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軍
摘 要: 根據對高中學生物理易錯題成因的分析,作者充分利用錯題資源,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使出錯點成為起飛的新基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拓寬能力提升的通道。
關鍵詞: 新課程 錯題資源 高中物理 學習效率 能力提升
我省高中2010年全面實施了新課程教學,但從當前高中各學科看,物理仍是學生感覺最難學習的一科,而高考中物理分值為110分,為理綜三科中最高,物理成績提不上去,高考成績就不會很理想。要提高學生的成績,就要提高學習效率,而充分利用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典型錯題,深挖錯題資源就是有效的途徑。
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近幾年高中新課標的實施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易出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概念性錯誤,表現(xiàn)在學生對概念、規(guī)律的內容、表達式認識不清或不能正確理解它們的確切含義、成立條件和適用范圍而產生的一些錯誤。(2)審題性錯誤,表現(xiàn)在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有差異的,有些學生因為閱讀理解能力弱而導致在審題過程中顧此失彼,對問題缺乏全面深刻的認識,不能建立完整的物理模型,從而無法得出正確的求解思路和方法。(3)心理性錯誤,表現(xiàn)在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會對自己有一種心理暗示,考試時由于緊張、焦慮、不自信,導致錯誤發(fā)生,過后又深陷自責、懊喪之中,逐漸喪失學習物理的自信,甚至自閉、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
針對這些易錯原因,結合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典型錯題,在教學設計和課堂實踐中做好下面幾點,可使這些錯誤點成為起飛的新基點。
一、課堂教學中巧設“問題”打破思維定勢,突破教學重點,消除概念性錯誤。
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教學始終是物理教學的重點,傳統(tǒng)物理教學只重視純知識的教學,教學者為了使自己講得清、講得多,經常把自己的思維強加于學生,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有效訓練,思維能力得不到有序發(fā)展。新課標強調通過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獲取過程的重建,掌握科學的物理方法,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主動呈現(xiàn)錯誤,讓學生的心理泛起漣波,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預設學生在學習這節(jié)課的過程中及完成本節(jié)課作業(yè)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故意設計“問題”暴露出錯誤,并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討論甚至發(fā)生爭論,進而引發(fā)探究。這樣不僅能有效地調節(jié)課堂教學氣氛,讓平淡無奇的課堂變得更具誘惑力,而且能讓學生對這種錯誤記得更牢,在作業(yè)中盡量避免出現(xiàn)這種錯誤。
通過這些策略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靈活性、獨特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又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已解決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題目本身提出疑問或變換題目的條件,拓寬學生的視野,誘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增強學生的應變能力,增強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通過這樣的課堂設計,學生清楚概念的內涵、外延,規(guī)律的實用條件、范圍及與相近概念、規(guī)律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使其在做題中少犯概念性錯誤。
二、字斟句酌,培養(yǎng)理解能力,消除審題性錯誤。
審題看似一種閱讀能力,實質上是多種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物理解題的審題過程,就是破解題意的過程,它是解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在處理物理試題時,要求學生一字一句地讀題,在讀的過程中邊讀邊想,讀到關鍵詞慢慢咀嚼、反復推敲并在關鍵的字詞下面做適當?shù)挠浱?;在分析試題時要積極挖掘隱含條件,力求在閱讀完后對整個題意有全面、正確的認識。最后還要借助畫草圖等方法重現(xiàn)物理過程,進行物理情景到物理模型再到數(shù)學模型的轉化,從中捕捉解題信息,揣摩解題思路和方法,從而破解審題的瓶頸。
三、春風化雨,培養(yǎng)自信,消除心理障礙。
在教學中考慮學生的心理因素是新課程背景下在教學實踐中的一大特點,高中物理試題要求思維的廣度、深度很大,求解的過程復雜,導致學生容易產生畏難心態(tài),遇見稍復雜、較靈活、新穎的試題,就容易產生“見題生畏,望題卻步”的畏難心態(tài)。在這種心態(tài)的影響下,還未提筆,心里就打“退堂鼓”,久而久之就會有喪失學好物理信心,甚至產生抑郁、自閉等心理疾病。
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感受,在教學設計中多一些科學探究的因素,不一定探究的過程齊全完備,比如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有的讓其提出“猜想”或“假設”,有的讓其設計解決方案,有的讓其驗證結論等,通過這些共同探究活動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其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和獨創(chuàng)性,進而樹立學生求解問題的信心。
在教學中有意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其專注做自己的事情,不為試題以外的雜念所動。要求學生不要過于關注成績和結果,否則就會適得其反。讓他們把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做個對比,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收獲,那就是進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瓦倫達心態(tài)”。對解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不斷地鼓勵并耐心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共同尋找解決的辦法,就可以給學生心理上許多安慰,從而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在課堂探究和解題中始終滲透一個理念,遇到的“難題”只是暫時沒找到“鑰匙”,而這把“鑰匙”一定是帶在我們身上的,讓學生相信:“我能飛,只要跑得再快點!”在充盈的自信支持下,實現(xiàn)高中物理從“怕學”到“樂學”的轉變,可逐漸解除解題中的心理障礙。
充分利用錯題資源,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錯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就能提高學習效率,拓寬物理成績整體提升的通道。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3】GHB0512)“新課程條件下高中物理學生易錯題的分析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