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艷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取得了飛速發(fā)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出現(xiàn)了高職本科教育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該種教學模式的誕生與以往高職院校的教育模式并非完全趨于一致,它有其自身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反應特別明顯。本文系統(tǒng)地闡述了高職本科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旨在進一步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水平,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牢固的基礎(chǔ),為社會培養(yǎng)出大批量地高素質(zhì)人才。
【關(guān)鍵詞】高職教育 英語教學 高職本科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09-01
最近幾年,很多高職院校都以高職本科教育模式為最基本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而這種教學模式,主要體現(xiàn)學生通過高考進入高職院校進行學習,學習時間為三年,三年期滿后到同高職院校進行聯(lián)合辦學的本科院校進行繼續(xù)學習,最終拿到統(tǒng)招大學畢業(yè)學歷以及學位的一種辦學模式。由此可見,這種高職教育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高職教育向多樣化、層次化發(fā)展的新趨勢。本文所講述的就是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
1.高職本科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文化素質(zhì)參差不齊,英語學習能力較低。雖然該種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的所有生源都來自于高考,但是由于社會對高職院校的認識偏差,導致這些生源的文化素質(zhì)參差不齊,英語學習能力較低的現(xiàn)狀。在所有生源當中既有那些高考的落榜生,也有所謂的“問題學生”,對他們來說,進入高職院校是一個無奈之舉,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才選擇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自然偏低,難以應對高職院校本科英語教學的壓力。
(2)學生缺乏學習動機,本科英語教學難以順利開展。由于絕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大學生對英語角缺乏必要的興趣,甚至有的學生認為英語沒有絲毫用處,導致其在英語課堂上缺乏必要的學習動力,學生玩手機、玩電腦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長此以往,學生自然而然難以跟上大學英語本科教學的進度,導致學生成績難以提升上來。
(3)教材缺乏適應性,教學目標不明確?,F(xiàn)階段,高職院校大學本科英語教學所采用的教材大多是與其進行聯(lián)合辦學的大學英語教材,然而由于學生英語水平普遍偏低等原因,導致這些教材難以滿足高職院校大學生的需求,而教材是學生上課的必要工具,如果教材所教授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差較大,這不僅不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反而還會抑制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其今后的發(fā)展及其不利。[2]不僅如此,高職院校本科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還存在定位不準的問題,從本質(zhì)上來說,高職院校本科英語教學,主要是為學生的高職學習和本科學習做好銜接工作,而一味的將高職院校本科英語的教學目標等同于高校英語教學目標,這與我們最初設(shè)立該門學科的實際目的相違背。
2.高職院校本科英語教學困境的對策
由上述內(nèi)容可知,我國高職院校英語本科教學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不利于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利于充分調(diào)動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必要深入探索和思考,將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水平提升上去,為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本科學習奠定基礎(chǔ)。
(1)做好高職院校本科英語教學定位。高職院校本科英語教學應擺正好自己的位置,做好承上啟下的銜接工作,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3]筆者認為,現(xiàn)階段高職院校英語課堂的教學任務就是充分意識到高職院校本科英語教學所教學生的特殊性,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將學生以前沒有打好的基礎(chǔ)填補起來,并同高職教育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為學生升入本科奠定基礎(chǔ)。
(2)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好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高職院校本科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的應用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諸多方法,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這些方法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夯實英語基礎(chǔ),另一方面還能夠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3)編制出與學生實際能力相適應的教材。[4]教材在本科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我們應當對其予以高度的重視。高職院校本科英語的教學教師應當在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chǔ)上,借鑒高職院校英語教材以及大學英語教材,編制出一部以學生實際情況相適應的教材。
高職院校本科英語教學的教學現(xiàn)狀不利于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國高職院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必要采取上述做法,多管齊下、多策并舉,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王林,楊建華.加強對大學生英語學習弱生的關(guān)注[J],廣東技術(shù)示范學院學報,2004(1)
[3]周明星等著.職業(yè)教育學通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4]劉春生,徐長發(fā)主編.職業(yè)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