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春芝
打好學文言文的基礎(chǔ)(四)
文/張春芝
閱讀文言文的時候,很多同學讀不通順,覺得古人寫文章是典型的“有話不好好說”。沒錯,文言文在特定情況下句式會發(fā)生變化,但你只要掌握四類特殊句式,就基本上能做到心中有譜。這四類句式是: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對事物的性質(zhì)、情況等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初學階段,記住幾個判斷句標志即可??隙ㄅ袛嗟臉酥居小罢摺玻ㄕ咭玻边@種形式和“是、乃”等副詞,否定判斷的標志詞主要是“非”。例如: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3)蓮,花之君子者也。
(4)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5)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所謂被動句,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guān)系是被動關(guān)系。標志詞主要有“于、見、為”等;若沒有標志,可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順序去理解。例如:
(1)王建禽于秦。(王建被秦國擒拿了。)
(2)臣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臣擔心被大王欺騙而辜負了趙國。)
(3)茅屋為秋風所破。(茅屋被秋風吹破了。)
所謂省略句,就是句中有成分省略。這在現(xiàn)代漢語中也有,只是在古代漢語中的現(xiàn)象更多,同學們要多注意主語、賓語和修飾語的省略,翻譯時應該補充完整。例如:
(1)(秦伯)與鄭人盟。
(2)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倒裝句,是文言文學習中較難理解的句式,主要是語序和我們現(xiàn)代漢語習慣的“主——謂——賓”、“定語(狀語)——中心詞”這兩種句式不同。初學階段,主要記住兩種:一種是為了突出表達強烈感情時的主謂倒裝句,如“甚矣,汝之不惠”;一種是否定句和疑問句中的賓語前置句,大概格式如下:
(1)時人莫之許也。(否定句,正常語序為:時人莫許之也。)
(2)沛公安在?(疑問句,正常語序為:沛公在安?)
(3)何陋之有?(疑問句,正常語序為:有何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