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好
摘 要:略讀課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今,略讀課文教學作為教學中的一環(huán),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存在著各種問題。本文基于存在的問題,從了解閱讀習慣、制定教學目標和精略結(jié)合三方面論述初中略讀課文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略讀課;策略
1 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閱讀習慣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初中階段不僅形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也具有一定的思考問題的模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小學,學習基礎也不會完全相同,他們之間一定會存在不少個體化的差異,也會有很多初中階段的學生所具有的共性。為了深入了解學生的閱讀習慣,我們可以采取的方式如下:
1、隨堂觀察
學生無論是學習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或者是在做習題、讀材料的過程中,都會表現(xiàn)出自己已經(jīng)養(yǎng)成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眼、口、手等部位的動作,來了解學生在閱讀中是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默讀過程中回視的學生,讀完一段句子的時候還要回過頭來再讀一遍,觀察學生的眼睛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目光總是停留在一個范圍之內(nèi),不再向后移動;指讀的學生表現(xiàn)得更明顯,用手指、鉛筆、尺子或其他物品指著一個個字進行閱讀,這樣的閱讀習慣不僅影響閱讀速度,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在默讀的時候,有些學生不由自主地發(fā)出輕微的聲音,或者只有唇動不發(fā)出聲音,或者只能觀察到學生的喉結(jié)在動;還有的學生會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擺頭、抖腿或做一些無關于閱讀的事情,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仔細觀察,并在不干擾其他學生閱讀的情況下,當堂進行糾正。教師在隨堂觀察中也要看到學生的一些好習慣,比如隨手圈點批注,摘錄重要信息等等,對于好的閱讀習慣,應該提出表揚。在掌握學生閱讀上的一些行為習慣的同時,教師還可以隨堂觀察和檢測學生閱讀速度,這樣既有利于安排教學的流程,也可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速度的訓練。
2、深入調(diào)查
教師可以通過隨堂觀察了解學生在閱讀行為上的習慣,那么學生在課余時間的閱讀狀態(tài)教師也需要進行了解。教師可以通過訪談、問卷等方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深入地調(diào)查,了解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課外閱讀所花費的時間、喜歡閱讀什么體裁的文章、喜歡讀報紙雜志書籍還是網(wǎng)絡文章、影響閱讀速度和興趣的原因等等。其實調(diào)查也可以不僅僅限于課外閱讀,了解學生對教材中課文的態(tài)度,喜歡哪篇課文,喜歡學文言文還是白話文等等,對于課內(nèi)閱讀教學也是有益的。教師對學生進行調(diào)查,要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及時統(tǒng)計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認真分析調(diào)查結(jié)果,并根據(jù)分析出來的結(jié)果對每一冊每單元每一課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讓教學更加貼近學生、適合學生,更好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2 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略讀課文教學一直存在著處理過詳或過略的問題,實際上是教師不知道略讀課文教學該教些什么,學生能從略讀課文的學習當中獲得什么,教師對略讀課文無從下手。教學目標的模糊甚至缺失,是教學的最大問題。不僅僅是略讀課文,精讀課文亦是如此,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沒有方向就會對前進造成阻礙。
略讀課文相對于精讀課文而言,所用課時少,對閱讀的要求也相對低。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要有所取舍,不能貪多求全。有些教師在設計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時,以考試為導向強調(diào)字詞的學習,而不去關注課文本身可以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怎樣的能力,而有些教師在設置目標的時候?qū)τ谑侵卦谟懻撟髡咚枷敫星檫€是寫作手法這類的問題上難以取舍。在設計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時,教師可以參考教材中每一單元的單元說明,結(jié)合課文的閱讀提示和具體內(nèi)容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設計。新課標中所倡導的三維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其中知識與技能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學會”,過程與方法維度立足于讓學生“會學”,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樂學”。就略讀課文的性質(zhì)來看,設計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重點在于過程與方法的維度,讓學生“會學”。
3 結(jié)合精讀課文,指導課外閱讀
略讀課文教學是離不開精讀課文教學的,只有教師在精讀課文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精心的引導,教會學生學習各種閱讀方法,學生才能在略讀課文的學習中有所應用。如果學生在學習精讀課文的時候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正確的思考方式,那么也不會學好略讀課文,因此教師在教精讀課文的時候,也要制定好與單元和課程相適應的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初中語文教材是以單元為單位編寫的,每一個單元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單位,在一個單元里的課文,內(nèi)容和思想上都會有一定的聯(lián)系,即使是不同年級不同單元相同體裁的課文,也會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教師要善用課文和課文之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遷移。
課外閱讀是初中生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內(nèi)課外的閱讀不是互相孤立的。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與進行課外閱讀是分不開的。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一來開闊學生的眼界,二來也會促進課堂教學。教師不參與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其課堂的閱讀教學也是不完整的。教師對課外閱讀的指導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與課堂內(nèi)容有關的課外閱讀指導,另一個是與提高閱讀水平有關的課外閱讀指導。與課堂內(nèi)容有關的課外閱讀,包括學生在課前預習查找課文相關寫作背景或涉及知識的資料時進行的閱讀,還有課后對拓展延伸課文內(nèi)容的相關閱讀。學生在課前預習查找相關資料時,往往具有盲目性,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很多學生只是看一些與教材相關的教輔上的介紹或者隨便從網(wǎng)上找到相關段落一讀就算,這樣做往往達不到預期的預習效果。教師要為學生預習查找資料提供線索,不要只是說查什么,也要告訴學生怎么查,從哪里查。教師可以提供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參考文獻或者相關的網(wǎng)站,也可以提供教參里的內(nèi)容,但提供的內(nèi)容僅供學生參考,不限制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文獻。課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可以讓學生進行補充閱讀,拓展知識面,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推薦與課文相關的課外閱讀內(nèi)容,不要僅僅限于成書的文獻,學生通常沒有足夠的精力會因為一篇課文去讀一本相關的課外書,教師提供一些短文反倒更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僅僅有閱讀量是不夠的,還要學會運用適當?shù)拈喿x方法。教師在課堂上所教給學生的方法對學生來說僅僅是個范例,學生真正的閱讀水平會反應在課外閱讀上。教師必須參與到學生的課外閱讀中去,才能在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方面給予實際的幫助。日常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給布置讀書筆記,讀書筆記的內(nèi)容可以包括摘抄、提要、心得等。教師定期檢查讀書筆記,在筆記中給學生盡量多的鼓勵和充分的反饋,也要根據(jù)學生筆記的內(nèi)容去分析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學生通過交流可以拓展視野,開闊思維,獲得更多閱讀的角度,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交流的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總結(ji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收獲,找到學生存在的問題,以便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更好的指導學生進行閱讀。
參考文獻
[1]郭秀禹.《論初中語文略讀課的現(xiàn)狀、定位與教學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04
[2]張韞.《略讀課文教學的誤區(qū)與有效性策略》[J].中國科技信息,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