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長安,漢唐風(fēng)姿。一直暗暗喜歡著。
長安應(yīng)是一塊遼闊的、風(fēng)月無邊的錦,很華美、很繁麗,像是濃縮了的錦繡河山。若比作女人,她一定是楊貴妃,飽滿的、豐腴的,那充盈著熱欲和肉感的女子,有著致命的美,欲擒故縱,讓人欲罷不能。
所以,古代帝王一直迷戀長安,熱愛長安。
“長安自古帝王都”。長安建都時間最早,建都朝代最多,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長達(dá)1062年。最值得一提的是,她是中國歷史上最早達(dá)到百萬人口,最早實施城市建設(shè)和管理的大都市。長安和雅典、開羅、羅馬、伊斯坦布爾齊名,是世界著名的五大古都之一。
喜歡長安,尤其喜歡漢唐時期的長安。
東方絲國,仙境流云,據(jù)說在漢代,從長安采購的絲綢不僅漂亮,而且還能防虱子臭蟲,穿上它甚至不怕打雷閃電。真是神了邪了!不管怎么說,長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經(jīng)中亞、西亞到羅馬,途經(jīng)的地區(qū),對絲綢莫不崇拜至極,需求量巨大。
的確,兩漢時的絲綢生產(chǎn),工藝極高,從華貴厚實的織錦,到薄如煙霧的縐紗;從線條流暢的刺繡,到型板加手繪的敷彩印花,甚至貼金、貼羽、起絨圈等,各式工藝應(yīng)有盡有。輕柔飄逸的中國絲綢,令羅馬人大為傾倒。
長安,是商人們夢想中的錦繡天堂。
除了絲綢,還有中國各地的漆器、瓷器等把長安作為中轉(zhuǎn)站,與西域各國的土產(chǎn)、良馬、珍寶互相交換,與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做起了生意,長安城由此繁榮,并成為東方國際貿(mào)易中心,衍生了一批富可敵國的巨賈商人。
而唐代,絲綢之路的繁榮達(dá)到了頂峰,中國絲綢不僅通過陸上絲路輸出,同時也通過新興的海上絲路,分別輸往東南亞與阿拉伯國家。由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發(fā)達(dá),絲綢藝術(shù)融匯東西,精彩紛呈,具有華麗、飽滿的特色,堪稱“大唐之花”。
繁華的長安城,正如一位風(fēng)姿綽約的貴婦,奢靡著,妖嬈著,稍微露出一點放蕩的表情,渾身上下散發(fā)著奇異的光芒,令人為之驚艷。
如此風(fēng)情,唯有國色天香的楊貴妃才配得上,傾國傾城的容貌、曼妙的舞姿,那豐盈的體態(tài)和別樣的情調(diào)與長安相輔相成?!盎仨恍Π倜纳鶎m粉黛無顏色?!被仡^一笑能迷住眾多的人,六宮的妃子都失去了美色,想想吧,這一笑的嫵媚妖艷有多大的魅力??!
這樣的女子,一定是人們的夢中情人,或是大眾情人。長安城,高鼻深目的西域胡人來了,金發(fā)碧眼的歐洲商人來了,他們苦練漢語,為的是可以順暢地進(jìn)行商貿(mào)交流。順便說一句,當(dāng)時的漢語已成為世界通用語言,類似現(xiàn)在的英語。
大量胡人的涌入,長安城到處閃耀著濃郁的異域風(fēng)情,那是一種張揚的美,而古羅馬的浴池、拜占庭的涼亭、印度式的蓮花基座這些玩藝兒,又給唐人增添了生活的樂趣。東西結(jié)合的文化和時尚,把這個城市包裝得富麗堂皇,美輪美奐。
長安的絲綢到達(dá)羅馬,一站站運輸,一道道販賣,價格堪比黃金。長安城的西市,由于極度熱鬧繁榮,被譽(yù)為“金市”。據(jù)說,長安城有東市、西市,人們出門,不是去西市就是去東市?!百I東西”一詞由此而來。
可以說,唐長安曾經(jīng)是全世界最流光溢彩的地方,絕世風(fēng)華,無與倫比。她曾經(jīng)寬綽,到處閃著金,之后,慢慢地冷下來,沉下來,凝結(jié)成一種特有的氣質(zhì),風(fēng)姿嫣然,暗自妖嬈。
我若在唐,定在長安
每個人的心里,是否都有一座長安?
一千多年前照在長安城的那輪明月,與如今的月亮沒有多大的改變,清風(fēng)也如此,一縷一縷過來,又一縷一縷走遠(yuǎn)。然而,物是人非,曾經(jīng)繁花似錦的長安,卻似煙塵飛散,去無影蹤。
盛世的長安,大唐的長安。
如果可以,大唐長安是我最想穿越的地方。不知道是否受了唐詩的誘導(dǎo),還是因了唐代紅顏的影響,那時的杏花春雨、床前明月,甚至凄風(fēng)苦雨、兩地相思,都快樂得那么明媚,憂傷得那么純粹。
總是在記憶中飄忽著盛唐的碎片,總是在夢里遇見大唐的一些事物。莫不是我曾在大唐生活過?或者,本來我就是長安城里一個羅衫布裙的青衣女子。
竟如此喜歡和鐘情大唐。
春暖花開,長安的街道,太陽的味道正濃。我輕輕地走過來,花顏云鬢,黛眉輕挑,領(lǐng)子微微敞開,衣角處綴著細(xì)碎的玉石鈴鐺,眉心貼著狀如三角梅的翠色花鈿。對了,眉心貼花,突然想起一個故事。據(jù)說那是上官婉兒多看了張昌宗幾眼,惹惱了武則天,一只玉簪扔到她的額頭,留下了一個傷疤,聰明的婉兒就剪了個花瓣貼住,居然成了當(dāng)時流行的妝扮。
是的,武則天的大唐,華貴的、奢靡的盛唐。
“花須連夜發(fā),莫待曉風(fēng)吹?!焙攘司?,詩意滿懷的武則天,下詔讓百花一齊開放,貌似荒唐的做法,霸氣十足的一代女皇,誰人敢敵?
比北京故宮大三倍的大明宮,美輪美奐,承載了多少盛衰興亡。我一定駐足,凝望過這座輝煌的宮殿。宮頂最高處的金鳳昂首而立,上觸云霄,下視四垠,象征著武則天的絕世風(fēng)采。
此刻的大唐,是女人的天下。是否因了武則天,唐代的女子才是強(qiáng)勢的、開放的,個個都是鏗鏘玫瑰。除了武則天,還有韋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兒,一雙雙纖纖素手,在大唐的政治舞臺上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何等豪邁!
而我,必定不是這類女子。
只是路過。
或許,我會選一個微風(fēng)的日子,去長安郊外的終南山,踏過堆積著的秋葉,雖然不是錦口繡心,蘭心蕙質(zhì)般可人,但也作得一二句好詩,低吟淺唱。
或許坐著七寶香車,在青石板上轆轆地碾過,絢麗的流蘇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發(fā)著金光,挑起珠簾,眼波流轉(zhuǎn)中,突然與策馬而來的書生相遇。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睉?yīng)是這樣一位書生,科舉及第,心花怒放,在春風(fēng)撲面的長安城,愜意自得。路上邂逅,結(jié)一段姻緣,續(xù)一段佳話。
記得曾經(jīng)寫過一首詩——《如果我是唐朝的那個女子》:
如果可以
我一定坐在唐朝的月光下
一紙素箋,兩袖清風(fēng)
淡淡地寫一個人的名字
然后吟成一首詩
讓優(yōu)雅的古韻
一次一次回響和呼喚
如果可以
我一定在大唐的三生石邊
守著掛滿枝頭的誓言
你來與不來
我不管
只在你走過的路邊,獨自
享受花開的美麗
如果可以
我不上繡樓,不拋彩球
曾經(jīng)流轉(zhuǎn)的那一眼,注定了
生生世世的牽掛和眷戀
等你,等你喚一聲小娘子
我心里的月光就跑出來
一路錦繡,滿園春色
是的,這是大唐,我的長安。
所以,我要枕著大唐的月,吹著大唐的風(fēng),夢上一回,大醉一場。
聞一聞西安的味道
現(xiàn)在的西安,便是曾經(jīng)的長安了。
相比之下,我的確比較喜歡長安這個名詞。如果是西安人,更甚。西安人很喜歡叫這座城市為“古都”,或者干脆直呼長安,有人甚至要求國家更改城市名稱,叫“長安”或“西京”??梢姡姁坶L安的人,畢竟不是少數(shù)。
但還是要稱西安的。
2009年初夏,我游過西安,短暫的兩天,記憶中還殘存著一些碎片。
到西安的時候,已是晚上。因為坐了很久的車,肚子有些餓了,大家都為晚飯叫急。恰好一位同事是在西安讀的大學(xué),城中還有留守同學(xué)。同學(xué)早在籌劃,安排當(dāng)?shù)孛浴蛉馀蒺x。
那誘人的香氣早在撩撥著我們的舌尖,于是嫌車開得慢。在一家當(dāng)?shù)睾苡忻麣獾娘埱f里,見到了傳說中的羊肉泡饃。饃,無非是一種白面烤餅,每人取了面前的兩個,一點一點將其掰碎,似黃豆般大小正好。誰也不能閑著,做手工活一樣,比誰掰得碎,掰得均勻些,然后交給廚師,在一碗碎饃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湯,并配以蔥末、白菜絲、料酒、粉絲、鹽、味精等調(diào)料。用我們的話說,就是用羊肉湯泡出來的面疙瘩。
西安牛羊肉泡饃的特點是料重味重,肉爛湯濃。習(xí)慣了江南風(fēng)味的清淡,這味兒,倒是濃了些。
然而,這就是西安的味道,古都余韻,回味悠遠(yuǎn)。
西安實在太老了,從歷史的煙云中一路走來,她的身上籠罩著太多的傳說。如周幽王為博愛妃褒姒一笑,登西安東郊的驪山烽火臺,亂點烽火以戲諸侯,最終釀成亡國之禍,只留下“一笑傾城,二笑傾國”的典故。驪山腳下的華清池,溫泉水與日月同流不休,水清見底,無色透明,“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使華清池除了優(yōu)美風(fēng)光之外,更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建于唐高宗三年的大雁塔,專為玄奘藏經(jīng)而建。今天的大雁塔是西安標(biāo)志性建筑,同時也是西安古都的象征。
還有古城墻、鐘樓、鼓樓、明城墻、大秀塔、西安碑林……西安是一個角角落落都充滿神秘的城市。
中國歷史上最動蕩也最繁華的城市,莫過于長安。今日的西安,雖無盛唐的霸氣,但依舊是中西部的經(jīng)濟(jì)文化中心,依舊有著一份歷史的厚重感。像是舞臺上艷光四射、風(fēng)生水起的一場表演,盛裝之后還其本色,回歸樸素淳厚。西安就是這樣的一個城市。
一個有著太多故事的地方,錯過總是有些遺憾。因此想方設(shè)法抓住飛逝而過的光陰,見縫插針地游走一些名勝。
此刻,陽光是酥松的,有些舊,從黃帝陵一棵巨大的柏樹上曬下來,透露出淡淡的古味。這棵樹很大,幾個人都圍不過來,看了介紹,才知道這是著名的“黃帝手植柏”,已經(jīng)有五千歲了!院子里還有許多參天古樹,上面還掛著標(biāo)牌,都在2000年以上。
黃帝陵有“中華第一陵”之稱。相傳黃帝活了118歲,一天,在他出巡河南期間,一條黃龍奉天命要帶黃帝一起歸天,黃帝自知天命難違,便上了龍背。當(dāng)黃龍飛越陜西橋山時,黃帝請求下駕安撫臣民。百姓拽住黃帝的衣襟苦苦挽留,但只留下了黃帝的衣冠。人們把黃帝衣冠葬于橋山,起冢為陵,這即為傳說中黃帝陵的由來。
到黃帝陵兩個地方是必去之地,一個是舉辦祭祀活動的黃帝廟公祭廣場,一個是莊嚴(yán)肅穆的陵冢。
來西安,又怎能不去看兵馬俑?
游程中原本沒有安排的,可我迫切地想,哪怕看一眼也是好的。約了幾個同事,匆匆地去。
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在秦始皇從葬坑的基礎(chǔ)上修建而成。當(dāng)我站在兵馬俑博物館的一號坑前,心里猛然一驚。盡管這只是“泥人”,可這氣勢毫不遜于千軍萬馬,車兵、步乓、騎兵各司其職,嚴(yán)陣以待,仿佛是一支整齊威嚴(yán)、浩浩蕩蕩的秦朝軍隊,保衛(wèi)著秦始皇地下王國的安全。更令人稱奇的是,所有兵馬俑造型逼真,無一雷同,難怪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一生叱咤風(fēng)云的秦始皇,塵埃落定之后便安葬在西安市東面的臨潼區(qū)境內(nèi)。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有統(tǒng)一中國的偉業(yè),亦有焚書坑儒的罪行,關(guān)于這位皇帝的功過是非,至今仍是歷史學(xué)家們爭論不休的話題。他思想敏銳、行為果覺;他殘忍暴戾、冷酷無情。他筑長城,建皇陵,多少家庭妻離子散,無數(shù)宮女被逼殉葬。而令他想不到的是,當(dāng)年為他陪葬的地下兵團(tuán)兩千年后卻沖擊地平線,再次旋風(fēng)般的征服了世界。
這回,征服世界的不再是金戈鐵馬,而是永恒不朽的藝術(shù)魅力。兵馬俑!
面對秦始皇精心為自己打造的這座規(guī)模宏大的陵墓,我無語。
天有些暗,風(fēng)也微涼。眼看夕陽落下,云霞聚散著,氣勢磅磗,拼命地演繹最后的精彩。再一看,天空無垠,一把青灰中滲透出一抹血紅,一點一滴,都是不堪回首的舊事。
我拍了很多照片,然后安靜地離開。忽然覺得,有一種深厚而蒼涼的味道從背后暗暗襲來。我明白,那一定是西安的味道。
作者簡介:潘麗萍,筆名青荷,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會員,浙江省作協(xié)會員,紹興市作協(xié)散文創(chuàng)委會副主任,新昌縣作協(xié)副主席,紹興晚報社記者。出版有散文集《女人有味》、詩集《花朵的內(nèi)傷》、紀(jì)實文學(xué)《創(chuàng)新之魂》《解讀新昌旅游》(合著)等書。曾在《紹興晚報》上開設(shè)“聽她說她”“生活大爆炸”女性散文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