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管轄異議權再審程序之否定

      2016-04-12 10:42:16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北京100081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否定

      冉 烺(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院,北京 100081)

      ?

      管轄異議權再審程序之否定

      冉 烺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院,北京 100081)

      摘 要:管轄權異議作為管轄錯誤的一種救濟制度,其價值和目的都應當反映管轄制度的目的和價值,對濫用管轄權異議制度的評價應當在管轄權異議制度的制度目的和價值前提下做出。管轄異議權作為一種程序性的救濟權利,其救濟的管轄錯誤并不具備適用再審救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引入管轄權異議制度不適用于再審程序的觀點,并以判例為觀點的佐證,通過對管轄權制度的理解,豐富了這一觀點的說理。

      關鍵詞:管轄權異議;再審程序;審判公正假定;否定

      1 案情簡要[1]

      再審申請人內蒙古九郡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九郡藥業(yè))、上海云洲商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洲商廈)為與被申請人韓鳳彬、一審被告上海廣播電視臺(以下簡稱電視臺)、大連鴻雁大藥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雁大藥房)產品質量損害賠償糾紛管轄權異議一案,不服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2012)遼立一民再終字第1號民事裁定,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

      韓鳳彬訴九郡藥業(yè)、云洲商廈、電視臺、鴻雁大藥房產品質量損害賠償糾紛一案,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08年9月3日作出(2007)大民權初字第4號民事判決。九郡藥業(yè)、云洲商廈、電視臺不服,向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該院于2010年5月24日作出(2008)遼民一終字第400號民事判決。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九郡藥業(yè)、云洲商廈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2月22日作出(2010)民申字第1019號民事裁定,提審該案,并于2011 年8月3日作出(2011)民提字第117號民事裁定,撤銷一、二審民事判決,發(fā)回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在重審中,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提出管轄權異議。

      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認為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提出的管轄權異議不成立。該院裁定駁回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對管轄權提出的異議。九郡藥業(yè)、云洲商廈不服,提起上訴。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認為九郡藥業(yè)、云洲商廈提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九郡藥業(yè)及云洲商廈分別又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最高法院認為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在答辯期內并沒有對管轄權提出異議,說明其已接受了一審法院的管轄,管轄權已確定。而且案件經過一審、二審和再審,所經過的程序仍具有程序上的效力,不可逆轉?;诠茌牶愣ㄔ瓌t、訴訟程序的確定性以及公正和效率的要求,亦不能支持重審案件當事人再就管轄權提出的異議。據(jù)此,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就本案管轄權提出異議沒有法律依據(jù),原審裁定駁回其管轄權異議并無不當。

      最終,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3月27日裁定駁回內蒙古九郡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云洲商廈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2 案情分析

      本裁定是一個駁回再審申請的民事裁定書,從2007年案件進入訴訟程序開始,經歷了6年之久,其中包括一審、二審和再審程序。當事人之間的訴訟關系復雜,原被告人數(shù)比較多,再審一開始,訴訟就進入管轄權之爭。為了厘清案件的訴訟法律關系,下文對案件的爭議各方、訴訟爭點,審判結果進行一個簡要的介紹。

      2.1訴訟主體

      韓鳳彬訴九郡藥業(yè)、云洲商廈、電視臺、鴻雁大藥房產品質量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中,原告為韓鳳彬,被告為內蒙古九郡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云洲商廈有限公司、上海廣播電視臺、大連鴻雁大藥房有限公司。

      2.2爭議焦點

      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鴻雁大藥房是否為適格被告。如果鴻雁大藥房被告資格適格,那么鴻雁大藥房住所地法院,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依法享有管轄權。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重審案件中當事人是否有管轄異議權。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在重審案件中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不利于訴訟程序的安定、有序,基于管轄恒定原則、訴訟程序的確定性以及公正和效率的要求,而且,當事人在原審一審中并沒有提出管轄權異議,其管轄異議權已經歸于消滅,因此,不能支持重審案件當事人再就管轄權提出的異議。

      2.3審判結果

      最高人民法院最終裁定駁回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的再審申請。審判理由是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就本案管轄權提出異議沒有法律依據(jù),原審裁定駁回其管轄權異議并無不當。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

      在本案進入再審程序后,管轄權異議從提出到再審申請被駁回,歷時1年之久(2011年8月3日最高院將本案發(fā)回重審,重審中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最終2013年3月27日最高院駁回當事人就管轄權異議駁回裁定提出的再審申請,歷時12個月以上。)筆者關注的并不是案件中究竟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有無本案的管轄權,而是訴訟當事人在重審中窮盡一切手段運用的管轄權異議制度。一般常識判斷,任何法律主張都是以維護自身利益為驅動力的,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選擇本地法院無論從成本上還是從維護自身利益上似乎都是更加有利的,但是為何當事人要耗費如此多的精力關注管轄權問題,尤其是對在一審中沒有提出的管轄權問題緊抓不放?筆者認為這都需要對管轄權異議制度進行一番比較全面的了解,特別是本案中提到的管轄權異議再審適用問題。

      3 法律問題分析

      3.1管轄權異議概述

      管轄權異議是管轄制度中的一個“子制度”,是一種輔助性的從屬性的制度[2]。民事訴訟管轄就是指各級人民法院和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權限[3]。管轄權異議的概念形成有其過程。管轄權異議從民事訴訟法頒布起,其爭論就沒有停止過[2]143。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方面:其一,管轄權異議的客體。涉及到權利人可異議的對象,即可以就那些管轄權問題提出異議;其二,管轄權異議的主體范圍;其三,管轄權異議的程序問題。包括管轄權異議的審查程序、上訴程序、移送程序等等;其四,與管轄權異議相關的問題,例如與舉證時限的關系、與再審制度的關系等。

      根據(jù)所處角度的不同,管轄權異議的概念對民事管轄權異議主體和客體的側重各有不同。主要演變?yōu)橐韵滤姆N觀點:(1)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是指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認為該法院對該案并無管轄權,提出不服該法院管轄的主張和意見[4];(2)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應當是指當事人認為受訴法院或受訴法院移送后的法院對案件無管轄權時,向受訴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轄的意見或主張[5];(3)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向受訴法院或其上級法院所提出的不服管轄或管轄裁判的意見或主張[6];(4)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被告和經通知參加訴訟的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向受訴法院提出的旨在排除該人民法院對本案行使管轄權的意見或主張[7]。

      張衛(wèi)平先生采納了第一種觀點,他認為,所謂管轄權異議,是指在民事訴訟中,本訴被告對受訴法院對本案的管轄權提出的質疑[8]。江偉先生采納了第三種觀點,他認為,管轄權異議是指當事人向受訴法院提出的該法院對案件無管轄權的主張[9]。

      根據(jù)管轄權異議的概念之爭,我們可以解構其制度內容。

      管轄權異議的主體應當是本案的當事人,法律上排除了第三人作為管轄權異議主體的可能①。在訴訟實務中,提出管轄權異議的通常為被告。有學者指出,原告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1.原告發(fā)現(xiàn)其誤向無管轄權的法院起訴后;2.訴訟開始后被追加的共同原告認為受訴法院無管轄權;3.受訴法院認為被告提出的管轄權異議成立,或者認為自己無管轄權,依職權將案件移送到其他法院,原告對法院的移送裁定有異議[10]。

      管轄權異議的客體是第一審民事案件的管轄權。當事人只能對第一審民事案件的管轄權提出異議,對第二審民事案件不得提出管轄權異議。管轄制度解決的是一審案件法院之間的分工和權限問題,因此,管轄權異議作為其下位概念,也只能適用于一審。管轄權異議在內容上不僅可以針對地域管轄的問題,也可以針對級別管轄的問題[8]82。

      管轄權異議的程序要求是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時間為提交答辯狀期間屆滿之前,即被告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之所以將管轄權異議提出時間限定在提交答辯期間屆滿之前,是因為此時人民法院已經受理了案件,但是尚未對該案進行實體審理。如果允許當事人在案件已進入實體審理之后仍可提出管轄權異議,則可能造成審理的民事案件不適當?shù)难舆t、司法資源的浪費以及當事人訴訟投入的無效。

      概言之,管轄權異議提出的法律效果由兩種,一是移送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案件,二是受理案件法院繼續(xù)審理案件。

      3.2管轄權異議的制度目的

      在我國民事訴訟中,被訴方對管轄權的反應處于這樣一種思維模式之下:基于雙方利益的對立性,在一般情形下,對方主張的,已方必然應當反對。案件一旦訴諸法院后,雙方就可能對爭奪有利于自己的管轄法院而展開斗爭,即所謂的“管轄權之戰(zhàn)”,其實質是管轄利益之爭。這種管轄利益來自三個方面[2]141。首先是人們意識中存在的司法或審判地方保護主義觀念。這是一種司法地方保護假定,即當審理案件的法院為一方當事人所在的法院是,在審判時其有可能做出有利于當事人的裁判;其次是訴訟當事人會考慮的方便自己訴訟因素,比如與異地訴訟相比,當?shù)卦V訟的成本要明顯小一些;最后是個別情形下當事人與法院的人脈關系以及一般當事人對法院審判形象的評價。當事人可能會認為某些法院審理案件更為公正一些?;诶硇匀思僭O,人們在可以對法院進行選擇時,就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法院。而起訴的原告掌握了選擇權,處于主動地位,而被告處于被動地位,基于利益對立的情況,被告的自然反應就是對原告管轄法院的選擇提出異議。因此,我國法律賦予了被告這一反對或防御的手段——管轄異議權。在本案中,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利用管轄權異議制度開啟他們的訴訟攻防策略。

      管轄制度實質上是審判管轄權的一種分配制度。級別管轄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上級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權限,這是一種縱向分配[9]64。地域管轄是在確定同級人民法院在各自轄區(qū)內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權限,它是按照法院轄區(qū)和民事案件的隸屬關系來劃分的管轄,是一種橫向分配[8]71。確定分配的依據(j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有利于當事人進行訴訟;便于法院審理和案件的執(zhí)行;均衡各級人民法院的工作負擔;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8]66。在民事糾紛領域,國家主權的影響并不大;而在當事人不在一地時,管轄總是對其中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更為方便,理性人假設下的原告總會選擇有利于自己訴訟的法院管轄。便于法院審理和執(zhí)行的典型案例就是不動產糾紛案件的管轄權歸屬于不動產所在地法院。

      概言之,管轄制度本質上是一種分配制度,這一制度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即每一個法院審理案件都是公正的——審判公正假定[2]145。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用統(tǒng)一標準在全國的法院之中進行管轄權的分配。正是基于這一假定,我們可以思考管轄權異議制度的目的和價值。

      在“審判公正假定”考量下,管轄權異議制度是一種管轄錯誤的救濟制度,即通過異議有可能撤銷法院的司法行為,以維護當事人自己的正當權利。因為管轄制度這一分配制度的前提是審判公正假定。當這一假定出現(xiàn)與之不相符合的現(xiàn)實情況之時,即法院審判不再表現(xiàn)為普遍的公正之時,就需要管轄權異議制度予以糾正,對當事人的管轄利益進行救濟。而審判公正假定的違反表現(xiàn)之一就是司法地方保護假定。如前文述,司法地方保護假定是指當審理案件的法院為一方當事人所在地的法院時,在審判時其可能做出有利于當事人的裁判。

      在“司法地方保護假定”的考量之下,當事人的訴訟策略將是原告盡可能的選擇被告所在地以外的法院起訴,甚至在法律規(guī)定合法選擇范圍外,只要對自己有利,他們就會盡量以沒有管轄權的法院為管轄法院。而這種行為在法律上的責任僅限于不予受理,因此,對于原告而言幾乎是沒有法律風險的。而對應當,法律上為了防止這種選擇權的濫用,賦予被告獲得提出異議的權利,以此對抗因原告的起訴錯誤而導致的管轄錯誤,從而實現(xiàn)矯正錯誤管轄的目的,既有糾錯功能,也有平衡心理、吸收不滿的程序功能[2]147。

      管轄權異議制度的救濟性質的獲得還可以通過對管轄異議制度在我國的形成過程來分析。在《民事訴訟法(試行)》的條文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最初并沒有規(guī)定管轄權異議制度。該制度來自于1991年制定的《民事訴訟法》。其背景是《民事訴訟法(試行)》實施以來,司法地方保護主義的傾向日益明顯,被告經常就管轄權提出異議,管轄權問題成為實踐中爭論的焦點[11]。另一方面,法律規(guī)定的管轄制度沒有設置相應的救濟措施,也就導致人民法院應對上述問題時沒有法律依據(jù)予以裁判。為了解決管轄爭議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1987年7月21日《關于經濟糾紛案件具體適用<民事訴訟法(試行)>的若干問題的解答》中指出:案件的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向受理該案的法院提出。受理該案的法院在對該案進行實體審理之前,應先審議當事人對管轄提出的異議,就本法院對該案件是否具有管轄權問題依法做出書面裁定。裁定應當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在二審法院確定該案管轄權后,即應按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概言之,從審判公正假定來看,管轄權異議制度是對訴訟當事人之間管轄利益的一種平衡,是一種對錯誤管轄的糾錯模式;從管轄權異議制度的國內產生來看,其產生于解決管轄爭議的現(xiàn)實需要,也可以說是對管轄錯誤的一種救濟制度。

      3.3管轄權異議制度的濫用

      所謂管轄權異議制度的濫用是指作為錯誤管轄的救濟手段和方法的管轄權異議程序的必要性明顯不足以對抗當事人所涉及利益的大小和訴訟效率的考慮。具體而言,從訴訟效率而言,任何程序的添加都會影響訴訟效率。從涉及利益大小看來,救濟程序的復雜程度與權利或利益的大小成正比。

      在法院決定管轄某一特定的案件時,意味著該案件將“系屬”于受理法院,當事人的異議就是針對這一司法行為而實施的。對于管轄權的異議是有必要的,但異議制度應當如何設計,異議主體的范圍以及程序的復雜程度,都應當考慮管轄這一“基本制度”的目的和價值。依據(jù)“審判公正假定”,管轄錯誤實質上是法院內部分工的錯誤,與實體審理的公正性沒有關系,涉及的僅僅是程序正當性問題,即是否體現(xiàn)當事人的平等,表現(xiàn)為原告與被告的權利平衡問題。程序雖然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但是過分的夸大它的獨立性,否則有可能導致程序依賴,認為程序越是復雜越是正義,形成所謂的“程序幻覺”[2]148。

      因此,從立法論的角度,只要異議制度的設計平衡了雙方當事人的優(yōu)勢,異議制度的目的就算達到了,沒有必要將程序進行進一步擴展,導致“程序過?!被蛘摺俺绦蜻^度”。從解釋論的角度,異議制度的法律適用過程中,對于法律文義的解釋也不應當謹慎看待,不得做擴張解釋。

      具體到管轄權異議制度而言,我國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管轄異議為異議設計為兩審終審制度。當事人對受訴法院的管轄可以提出異議,如果法院作出駁回異議的裁定而當事人對該裁定不服的,可以在一定的期間內再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法院作出終審裁決。在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之前,違反法律規(guī)定,管轄錯誤的判決和裁定可以提起再審,對上訴法院的終審裁定還有通過再審救濟的可能性。相比于我國歷來的簡化程序,我國管轄權異議的程序設計稍顯復雜。原因有兩點:其一是管轄是不涉及實體公正的內部分配制度,更應該考慮利益和訴訟效率的最大化。其二是縱觀各國民事訴訟法中,通常都不將一般管轄錯誤作為上訴和再審的事由[2]149。

      筆者認為管轄權異議的濫用應當從兩個層面來理解,一個是制度的制定者層面,一個是制度的使用者層面。

      無疑,通過上文的論述,我國管轄權異議制度的程序設計存在著程序過度或程序過剩的情形。這種設計實際上強化了與實體公正無關的程序利益爭端,把管轄的內部分工外部化為一種訴訟利益,促使當事人為了“司法地方保護假定”所產生的預想利益而無盡斗爭。制度制定者在程序設置上對管轄權異議制度“濫用”,過高的評價了管轄對于當事人的重要性,誤導了制度使用者對管轄權異議的認識,最后導致了管轄權異議制度使用者對管轄權異議的濫用。

      在民事審判中,當事人明知案件受理法院有管轄權仍提出管轄權異議申請,這種濫用管轄權異議的情形與日俱增,嚴重影響了審判效率。在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民一庭對濫用管轄權異議的現(xiàn)象進行專項調研后,歸納了以下濫用管轄權異議的現(xiàn)象[12]:

      第一,當事人濫用管轄權異議的主觀意圖各不相同。有的利用管轄權異議審理期間進行證據(jù)收集的,有的以提出管轄權異議作為調節(jié)或者訴訟交易手段的,迫使對方金錢換時間,有的純粹為了拖延時間的,申請被裁定駁回惡意立即上訴的。無論表現(xiàn)為何種主觀意圖,其動因都在于,原告與被告之間的這種管轄權之戰(zhàn),必然牽連受訴法院對管轄權異議進行審查,雖然是職權審查,不需要當事人雙方進行辯論,但是管轄權異議制度采用的是兩審終審制度,提出管轄權異議,案件進入實體審理的時間相應的延長了很多。

      第二,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專業(yè)水平較高。一般而言,提起申請一方當事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往往具備一定的法律專業(yè)水平,一般以律師等法律工作者居多,其對管轄權異議制度的設立,運用和法律后果、效果等均有較全面的把握。

      第三,濫用方式各異。當事人提出異議一般不給出理由,僅主張法院對該案不具有管轄權;異議申請給出理由,但明顯與事實不符;存在多個管轄依據(jù),法院依據(jù)其中之一取得管轄權后,當事人又以其他依據(jù)提出異議。

      第四,容易激化矛盾。濫用管轄權異議,不僅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嚴重浪費司法資源,往往還會因乙方濫用管轄權異議拖延訴訟損害另一方利益,引發(fā)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最后,法律成本低廉。當事人提出異議申請,異議不成立的受理費僅為每件50元至100元;對異議裁定不服提起上訴,則無需繳納相關費用。即使異議申請被駁回,申請人也不需要承擔被駁回法律后果之外的其他法律責任。對申請人來說,提出管轄權異議幾乎是沒有法律風險的。

      濫用管轄權異議除了影響司法審判效率之外,還表現(xiàn)為對民事訴訟誠信法制環(huán)境的破壞,浪費人民法院司法資源,以及導致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等不到有效保障。

      3.4濫用管轄權異議的規(guī)制

      管轄權異議制度確實存在濫用的情況,但是這并不意味這可以否定管轄權異議制度的存在。如前文所述,管轄權異議制度有其獨特的價值和目的。更何況管轄權異議制度在我國誕生時間并不是很長,存在不足和漏洞是肯定的,其完善需要一個過程。從制度層面上來看,我國的管轄制度正往好的方向發(fā)展。2012年新的《民事訴訟法》將“管轄錯誤”排除在再審事由之外,正是對管轄權異議制度的完善,將異議程序簡化,應對程序性問題,更加注重訴訟效率。

      沿襲上文的分析模式,濫用管轄權異議分為制度制定者的濫用和制度使用者的濫用。在第一層次,制定者應當調試管轄權異議的程序設計,適當?shù)暮喕绦颉T诘诙€層面,針對制度使用者對管轄權異議的濫用,可以進行如下行為:其一,最有效的辦法是縮短審判期限,降低異議人的可期待利益。其二,對于管轄權異議上訴的案件,規(guī)定特別的案卷移送程序,縮短案件辦理周期。其三,提高相關訴訟費用,增加異議申請人的訴訟成本和訴訟風險。其四,設立程序性處罰制度,包括認定訴訟權利行為無效、當事人責任費用分擔制度以及罰款等。最后,建立濫用訴訟權利的侵權賠償責任制度,適用一般侵權責任原理來防止權利濫用[13]。

      4 回歸案例

      上文對管轄權異議制度的一個簡要的論述,筆者回到本文的第二部分提出的問題,為何當事人要緊抓管轄權異議不放,如何看待管轄權異議再審程序適用的問題。

      文章所討論的裁定與一般的管轄權異議裁定文書相比有獨特價值。首先,體現(xiàn)在案件的經過特別復雜。本案管轄權異議窮盡了所有的途徑,最終訴求再審制度救濟。這能夠讓我們對管轄權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其次,本案是在發(fā)回重審過程中的對裁定的再審程序。在分析案例時,不能簡單的適用一般的理論規(guī)定,還有將管轄權異議理論制度置于再審制度之下進行分析。再次,就是本案中最高人民法院并沒有分析涉訴法院是否具有管轄權,而是否定再審程序中管轄異議權之存在。這與一般的管轄權異議裁決說理不一致。最后,本案例不僅表現(xiàn)了管轄權異議裁決的一般審理模式,還體現(xiàn)了管轄權異議審理的特殊情況。

      法律層面上,本案對管轄權異議提出時間進行了嚴格解釋,即將管轄權異議提出時間嚴格的限制在一審程序中的提交答辯狀期間屆滿之前,即被告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這里的一審程序指的是第一次一審,不包括發(fā)回重審中的一審程序。

      一般而言,人民法院在處理管轄權異議時,根據(jù)異議提出時間決定是否受理。異議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屆滿之前提出的,法院應當受理。法院受理后,應當對本院是否具有管轄權進行審查。審查過程之中,先審查本案的管轄權是否確定,然后審查本案管轄權是否唯一,最后審查本院是否具備管轄權。根據(jù)對上述問題的不同回答做出移送有管轄權的法院的裁定和裁定駁回裁定。

      通過上文對管轄權異議制度的法理分析,我們可以回答案例的第一個問題,即為何當事人要歷時12個月之久緊抓管轄權不放。

      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目的各不相同,管轄權異議正當使用可以平衡當事人之間的訴訟利益,有利于保證管轄的正確性。但是在濫用管轄權異議制度的范疇,歸根到底就是對管轄權異議審理期間的時間價值的考量,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時間拖延換取更大的價值。

      裁定文書中提到:“本案最初一審時原告韓鳳彬的起訴狀送達給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在答辯期內并沒有對管轄權提出異議”。而在再審中窮盡管轄權異議程序,無疑使已穩(wěn)定的訴訟程序處于不確定的狀態(tài),破壞了訴訟程序的安定、有序,拖延訴訟,不僅不利于糾紛的解決,也浪費司法資源?;谶@一點,筆者認為本案再審申請人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在惡意的濫用管轄權異議制度拖延案件進入實體審理的時間。

      而在本案中,再審申請人九郡藥業(yè)和云洲商廈的訴訟策略也是成功的,窮盡管轄權異議程序使其實體法律關系的審理推后了一年以上,而其唯一的法律后果只是異議申請被駁回。

      案例另外的一個問題是管轄權異議再審適用的問題,也就是在再審制度中是否可以援用管轄權異議制度對管轄錯誤進行救濟。最高人民法院無疑采納了否定的觀點。裁定書中說到:“經審判監(jiān)督程序被發(fā)回重審的案件,雖然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案件是一審的,應當按一審程序審理,但是,發(fā)回重審的案件并非一個初審案件,就管轄而言,因民事訴訟程序的啟動始于當事人的起訴,其目的在于獲得法院對案件作出最終裁判,以解決雙方之間的民事糾紛。當案件訴至人民法院,經人民法院立案受理,訴狀送達給被告,被告在答辯期內未提出管轄異議,表明案件已確定了管轄法院。”法院認為適用一審程序的再審過程之中,也因為程序的不可逆轉性,管轄權已經通過原審一審確定,依據(jù)管轄恒定原則,再審制度中不得援用管轄權異議對管轄錯誤進行救濟。

      筆者也贊成最高人民法院所持的觀點,即管轄權異議制度不得適用于再審程序,不只是管轄權異議的終局裁定不得作為裁定文書申請再審,還包括適用一審程序的再審案件不得援用管轄權異議制度。再審僅僅是一種特殊的救濟程序,為了維護判決的終局性、既判力,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能啟動的程序[14]。管轄程序的復雜程度應當與管轄異議權的維護之必要性相適用。現(xiàn)行的管轄權異議制度采用兩審終審制,已經足以保障管轄錯誤的救濟了,沒有必要啟動再審[15]。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現(xiàn)有制度已經足以救濟管轄錯誤,沒有必要將管轄權異議制度程序進行擴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所提到的管轄恒定原則下的再審程序不得提出管轄權異議之外,筆者認為管轄權異議制度不得適用于再審程序還有以下理由:

      首先,管轄錯誤違反的利益并不足以采用再審程序進行特殊救濟。文中提到分配管轄權時要考慮當事人訴訟的方便、法院審判和執(zhí)行的方便、法院的審判負擔分工以及國家利益。本案案例所爭議的地域管轄,如果違反這一地域管轄規(guī)定,最直接的法律后果是法院和當事人進行訴訟的不方便。而如果將管轄錯誤進行一審、二審之后,再加入到再審程序,司法資源的耗費明顯高于當事人和法院訴訟的方便。即使不糾正這一管轄錯誤,也不會導致訴訟無法解決糾紛。

      其次,再審程序中援用管轄權異議制度與再審的性質和功能不相符合。再審是一種特殊的救濟程序,其成立之前提是:有救濟的必要和有救濟的可能。在審判公正假定之下,管轄規(guī)則具有強烈的工具主義色彩。從這一角度,即使管轄沒有完全遵從法律規(guī)定,但沒有明確證據(jù)證明案件的實質裁判存在不公正,那么就不需要認定其是一種錯誤,因而沒有補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再審程序中的管轄權爭議正是出于這種考量不能夠援用管轄權異議制度[16]。

      最后,“就管轄錯誤而言,因現(xiàn)行法已經規(guī)定了管轄異議的上訴程序,在修正案為明確申請再審以提出過上訴為前提的情況下,這個條款并不有利于抑制一方當事人對權利可能的濫用和減少對方當事人訟累”[17]這種觀點認為,在再審程序中引入管轄錯誤的救濟會導致權利濫用。就本案而言,再審申請人存在濫用訴權的外觀。裁定書中指出,再審申請人在原審一審中并沒有提出管轄權異議,而是在重審一開始就緊抓管轄權異議,而且還是對地域管轄的爭議。

      因此,筆者認為最高人民法院在本案中的觀點正確,雖然法院沒有指明本案中管轄權是否存在爭議,但是指明再審一審程序中不適用管轄權異議,將管轄權異議的提出時間嚴格限定在一審答辯期間內。這有利于防止管轄權異議制度的濫用,還有利于矯正社會對“民事訴訟就是管轄權訴訟”這一錯誤認識。

      注釋:

      ① 通說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不宜作為管轄權異議的主體。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中明確規(guī)定其在第一審中無權對管轄權提出異議。

      參考文獻:

      [1] 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再申字第27號民事裁定書[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3-9-10].http://www.court.gov.cn/wenshu/xiangqi ng-405.html.

      [2] 張衛(wèi)平.管轄權異議:回歸原點與制度修正[J].法學研究,2006(4):141-149.

      [3] 常怡.民事訴訟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102.

      [4] 姜啟波,孫邦清.訴訟管轄[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89-90.

      [5] 章武生.民事司法現(xiàn)代化的探索[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26.

      [6] 許少波.論我國管轄權異議的立法完善[J].河南社會科學,2001(5):21.

      [7] 楊路.管轄權異議若干問題探討[J].法學評論,1998 (5):89.

      [8] 張衛(wèi)平.民事訴訟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66-71;81-82.

      [9] 江偉.民事訴訟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4;138.

      [10] 武生.民事訴訟法新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125.

      [11] 常怡.新中國民事訴訟法研究綜述(1949-1989)[M].長春出版社,1991:85.

      [12] 劉曉燕.濫用管轄權異議五類現(xiàn)象需關注[N].人民法院報,2010-11-29(3).

      [13] 慈延年,孫艷,楊梅花.濫用管轄權異議的背后——徐州中院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N].人民法院報,2007-01-11(5).

      [14] 張衛(wèi)平.再審事由構成再探討[J].法學家,2007(6):17.

      [15] 張衛(wèi)平.管轄錯誤不宜作為民事再審的事由[N].人民法院報,2007-09-18(5).

      [16] 潘劍鋒.論“管轄錯誤”不宜作為再審事由[J].法律適用,2009(2):63.

      [17] 王亞新.民事審判監(jiān)督制度整體的程序設計以《民事訴訟法修正案》為出發(fā)點[J].中國法學,2007(6):181.

      中圖分類號:D920.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0318(2016)02-0057-08

      DOI:10.13899/j.cnki.szptxb.2016.02.010

      收稿日期:2016-01-11

      作者簡介:冉烺(1991-),女,重慶人,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

      The Negation of Jurisdiction Objection on Retrial

      RAN Lang
      (Law School of 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jurisdiction objection on the jurisdictional error, jurisdiction objection should abide by the value and purpose of jurisdiction system. When it comes to the judgment of abusing jurisdiction objection, the above-mentioned value and purpose need to be followed as well.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for parties to apply for retrial against a final ruling on jurisdiction objection, because jurisdiction objection can only be applied to the procedural error. This article aims to support the argument that jurisdiction objection is not suitable on retrial by analyzing the case issued on the Gazette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Key words:Jurisdiction objection; retrial; trial justice assumption; negation

      猜你喜歡
      否定
      “肯定、否定”日語應答詞在會話中的話語功能
      “否定”也是領導之術
      百家講壇(2017年14期)2017-11-08 13:08:50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2017年9期)2017-09-29 19:17:33
      南部湘語中的“冇是”
      句意理解中不能忽略之輕
      商情(2017年17期)2017-06-10 17:33:44
      不同語體中的“似乎”表否定現(xiàn)象
      青年文學家(2017年9期)2017-04-19 11:15:13
      關于有效化解金融產品營銷中客戶回答之否定的研究
      時代金融(2016年36期)2017-03-31 11:23:40
      沖破單向度的枷鎖
      西方文論的有效性不應該否定
      西方文論的有效性不應該否定
      永登县| 满城县| 商南县| 临桂县| 沈丘县| 泗洪县| 兴国县| 商都县| 平泉县| 晋中市| 五原县| 乌兰浩特市| 镇坪县| 喀喇| 姚安县| 长岭县| 廉江市| 滕州市| 卢氏县| 高青县| 久治县| 新丰县| 郓城县| 凉山| 云梦县| 海阳市| 应城市| 高邑县| 建阳市| 志丹县| 巴林右旗| 宁武县| 阿城市| 虹口区| 通江县| 财经| 通辽市| 社旗县| 潢川县| 兴安盟| 革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