合重慶科技學院化學實驗室開放實踐的經(jīng)驗,分析了目前化學實驗室開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總結出實驗室建設與開放管理的主要措施,為培養(yǎng)應用技術類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化學實驗室;開放管理;開放性實驗;應用技術
作為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lián)盟的副理事長單位,重慶科技學院以應用技術類人才培養(yǎng)為辦學定位,正在不斷探索中國特色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體制,力求建立科學的現(xiàn)代職業(yè)技術教育體系。在此背景下,我?;瘜W化工學院正在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實踐,著力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應用型化學化工類專業(yè)人才[1-2]?;瘜W實驗室作為普通高校教學科研的重要場所和基地,承擔著大量的教學與科研任務。為合理高效地利用實驗室資源,適應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實行實驗室開放是我校的重要舉措之一。實驗室開放的內涵和形式是多元的,不但包括時間和空間的開放,也包括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和教學理念的開放[3]。相對于常規(guī)實驗,開放性實驗是在開放實驗室中完成的課外實驗內容,整個實驗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要起輔導作用。開放性實驗往往時間不定、周期較長、人員多變,需要的實驗技術要求也較高。因此,開放實驗室的管理難度較大,管理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地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
1 開放性化學實驗的主要作用
1.1 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科研能力
在開放性實驗中,學生需要自主進行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案等具體細節(jié)的擬定,實驗也是由學生個人或團隊協(xié)作實施,教師一般只指定實驗項目的大體領域和方向。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自己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已學知識加以解決。在和指導老師探討具體問題時往往可以得到啟發(fā),從而加深對實驗項目的理解,逐漸鍛煉并培養(yǎng)起基本的科研能力。參與開放性實驗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事實證明,通過本科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化工設計大賽、學生實驗助理、畢業(yè)設計等途徑進入化學開放實驗室的學生在考研、就業(yè)和學生活動中表現(xiàn)得更為優(yōu)秀。
1.2 提升學生的應用技術水平
傳統(tǒng)的常規(guī)實驗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能,通常是由教師講解演示實驗方法和操作,再讓學生按照既定步驟模仿重復實驗,整個過程教師起主導作用。這種“照方抓藥”的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其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煉。與之不同,開放性實驗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可以得到充分發(fā)揮。開放性實驗的各個具體環(huán)節(jié)都是由學生親自實施完成,其親身體會必然更加深刻。進入開放實驗室開展實驗工作,可以使學生熟練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學生的應用技術水平。我院大多數(shù)學生本科畢業(yè)后將進入化工、石油、冶金、醫(yī)藥、環(huán)保等行業(yè)從事一線工作,參與開放性實驗實際上是在熟悉今后可能進入的工作崗位,鍛煉其獨立工作和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提前進行實際應用。
1.3 拓展基礎實驗教學的內容
當前各大企業(yè)和單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學生除了掌握化學化工專業(yè)的知識和技能外,還必須具備諸如外語、計算機、公文寫作等基本技能?;诖耍瑢W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引入了一定量的公共平臺課程,擠占了基礎實驗課程的課時。由于課時少、時間短,基礎實驗只能開設耗時短且較簡單的項目,甚至于某些基本實驗操作也無法進行。比如,色譜分離技術是化學化工專業(yè)的學生必備的實驗技能之一,但是涉及這一技術的實驗往往需要較長時間。即使是對于有機和分析化學方向的學生,我們暫時也無法開設柱層析實驗。開放性實驗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拓展了基礎實驗教學的內容。在對開放性實驗題目進行設計時,我們充分考慮了基礎實驗的不足之處,對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實驗技術都設置了相關題目。學生通過參與開放性實驗可以掌握在基礎實驗教學中鍛煉不夠或并未涉及的技能。
2 化學實驗室開放管理的主要問題
2.1 管理人員不足
目前,我院的實驗員主要負責基礎實驗室的日常運行工作,兼顧管理開放實驗室。實驗員的明確職責首先是保證基礎實驗和常規(guī)綜合實驗的順利進行。隨著參與開放性實驗學生人數(shù)的不斷增長,實驗員無法投入大量時間兼管開放實驗室,管理人員嚴重不足。另外,開放性實驗大都具備較高的技術要求,而部分實驗員技術能力較為不足,對于開放性實驗基本無法進行有效指導。受到崗位編制和績效考核體制的影響,即使實驗員自愿管理開放實驗室,他們也無法同時保證所有實驗室的正常運行。
2.2 安全隱患較大
首先,開放實驗室的使用人員較為復雜,除化學化工學院的學生外,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安全工程學院等院系的學生也常常預約。其次,開放性實驗一般持續(xù)時間較長,部分實驗會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如周末進行,這些時候一般是沒有實驗管理人員在場的。再次,我院目前對學生及教師的安全教育一般只針對常規(guī)實驗,對于開放性實驗涉及較少。另外,學校將化學實驗室規(guī)劃布置在了較高樓層(9樓至13樓),實驗室與教室、辦公室混在一起。以上這些因素都增加了化學實驗室開放管理上的困難,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4]。
2.3 學校政策乏力
盡管化學實驗室的開放對學生和教師具有諸多有利之處,學校在制定相關政策時首先考慮的是保證常規(guī)實驗的順利進行,對于開放實驗室的配套支持尚無明確規(guī)定。比如,實驗室開放后需要配置相應的設備和經(jīng)費,但劃撥給開放實驗室的專項經(jīng)費卻很少,導致某些開放性實驗項目不能夠順利實施。再如,相關教師投入大量精力在開放實驗室指導學生,卻沒有將相關工作量納入績效,幾乎全靠教師義務教學,這不利于提高教師和實驗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學生參與開放性實驗并未計入學時,完全是憑個人興趣和教師激勵進行實驗研究。另外,由于開放性實驗和常規(guī)實驗同時使用部分儀器,加快了設備的損耗,導致儀器設備的維護成本提高,但學校并未明確相關政策整合實驗教學資源、共享實驗平臺。
3 化學實驗室開放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重視實驗室管理隊伍建設
實驗室的師資隊伍承擔著實驗教學和科研的任務,同時也是建設管理開放實驗室的重要基礎[5]。針對實驗室管理人員在數(shù)量和技術上不足的問題,我院向學校申請準備陸續(xù)引進一批高素質專業(yè)人才,打造一支技術過硬、結構合理、理念先進的管理隊伍。同時,對現(xiàn)有的實驗人員進行定期的技能提升培訓,提高其相關的技術能力。學院還鼓勵教授、博士等參與管理開放實驗室,指導學生的開放性實驗,劃分了相關實驗室,指定責任人進行專項管理。另外,選拔出部分優(yōu)秀學生作為實驗助理參與開放實驗室的管理,給予一定的津貼補助。這些學生經(jīng)過培訓掌握了各種大型儀器的日常使用方法和簡單的維護技術,除協(xié)助教師在平時準備藥品、打掃衛(wèi)生、安全檢查等工作外,還可以在非工作時間如周末進行開放性實驗,使得實驗室的開放時間更為靈活。
3.2 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
在化學開放實驗室的管理上,我們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預防安全事故為核心,貫徹“保證安全,順利實驗”的方針。借助我校安全工程學院的學科和資源優(yōu)勢,針對性地對學生和其他實驗人員開設了關于化學開放實驗室的安全教育培訓課程。安全培訓內容主要涉及一般性安全規(guī)則、危險化學品安全、高壓裝置安全、放射性物質安全、安全設施的使用、實驗事故處理及急救措施等。同時,運用了現(xiàn)代化手段對實驗室的開放時間與課程安排、藥品保存與取用記錄、儀器使用與維護記錄等進行電子化專業(yè)管理,保證了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6]。學院還申請到重慶市及學校的安全工程專項資金,配備了化學開放實驗室的安全保障基本設施,提高了事故應急處理和緊急救援的硬件能力。
3.3 制定落實相關配套政策
鑒于化學開放實驗室在經(jīng)費投入、人員待遇、績效考核、設備維護及資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我院正在積極進行相關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實。準備依托學校重大項目的建設平臺,申請一定資金添置新的儀器設備專用于開放性實驗項目,保證相關實驗的順利進行,做到開放實驗真正“開放”。對于開放實驗室的管理人員和指導教師,已經(jīng)討論起草了相關辦法,準備將其參與開放性實驗的相關工作量納入績效考核,并適當提高工作津貼,肯定他們的額外工作成績。對于參加開放性實驗的學生,適當考慮增設創(chuàng)新學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我院和其他學院已經(jīng)達成協(xié)議,準備對部分大型實驗儀器按照學校發(fā)展的總體要求進行重新整合,進一步優(yōu)化實驗資源的配置,提高設備的使用率。由于我校地處重慶大學城,今后還可以考慮與重慶大學、重慶醫(yī)科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等院校進行資源共享,充分發(fā)揮開放實驗室的社會服務功能,實現(xiàn)設備和人員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
4 結語
化學實驗室的開放為我校培養(yǎng)應用技術類人才提供了必要平臺,在培養(yǎng)學生基本科研能力、提升學生應用技術水平的同時,還極大地豐富了基礎實驗教學的內容。同時,化學實驗室的開放也給我們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只有不斷推進相關的改革與實踐,才能探索出適合學校發(fā)展定位的解決辦法。
【參考文獻】
[1]馮建,楊睿宇,熊偉,賈云,王金波.應用型化學化工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初步研究與實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4):183-185.
[2]楊睿宇,馮建.石化行業(yè)應用型高校如何打造品牌本科生[J].決策與信息(下旬),2011(6):157-158.
[3]賀建武,麻明友,陳斌,周彩云.地方高校教學型實驗室開放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4):240-242.
[4]周寶成.高校開放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研究與探索[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3,30(6):956-960.
[5]楊樂敏,余家瑜,溫青,朱麗.高?;瘜W類開放實驗室建設與安全管理初探[J].廣東化工,2014,41(24):113-114.
[6]張麗影,華瑞年,那立艷,趙小菁.基礎化學實驗室開放管理探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12):208-209.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