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青 劉軍 楊愛平 楊國繪 楊文娟 雷和月 全建軍 范祎
【摘要】目的:初步探索熒光共振能量轉移體系(FRET)的均相免疫分析對前列腺癌診斷運用價值。方法:選擇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8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有31例患者為前列腺癌(PCa),151例患者為前列腺增生(BPH)。選擇同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122例男性健康人群。采取FRET的均相免疫分析法對游離前列腺特異抗原(fPSA)和總前列腺特異抗原(tPSA)指標進行測定。分別觀察三組人群的fPSA、tPSA、f/t PSA三項指標。依據(jù)PCa患者檢測的TPSA值,采用TPSA<4μg/L、4~10μg/L以及>10μg/L三組指標,將其患者分為A、B、C組,從中對其三組之間的fPSA、tPSA、f/t PSA三項指標進行比較。當TPSA<4μg/L時,比較正常人群和前列腺患者之間的三項指標。結果:三組人群的fPSA、tPSA、f/t PSA三項指標均存在明顯的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的fPSA、tPSA、f/t PSA三項指標均有明顯的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前列腺癌患者和正常人群tPSA<4μg/L的fPSA、tPSA、f/t PSA指標比較存在明顯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FRET的均相免疫分析法對fPSA和tPSA指標進行檢測,能夠準確、快速的提供有效的臨床依據(jù),在前列腺癌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值得廣泛推廣使用。
【關鍵詞】熒光共振能量轉移;均相免疫分析;前列腺癌
【中圖分類號】R697+.3【文獻標志碼】A
前列腺癌(PCa)在男性中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最近幾年來 ,前列腺癌在我國以上升的趨勢呈現(xiàn)。早期篩選與診斷前列腺癌主要是以直腸指診和檢測前列腺特異抗原為主,但是最終的確診需要以活檢組織的病理結果為主\[1,2\]。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是一種腫瘤標志物,其在診斷前列腺癌中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但是PSA是器官的特異性抗原,并不是前列腺癌的特異,比如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血清PSA也可能會升高\[3\]。雖然前列腺組織穿刺采取活檢方式能夠使診斷的可靠性提高,但是創(chuàng)傷性較大,對大部分患者而言是難以接受的。為了提高血清檢測在診斷前列腺癌中的準確率,因此具有高敏感性的免疫分析在診斷前列腺癌中成為了一種有力的工具。本文就熒光共振能量轉移體系(FRET)的均相免疫分析對前列腺癌診斷運用價值進行初步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8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納入標準:(1)均得到了手術后的病理證實或者前列腺穿刺活檢的證實;(2)患者愿意配合治療。排除標準:(1)患者存在意識障礙;(2)存在肝腎等重大器官疾病。其中有31例患者為PCa,151例患者為前列腺增生(BPH)。臨床上將依總前列腺特異性抗原(tPSA)范圍4~10 μg/L內確診為灰色區(qū)域,在診斷前列腺良、惡性疾病中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研究FRET的均相免疫分析在診斷前列腺癌中的價值,為此本研究依據(jù)PCa患者檢測的tPSA值,根據(jù)tPSA<4μg/L、4~10μg/L以及>10μg/L,將其患者分為A、B、C三組進行研究。整個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進行,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選擇同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122例男性健康人群作為對照人群。
1.2方法
采取FRET的均相免疫分析法對游離前列腺特異抗原(fPSA)和總前列腺特異抗原(tPSA)指標進行測定:于清晨抽取3mL的空腹靜脈血,對血清進行分離待測。分析儀器由天津港東公司提供的型號為WGY-10的熒光分光光度計的均相免疫分析儀,其fPSA與tPSA分析試劑和該設備的的試劑盒一致,均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
1.3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三組人群的游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fPSA)、tPSA、f/t PSA三項指標。比較A、B、C三組患者的fPSA、tPSA、f/t PSA三項指標。當tPSA<4μg/L時,比較正常人群和前列腺患者之間的三項指標。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選擇spss11.5軟件包進行,用(±s)來表示計量資料,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人群的血清三項指標比較
3討論
伴隨著我國前列腺患者人群的增加,為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預后,在早期對前列腺患者進行有效的診斷顯得頗為關鍵。前列腺癌主要是由于人類的前列腺上皮中產(chǎn)生的絲氨酸蛋白酶,最初是由相關研究者在人類精漿中發(fā)現(xiàn),進而將其稱之為r-精漿蛋白,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相關研究者依據(jù)前列腺的上皮細胞,從中提純和分離出完全一樣的糖蛋白,并且從而證實其作為前列腺特異度,由此將其稱之為前列腺特異性抗原\[4,5\]。具有34KD的抗原分子量,在前列腺組織中主要表現(xiàn)為高濃度,發(fā)揮著液化精液的功效,為此,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具備較高的組織特異性。PSA在血清當中以不同形式的分子存在:(1)fPSA主要表現(xiàn)為自由形式的分子;(2)PSA-ACT主要是由α1-抗糜蛋白酶而合成的復合物;(3)PSA-α2m主要是根據(jù)α2-巨球蛋白酶而形成的復合物,PSA在血液當中多數(shù)是和α1-抗糜蛋白酶的結合形式存在,因此多數(shù)的分子形式是PSA-ACT,少數(shù)為PSA-α2m與fPSA\[6,7\]。PSA-α2m并不具備免疫活性,為此現(xiàn)有的PSA難以檢測,目前PSA檢測的為fPSA以及ACT結合而成的CPSA,然而CPSA與fPSA之和為血液TPSA。
通常情況之下,導管腔與前列腺腺泡和血液系統(tǒng)有著顯著的組織屏障,因此tPSA在血液中具有極低的含量并且相對較為穩(wěn)定,一旦有前列腺疾病出現(xiàn)而破壞此種屏障時,會有大量的tPSA注入到血液中,因此將tPSA作為當前檢測前列腺癌的腫瘤標志物\[8,9\]。但是tPSA的特異性僅存在于前列腺組織中,而特異性難以出現(xiàn)在前列腺癌中,對于前列腺炎以及前列腺增生等良性疾病的患者,也會有tPSA升高,尤其是tPSA值在4~10μg/L時,在此范圍內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tPSA會出現(xiàn)顯著的交叉性重疊,會對前列腺癌患者的診斷帶來一定的影響\[10,11\]。從中表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疾病的鑒別僅僅依據(jù)tPSA是難以到達目標的,為此在診斷前列腺癌依靠tPSA是缺乏特異性的,不宜將其作為診斷前列腺癌的絕對標準。為了使診斷率有所提高,也有研究者將前列腺特異性抗原速度(PSAV)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密度(PSAD)的相關概念提出,但是PSAD需要經(jīng)過直腸B超對前列腺體積進行測量,PSAV要求在一段時間內對血清tPSA的濃度進行測定,因此這兩種手段在診斷前列腺癌中均存在一定的限制性\[12,13\]。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近年來,發(fā)光免疫傳感技術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主要是依據(jù)抗體和抗原之間的高特異性而產(chǎn)生的結合與識別反應以此達到檢測生物分子的功效,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設備簡單、適用性強等特點,在分析測試領域中是作為當前最具有挑戰(zhàn)性和競爭力的技術,已經(jīng)得到了食品、環(huán)境、藥物、生命科學等領域的認可。當前的免疫傳感技術的實驗平臺主要是依據(jù)微孔板的非均相分析模式,但是操作步驟較為復雜,常常包括分離、包埋、洗脫等,具有繁瑣的分析過程,所需要分析的時間較長,并不能達到快速診斷和監(jiān)測的要求。隨著激光學發(fā)光均相免疫分析法的出現(xiàn),從中免去了分離、洗脫等繁瑣的步驟,有效的使性價比和分析效率得以極大的提高,在平常的應用中也越加明顯,在取代通用的非均相免疫分析法中具有極大的潛質。相關研究顯示,血清中存在較少的一部分還沒有結合的fPSA,并且所占有的比例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由此在診斷前列腺癌中依據(jù)血清f/t PSA的比值進行了相應的研究,從中發(fā)現(xiàn)前列腺癌的診斷率的提高可以依據(jù)f/t PSA的比值實施\[14,15\]。本次研究就FRET的均相免疫分析方法對前列腺癌的診斷進行了初探,研究結果表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tPSA水平和健康人群有著明顯的區(qū)別,然而tPSA值在4~10μg/L時,BPH和PCa患者的血清tPSA沒有明顯的區(qū)別,然而f/t PSA比值在BPH和PCa患者中有著一定的差異,不但tPSA值在4~10μg/L時有著差異,并且tPSA<4μg/L,及tPSA>10μg/L時,其前列腺癌患者同樣具有一定的差異。從中得出前列腺癌患者的tPSA(24.14±21.06)μg/L明顯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然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fPSA(1.92±1.41)μg/L明顯低于前列腺癌患者,進一步證實了的f/t PSA比值的差異性,為此可以將其作為前列腺癌診斷的實用指標。
綜上所述,采用FRET的均相免疫分析法對fPSA和tPSA指標進行檢測,具有操作簡單、靈敏度高的特點,并且能夠準確、快速的提供有效的臨床依據(jù),在前列腺癌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值得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郝玉美,劉謙,宋娜玲. 前列腺癌干細胞相關腫瘤標志物的研究進展. 中國腫瘤臨床,2013,40(19):1199-1202.
\[2\]曹達龍,葉定偉,張世林,等. 前列腺癌特異抗原3對前列腺癌LNCaP細胞增殖的影響. 中國癌癥雜志,2012,22(2):135-138.
\[3\]褚靖,謝群,楊信,等. 不同PSA相關腫瘤標志物在前列腺癌中的診斷價值. 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30(13):2123-2125.
\[4\]朱圣生,劉向云,孫祖越.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衍生體及前列腺癌高特異性生物標志研究現(xiàn)狀. 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3,27(1):114-118.
\[5\]王道虎,郭悅江,陳煒,等. 前列腺體積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密度與前列腺癌檢出率的關系. 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3,34(5):768-771.
\[6\]王曉睿.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密度在診斷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臨床價值.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4):827-828.
\[7\]文成勇,何如鋼,胡昌俊.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體積密度在灰區(qū)前列腺癌中的鑒別診斷價值. 重慶醫(yī)學,2013,42(35):4271-4273.
\[8\]Roya Z, Shahabeddin S, Seyed JH. et al. Highly sensitive FRET-bas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for aflatoxin Bl using cadmium telluride quantum dots. Mikrochimica Act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of Analysis,2013,180(13/14):1217-1223.
\[9\]劉琛志,任偉. 患者年齡及直腸超聲特征聯(lián)合血清PSA水平的logistic回歸模型對前列腺癌的預測.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34(7):114-116,119.
\[10\]卜勁松.前列腺癌患者血清OPG、BMP-7和PSA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3,23(1):168-170.
\[11\]郭楓,陳琳,李運柱,等. 前列腺特異抗原和堿性磷酸酶聯(lián)合檢測在早期診斷前列腺癌骨轉移中的應用. 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3(3):394-396.
\[12\]K David Wegner, Stina Lindén, Zongwen Jin,et al. Nanobodies and 年anocrystals: highly sensitive quantum dot-based homogeneous FRET immunoassay for serum-based EGFR detection.Small,2014,10(4):734-740.
\[13\]Adva Mechaly,Noam Cohen,Shay Weiss, et al.A novel homogeneous immunoassay for anthrax detection based on the AlphaLISA method: detection of B. anthracis spores and protective antigen (PA) in complex samples.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13,405(12):3965-3972.
\[14\]黨瑞鋒,徐勇,張志宏,等. f/t PSA與PSAD對tPSA灰區(qū)前列腺癌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 天津醫(yī)藥,2012,40(3):273-276.
\[15\]張華,鐘白云,王新華,等. 血清tPSA及f-PSA/tPSA聯(lián)合診斷前列腺癌的價值評價.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4,24(7):24-27.
(收稿日期:201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