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恒
摘 要:靜壓灌漿技術在公路工程路基沉陷修復工程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路基沉陷所導致的安全隱患,維護交通安全。本文就路基沉陷原因進行分析,并對靜壓灌漿技術在路基沉陷修復工程中的實際應用情況進行研究,以促進路基沉陷問題得以有效的解決,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靜壓灌漿技術;路基沉陷;修復;應用
路基沉陷是公路工程施工中比較常見的施工問題,受到路堤填料不適當以及填筑方法不合理等因素的影響,并在荷載、水與溫度的綜合作用下,導致路基沉陷的情況出現(xiàn),對于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造成嚴重的影響。在此種情況下,加大力度對靜壓灌漿技術在路基沉陷修復工程中的實際應用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工程概況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段為例,對靜壓灌漿技術的實際應用進行探索。該工程在投入使用一段時間后,路基表面出現(xiàn)多處塌坑,對路面交通過程中的行車速度和行車安全性造成嚴重的影響,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引發(fā)安全事故。此種情況下,為了切實提高公路行車安全,降低交通安全隱患,相關人員在對公路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后,決定采用靜壓灌漿技術來對路基沉陷進行修復,保證公路行車安全。
2 路基沉陷的原因
路基沉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近期高強度長歷時降水。在降水過程中,大量雨水通過裂縫和中央綠化帶滲入路基,造成上部壤土含水量增大,在高強度降水及荷載作用下,土中產(chǎn)生反復的拉應力,破壞土的結構,使強度降低,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降,出現(xiàn)塌坑。(2)由于該路段填土厚度較大,側向約束力差,土體在抗剪強度降低時,土體軟化,在荷載作用下,產(chǎn)生土顆拉側向移動及軟枯土的徐變,超出擋土墻,最終表現(xiàn)為路基側移,更加劇了路面沉陷。(3)路基下部填土為滲透性材料,空隙率大,在車輛及自重荷載作用下,空隙率減小,密實增加,造成路面沉陷。
3 靜壓灌漿技術在路基沉陷修復工程中的合理化應用
3.1 初步加固方案
在對工程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查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路面裂縫相對比較嚴重,路基邊坡?lián)跬翂Τ霈F(xiàn)變形,路基沉陷路段采用灌漿加預應力錨桿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以保證路基沉陷修復的效果,其余路段可采用靜壓灌漿方式進行處理。
3.1.1 袖閥管式注漿加固。在路基沉陷修復工程中,袖閥管式注漿的實際應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路基中按照某一標準角度來對鉆孔深度進行設定,進而對殼料進行預灌,將注漿外管與的出漿口進行合理的預留,并做好出漿口部位截止閥的設置,以確保水泥漿能夠順利注入。在進行規(guī)范的注漿操作后,土體內(nèi)部能夠產(chǎn)生以鉆孔為核心的樁體,并且在樁體外圍土體裂縫中能夠形成抗剪力較強的漿脈復合體,從而有效的提高地基承力,對路基裂縫進行合理化控制。
3.1.2 靜壓灌漿孔的布置。在路基沉陷修復工程中,對靜壓灌漿孔進行布置的過程中,應當保持路面灌漿口的布置呈現(xiàn)標準的梅花形,并將孔排距控制在3米左右,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結合路基沉陷修復工程的實際情況來對其進行適度調(diào)整,以促進灌漿操作的順利進行。與此同時,確保孔深度在3米-9米之間,從而為靜壓灌漿操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可靠的基礎。
3.1.3 預應力錨桿。為了切實保證擋土墻及路基的穩(wěn)定性,在路基擋土墻的適當位置布置與引力錨桿和混凝土橫梁,并確保預應力錨桿的長度超出計算滑動面,并將預應力錨桿的排距控制在3米左右,從而保證路基沉陷修復工程的順利進行,并保證修復路基修復質量。
3.2 袖閥管注漿工藝
在路基沉陷修復工程中,袖閥管注漿工藝的有效應用,首先應當按照設計要求做好放線和定孔位工作,在此基礎上對回旋鉆機進行有效利用,在明確垂直度和傾斜角度后通過鉆機的合金鉆頭來進行鉆孔,與此同時做好鉆孔的記錄工作,明確孔位移動距離、地層情況、異常情況以及處理措施等,盡可能將孔位偏差控制在10cm范圍內(nèi)。待相關檢驗人員對鉆孔驗收合格后,方可移孔。
在下注漿外管的過程中,應確保各截止閥的可靠性,并保證注漿外管連接牢固,以免影響注漿效果。在制漿的過程中,應當在合理選取漿液后,對其進行充分的攪拌均勻,并確保漿液的密度與注漿操作的實際要求相一致。制備好的漿液最好在2小時之內(nèi)用完,以免影響漿液的性能和效果。待每孔每段注漿操作完成后,應當及時對工程水泥用量進行精準的計算。在每次注漿完成后應當對注漿孔進行規(guī)范的清洗,以80%的灌漿壓力作為沖洗壓力,并保證沖洗時間在兩小時以上,確??變?nèi)沉積物厚度在20cm以下,以保證下次注漿的順利進行。待注漿量和注漿壓力滿足路基沉陷修復工程的實際要求后,對注漿外管進行封口補灌,以保證路基沉陷修復的效果。
3.3 灌漿技術要求
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應新鮮,受潮結塊不得使用。灌漿水泥細度要通過80N/m的方孔篩,篩余量不大于5%,灌漿用水應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鉆機和鉆頭應根據(jù)工程地質條件選用,宜采用回旋式鉆機和沖擊式鉆機。灌漿泵性能應與灌漿漿液濃度相適應,容許工作壓力應大于最大灌漿壓力的1.5倍。攪拌機應保證均勻連續(xù)的拌制漿液,灌漿前應試運行。灌漿管路應暢通,并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漿壓力。灌漿泵和灌漿孔口處均安裝壓力表。
注漿壓力設計0.2-0.3MPa,根據(jù)土層厚度及路面高程監(jiān)測情況再行調(diào)整。灌漿先灌深孔排,再灌淺孔排;灌漿分二序孔,孔距由稀至密,順序進行。每孔自下而上分段進行灌漿,每段0.75m。灌漿管上端接0.5m軟管,便于以后路面施工。采用水灰比分為0.6:1。每立方米漿液需加水泥22袋,水660L,控制漿液比重1.70-1.72。灌漿要達到設計的灌漿壓力,每孔每延米灌漿水泥120-200kg。每個灌漿孔全孔灌漿結束后,承包人應會同監(jiān)理人及時驗收,合格的孔應采用“分段壓力灌漿封孔法”進行封孔。
嚴格的質量控制是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在施工前組建內(nèi)部質量管理小組,由項目經(jīng)理及技術負責共同管理,質檢人員明確責任,明確分工,輪流值班,使施工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解決,決不能將不合格產(chǎn)品帶入下一個工序,杜絕質量事故的發(fā)生。建立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對灌漿施工各工序環(huán)節(jié)嚴格質量檢查、控制,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嚴格“三檢制”,即班組自檢(交接互檢)、質檢員檢查、專職質檢員終檢,制定獎罰制度,按設計要求、施工規(guī)范、有關安全操作規(guī)程及建立工程師指令施工,爭創(chuàng)優(yōu)質工程。
結束語
從宏觀層面來看,靜壓灌漿技術是新興的路基沉陷修復技術,實際應用過程中技術含量較高,且施工比較簡便,施工效果較好,在路基沉陷修復工程中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靜壓灌漿技術具有較好的研究價值,并且能夠在保證公路工程安全性的基礎上,促進社會經(jīng)濟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紅梅,趙根根.干拌水泥碎石樁處置既有濕陷性黃土路基沉陷及其效果評價[J].內(nèi)蒙古公路與運輸,2015(6).
[2]靳小娟,白冬.公路路基沉陷的處理技術[J].經(jīng)營管理者,2016(2).
[3]張明科.淺談公路路基沉陷的處理技術[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6(4).