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琦 王飛
【摘要】目的:探討2型糖尿?。═2DM)男性患者性激素水平變化及其相關影響因素。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96例T2DM患者進行研究,根據(jù)年齡、BMI、病程、ED嚴重程度、血糖水平進行分組,比較各組性激素水平變化情況,探討相關影響因素。結果:T2DM患者IIEF-5評分發(fā)病后較發(fā)病前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病程、BMI的T2DM患者性激素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程度ED患者E2、P和PRL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無ED到ED嚴重程度加重FSH、T和LH水平逐漸增高,總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血糖患者FSH、T、E2、P和PRL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血糖低于6.5%的患者LH較另外兩組高,整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可能加重勃起功能障礙病情,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和睪酮水平與患者血糖及性功能障礙程度相關。
【關鍵詞】性激素;勃起功能障礙;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R698【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xiàn)伴有勃起功能障礙(ED)的2型糖尿病患者性欲有明顯下降,與未合并ED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睪酮水平較低\[1\]。糖尿病可導致患者睪丸間質細胞體積縮小、數(shù)據(jù)下降,進而影響雄性激素的分泌。而其中睪酮水平對性欲有較大影響,可通過細胞內信號通路影響糖尿病ED的發(fā)生發(fā)展。有研究認為促性腺激素、雌二醇、黃體生成素等性激素與糖尿病ED進展無明顯相關性\[2\]。為給臨床診治提供參考依據(jù),筆者采用國際勃起功能指數(shù)-5對男性糖尿病患者性功能進行評估,結合其性激素變化情況,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探討,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96例T2DM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入組標準\[3\]:(1)按《WHO糖尿病診斷(1999)》中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確診;(2)排除合并高血糖、腦梗死、心力衰竭、腦出血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尿道手術史患者;(4)排除射精障礙和早泄、不育患者;(5)排除特殊藥物服用患者;(6)排除周圍神經(jīng)和血管病變患者。96例患者年齡24~67歲,平均年齡(48.37±18.62)歲,病程(6.07±4.12)年,BMI(24.18±3.04)kg/m2。研究取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執(zhí)行,患者入組時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根據(jù)患者年齡、血糖、體質指數(shù)、ED嚴重程度和病程等特征進行分組,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比較各組患者性激素變化情況,探討其相關性。
1.2.2分組標準根據(jù)患者個體特征進行分組:①根據(jù)年齡分為21~30歲、31~40歲、41~50歲、51~60歲、61~70歲五組;②根據(jù)病程分為0~1年、2~5年、6~10年、>10年四組;③根據(jù)體質指數(shù)(BMI)分為<19.0 kg/m2、19.0~23.9 kg/m2、24.0~27.9 kg/m2、≥28.0 kg/m2四組;④根據(jù)ED嚴重程度分為無ED、輕度ED、中度ED和重度ED四組;⑤根據(jù)血糖水平分為<6.5%、6.5%~9.0%和>9.0%等三組。
1.2.3ED判定標準\[4\]采用國際勃起功能指數(shù)-5(IIEF-5)量表對患者勃起功能障礙程度進行評估:0~7分定為重度ED,8~11分為中度ED,12~21分為輕度ED,22分以上為無ED。
1.2.4性激素水平檢測對所有患者血清睪酮(T)、雌二醇(E2)、黃體生成素(LH)、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以及孕激素(P)水平進行檢測。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格式表示,并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設定檢驗水準α=0.05,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T2DM患者IIEF-5評分變化情況對比
T2DM患者IIEF-5評分當前為(15.32±6.81)分,較發(fā)病前(24.08±1.59)分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不同ED程度患者性激素水平對比
3討論
本次研究中,對糖尿病患者發(fā)病前后的IIEF-5評分均進行評估,結果發(fā)現(xiàn)發(fā)病后患者評分明顯降低,與發(fā)病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我們發(fā)現(xiàn)有19例患者糖尿病首發(fā)癥狀中包括ED。性激素水平的異常被認為與ED發(fā)生發(fā)展緊密相關。有研究指出,糖尿病ED患者中血清T水平顯著低于未合并ED糖尿病患者\[5\]。但崔仁杰\[6\]等的研究認為血清T等性激素與糖尿病ED的發(fā)生并無明顯相關性。還有研究指出,血清T水平隨ED病情加重而降低,但進展前后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7\]。
在本次研究中,血清T水平在無ED到中度ED階段逐漸增高,但重度ED并未明顯增高。糖尿病患者由于睪丸間質細胞體積縮小,數(shù)量降低,T分泌量也隨之下降。有研究對糖尿病患者的睪丸間質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結果發(fā)現(xiàn)確實存在雄性激素分泌功能下降的趨勢\[8\]。重度ED患者通常為老年人群,病程較普通患者長,血糖控制效果差,因此T水平顯著下降,但性激素水平與性功能障礙的發(fā)生沒有明顯相關性。因此本次研究所得結論一方面可能是重度ED例數(shù)較少所致誤差,另一方面可能證實了性功能障礙與T水平兩者間無相關性。
有研究認為ED患者中E2水平顯著高于未合并ED患者\[9\]。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E2水平受血糖、病程等因素所影響\[10\]。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年齡、血糖、體質指數(shù)、和病程等特征變化時E2水平均未明顯變化,提示以上因素對E2水平并無明顯影響。同時,隨著ED病情加重,E2水平同樣未顯著變化,表明兩者間并無相關性。
有研究指出,血糖、病程和血壓等指標和LH與FSH等性激素水平間并無相關性\[11\]。李勝等\[12\]的研究也認為LH和FSH水平對糖尿病ED的發(fā)生并無明顯相關性。但有調查顯示ED患者中LH和FSH水平明顯高于ED患者\[13\]。在本次研究中,從無ED到ED嚴重程度加重FSH、T和LH水平逐漸增高,總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F(xiàn)SH和LH水平與血糖、病程和年齡等特征并無明顯相關性。
有研究認為,ED患者和無ED患者P水平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PRL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15\]。垂體-性腺軸功能異常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合并癥,在臨床表現(xiàn)為血清T水平的下降。有研究認為PRL水平增高后對T的分泌量有一定抑制作用,而T水平對PRL分泌量并無影響\[16\]。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糖尿病ED患者P和PRL水平與ED嚴重程度并無明顯相關,同時病程、血糖、年齡等特征對其并無明顯影響。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可能加重勃起功能障礙病情,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和睪酮水平與患者血糖及性功能障礙程度相關。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未能排除神經(jīng)性ED和血管性ED患者,若患者依從性較好,通過陰莖電生理試驗、脹大試驗等檢查進行排除,對減少誤差有重要意義。此外,通過睪丸活檢,可進一步明確糖尿病ED和性激素水平間的相關性。因此本次研究結論仍有待進一步研究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1\]李進兵,呂立國,覃勇,等.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礙患者陰莖血管形態(tài)及血流動力學改變.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2):2468-2470.
\[2\]Kahraman H, Sen B, Koksal N, et al.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sex hormone changes in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Multidisciplinary respiratory medicine, 2013, 8(1): 66.
\[3\]楊丕堅,呂以培,李舒敏,等.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礙與血管內皮功能的相關性.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2):5072-5073.
\[4\]崔仁杰,傅強,包玉倩,等.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性功能及性激素水平的臨床研究.中國糖尿病雜志,2013,21(12):1108-1111.
\[5\]SpitzerM, Basaria S, Travison TG, et al. Effect of 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on response to sildenafil citrate in men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 a parallel, randomized trial.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2, 157(10): 681-691.
\[6\]崔仁杰,傅強,包玉倩,等.男性2型糖尿病與勃起功能障礙關系的臨床研究.中國男科學雜志,2013,13(2):29-32.
\[7\]陳榮,陳斌,王鴻祥,等.外周動脈張力測定對男性 ED 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研究.中國男科學雜志,2012,23(12):22-26.
\[8\]Nehra A, Jackson G, Miner M, et al. The Princeton III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ayoClinic Proceedings. Elsevier, 2012, 87(8): 766-778.
\[9\]Collins EG, Halabi S, Langston M, et al. Sexual dysfunction in men with COPD: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Lung, 2012, 190(5): 545-556.
\[10\]Deyo RA, Smith DHM, Johnson ES, et al. Prescription opioids for back pain and use of medications for erectile dysfunction. Spine, 2013, 38(11): 909.
\[11\]Civardi C, Collini A, Gontero P, et al. Vasogenic erectile dysfunction Topiramate-induced. 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2012, 114(1): 70-71.
\[12\]李勝,曾憲濤,阮曉嵐,等.勃起功能障礙與糖尿病患者冠心病風險相關性的Meta分析.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4,12(5):534-537.
\[13\]Shamloul R, Ghanem H. Erectile dysfunction. The Lancet, 2013, 381(9861): 153-165.
\[14\]Satkunasivam R, Ordon M, Hu B, et al. Hormone abnormalities are not related to the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decreased libido found in many men with infertility.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14, 101(6): 1594-1598.
\[15\]江小平,李芳萍,玄緒軍,等.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礙的相關發(fā)病因素探討.中華男科學雜志,2012,18(10):904-908.
\[16\]Corona G, Rastrelli G, Balercia G, et al. Hormonal association and sexua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study.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2012, 9(6): 1669-1680.
(收稿日期:201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