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宜陽路小學 孫瑜 章敏
“新技術”改變“舊”課堂
山東青島宜陽路小學孫瑜章敏
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悄然走進了學校,走進了我們的課堂。電子白板、微視頻以其形象而直觀的音像效果,增強了課堂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靈活、恰當?shù)剡\用電子白板和微視頻,讓其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作用,有效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能使我們的課堂更精彩,教學更高效。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老師一本書、一個設計好的課件走著老路子。荀子曾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由此可見,聞、見是教學的基礎。微視頻以其短小精悍、言簡意賅、圖文并茂、視聽結合,便于反復觀看等優(yōu)勢逐漸走入課堂,走進家庭,深受學生的喜歡。微視頻教學能調動學生的視覺功能,通過直觀的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潛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地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學效率、激活學習內因。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一直是困擾學生的難點,教學中采用設計、制作微視頻的形式,可以讓難點問題迎刃而解。不同體裁的文章,采用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應是不同的。而根據(jù)不同的體裁制作相應的微視頻,就可幫助學生掌握方法,課堂上教師只要稍加點撥即可,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課堂效率也大大提高。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學生沒有接觸過的文章體裁時,可以通過微視頻的形式,向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介紹這一文體的特點,并通過舉例、補充資料的形式,幫助學生加深對這一類文體的認識,擴充閱讀面。標點符號的使用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難點,針對這個問題,我分別制作了逗號、句號、分號、引號、頓號、省略號使用方法的微視頻,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傳統(tǒng)的多媒體課件在演示的過程中,由于是教師在控制課件,學生無法參與其中。交互式電子白板可將文字、聲音、圖片、影像或課件等多種教學資源有機結合起來,及時進行編輯、保存、傳達與交互。在教學過程中,恰當?shù)乩秒娮影装遢o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再配以鮮艷的色彩、動聽的聲音和唯美的畫面,可以使學生在和諧、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增添學習的趣味性。
1.使用白板技術制作的“課件”則可以讓學生更親近“課件”,學生可以親自走到白板前面,參與到活動中,留下他們探索學習的痕跡。
各科教學不乏這樣的課例,如果按照常理出牌,很容易中規(guī)中矩,學生學起來索然無味。如果充分利用了白板的畫筆、笑臉圖章、幕布遮蓋、無限克隆、拖放、鏈接、放大鏡等各種功能,使它們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自然而然地與教學結合,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低年級學生在使用“坐、座”時常常出錯,老師設計選詞填空題幫助學生區(qū)分,是再普通不過的教學方法。如果鼓勵學生用電子筆把正確的字分別拖動到括號中,學生會被這新鮮的形式所吸引,然后興趣高漲地練習。這些都是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無法媲美的。
2.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件融視、聽、說、做于一體,動靜交替、聲情并茂、組合流通。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將搜集到的各種教學資源保存到電子白板中,經(jīng)過簡單的規(guī)劃調整即可做成生動活潑的電子白板課件,幫助課堂實現(xiàn)智能化。
新課堂離不開小組合作學習,運用電子白板展示學習成果是一個鍛煉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能力的好方法。小學生接受新鮮事物,尤其是電子產(chǎn)品的能力極強。經(jīng)常觀看老師操作電子白板,耳濡目染中不少學生自然而然地學會使用白板的基本技能。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也來操練一下電子白板,使他們能夠運用白板更好地展示小組交流成果。經(jīng)過簡單培訓,有不少學生用起白板來得心應手,課堂上時不時的出現(xiàn)小朋友“指點”老教師的場景。
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了重點段落,交流時小組分工展示,擅長操作白板的學生可以配合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圈畫重點詞句,調出圖片資料,使小組交流更加清楚、直觀。美術課上,可以指導學生運用白板的繪畫功能,讓一組學生現(xiàn)場在白板上作畫、拼畫,或者和老師合作繪畫,可以更好地展示學生的創(chuàng)作過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在白板的工作界面調用計算機及網(wǎng)絡原有的各類資源,還可以直接調用白板內置的資源庫,在課堂教學師生交互情境中進行教育資源的現(xiàn)場創(chuàng)作和再加工,從而不斷形成和積累可重復使用的新生的鮮活的教育資源,實現(xiàn)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的靈活的整合,從而幫助學生拓展學習的空間。
在數(shù)學課堂上,電子白板的應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在《三角形的高》教學過程中,畫出三角形的高是這部分的難點。使用課件演示、教具演示的方法,均存在不準確、不直觀、不清晰等缺陷,而利用電子白板來教學,就會便捷許多。在教學中可以首先出示三角形,然后調出學科工具中的三角板,將三角板的一條邊“靠”在底邊上,“移”動三角板,將另一條邊移動至底邊對應的頂點上,將畫筆緊貼刻度線,畫出筆直的高,最后“標”上直角符號和“高”?!翱?、移、畫、標”簡單清晰的四個步驟,三角形的高的制作方法便深深地印到學生腦海中。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時,利用電子白板,調出學科工具中的量角器,示范測量三角形的三個角,所得測量數(shù)據(jù)更加準確,更便于學生觀察。學習《三角形面積》時,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后,老師先畫出一個三角形,再“克隆”一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使用“旋轉”“拖動”,工具就能完美地表現(xiàn)“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過程,使學生一目了然,還大大節(jié)省了老師制作課件的時間。
總之,微視頻、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出現(xiàn),無疑是對教學的一次大的革新和推動。我想: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運用,多思考,才會有更多的新發(fā)現(xiàn),從而充分發(fā)揮“新”技術的強大功能,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活動,使得課堂真正地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