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課程教學研究

      2016-04-14 14:21:05劉珍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6年5期
      關鍵詞:教學研究

      劉珍

      摘要: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是信管專業(yè)的必修課程,此課程圍繞著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的整個過程,重點介紹需求分析、系統(tǒng)分析、系統(tǒng)設計的方法和相關示例,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信息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但是目前此課程教學的理論較為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缺乏系統(tǒng)的案例。針對上述問題,研究如何提高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的教學效果,分別從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展開。

      關鍵詞: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教學研究;實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05-0136-02

      Abstract: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is the compulsory course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whol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It mainly emphasizes on the methods of requirement analysis, system analysis, system design and the relevant examples. The purpose is to make students carry ou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process. However, the theory is bor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s not strong, and the case of each part is not from the same information system. Therefore,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metho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It is carried out from theory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respectively.

      Key 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teaching research; case teaching

      一個信息系統(tǒng)的開發(fā)過程中,前期的系統(tǒng)分析和系統(tǒng)設計直接影響后期的系統(tǒng)編程實現,這部分工作沒有做好,將會帶來大量的反復勞動,拖慢項目開發(fā)進程,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課程正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需求分析、系統(tǒng)規(guī)劃、系統(tǒng)分析和系統(tǒng)設計的能力,從而為系統(tǒng)編程實現做準備。此門課程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但是,由于其中理論知識較抽象,且實踐性又要求較高,所以在大部分教學研究文獻中,都提到存在以下問題:1)教學內容較為枯燥,學生缺乏學習興趣;2)教材缺乏系統(tǒng)性的實踐教學內容;3)課堂互動較少,教學方法乏味;4)教學內容可能與其他課程混淆,定位不明確;5)實驗學時較少,學生缺乏實踐[1-3]。

      為了提高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的教學質量,多篇文獻進行了教學模式的研究。李紅[4]提出雙主體多維度教學模式,夏日等人[5]提出蛛網模型的教學模式,張然等人[6]提出體驗式教學模式;小組討論和角色模擬的教學方法也在多篇文獻中提到[1,2]。從這些研究文獻可看出,多所院校已經意識到了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并展開了相應的教學改革,但是教學改革的實施方面,大多數文獻的案例教學仍停留在理論說明,缺乏實際的案例分析教學規(guī)劃。本校屬于醫(yī)藥研究型大學,多數畢業(yè)生從事醫(yī)藥信息系統(tǒng)的開發(fā)工作。本文將針對醫(yī)藥相關的案例,進行總結分析,提供參考樣例。本文以下將從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個方面,進行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的教學研究。

      1 理論教學研究

      1.1 教學內容定位

      信息系統(tǒng)分析和設計是我校信管專業(yè)大三下學期的必修課程。前導課程包括管理信息系統(tǒng),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程序設計相關課程。與本門課一起上的課程還有軟件工程和項目管理。軟件工程涉及項目開發(fā)過程的分析和設計內容講解,項目管理涉及系統(tǒng)的維護和管理。目前大部分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教材會涉及結構化開發(fā)方法和面向對象開發(fā)方法,其內容與管理信息系統(tǒng)和軟件工程課程中的開發(fā)方法相近。如果教學內容定位不準確,可能會導致教學內容與這兩門課重疊。這將浪費時間在給學生講解相同的內容。為此,我們將教學內容定位到面向對象開發(fā)方法的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的內容。我們目前選用的教材是《UML系統(tǒng)建模及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7]。但是其中仍然涉及軟件工程的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部分,這部分內容將不作為重點,我們將重點講授面向對象的UML建模語言在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過程中的建模。教學內容方面,重點講授:1)UML建模語言;2)需求分析與用例建模;3)面向對象系統(tǒng)分析與對象類建模;4)面向對象系統(tǒng)設計與行為建模;5)系統(tǒng)體系結構建模。

      這本教材[7]的缺點是案例不系統(tǒng),每個章節(jié)的案例相對獨立,難以讓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結合醫(yī)藥型的高校,可采用醫(yī)藥方面的信息系統(tǒng)案例參考資料。在《UML與Enterprise Architect 7.5 團隊開發(fā)實用手冊》書籍[8]中針對信仁醫(yī)院的住出院系統(tǒng),從需求分析、系統(tǒng)分析、系統(tǒng)類圖、系統(tǒng)序列圖、對象圖、狀態(tài)機圖、時序圖、包圖、交互概述圖和組合結構圖、組件圖、部署圖進行了較系統(tǒng)的介紹。此案例主要基于住出院業(yè)務流程展開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此案例還涉及與客戶的交談記錄,給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此案例屬于中小型系統(tǒng),且住出院與生活接近,學生易理解。

      1.2理論教學方法

      理論教學方面除了純理論講授內容枯燥、學生缺乏興趣、缺少學生互動等宏觀上的問題。筆者通過觀察學生課堂上的測驗看出,學生對于理論知識掌握程序參差不齊,主要存在以下三個細節(jié)問題。1)大部分同學通過課堂講授基本建模方法,簡單的例子可以學會,但仍然難以變通運用;2)部分同學過分專注系統(tǒng)建模的最終答案,然而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建模在很多情況下沒有唯一標準答案,通常是多人通過反復討論得出大家都比較認同的模型;3)部分同學在剛開始的業(yè)務流程和用例分析就鉆入細節(jié),不利于后期建模。

      為了加強課堂互動,提高學生興趣,在多篇文獻已提出采用小組討論式、案例式的方法,這兩種方法可結合采用。在案例式方面,可采用文獻[8]中的住出院系統(tǒng)案例進行系統(tǒng)講解。教師也要注意學生存在的以上三個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強調建模的過程,而非最終的答案,將建模的過程細化;先以簡單的例子,讓學生更易理解建模的過程;然后利用上述案例,講解建模的過程,并在每一個步驟,讓學生參與討論,這借鑒了雙體多維教學模式,讓學生講解建模的過程,讓他們感受到系統(tǒng)分析與建模是需要一個小組的人員,各抒己見,最后確定合理的模型??勺屝〗M派代表上臺給出結果,由老師點評,并從中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且注意觀察學生是否會在最開始就鉆入細節(jié)。根據問題表現,老師再加強問題涉及的內容講解。

      2實驗教學

      2.1實驗教學內容

      目前實驗教學有18個學時,對于實踐性較強的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課程,根本沒辦法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實踐理論課堂上的建模方法。而且,單單根據實驗報告,無法了解學生的真正掌握情況。為了讓學生能更好消化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的建模步驟,并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除了實驗課堂上的基本操作之外,結合大作業(yè),讓學生開展相應的UML建模工作。

      在實驗課堂的教學內容上,針對UML的用例圖、活動圖、類圖等設計單獨的驗證性實驗。每個實驗中,系統(tǒng)僅包括幾個功能,讓學生易理解且易建模,例如,用例圖實驗中,要求學生對ATM取款機進行用例建模。

      在大作業(yè)教學內容上,指導學生開展小型信息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工作,例如教務管理系統(tǒng),成績管理系統(tǒng)等。

      2.2實驗教學方法

      在實驗課堂上的教學,注重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各階段中建模的步驟和UML建模語言的應用,并在每個實驗給出一個小的功能性系統(tǒng)需求,讓學生自己進行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例如在用例建模的實驗中,可以給出網絡教學系統(tǒng)的需求,并要求學生進行用例建模。

      在大作業(yè)方面,與軟件工程和項目管理課程用同一套題,但與這兩門課的任務要有所區(qū)別。本門課側重于,學生撰寫分析與設計性文檔。目前是學生在最后兩周展開項目設計文檔的撰寫。但是,這段時間學生的學習任務較重,學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這方面工作將分散在一個學期的不同階段,在講授到分析和設計的不同部分時,就指導學生針對自己的題目開展相應的分析和設計工作。這將借鑒于角色模擬法。在剛開學就制定每個小組的每個成員的角色,例如系統(tǒng)分析師、系統(tǒng)設計師、項目管理師等,在工作開展過程中,由指定的同學完成相應的任務,并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建模結果,并解釋建模過程,征求其他同學和老師的意見,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進一步完善。在此過程中可檢查學生的課堂知識接收程度和存在的問題。

      3結語

      本文分析目前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查閱相關文獻進行此課程的教學研究,尋找適合本校學生的案例,并研究如何將其結合到理論教學過程中,以及如何開展理論和實驗教學。這些方法都以提高學生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能力為目標,但還有待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陳偉, 劉軍, 谷凌雁. 以案例驅動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課程教學[J]. 教育教學論壇, 2015,(18): 152-153.

      [2] 李曉, 李東琦. 《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3,9(24): 5473-5475.

      [3] 閆曉靜. 高?!缎畔⑾到y(tǒng)分析與設計》課程教學探討[J], 科技信息, 2010(20): 94.

      [4] 李紅. 《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 41(4): 548-551.

      [5] 夏日, 司鳳山. 基于蛛網模型的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教學模式研究[J],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 35(1): 25-29.

      [6] 張然, 周妍. 體驗式教學模式在《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 黃山學院學報, 2013, 15(5): 121-123.

      [7] 王欣. UML系統(tǒng)建模及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

      [8] 賴信仁. UML與Enterprise Architect 7.5 團隊開發(fā)實用手冊[M].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歡
      教學研究
      基于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 07:57:58
      新形勢下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研究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58
      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研究
      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交替?zhèn)髯g中聽記平衡教學研究
      國內多模態(tài)教學研究回顧與展望
      三十年來我國語文寫作教學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我國英語詞匯教學研究述評
      高中英語翻譯教學研究
      中職高考與教學研究
      定南县| 长春市| 蒙山县| 韶山市| 上蔡县| 峨边| 百色市| 黔江区| 长治县| 浏阳市| 乾安县| 琼结县| 桐庐县| 延津县| 六盘水市| 古浪县| 扶风县| 巴楚县| 康乐县| 仲巴县| 安塞县| 衡山县| 清苑县| 库车县| 平果县| 馆陶县| 福泉市| 奈曼旗| 咸阳市| 监利县| 赣榆县| 宜兰县| 黔西县| 景德镇市| 玛曲县| 卫辉市| 鄯善县| 德庆县| 任丘市| 吉安县|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